第Ⅰ卷
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倩影(qiàn) 媛女(yuàn) 鹢首(yì) 袅娜(nuó)
B.羞涩(sè) 蟋蟀(shuài) 啼唱(tí) 婆娑(shuō)
C.陪衬(chèn) 肋骨(lèi) 穿着(zhuó) 梵婀玲(fán)
D.宛然(wǎn) 颤栗(zhàn) 氛围(fēn) 创伤(chuā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萧索 弥望 纤腰束素 丰姿绰约
B.缈茫 缥缈 隐隐约约 嬉游无度
C.霎时 稀疏 没精打彩 笼着轻纱
D.风致 斑驳 不绝如履 浑然天成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被法国人称为“小拿破仑”的现任总统萨科奇,面对国内经济的持续低
迷,他能否重新创造法兰西昔日的辉煌,也许人们还要刮目相看。
B.几个月来,报纸上不少语焉不详却耸人听闻的报道刺激了人们的想象,集体的无意识的猜测则让经济恐慌大行其道,但是究竟严重到何种程度却无人深究。
C.在地方剧种普遍衰弱,在传统戏曲的生存状态江河日下的背景下,东北
二人转的红火无疑成为了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
D.这几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他们决心自主创业,牛刀小试,开创一番新事业。
4.下列各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
B.中国斥资约180亿美元来处理长期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并采取包括限制上百万辆汽车上路、改造数千台燃煤锅炉在内的多项措施,为奥运会打造了一个更清洁的北京。
C.政策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说,政府要逐步改善社会管理职能,破除二元结构,逐步取消农村户口,执行按照居住地登记户籍管理,这是户籍改革的大方向。
D.有关报道披露,由于长期管理缺位、过度采挖,导致锡矿山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大量采空区未得到有效治理,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7题。(每小题3分)
饮用水安全成为全球性问题
近年来,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饮用水安全问题多次触动人们脆弱的神经,这一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球性的挑战。
2007年12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报告说,目前全球有11亿人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这一问题可能因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等原因而加剧。联合国甚至警告:如果世界人口持续增加,到2025年,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将不得不为获得安全的饮用水而苦恼。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由于基础设施落后,饮用水安全问题令人担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前发布消息称,发展中国家约90%的污水和70%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道,威胁饮用水安全。而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88%的疾病应归咎于不安全的用水以及缺乏相关卫生设施,因饮用水不干净而引发疾病的现象在发展中国家较为普遍。
亚太地区在提供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设施等方面也进展缓慢。2007年10月,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等机构发布报告称,目前亚太农村地区约有5.6亿人的饮水条件尚未改善,15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
美国媒体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美国24个大城市的饮用水中含有抗生素和镇静剂等多种药物成分,至少4100万人在日常生活中饮用这种存在安全隐患的水。这项由美联社完成的调查报告说,美国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从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到东部的新泽西州,美国24个大城市及所在地区的饮用水中“富含”药物成分。除抗生素和镇静剂外,还有性激素、消炎药、镇痛解热药等多种药物残留。调查人员在费城的饮用水中甚至发现了56种药物成分。
水为生命之源,可用于人类生活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然而,一边是水资源持续紧缺,一边却是一些地区对水资源的无度消耗及污染,由此引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已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这一问题也逐渐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重要挑战。
5.下面对“饮用水安全问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这一问题将逐渐成为全球性的挑战。
B.2007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报告报告说,目前全球有11亿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这一问题由于因气候因素和人口增长等问题而加剧。
C.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尤其是非洲地区饮用水安全问题尤其突出。
D.亚太地区在提供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设施等方面也进展缓慢,目前亚太地区农村约有5.6亿人的饮水条件尚未改善,15亿人缺乏更优良的卫生设施。
6. 下面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联合国甚至警告:如果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到2025年,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将为获得安全的饮用水而烦恼。
B.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88%的疾病应归咎于不安全的用水以及缺乏相关卫生设施,因饮水不干净而引发疾病的现象在发展中国家较为普遍。
C. 美国24个大城市的饮用水中含有抗生素和镇静剂等多种药物成分,至少4100万人在日常生活饮用这种存在安全隐患的水。
