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华附、省实、广雅、深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文综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华附、省实、广雅、深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文综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2-21 17:01:47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华附、省实、广雅、深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文综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19高三上·广东期末)北京时间 2018 年
12 月 8 日凌晨 2 时 23 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 测器。利用着陆器和探测器,嫦娥四号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月球的背面,即地球上无法看到的
一面。此前,2018 年 5 月 21 日,中国发射了嫦娥四 号中继卫星——鹊桥。它进入轨道后,成为了一个沟通的纽带。
完成下列小题。
(1)假如月球探测器配备了天文望远镜,在月球背面对星空进行天文探索。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连续天文观测的时间可能比地球上长
B.不受电离层干扰
C.星光可能更加明亮
D.数据可直接传回地球
(2)图为月球公转和自转运动示意图,人们观测到月球始终以同一面(如a点)面向地球的原因是(  )
A.月球总是明亮的部分向着地球
B.月球绕地球公转与其自转周期一致
C.月球公转和自转一周都是 360 度
D.月球绕地球公转与其月相周期一致
2.(2019·辽源模拟)壶口瀑布处于秦晋峡谷的南段(东经110°47′,北纬37°33′),是黄河水上运输的一道天然障碍,自古以来壶口上下形成诸多渡口,而今成为遗迹。图b为壶口至下游孟门处的奇景,黄河水从壶口奔涌下泻后,在400多米宽的河谷底部形成了一条30—50米宽,10—20米深的深槽。据唐代《元和郡县志》的记载:“石槽长一千步,阔三十步”,而如今的壶口瀑布已北移到距孟门约5千米处,称十里龙槽。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壶口瀑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夏季水汽遮天,气势磅礴
B.所处高原补给了黄河水量的百分之九十
C.冬季冰壶玉瀑,银装素裹
D.黄河泥沙主要来自其所处高原
(2)壶口附近渡口码头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现代交通的发展 B.上游用水量过大
C.秦晋货运需求减少 D.军事要塞战争多发
(3)形成自孟门至壶口十里龙槽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断层陷落 B.溯源侵蚀 C.侧蚀发育 D.堆积作用
3.(2019高三上·广东期末)下图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既跨越赤道又横过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该国居民 曾经幸福地生活着。而今,居民却面临着“海水每个月周而复始地上升、下降。为了不让海 水冲坏房屋,我们得自己搭建‘海墙’。可一遇到大潮汐,它们一点都不顶用”的烦恼。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基里巴斯是地球上最早迎接日出的地方,这是因为(  )
①领土全部位于东十二时区 ②全国统一使用首都所在时区的区时
③首都在日界线西侧,且领土向东跨度大 ④位于地球的最东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该国居民“烦恼”是因为(  )
A.全球气候变暖 B.农产品供给不足
C.潮汐规律变化 D.水资源质量变差
(3)为了应对上述“烦恼”,该国可行的方案有(  )
A.局部修筑大堤 B.减少 CO2排放
C.购买国土迁居 D.修建海防林
4.(2019高三上·广东期末)下图是我国编制的竖版世界地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海域是世界著名渔场
B.飞机从乙到丙往南飞行
C.船经过丙附近可能遇见台风
D.一月,经过丁海域西行的船顺风又顺水
(2)一艘海轮航行到丙地时,朝霞照映船舷。此时 北京可能(  )
A.红日东照 B.烈日当头 C.太阳西挂 D.满天星斗
(3)一月前后,下列各地情况可信的是(  )
A.①盆地正是剪羊毛时节
B.②处的野生动物大规模往南迁徙
C.③处一年中阳光直接照射林下地面最多的 季节
D.④处一年中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二、综合题
5.(2019高三上·广东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高纬度地区或高海拔地区,湖泊在冬季随着气温降低而自表面向下逐渐封冻。这时,如果湖泊底部有微生物分解生物体产生的甲烷,且冰封的速度快过湖底气泡冲向水面的速度,就
会产生一种自然界的奇观——气体会被“冻”在湖面的冰层中,形成形态各异的冰冻气泡(如 图 a)。在目前已知的冰泡湖中,加拿大亚伯拉罕湖(如图 b)的“冰泡”景观非常典型,是
