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庆安三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庆安三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03 20:0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汝窑
汝窑在我国宋代已位居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位于河南临汝,隋炀帝大业初年(即公元605 年),置临汝为汝州,“汝瓷”因此而得名。
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北宋后期宋金战乱不息,兴盛前后不过二十余年,所以弥足珍贵。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临汝一带有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之说。汝瓷传世品稀少,全世界现仅存65件。
汝窑产品土质细腻,胎骨坚硬,釉色润泽。汝窑在制瓷工艺上开创了香灰色胎,超过了以前南方所有的青瓷;在烧成工艺上,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烧成的支钉痕,其细小而规整的程度绝无仅有,汝瓷主要依靠釉中所含少量铁的成份,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纯正的天青色,使汝瓷釉面开裂纹片成为一种装饰,使在烧成过程中无意识的缺陷(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而产生的缺陷)变成了有意识的装饰。
汝窑有两部分,其一是于北宋后期被官府选出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窑口。宋人评青瓷以汝窑为首位, 明清两代品评宋代五大名窑时,也列汝窑为第一。此窑烧瓷时间较短,南宋时已有“近尤难得”记载,明代前期景德镇德御厂曾一度仿烧,清代雍正、乾隆时更有年希尧、唐英等督窑大量仿烧,但鲜有乱真者。临汝严和店、轧花沟、下任村三处遗址烧制民间用青釉瓷器,现称“临汝窑”,系汝窑中一部分。烧瓷时间长,主要烧青釉,有印花、刻花装饰,以印花为主;造型纹饰与耀州窑有不少共同点,质量比耀州逊色,烧瓷历史比耀州晚,明显受到该窑影响,属耀州窑系。
由于文献记载不详,遗址出土甚少,汝官窑口在何处?汝窑之谜一直困扰着中国古陶瓷研究人员。从1987年开始,由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进行试掘,首次发现了为北宋宫廷烧制御用汝瓷的窑口,从而使这一重大历史悬案有了答案。到目前为止,对汝窑址已进行了五次发掘,发掘品中除了与原世品中相同的完整器和碎片外,还出土一些传世品中见不到的新器形,如镂空香炉、乳钉器及天蓝釉刻花鹅颈瓶等,获得了一批重要的实物资料,为传世汝窑器鉴定与鉴赏提拱了可行的实物依据及新资料。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相信汝窑将会有更多的发现。
1、下列对 “汝瓷”或“汝窑”的表述,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汝瓷”得名于公元605 年,隋炀帝在大业初年置临汝为汝州之时。
B.“汝瓷”土质细腻,胎骨坚硬,釉色润泽,超过了南方所有的青瓷,其器型规整的程度也是绝无仅有的。
C. “汝窑”有官窑和民窑之分,民窑的造型纹饰与耀州窑有不少共同点,质量比耀州逊色,烧瓷历史比耀州晚,明显受到耀州窑影响,属耀州窑系,不属于汝窑系。
D.“汝瓷”釉面开裂纹片本是在烧成过程中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而产生的无意识的缺陷,后来却变成了一种有意识的装饰。
2、下列属于“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最主要原因的一项是
A.北宋官窑烧瓷时间较短,南宋时已有“近尤难得”记载,现今汝瓷传世品更是稀少,全世界仅存65件。
B.明代前期景德镇德御厂曾一度仿烧,清代雍正、乾隆时更有年希尧、唐英等督窑大量仿烧,但鲜有乱真者。
C.宋人评青瓷以汝窑为首位, 明清两代品评宋代五大名窑时, 也列汝窑为第一。
D.由于文献记载不详,遗址出土甚少,“汝官窑口在何处”之谜一直困扰着中国古陶瓷研究人员和世人。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商彝周鼎是商周的青铜礼器,十分珍贵,能与商彝周鼎比贵的只有汝瓷。
B.通过发掘品中大量存在与现存的65件原世品中相同的完整器和碎片以及一些可行的实物依据,古陶瓷研究人员得出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就是宋汝官窑口的判断。