D. 饮用水安全问题在非洲地区尤为突出,而亚太地区在提供安全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设施两方面也进展缓慢。
7. 根据文章信息,推断正确是的( )
A. 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饮用水安全问题已经逐步成为全球性的挑战,所以这都是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要发展经济就无法解决。
B. 饮用水安全问题在非洲地区尤为突出,这都由于非洲国家面临水资源匮乏问题造成的。
C. 美国媒体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美国24各大城市的饮用水中含有有抗生素和镇静剂等多种药物成分,可以很好利用这些水资源中的药物成分来治病,所以不用杞人忧天。
D. 水为生命资源,可用于人类生活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饮用水安全问题已经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逐渐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重要挑战,要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三、阅读下面文言选文,完成8——10题。(每小题3分)
初,贾岛连败文场,囊箧空甚,遂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旋往京,居青龙寺。元和中,岛独按格入僻,以矫浮艳。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尝叹曰:“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阁、白阁诸峰隐者耳。”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
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遂吟曰:“落叶满长安。”方思属联,杳不可得,忽以“秋风吹渭水”为对,喜不自胜,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
后复乘闲策蹇访李凝幽居,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欲作“僧敲”,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傍观皆讶。时韩退之尹京兆,车骑方出。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马前。岛具实对,未定“推”、“敲”,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韩驻久之,曰:“敲字佳。”遂并辔归,共论诗道。结为布衣交,遂授以文法。去浮屠,举进士,自此名著。
岛貌清意雅,谈玄抱佛,所交悉尘外之人。况味萧条 生计龃龉。自题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每至除夕,必取一岁所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痛饮长谣而罢。
(选自[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贾岛》有删改)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结为布衣交,遂授以文法 B. 岛不识,因作色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项公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C. 所交悉尘外之人 D. 乃授遂州长江主簿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樊於期乃前曰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岛沉醉于诗歌创作”的一组是( )
①岛独按格入僻,以矫浮艳 ②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
③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 ④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
⑤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 ⑥岛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之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岛一开始因为科举连连失利,加上生活贫困,就出家当了和尚。后来得到韩愈的赏识并结为布衣之交。还俗后,中了进土,但萧条的家境始终没有改变。
B.贾岛两次冲撞了京兆尹的车队,但结果迥然不同。刘栖楚将贾岛关押一夜,而韩愈爱才惜才,非但不加责怪,还与他交好,共论作诗之法。
C.宣宗微服出行到法乾寺时,受到了贾岛的轻蔑。当时贾岛没有认出是宣宗,宣宗也不知道楼上的人是贾岛。贾岛因对方衣着光鲜是富贵之人,就报以轻蔑态度。
D.贾岛以苦吟著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正是苦吟的表现。每到除夕之夜,他都要取出一年所作,焚香再拜,酹酒祝之,痛饮长歌,表现出他对诗歌创作的痴心。
四、(共30分)
11、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3分)
(2)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阁、白阁诸峰隐者耳。(5分)
(3)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4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天津桥春望 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释:①雍陶生活在晚唐。
(1) 全诗处处切合一“望”字。请你简要描述诗人“望”到的景象。(4分)
(2)这首诗通篇写景,不言史事,不发议论,静观默察,态度似乎很悠然,然而在这种看似冷静的描写中,蕴藏着作者的一种什么感情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13、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弯弯的杨柳的 ,却又像是 在荷叶上。
(2)桑之落矣, 。女也不爽, 。
(3)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
(4)苏洵《六国论》的分论点是 ; 。
(5)遂命仆人过湘江, , ,焚茅茷 ,穷山之高而止。
五、现代文阅读(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好望角
老人划着船向岸边驶来。我踏上船板,船身晃荡了几下,荡出去一层层细密的波纹。 我回头朝岸边望去,老人问:“岸边像什么 ”我盯着那个凸出的尖端,想给老人一个精当的比喻。
他乐呵呵地说:“非洲好望角!”我愣住了。老人脸上流露出一丝诡秘的笑:“跟好望角长得一模一样!”