气候、风速、湖中水草生长情况、湖水清澈度等条件共同造就的产物。大风是自然界最勤劳 的清道夫,“清扫”湖面和天空,将美景呈现在世人眼前。
(1)简述亚伯拉罕湖大坝的建造对亚伯拉罕湖水文特征的影响。
(2)简述亚伯拉罕湖区的气温特征对“冰泡”景观形成的作用。
(3)分析游客们选择在连续的大风天后进行观景的原因。
(4)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冰泡”景观的旅游观光业?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6.(2019高三上·广东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城市建设和工业化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耕地面积大幅减少,现存 耕地主要种植蔬菜、花卉和水果。2017 年 7 月 1 日,《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 协议》正式在香港签署,标志着珠三角进入以大湾区城市群建设为重点的发展新阶段。大湾 区内不同城市在产业结构上的差异有利于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见下图)。为配合大湾区建 设,广东重点打造结合城际列车、高速公路、高铁等多种方式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珠三角 各市间快速通达。
(1)分析珠三角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用地减少和作物变化的原因。
(2)提出任意三个不同类型城市产业差异化发展的合理建议。
(3)评价以珠港澳大桥为代表的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和运营对大湾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7.(2019高三上·广东期末)【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西湖及其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可以说西湖之于杭州来讲是一座“金矿”。但在 2002 年 10 月,杭州却悄悄拆除了环湖围墙,西湖免费为世人开放,真正做到了“还湖于民”。虽 然少了门票的收入,可西湖并没有亏钱。西湖有个著名的“241 算法”,只要每个游客在杭 州多逗留 24 小时,杭州的年旅游综合收入便会增加 100 亿元。
简述西湖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分析西湖的免费开放为杭州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8.(2019高三上·广东期末)【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越来越多便利政策的出台,中国居民出境旅游也更加方便,但在国外随手带回纪念品尤
其动植物或其制品应更为谨慎。如买到的宝石制品可能是由玳瑁或珊瑚制成,带回的农副产 品还可能给本地物种和生态环境带来各种隐患。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海关都禁止未经
检验检疫的动、植物及其制品入境。
试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这样做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D
(2)B
【知识点】探索宇宙;月球概况及其运动特征
【解析】【分析】(1)月球探测器通过嫦娥四号中继卫星——鹊桥实现在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不能直接与地球进行数据传输,必须经过中继站转输,D不正确,符合题意;月球自转周期为约27天,月球的天空即使白天也很暗,天文望远镜放到月球背面,连续天文观测的时间可能比地球上长,月球大气层,没有电离层,通信不会受电离层干扰,没有大气的的削弱,星光可能更加明亮。故答案为:D。(2)由于月球公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所以月球始终以同一面面向地球,人们在地球上始终只能看到地球的一面,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1)月球以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转。这个轨道平面在天球上截得的大圆称"白道"。白道平面不重合于天赤道,也不平行于黄道面,而且空间位置不断变化。周期27.32日。月球轨道(白道)对地球轨道(黄道)的平均倾角为5°09′。但是现在知道月球平均每年以4cm的速度逐渐与地球离去。
(2)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个恒星月,所以我们看不见月球背面。这种现象我们称"同步自转",几乎是卫星世界的普遍规律。一般认为是行星对卫星长期潮汐作用的结果。
2.【答案】(1)B
(2)A
(3)B
【知识点】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商业与旅游业
