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五线谱) 三年级上册音乐8《浏阳河》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五线谱) 三年级上册音乐8《浏阳河》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7-12 00:1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浏阳河 年
级 三年级 授课

课 型 欣赏课 课
时 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钢琴
葫芦丝
教 材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教材第五册第八课《浏阳河》



标 1. 知识目标:了解《浏阳河》作品,于湖南民间音乐地域文化和初步了解古筝传统乐器。
2. 情感目标: 音乐作品产生的共鸣,音乐视野更加开阔,进一步加深对地方民歌及对生活的兴趣热爱。
3. 能力目标: 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模唱《浏阳河》,用葫芦丝来演奏作品主旋律。





析 音乐是一种激发感情的艺术,其总体学习任务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不同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才能真正的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艺术素养。在《浏阳河》这堂课的学习中,为了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湘江特点,我和孩子们一方面通过对音乐本身的反复倾听,凭借培养学生的乐感更准确、更细致地体验乐曲湖南音乐特点,另一方面从乐曲的速度特点进行音乐线条感受,分别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示。最后用民族乐器葫芦丝来感受乐句。




析 《浏阳河》是我国民族歌曲的一朵奇葩,采用湖南地方音乐素材,具有浓郁的山歌风特征。人民音乐出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第八课欣赏课《浏阳河》;歌曲的歌词是口语化的回答,两段歌词一问一答,风趣轻松的问答中饱含着对毛主席的敬仰和爱戴。教材内容的选择,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并能使学生在现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激发不断接受音乐审美教育的动机,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和音乐审美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各民族的民歌和民间音乐的感情,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学 情

析 三年级学生经过半年的葫芦丝吹奏学习,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求知欲更强。我在三年级音乐教育中完善学生的个性,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竖笛和声的训练,加强学生对葫芦丝的认识与感知,从而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学习中受益,都能得到发挥潜能的机会,在自主学习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 重点 1. 模唱古筝版《浏阳河》音乐速度特点。
2. 葫芦丝演奏作品主旋律。
教学 难点
葫芦丝吹奏《浏阳河》主旋律优美流畅的把握。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达标意图 教学用具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交流
使学生心情平复下来提高集中注意力。

出示课题






验 接题
出示课件
一、初听《浏阳河》


二、复听《浏阳河》
三、教师画出作品音乐不同线条 表现音乐情绪。
四、巩固聆听《浏阳河》
1.“问导式”问题引导。
2.教师独唱《浏阳河》民歌。
3.介绍湖南风土文化。(课件ppt)
播放古筝版《浏阳河》
学生思考:
请同学们思考这首作品是由什么器乐演奏的?
给你带来又是怎样一种感受体会?。
播放古筝版《浏阳河》
①,请同学们仔细帮老师找一找这首音乐作品的音乐速度是怎么一个变化?。
3.
慢 速 1。
快 速 2。
慢 速 3。
①,这首作品主旋律共出现了 几次?请同学们注意力集中仔细聆听。 感受歌曲的情绪。
挖掘歌曲意境,让学生自由选择演绎方式。
循序渐进的进行歌曲学习的推动,利用小组合作的力量,完成对歌曲的处理 多媒体
唱名手卡
钢琴
多媒体










一,出示《浏阳河》主旋律乐句。
一、葫芦丝吹奏《浏阳河》主旋律。 1.教师弹奏主旋律。
2.教师弹唱主旋律。
教师带领学生熟悉乐句。(指挥划拍)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唱乐句。
跟随教师按指法唱唱名。
跟随钢琴一起唱唱名按指法。
教师示范慢速吹奏《浏阳河》。
师生葫芦丝合作。(慢速)
共同参与课堂。 钢琴
葫芦丝





结 课堂小结,随着音乐离开教室。 今天我们欣赏了古筝版的《浏阳河》、用葫芦丝演奏了《浏阳河》,《浏阳河》的旋律早已传遍了大江南北,今天,它依旧留在我们心中。
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享受,下课。
情感升华。 多媒体、
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