我不解地问:“您到过好望角 ”
老人呵呵一笑:“非洲那个我倒是没去过,但我现在不整天都在好望角吗 ”他将目光送到了远处的河岸。
河水哗哗地响。河上无风。芦苇丛簇挺立。
“我小的时候,在一本地图册上看到了这个地名。当时我就想,长大后一定到好望角,看看那里到底是个啥样子!可我连小学都没读完,日本鬼子就扛着枪进村了。人们四处逃难,我和爹娘跑散了。后来,我就参军打鬼子、打老蒋,差不多把山南海北都跑遍了。那本地图册一直揣在怀里,行军或休息时总把手放在胸口上摸一摸。”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面黄肌瘦的小册子——中间破了个圆圆的洞。有一页折起一角,翻到那页,好望角的浪潮就从灰黄粗糙的纸页上拍打了出来,我似乎闻到了成腥的海浪气息。
“这怎么破了一个洞啊 ”
老人笑了笑,眼角的皱纹亲密地挤到一起,说:“鬼子枪子打的,还在我肚子上打了一个洞。”老人微笑着摸了摸小肚子,“解放后我买了很多书,我想,只要把书念成了,迟早会被国家派到国外学习。可书没读多少,又是‘革命’什么的,干脆不念了。这辈子就没有念书的命。那年我托人说了个媳妇成了家。我想,这好望角啊,它就在这张书页里,世上压根儿就没有!”老人向远处望了一眼,“可后来我儿子非说,好望角就在非洲南端。”
“你儿子 ”这时,一只白色水鸟从芦苇丛中飞来,落在了我们小船上。老人伸手抚摸着,呵呵地笑了起来:“是啊,后来有了个儿子。不光我儿子说有,连这家伙也呱呱叫着,一个劲地说‘有,呢。”水鸟果真朝他吆喝了起来。老人从口袋里抓出一把米粒,丢在船板上。水鸟啄了一阵,在老人头顶飞旋了两圈,飞回了芦苇丛。那里传来了很多鸟嬉戏的鸣叫声。
老人激动地说:“儿子很争气,考上了大学,后来恰好到非洲工作。那次他差点就把我接过去看好望角了。”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
河上起了一阵风,吹得芦苇沙沙地响。老人轻轻地摇了摇头:“他在非洲被当地人给绑了。老婆子一听就晕了过去。她在床上躺了半年,我想了各种办法骗她,可她就是想走了,谁也拦不住。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老人的讲述纯净如清澈的河水。
“老婆子一走我就觉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有时候又觉得院子太小了,压得我胸闷。那天我走到村外,在河边一直坐到傍晚。日头把整条河照得黄灿灿的,我跳进河里,游了很远。回头一看,他娘的!河岸跟地图册上画得一模一样。这不就是好望角吗 我盼了一辈子好望角,竟在家门口找到它了。我哇哇地叫喊了起来,让老鼻涕眼泪也痛快了一回……”老人哈哈笑了起来,笑声随着波纹微微荡漾。
“现在我啥也不想了,我划划桨,喂喂鸟,整天都能看到好望角,自在得很!”老人的脸庞像天空一样明净而深远……
夕阳正红,映得老人满身古铜色。
14.去看“好望角”,是老船夫一生的追求。请概括他人生各阶段有关这一追求的具体内容。(4分)
15.老船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6分)
16.小说中穿插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 请简要分析。(6分)
17.说说你对这篇小说主题的一种理解,并结合本文阐述理由。(6分)
六、语言运用:(共8分)
18、阅读下面的文段,给这个事件添加5个标签。(5分)
从今年9月18日起,咸阳市政府为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倡导全民文明新风,激励市民去街头捡烟头,一个烟头可兑换5分钱.10月27日,活动被迫停止。许多市民认为,出台一项规定必须考虑周全、慎之又慎,方能收到好的结果。
咸阳一月之内收到市民捡来烟头700万个,兑现了200多万个,尚有近500万个没有兑付,按照每个5分钱的奖励标准,还需要20多万元。因为钱不到位,咸阳市部分街办只有停止收购烟头。政策制定不完善致使这项活动遇尴尬。
对此,市民张先生认为,奖励市民捡烟头这个规定很有创意,捡烟头确实净化了咸阳城市环境,但凡事都有利有弊,捡烟头基本上成为城市弱势群体的专利,甚至一些生活困难的人把奖励当成生活来源。
事件标签: , , , , 。