【解析】【分析】(1)壶口瀑布所处高原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百分之九十的泥沙都来自黄土高原,并非水量,B错误,符合题意;夏季是黄河汛期,水量大,夏季壶口瀑布水汽遮天,气势磅礴,冬季气温低,会结冰。故选B。(2)随着公路、铁路等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壶口附近的水运地位不断下降,水运衰落,因而导致壶口附近渡口码头消失,A正确;上游用水量大过大不是导致此地水运衰退的主要原因,B错;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秦晋货运需求在变大,C错;现代中国已经远离战争,D错。故选A。(3)十里龙槽两侧岩石坚硬,十里龙槽是瀑布溯源侵蚀的结果,B正确。故选B。
【点评】(1)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当、地面植被遭破坏、耕作技术不合理、土质松散、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
(2) 有利的构造条件对壶口瀑布的形成和发展同样是相当重要的。壶口到孟门一带,基岩的产状近于水平、约以3—5度的倾角,微向西北缓倾。另外,秦晋峡谷本身就是断层,节理比较发育的软弱地带,易遭受流水侵蚀切割。因而,黄河流过这里,往往形成河床陡坎,也可以发展成瀑布。
3.【答案】(1)C
(2)A
(3)C
【知识点】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国并非全部位于东十二区,基里巴斯首都塔拉瓦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西侧,属于东十二区,时间最早,全国统一使用首都所在时区的区时,而且领土向东跨度大,使其成为地球上最早迎接日出的地方,C正确。(2)由材料可知,该国居民的烦恼是指:面临着“海水每个月周而复始地上升、下降。为了不让海水冲坏房屋,我们得自己搭建‘海墙’。可一遇到大潮汐,它们一点都不顶用”的烦恼。该烦恼产生于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A正确。(3)全球变暖是一种全球性环境问题,仅仅靠一个国家的努力是无法改变的,所以该岛国最可行的方案是购买国土迁居,C正确。
【点评】(1)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2)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3)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4.【答案】(1)D
(2)D
(3)C
【知识点】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北印度洋的海水运动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夏季呈顺时针,冬季呈逆时针。一月前后丁海域盛行东北季风,海水自东向西运动,顺风又顺水,D正确;甲位于45°W~15°W,30°N~60°N的大西洋水域,无世界著名渔场,A错;乙位于南极点,飞机从乙到丙往北飞行,B错;丙位于赤道105°W处,在大西洋低纬度地区,无台风,可能遇见飓风,C错。故答案为:D。(2)丙地位于赤道105°W处,该地朝霞照映船舷时,该地地方时为6时,北京位于东八区,此时北京时间为21点,夜间可能是满天星斗,D正确。(3)③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植被覆盖率高,一月前后的冬季,是该地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是阳光直接照射林下地面最多的季节,C正确;①盆地是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8-9月剪羊毛,A错;②南美洲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地区,野生动物无大规模往南迁徙现象,B错;④位于北美地区,冬季气温低,应该是一年中森林火险等级最低的季节,D错。故答案为:C。
【点评】一、洋流的积极影响、
(1)对污染的稀释:洋流的流动使得部分海域受到严重污染后,其污染物得到迅速地扩散,这样也就加快了污染物的稀释和净化的速度,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恢复具有重大意义。
(2)对气候的影响:洋流按其性质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对陆地有增加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寒流对陆地有降低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即洋流对同纬度大陆两岸气温的影响就是暖流经过的大陆沿海气温高,多易形成海洋性气候;而寒流经过的大陆沿海气温低,则多易形成大陆性或荒漠性气候。
(3)、大型渔场的形成: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或上升补偿流一般都会有大的渔场形成。
二、洋流的消极影响
(1)海洋污染的扩散:洋流会使部分海域受到污染后,其污染物随洋流的流动而迅速扩散也相应地使污染范围扩大。
(2)对航海的威胁:暖流上空有热量和水汽向上输送,使得空气湿度增大而易产生降水。而寒流产生逆温,水汽不易向上输送,下层相对湿度较大,易形成雾,
5.【答案】(1)使湖泊水位上升,水域面积增大,湖水流动速度变缓
(2)夏季温暖的气候有利于湖中水草的生长,湖底死亡的生物体在微生物的分解下产生气体,并形成上升气泡; 冬季气温迅速降低,湖水快速向下封冻,冻住了向上运动的气泡,从而形成“冰泡”景观
(3)大风清理堆积在湖面上的积雪,露出湖冰; 大风天后天气晴朗,光线充足,有利于观景