C.判断一件瓷器是否宋官窑汝瓷,“香灰色胎”、“细小而规整支钉痕”、“釉面开裂纹片”“天青色”等都是不可或缺的的重要依据。
D.随着研究人员对汝窑址进行的一次次发掘,一些传世品中见不到的新器形相继出土,“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说法将成为历史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年十二而母死,父贞携之转侧乱军中,濒死者数矣。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太祖见保儿,喜甚,抚以为子,令从己姓。年十九,从援池州,破天完军,骁勇冠诸将。
张士诚寇严州,御之东门,使别将出小北门,间道袭其后,夹击大破之。士诚遣将据三溪,复击败之,斩陆元帅,焚其垒。
士诚遣司徒李伯升以二十万众攻新城。文忠帅硃亮祖等驰救,去新城十里而军。诘朝会战,文忠集诸将仰天誓曰:“国家之事在此一举,文忠不敢爱死以后三军。”文忠横槊引铁骑数十,乘高驰下。大军乘之,城中兵亦鼓噪出,敌遂大溃。捷闻,太祖大喜,召归,宴劳弥日。
文忠帅亮祖等攻余杭。守将谢五,谕之降,许以不死。五出降。诸将请僇①之,文忠不可。营于丽谯,下令曰:“擅入民居者死。”一卒借民釜,斩以徇,城中帖然。
洪武二年春,以偏将军从右副将军常遇春出塞,薄上都,走元帝。遇春卒,命文忠代将其军,奉诏会大将军徐达攻庆阳。行次太原,闻大同围急,谓左丞赵庸曰:“我等受命而来,阃外②之事苟利于国,专之可也。今大同甚急,援之便。”遂出雁门,次马邑,败元游兵,进至白杨门。天雨雪,已驻营,文忠令移前五里,阻水自固。质明,敌大至。以二营委之,殊死战,度敌疲,乃出精兵左右击,大破之。
文忠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临阵踔厉③风发,遇大敌益壮。颇好学问,通晓经义,为诗歌雄骏可观,初太祖定应天,以军兴不给,增民田租,文忠请之得减额。其释兵家居,恂恂若儒者,帝雅爱重之。家故多客,尝以客言,劝帝少诛戮,又谏帝征日本,及言宦者过盛,以是积忤旨,不免谴责。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
【注】①僇:同“戮”。②阃外:朝廷之外。③踔厉:精神振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 谒:拜见
B.去新城十里而军 去:离去
C.宴劳弥日。 弥:终
D.次马邑 . 次:驻扎
5.下列选项中分别表现李文忠骁勇、有谋略的一项是( )
A.①以二营委之,殊死战,度敌疲,乃出精兵左右击,大破之。②守将谢五,谕之降,许以不死。五出降。诸将请僇①之,文忠不可。
B.①行次太原,闻大同围急,谓左丞赵庸曰:“我等受命而来,阃外②之事苟利于国,专之可也。今大同甚急,援之便。”②初太祖定应天,以军兴不给,增民田租,文忠请之得减额。
C.①文忠横槊引铁骑数十,乘高驰下。大军乘之,城中兵亦鼓噪出,敌遂大溃。②张士诚寇严州,御之东门,使别将出小北门,间道袭其后,夹击大破之。
D.①一卒借民釜,斩以徇,城中帖然。②临阵踔厉风发,遇大敌益壮。
6.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士诚派遣将领,占据了三溪,又打败了李文忠,杀掉了陆元帅,焚烧了他的营垒。
B.李文忠治军严厉,军纪严明,有士兵拿了百姓一口锅就把他斩首示众。
C.他解除兵权回家后,小心谨慎像一个儒生,太祖十分喜爱和器重他。
D.他虽然被解除兵权,他依旧关心国事,直言进谏,触犯龙颜,遭到皇帝的斥责。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年十九,从援池州,破天完军,骁勇冠诸将。(3分)
(2)遇春卒,命文忠代将其军,奉诏会大将军徐达攻庆阳。(3分)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8.本诗颈联借景抒情,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5分)
9.本诗最后一句“望君犹伫立”使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谈谈其效果。(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将下面的名句补充完整。(6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2) ,独留青冢向黄昏。 (杜甫《咏怀古迹》
无边落木萧萧下, 。 (杜甫《登高》)
(3)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荀子·劝学》)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水性江南
王本道
