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根据问题体会数量之间的关系。
2.体会从问题出发,选择合适的条件,根据数量关系和题目中的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的经验。
教学重点:
学会从问题出发,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问题理清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根据问题分别说出数量关系:
(1)松树和柏树一共多少棵?
(2)还剩多少米路没有修?
(3)松树比柏树少多少棵?
(4)找回多少元钱?
2、解决问题:
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
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可能花多少元?
二、教学新知
1、课件出示例1。(先只出示图片,再出示带的钱)
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区运动服饰商店购物,
问1:仔细观察这幅图,你打算怎么购买呢?
指名多名学生口答。
追问:你能计算出用去的钱吗?那剩下的钱能怎么计算呢?(带来的钱-用去的钱=剩下的钱)(板贴)
师小结:同学们,看来在条件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选择,但是要求剩下的钱都可以用带来的钱-用去的钱这个数量关系。
出示问题:那要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钱?
问:根据这个条件可以怎么选择呢?
指明学生回答:可以选择最便宜的,130元和85元的。
追问:为什么这么选择?(因为问题是最多剩下多少元。)
讲述:我们就从“剩下多少元?”这个问题开始想起,由于要求的是“最多剩下多少元?”因此我们必须用去的钱最少。那我们就选择了130元的运动服和85元运动鞋。那要求剩下的钱我们可以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呢?剩下的钱只要把带来的钱减去用去的钱。
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教师板书算式和答句。
教师小结: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刚刚一起思考、一起解题的过程,一开始没有问题时,我们有很多的选择。等到问题出来,我们发现只有一种选择了。说明我们首先可以从问题出发,接着选择合适的条件,然后题目的根据数量关系,最后列式解答。
2、课件出示“想一想”
学生读题。问:读完这道题题,你打算怎么来选择呢?
追问:为什么这么选呢?指名学生口答。
师:看来你也是先从问题开始想起,找到了合适的条件。那要求找回多少元可以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呢?那接下来你会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吗?
学生自主列式解答。展示交流。
3、比较总结
过渡:同学们,咱们已经解决了两道实际问题了,在解决两题的过程中,刚开始题目的信息和条件很多,选择也很多。有了问题之后,我们就能确定我们所需要的条件了。也就是说在解决问题市,我们可以从问题出发,根据问题确定需要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提问:通过这样的回忆,你能说说这两题在解题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点?(小组交流后汇报)
学生可能会说出的答案:① 数量关系是一样的。② 都是两步计算。③从问题出发,找到合适条件,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小结:是的,这两题我们都可以从问题出发,找到合适条件,再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贴大标题)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
过渡:那接下来,请同学们看看这两题能不能从问题出发,找到数量关系呢?(课件只出示第1个问题: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
指名学生口答。
加上一些条件和信息,你觉得可以计算出结果了吗?为什么?请你补充完整。
指名学生说说。(课件出示:梨树每行的棵数)
追问:你能说说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
课件出示第2个问题所有的信息。
问:你能根据问题说说数量关系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应出示乒乓球的个数÷篮球的个数=倍数)
追问:根据条件和数量关系你能得到倍数吗?如果不行还应该补充什么条件呢?补充完你能说一说可以怎么算呢?(课件出示:每袋乒乓球的个数)
小结:同学们,看来从问题出发,不仅找到数量关系,而且还能帮助我们分析问题,找到解题的思路呢。
2、出示想想做做第三题
过渡:接下来这题请同学们看看可以怎么思考呢?学生读一读问题。
提问:读完问题,你觉得可以怎么思考呢?
生明确:先算4个茶杯的价钱。
追问:为什么选择4个茶杯?
讲述:那你也是从问题出发,选择了合适的条件。那要求一共多少元可以根据什么数量关系呢?
一个茶壶的价钱+4个茶杯的价钱=一共的价钱
接下来你会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吗?
学生自主解题,教师巡视。
指名学生回答,并追问: 你先算的是什么?再算的是什么?比较:这两题都要先算什么?讲述:因为问题中都有四个茶杯,因此我们都需要先算4个茶杯的总价。
3、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题
过渡:那接下这个表格你看得懂吗?
追问:你能说说这个题目所表达的意思吗?指明学生口答。
提问:这位同学已经把题目说的很清楚了,你能来说说你打算怎么思考这个问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要体现出两种思考方式:
生回答先算篮球和田径组的总人数时,教师相应地说明:哦,你是先根据这两个条件,知道了两个组的总人数。然后再怎么想呢?(生回答)再根据问题用总人数减去这两个组的人数和。
② 如学生回答要求足球组的人数只要把总人数减去篮球和田径组的人数和时,教师相应说明:哦,你是先分析了问题,再根据数量关系找到解题方法。
追问:那有了这两种思考的方法,你们会列式解答了吗?
学生自主解答,教师巡视。指名学生汇报算式。
讲述:同学们,看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不仅可以从问题出发,找到数量关系来列式解答,也可以根据题目中条件,综合分析条件与问题,找到解题思路。那就需要同学们根据不同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了。
4、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过渡:接下来这一题,我要请一位上课认真、声音洪亮的而且细心的小朋友来读题了。
问:读完题目,你觉得那句话比较难理解呢?(花地砖是怎么排列的呢?一共有多少个9块呢?)
理解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你打算怎么思考这个问题?
指名学生回答,并体现以下两点:
你是从问题出发,考虑要求白地砖的块数,应该把总
块数-花地砖的块数,然后再列式解答。
②你是从条件想起,先算出花地砖的块数,然后再分析问题,列式解答的。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什么收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