19、仿照下面划线的句子,以“乐山”为陈述对象再写一组句子。要求:句式和修辞与例句相同,要体现城市的特点。(3分)
例句:如果赋予城市以人格:我说深圳,是位勇于探险、搏击风浪的青年;是位血气方刚、无所畏惧的勇士;是位气宇轩昂、顶天立地的英雄。
我说乐山, ; ;
。
七、作文:(60分)
20、以《品 》为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1.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主确定立意。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4届2011——2012学年度下期半期考试答案
一、基础知识:
1、D(A“媛”应读“yuán”;B“娑”应读“suō”;C“梵婀玲fàn)
2 、A(B渺茫C没精打采D不绝如缕 )
4、B.(A.介词残缺,在“和”字前面或后面加上“与”。C.“执行”和“管理”搭配不当,改为“执行按照居住地登记户籍的管理规定”。D.介词滥用,去掉“由于”;或语意重复,保留“由于”,去掉“导致”。)
二、社科文阅读:
5、C(A项,““饮用水安全问题” “将逐渐成为全球性的挑战”参看第一段,错。B项,“可能因气候因素和人口增长等问题而加剧”,不是“由于因气候因素和人口增长等问题而加剧”,参看第二段,错。D项,“15亿人缺乏更优良的卫生设施”,在第五段是“15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错。C项,参看第三第四段开头内容,正确。)
6、D(D项参看第四第五段是“亚太地区在提供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设施等方面也进展缓慢“,而不是”两方面“。)
三、文言文
8. D(A介词,把/连词,来;B于是、就;C结构助词“的”;D 于是、就)
9. C(①是其诗歌风格,③是贾岛外出在路上的情景,⑥表现贾岛对富贵之人的蔑视)
10. C(贾岛报以轻蔑态度,并非因对方衣着光鲜,而是因为宣宗随意取阅诗卷。)
四、
(3)(西山的)高大渺远与天地间的浩瀚大气一样,永无边际;(西山的)广阔无边可与天地自然结友交游,永无尽期。(悠悠乎、洋洋乎、游各1分,大意1分,共4分)
译文:当初,贾岛科举考试屡次失利,囊空如洗,就出家为僧,法号唤作无本。他来到东都洛阳,不久又去京都长安,住在青龙禅寺。元和年间,贾岛独辟蹊径,诗风转入冷僻,用来矫正浮艳风气。当他沉思搜寻诗句的时候,面前站着王公贵人都视而不见。他曾感叹说:“了解我平素心愿的人,只有终南山紫阁峰、白阁峰众山峰上的隐者罢了。”即使走路、坐着睡觉、吃饭,都不停地苦苦吟诵。
贾岛曾经骑瘦驴打着伞,横穿大道。当时秋风正猛烈地吹着,树上掉下来的枯叶堆积可扫,于是吟道:“落叶满长安。”正思索对句,茫然无所得,忽然想到用“秋风吹渭水”作对,高兴得不能控制自己,因此冒犯了京兆尹刘栖楚的车队,被关押了一夜,天亮时才获释。
贾岛后来又乘空闲骑着瘦驴去李凝的隐居之处拜访,吟出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想把“僧推”改为“僧敲”,用心琢磨这两个字还不能定夺,就有节奏地诵读着,并伸手做出推门和敲门的姿势,旁边的人看着都很惊讶。当时韩愈任京兆尹,正好带着车队出来。贾岛不知不觉撞到第三节车队中,韩愈手下的人一拥而上,把贾岛拉到韩愈马前。贾岛把具体的情况如实地告诉韩愈,说自己无法确定“推”和“敲”哪个好,心思游于物象之外,不知道回避车队了。韩愈立马良久,说:“‘敲’字好。”于是与贾岛并骑而归,共同讨论作诗之法。韩愈与贾岛结成平民之交,于是将写作诗文的方法传授给贾岛。贾岛还了俗,考中了进士,从此出了名。
当时贾岛刚刚考取进士,寓居在法乾寺诗僧无可的住所。有一天,宣宗微服出行到了法乾寺,听到钟楼上有吟诗的声音,就登上楼去,在贾岛的书案上拿起诗卷看起来,贾岛不认识皇上,就变了脸色,捋起袖子,斜看着宣宗,夺过诗卷说:“先生你衣食华美也该自足了,懂诗歌干什么呢?”皇上就下楼去了。不久贾岛省悟了,非常害怕,伏在皇宫阶下等待治罪,皇上感到很诧异。后来,就让贾岛做了遂州长江县的主簿,后来逐渐升为普州司仓。临死的时候,家里没有一文钱,只有病驴一头,古琴一张而已。当他的死讯传开的时候,谁不爱怜他的诗才而惋惜他命薄啊!