  江南是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江南出芳草鲜花、才子佳人,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但江南又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古往今来,这里孕育出诸多骁勇的斗士。那用于刺杀的锐利兵器——剑,发展的鼎盛时期正是在地处江南的吴越之地,许多彪炳史册的著名战役也是在江南发生的。那么,是什么力量使得缠绵悱恻与剑气凌厉这两种反差极其悬殊的气质,能够天衣无缝地契合在一地呢 我曾一度处于大惑不解之中。
  一次重读先贤经典,<<老子>>中的一句名言让我顿开茅塞。“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老子的话,一语道破了水的柔弱秀美与坚韧顽强的两重性。江南是水乡,是水的故乡,河流纵横,池湖密布,它们流淌在青山脚下,穿行于广袤的田畴。“瓜洲渡口山如浪,扬子桥头水似云。”“西风作意送行舟,帆饱清淮碧玉流。”还有那直落九天的瀑布,山中奏鸣的清泉——千百年来,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和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属性。
  江南的水,如轻纱雾霭,随风起舞,交幻无穷;江南的人也一如江南的风物,温婉细腻,柔肠百转。“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对江南人的赞美虽有些夸张,但说的却是实情,那无边的波光水影之中,充溢着无边的风月。秦淮河上的桃花渡,莫愁湖畔的莫愁女,瓜洲古渡的杜十娘,西泠桥畔的苏小小,还有惠山的明月、西湖的断桥、绍兴的沈园……深受上天厚爱的才子佳人,他们的柔情蜜意在江南大地上留下了诸多生命的足迹和美丽传说。物美、人美、情浓,就连江南人讲话也是吴依软语,唱起来就更让人心旌摇动。我十分喜欢江南曲艺的代表——苏州评弹,唱词娓娓如述,琵琶弦乐清丽委婉,其优美儒雅,婉转沉静,就像曲水清流,清澈纯净又韵味悠长,就连草木也会为之摇曳。
  江南的水也时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这坚韧与顽强的性情,也涵养了江南风物和江南人那种英豪之气。江南大地布满了崇山峻岭,其中,许多气势恢弘,似有峥嵘剑气的腾越穿行其中。杭州栖霞岭上的剑门,绍兴的会稽山,常熟的虞山,都是雄伟挺拔,气宇轩昂,占尽风云。那山间的瀑布、涧水,山下的清流,是养育大山的支支血脉。江南的人,也因为有了“水性”,才有了那种独特的剑气。据说古代铸剑的工艺,先是把剑放在火中煅烧,然后再放到水中浸泡,经过淬剑过程中两种力量的交合,才会使剑在百转千回,缭绕交错的剑法中得心应手。这种浸泡过剑的江南之水,千百年来也曾造就了诸多慷慨激昂之士。卧薪尝胆的勾践、竭忠尽智的岳飞、与扬州共存亡的史可法……众多仁人志士用他们的生命与鲜血谱写了一首首壮怀激烈的诗篇。文武兼备的 、 、文天祥,他们的诗句至今读来,仍洋溢着当年的铁骨雄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有,活跃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鲁迅,更是把文人的凌厉剑气推向了极致。就连文雅娟秀的女子,也尽显侠骨柔情,秋瑾就是最优秀的代表。
  说到江南的“水性”,还应该涵盖它的秀慧与智巧。江南的水是很有灵气的,正是这灵秀之水,涵养了江南人的那种聪颖与睿智。当今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籍的就占了半数,近代和当代全国琴棋书画大师,也大多出自江南。
  江南的水哺育了如水的江南。有人说,正是因为江南太美了,阴柔之气过重,因此江南的男人大多被美色所雌化,是美人的风韵像灭火器似的扑灭了男子的阳刚之气。这种说法是过于偏重水乡的温柔与细腻了。其实人不分南北,如果能多一分柔情与细腻,懂得感情,懂得珍藏,心中维系着自己的审美镜框和情感秘笈,并以此为尺度去发现和发掘生活中美妙的、值得神往和迷醉的东西,不是会给男人(也包括女人)增添力度和精神上的健美吗 这样的多情,不更意味着一种不寻常的正直与高尚!
11。在第四段的空格里填写诗人的名字:__________、 。(4分)
  12.作者把苏州评弹比喻为 ,这样写的好处是
。(5分)
13.“千百年来,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和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属性。”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怎样的作用?
。(4分)
14.水性江南,其“水性”包括哪些特性?
。(6分)
 
15.作者在行文中为什么要引用许多有关江南风物人情的诗文、资料?
。(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6、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3分 )
A、高速公路上,车辆往来穿梭,如白驹过隙。
B、这种方法,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呢?