(4)赞同。理由:“冰泡”景观旅游资源独特,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旅游开发与营运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不赞同。理由:“冰泡”景观的观景季节较短,受天气的影响大;冰面活动风险较多,容易发生意外;过多客流易产生污染、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
【知识点】大气、天气、气候变化规律;水体的运动规律;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解析】【分析】(1)湖泊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大小、水位(面积)变换情况、含沙量大小、结冰期有无与长短、汛期季节长短、补给方式、含盐量高低、内流湖(外流胡)等。亚伯拉罕湖是一座人工湖,下游亚伯拉罕湖大坝的建造主要影响水位、水域面积、流速等水温特征,会使湖泊水位上升,水域面积增大,湖水流动速度变缓。(2)由材料可知,亚伯拉罕湖地处52°N附近,纬度较高,夏季温暖的气候有利于湖中水草的生长,到了秋冬季节水草腐烂,湖底死亡的生物体在微生物的分解下从湖底源源不断地释放出甲烷等大量气体,并形成上升气泡;冬季气温低,地处落基山脉中,群山环抱,海拔较高,地形封闭,冬季冷空气不易扩散,且有周围高山滑下的冷空气补充,东北部有缺口,利于冬季北方寒冷气流深入,冬季气温迅速降低,湖水快速向下封冻,冻住了向上运动的气泡,从而形成“冰泡”景观。(3)由材料可知大风是自然界最勤劳的清道夫,“清扫”湖面和天空,将美景呈现在世人眼前,大风可以将冰面的积雪吹走,且大风和冰雪不断打磨冰层,提高冰面透明度,更加有利于游客观景。(4)该题为开放性试题,应先表明观点,再说明理由。赞同理由可从该区域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及发展旅游业给该地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分析,不赞同理由可从该区域发展旅游业的不利条件及发展旅游业给该地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分析。如:赞同的理由:该地“冰泡”景观旅游资源独特,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旅游开发与营运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不赞同。理由:“冰泡”景观的观景季节较短,受天气的影响大;冰面活动风险较多,容易发生意外;过多客流易产生污染、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
【点评】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6.【答案】(1)农业用地减少:城市化发展,建设用地需求大;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农业种植效益低;农作物变化:种植蔬菜、花卉和水果效益高;城市消费水平提高,农产品市场需求发生变化
(2)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澳门、珠海发挥旅游业优势;广州是商贸中心(交通枢纽);深圳是科技和创新中心;佛山、东莞等周边城市着重发展高端制造业
(3)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增加就业岗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综合交通体系的运营:有利于区域内分工与合作(产业转移与结构调整);降低企业运输等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区域联系更为密切,加速粤港澳经济一体化进程,提升本区域综合竞争力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解析】【分析】(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城市建设和工业化快速发展,占用大量土地,导致耕地面积大幅减少,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涨,传统农业种植效益低,随着社会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需求发生变化,蔬菜、花卉、水果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最终导致农业用地不断减少,农作物类型发生变化。(2)由图可知,粤港澳大湾区包括9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各个城市的功能定位不同。深圳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香港对外贸易和金融业发达,着力打造国际金融和物流中心;由材料可知,广州市重点打造结合城际列车、高速公路、高铁等多种方式的综合交通体系,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岭南文化中心,是珠三角的商贸中心,交通枢纽,打造成大湾区的核心枢纽城市;佛山和东莞是全国制造业基地,制造业基础好,着力打造成为高端制造业基地;澳门是全球最大赌业中心之一;珠海是华南地区的旅游宜居城市;中山市是我国白色家电基地等。(3)本题分两步作答,第一步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积极影响有:带动农业及相关工业部门发展,如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建材工业,拉动地方就业,带动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第二步综合交通体系运营的积极影响有:有利于区域内分工与合作,推动产业转移与结构调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降低企业运输等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根本上改变了珠江西岸与香港之间运输通道以水路为主和陆璐绕行的状况,使区域联系更为密切,作为港珠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标志性项目,有利于加速粤港澳经济一体化进程,提升本区域综合竞争力。