贾岛面貌消瘦而神情不俗,爱谈论玄理,信仰佛教,他结交的朋友都是尘世外的人。他的家境萧条,生计艰难。自己题诗说:“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每到除夕之夜,贾岛必定会把一年所作的诗歌拿出来放在几案上,焚了香,拜上两次,并洒酒在地祷告说:“这是我一年来的苦心啊。”然后举杯痛饮放声唱歌才罢休。
12、诗歌答案
(1)(4分)1、一二句作者描绘出一幅津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入胜。 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扬。三四句作者写上阳宫一片寂寥,宫殿重门紧闭,只有宫莺衔着一片残花飞出墙垣(一二句2分,三四2分)。
(2)(4分)诗歌蕴藏着作者吊古伤今的沉郁的感情。诗的一二句写津桥春日,明媚绮丽,三四句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人们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很自然地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感情2分,分析2分)
五、现代文阅读22分
14、 答:(1)小时候初识“好望角”,想去看看,但战争使他梦想破灭;(2)努力学习,希望出国,但政治运动使他梦想破灭;(3)儿子在非洲工作,想接他出去,但意外失踪使他梦想破灭;(4)最后他发现家门口的河岸就是“好望角”。(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15、 答: (1)老船夫是个有追求的人。他遭遇战乱、失学,后来又丧子、丧妻,历经磨难,但始终抱有理想和追求,行军途中他怀揣地图册,不时摸一摸。(2)老船夫是个开朗豁达的人。小说中他爽朗的笑声,饱经风霜后的顿悟,“整天都能看到好望角,自在得很”等表现出他的开朗和豁达。(3)老船夫是一个坚毅质朴的人。他矫健、硬朗的身手,诉说自己坎坷经历的平静,夕阳下的人物特写,无不显示他的刚毅、质朴。(每条2分。其中形象概括1分,分析1分)
16、答: (1)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环境和背景。文中茂密的芦苇、飞翔的水鸟、清澈荡漾的河水、明净的天空、灿烂的夕阳为传奇老人提供了环境。 (2)映衬出人物的心情。如“河水哗哗地响。河上无风。芦苇丛簇挺立。”静穆的景物渲染出老人内心的苍凉。 (3)突显人物形象。“夕阳正红,映得老人满身古铜色。”映衬出老人历经磨难后的坚强。 (4)暗示时间的推移。起初“河上无风”,“芦苇挺立”,后来起风了,芦苇沙沙地响,暗示时间的推移和故事的发展。(每条2分。“作用”1分,“举例分析”1分;答出三点即可)
17、答:小说主题有:(1)歌颂老船夫身上彰显出的刚性、韧性的人格美。(2)当理想追求无法实现时,要以豁达与超然的心境走出困境。(3)幸福就在身边,要正视现实,珍惜当前。(主题3分,理由3分。理由可以结合作品内容、人物命运、人物言行等来阐述)
六、语言运用:8分
18、咸阳、捡烟头、奖励、资金、阻力(一个1分,5分)
19、(三个分句各1分,共3分)
七、作文:
20、(60分)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写这类作文,首先要理解已命的半个题目,准确领会“品”的含义。品,在这里应当作动词,有品尝、品味、咀嚼、感受等的意思,后面应该填上一个名词性的词语。可以是有形的,如茶、酒、橘子等等;也可以是无形的,如幸福、友谊、母爱等等。所填的应该是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刻的词语,或有事可叙,或有情可抒,或有感可发。立意上既可以从宽来写,也可以写一种具体的情感;既可以写自己生活中的事,写出一篇记叙文,又可以抒发情感,发表观点,写成散文或议论文。但无论怎样,都要写出个性,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