C、我们来到田野间,每个人都如沐春风,心情也随之豁然开朗。
D、现在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希望大家坚持住,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
1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
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B、他是大家公认的才子,能写出很好的美妙诗篇。
C、历史的长短不是决定一所学校能否成为一流学校的重要指标。
D、目前学术法制教育存在着僵化、条文化、成人化的现象,急需培养和提高既
懂教育又精通与未成年学生相关法律知识的专职教师。
18、下列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3分 )
A、我到张老师家玩,一见面我就对他说:“老师,我的到来让您家蓬荜生辉。”
B、既然你有如此的诚意,我就不推辞了,只好笑纳了。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时常告戒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老同学,我这次能够成功,首先得感谢你们的鼎力相助。”
19、在“保护野生动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不少同学发现,我们地区捕食青蛙的
现象较为严重。请以“保护青蛙”为内容拟一条公益广告词。要求构思新颖,语言
生动, 20字以内。(5分)
20. 请仿照下面的示例续写三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6分)
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枕着这个温柔的枕头,我们得以安心入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材料:有一位老师送了一件花围裙给她的穷学生,她的母亲看到女儿拿回来一件漂亮而干净的花围裙时,立刻觉得孩子也该拥有一件漂亮的上装,于是从箱底翻出一件过去自己穿过的衣服,并为孩子修改裁剪。而当孩子梳洗穿扮起来之后,家长简直不敢相信,原来自己的女儿竟是如此美丽。接着孩子的父母觉得家里实在太赃乱而不能配合那么美丽纯洁的少女,于是全家大扫除,甚至清扫弄巷,由此更影响了邻居,使整个原本脏乱的社区都为之改观。
一条普通的花围裙,不仅仅使一个丑小鸭一下子变成美天鹅,而且改变了一个家庭乃至一个社区,生活中不为人知的潜在的能量是多么巨大啊!请以“潜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庆安三中2011——2012学年度(下)高一语文试题答案
8、(5分)①这是友人走后,怅立所见的景色。天冷后树木凋谢,山上显得空净。此时,太阳将下,天色将暮,长河急急流去。借荒城、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意象描绘一幅苍凉凄清景象。(3分)②借景物描写衬托出别离情绪,传达了朋友离开之后作者的感伤之情;(2分)(本题考查对诗歌中情景关系的分析。景物描述1分,概括景物特点2分,表达的情感2分。)9、(6分)手法: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孤舟远逝,作者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3分)效果:以伫立河边的细节,表现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以及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3分)(本题考查对诗歌手法技巧的鉴赏。答出具体手法2分,具体解析2分,效果2分。) 10 砯崖转石万壑雷 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去紫台连朔漠
不尽长江滚滚来 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共6分)
11.陆游 辛弃疾 (与后面的三句诗相对应。)(毎空2分,共4分)
12.曲水清流 与“水性江南”的题旨相吻合,生动形象地写出苏州评弹优美儒雅、婉转沉静、清澈纯净、韵味悠长的特点。(共5分)
13.在内容上有统领全文、表明主旨的作用(或:它概括地回答了第一段提出的“大惑不解”问题,是全文的关键句),表明水的特性对人性、人的精神的影响。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江南水的特性过渡到写水的特性对人的影响,写江南人的人性美、精神美。(共4分)
14.柔弱秀美 坚韧顽强 秀慧智巧 (共6分)
15.用诗文、资料生动而又具体地揭示江南的特点以及不同的“水性”;表明江南水性对风物人情的影响,表现文章的主旨;让江南的水与风物人情相互辉映,增添文章的文化色彩;让读者加深对“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和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属性”的理解。(答出两点即可)(共6分)
19.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内容体现“保护青蛙”,构思新颖,语言生动。如果只写成“我们要保护青蛙”之类,不给分。有创意的得满分。例如:你愿意只能在录音中“听取蛙声一片”吗?/让小蝌蚪们都拥有快乐的家吧!(5分)
20仿写句子示例:清白的良心是一枚珍贵的宝玉。佩着这枚珍贵的宝玉,我们能够德行高贵。清白的良心是一束雅致的花儿。伴着这束雅致的花儿,我们得以性情高雅。 清白的良心是一股清新的春风。吹着这股清新的春风,我们可以欣然前行。(6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张士诚侵犯严州,李文忠率军在东门抵抗,他派出其他将领出小北门,从小道偷袭张士诚的军队,两面夹击,大败张士诚。张士诚又派遣将领驻守三溪,李文忠打败了他们,斩杀了陆元帅,并烧毁了敌军的营寨。
张士诚派遣司徒李伯升率领二十万军队进攻新城。李文忠领硃亮祖等人前往救援,在距离新城十里的地方驻军。第二天早晨会战,李文忠召集诸位将领对天发誓说:“国家大事成败在此一举,我不敢吝惜一死而躲在三军的后面。”李文忠手拿长矛率领几十个骑兵,从高处飞奔下来。大军也跟在后面击鼓呐喊,敌军于是大败。捷报传来,太祖十分高兴,把李文忠召回身边,终日设宴慰劳他。
洪武二年春天,李文忠以偏将军的身份跟随右副将军常遇春出塞进攻元军,一直迫近上都,把元帝都吓得逃走了。常遇春死后,太祖命李文忠代理指挥常遇春的军队,奉命会同大将军徐达一起进攻庆阳。军队行军驻扎在太原,听说大同被包围,形势危急,李文忠对左丞赵庸说:“我们奉皇上的命令来进攻元军,军营之外的事情如果对国家有利,我们可以单独灵活处理。现在大同被包围,形势危急,我们应该趁便救援他们。”于是率领军队出雁门关,驻扎在马邑,打败了元军的小股军队,进军到白杨门。天上下起了雪,军队本来已经宿营了,李文忠又命令军队向前移五里,把积水阻住坚固防守。天亮的时候,元军的大部队到了。李文忠派出二支部队迎击,和元军殊死作战,他估计元军疲劳了,才派出精兵从左右进攻,大败元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