【点评】交通建设的意义:(1)完善交通网。(2)促进经济发展。(3)促进XX资源开发。(4)增进民族团结(经过少数民族地区)。(5)国防建设。(6)对外交流,扩大开放。(7)缓解运输压力。(8)维持地区稳定和繁荣发展。
7.【答案】杭州西湖及其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独特、类型丰富多样; 品质高、集群组合好,对游客极具有吸引力;还湖于民,使杭州市民更好的享受到公共资源; 使游客旅游成本下降,吸引更多游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延长游客在杭州的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收入。
【知识点】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解析】【分析】杭州西湖及其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独特、类型丰富多样;品质高、集群组合好,对游客极具吸引力。免费开放可降低游客来此旅游的经济成本,表面上看来损失了一定的门票收入却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光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由于不需要支付门票,游客们也乐意停留更多的时间游玩,增加旅游收入。还湖于民,使杭州市民更好的享受到公共资源,改善民生。
【点评】旅游资源条件包括种类、数量、游览价值与地域组合等方面,免费开放可降低游客来此旅游的经济成本,然后从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即可。
8.【答案】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防止买卖; 防止危害动植物的病毒虫害入境,保护本地的动、植物物种资源;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和基因污染,保护本地物种多样性;保障生态系统平衡稳定;防止输入疾病源,保护人民健康。
【知识点】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由材料可知,大规模游客从国外随手带回纪念品尤其动植物或其制品,容易破坏当地珍稀动植物资源,同时,这些外来动植物资源本身或其携带的病毒虫害可能成为外来物种,破坏目的地的生物多样性,打破原有生态平衡,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海关的禁止行为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可能是为了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防止买卖; 防止危害动植物的病毒虫害入境,保护本地的动、植物物种资源;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和基因污染,保护本地物种多样性;保障生态系统平衡稳定;防止输入疾病源,保护人民健康。
【点评】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产生环境问题。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华附、省实、广雅、深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文综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19高三上·广东期末)北京时间 2018 年
12 月 8 日凌晨 2 时 23 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 测器。利用着陆器和探测器,嫦娥四号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月球的背面,即地球上无法看到的
一面。此前,2018 年 5 月 21 日,中国发射了嫦娥四 号中继卫星——鹊桥。它进入轨道后,成为了一个沟通的纽带。
完成下列小题。
(1)假如月球探测器配备了天文望远镜,在月球背面对星空进行天文探索。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连续天文观测的时间可能比地球上长
B.不受电离层干扰
C.星光可能更加明亮
D.数据可直接传回地球
(2)图为月球公转和自转运动示意图,人们观测到月球始终以同一面(如a点)面向地球的原因是(  )
A.月球总是明亮的部分向着地球
B.月球绕地球公转与其自转周期一致
C.月球公转和自转一周都是 360 度
D.月球绕地球公转与其月相周期一致
【答案】(1)D
(2)B
【知识点】探索宇宙;月球概况及其运动特征
