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 目标 在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中,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2、在自主探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特征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思维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感受几何图形的奇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难点:在操作中发现特征。
教学 资源 学情资源:学生认识了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特征,了解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原有的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空间观念等。
教材分析:教材有两个例题,第一个例题,通过操作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知道等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然后通过剪等腰三角形,进一步体会等腰三角形的特点。第二个例题,理解等边三角形的特点,编排与等腰三角形类似。“练一练”及练习十三中的相应练习,通过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深化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一些特征的认识。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直尺、一副三角板。
学程设计 导学策略 修改调整
一、复习引入(2分钟) 关于三角形,你懂得那些知识?
二、自学例6。(11分钟)
1.自主探究等腰三角形的特点。
导学单(时间:5分钟)
①量出例6每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看看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②说一说什么是等腰三角形?
③认一认。指着等腰三角形说说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④按照书本84页的样子动手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再说说等腰三角形的特点。
2.小组交流(时间:3分钟)
交流单
①说一说什么是等腰三角形?指着等腰三角形说说各部分的名称。
②剪等腰三角形的时候,为什么要对折后再剪呢?
③等腰三角形除了两条边是相等的,还有什么是相等的?为什么?
3.全班交流
三、自学例7。(11分钟)
1.自主探究等边三角形的特点。
导学单(时间:5分钟)
①量一量例题7三角形的每条边,说说有什么特点?
②说一说什么是等边三角形?
③剪一剪。对照书上第84页下面的图示剪出一个等边三角形.
④把剪下的等边三角形折一折,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交流。(3分钟)
交流单
①说一说例题7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特点?
②说一说什么是等边三角形?
③如何根据第84页下面的图示剪出一个等边三角形.
④通过折一折等边三角形,你有什么发现?
3.全班交流
四、练习。(8分钟)
适应练习
1.练一练1
综合练习
2.练一练2
3.练一练3
练习十三第5题
创编练习
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70°,那么它的一个底角是( )。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5°,它的顶角是( )。
3、一根18厘米长的线可以围成边长是( )厘米的等边三角形
五、课作。(8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第68、69 页第 1、2、3、5、7、8题
『提高题』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80度,你能算出其余两个角是多少度?
六、家作
1.《课课练》第64 、65页。
2.阅读小数报、时代报第几版什么内容或布置其他数学课外阅读材料。
→引导学生根据导学单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
→明确等腰三角形的概念.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就叫等腰三角形。
→明确底角和顶角,三角形的一条腰和一条底的夹角是底角。
→让学生通过操作明确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提示学生剪出的为什么是等边三角形。
→通过操作明确等边三角形的特点:三条边相等,三个角相等。
→让学生把等边三角形用不同的方法对折,集体感受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用3条对称轴。
→提示:说说理由,可以测量加以验证
→提醒:观察,体会等腰三角形可能同时也是直角三角形,叫等腰直角三角形
→提示:等腰三角形有两个底角是相等的,180°-70°求到两个底角的度数,再除以2求到一个底角的度数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所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全对的做“提高题”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