【解析】【分析】(1)月球探测器通过嫦娥四号中继卫星——鹊桥实现在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不能直接与地球进行数据传输,必须经过中继站转输,D不正确,符合题意;月球自转周期为约27天,月球的天空即使白天也很暗,天文望远镜放到月球背面,连续天文观测的时间可能比地球上长,月球大气层,没有电离层,通信不会受电离层干扰,没有大气的的削弱,星光可能更加明亮。故答案为:D。(2)由于月球公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所以月球始终以同一面面向地球,人们在地球上始终只能看到地球的一面,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1)月球以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转。这个轨道平面在天球上截得的大圆称"白道"。白道平面不重合于天赤道,也不平行于黄道面,而且空间位置不断变化。周期27.32日。月球轨道(白道)对地球轨道(黄道)的平均倾角为5°09′。但是现在知道月球平均每年以4cm的速度逐渐与地球离去。
(2)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个恒星月,所以我们看不见月球背面。这种现象我们称"同步自转",几乎是卫星世界的普遍规律。一般认为是行星对卫星长期潮汐作用的结果。
2.(2019·辽源模拟)壶口瀑布处于秦晋峡谷的南段(东经110°47′,北纬37°33′),是黄河水上运输的一道天然障碍,自古以来壶口上下形成诸多渡口,而今成为遗迹。图b为壶口至下游孟门处的奇景,黄河水从壶口奔涌下泻后,在400多米宽的河谷底部形成了一条30—50米宽,10—20米深的深槽。据唐代《元和郡县志》的记载:“石槽长一千步,阔三十步”,而如今的壶口瀑布已北移到距孟门约5千米处,称十里龙槽。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壶口瀑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夏季水汽遮天,气势磅礴
B.所处高原补给了黄河水量的百分之九十
C.冬季冰壶玉瀑,银装素裹
D.黄河泥沙主要来自其所处高原
(2)壶口附近渡口码头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现代交通的发展 B.上游用水量过大
C.秦晋货运需求减少 D.军事要塞战争多发
(3)形成自孟门至壶口十里龙槽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断层陷落 B.溯源侵蚀 C.侧蚀发育 D.堆积作用
【答案】(1)B
(2)A
(3)B
【知识点】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商业与旅游业
【解析】【分析】(1)壶口瀑布所处高原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百分之九十的泥沙都来自黄土高原,并非水量,B错误,符合题意;夏季是黄河汛期,水量大,夏季壶口瀑布水汽遮天,气势磅礴,冬季气温低,会结冰。故选B。(2)随着公路、铁路等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壶口附近的水运地位不断下降,水运衰落,因而导致壶口附近渡口码头消失,A正确;上游用水量大过大不是导致此地水运衰退的主要原因,B错;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秦晋货运需求在变大,C错;现代中国已经远离战争,D错。故选A。(3)十里龙槽两侧岩石坚硬,十里龙槽是瀑布溯源侵蚀的结果,B正确。故选B。
【点评】(1)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当、地面植被遭破坏、耕作技术不合理、土质松散、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
(2) 有利的构造条件对壶口瀑布的形成和发展同样是相当重要的。壶口到孟门一带,基岩的产状近于水平、约以3—5度的倾角,微向西北缓倾。另外,秦晋峡谷本身就是断层,节理比较发育的软弱地带,易遭受流水侵蚀切割。因而,黄河流过这里,往往形成河床陡坎,也可以发展成瀑布。
3.(2019高三上·广东期末)下图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既跨越赤道又横过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该国居民 曾经幸福地生活着。而今,居民却面临着“海水每个月周而复始地上升、下降。为了不让海 水冲坏房屋,我们得自己搭建‘海墙’。可一遇到大潮汐,它们一点都不顶用”的烦恼。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基里巴斯是地球上最早迎接日出的地方,这是因为(  )
①领土全部位于东十二时区 ②全国统一使用首都所在时区的区时
③首都在日界线西侧,且领土向东跨度大 ④位于地球的最东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该国居民“烦恼”是因为(  )
A.全球气候变暖 B.农产品供给不足
C.潮汐规律变化 D.水资源质量变差
(3)为了应对上述“烦恼”,该国可行的方案有(  )
A.局部修筑大堤 B.减少 CO2排放
C.购买国土迁居 D.修建海防林
【答案】(1)C
(2)A
(3)C
【知识点】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国并非全部位于东十二区,基里巴斯首都塔拉瓦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西侧,属于东十二区,时间最早,全国统一使用首都所在时区的区时,而且领土向东跨度大,使其成为地球上最早迎接日出的地方,C正确。(2)由材料可知,该国居民的烦恼是指:面临着“海水每个月周而复始地上升、下降。为了不让海水冲坏房屋,我们得自己搭建‘海墙’。可一遇到大潮汐,它们一点都不顶用”的烦恼。该烦恼产生于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A正确。(3)全球变暖是一种全球性环境问题,仅仅靠一个国家的努力是无法改变的,所以该岛国最可行的方案是购买国土迁居,C正确。
【点评】(1)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2)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3)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4.(2019高三上·广东期末)下图是我国编制的竖版世界地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海域是世界著名渔场
B.飞机从乙到丙往南飞行
C.船经过丙附近可能遇见台风
D.一月,经过丁海域西行的船顺风又顺水
(2)一艘海轮航行到丙地时,朝霞照映船舷。此时 北京可能(  )
A.红日东照 B.烈日当头 C.太阳西挂 D.满天星斗
(3)一月前后,下列各地情况可信的是(  )
A.①盆地正是剪羊毛时节
B.②处的野生动物大规模往南迁徙
C.③处一年中阳光直接照射林下地面最多的 季节
D.④处一年中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答案】(1)D
(2)D
(3)C
【知识点】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北印度洋的海水运动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夏季呈顺时针,冬季呈逆时针。一月前后丁海域盛行东北季风,海水自东向西运动,顺风又顺水,D正确;甲位于45°W~15°W,30°N~60°N的大西洋水域,无世界著名渔场,A错;乙位于南极点,飞机从乙到丙往北飞行,B错;丙位于赤道105°W处,在大西洋低纬度地区,无台风,可能遇见飓风,C错。故答案为:D。(2)丙地位于赤道105°W处,该地朝霞照映船舷时,该地地方时为6时,北京位于东八区,此时北京时间为21点,夜间可能是满天星斗,D正确。(3)③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植被覆盖率高,一月前后的冬季,是该地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是阳光直接照射林下地面最多的季节,C正确;①盆地是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8-9月剪羊毛,A错;②南美洲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地区,野生动物无大规模往南迁徙现象,B错;④位于北美地区,冬季气温低,应该是一年中森林火险等级最低的季节,D错。故答案为:C。
【点评】一、洋流的积极影响、
(1)对污染的稀释:洋流的流动使得部分海域受到严重污染后,其污染物得到迅速地扩散,这样也就加快了污染物的稀释和净化的速度,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恢复具有重大意义。
(2)对气候的影响:洋流按其性质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对陆地有增加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寒流对陆地有降低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即洋流对同纬度大陆两岸气温的影响就是暖流经过的大陆沿海气温高,多易形成海洋性气候;而寒流经过的大陆沿海气温低,则多易形成大陆性或荒漠性气候。
(3)、大型渔场的形成: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或上升补偿流一般都会有大的渔场形成。
二、洋流的消极影响
(1)海洋污染的扩散:洋流会使部分海域受到污染后,其污染物随洋流的流动而迅速扩散也相应地使污染范围扩大。
(2)对航海的威胁:暖流上空有热量和水汽向上输送,使得空气湿度增大而易产生降水。而寒流产生逆温,水汽不易向上输送,下层相对湿度较大,易形成雾,
二、综合题
5.(2019高三上·广东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高纬度地区或高海拔地区,湖泊在冬季随着气温降低而自表面向下逐渐封冻。这时,如果湖泊底部有微生物分解生物体产生的甲烷,且冰封的速度快过湖底气泡冲向水面的速度,就
会产生一种自然界的奇观——气体会被“冻”在湖面的冰层中,形成形态各异的冰冻气泡(如 图 a)。在目前已知的冰泡湖中,加拿大亚伯拉罕湖(如图 b)的“冰泡”景观非常典型,是
气候、风速、湖中水草生长情况、湖水清澈度等条件共同造就的产物。大风是自然界最勤劳 的清道夫,“清扫”湖面和天空,将美景呈现在世人眼前。
(1)简述亚伯拉罕湖大坝的建造对亚伯拉罕湖水文特征的影响。
(2)简述亚伯拉罕湖区的气温特征对“冰泡”景观形成的作用。
(3)分析游客们选择在连续的大风天后进行观景的原因。
(4)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冰泡”景观的旅游观光业?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使湖泊水位上升,水域面积增大,湖水流动速度变缓
(2)夏季温暖的气候有利于湖中水草的生长,湖底死亡的生物体在微生物的分解下产生气体,并形成上升气泡; 冬季气温迅速降低,湖水快速向下封冻,冻住了向上运动的气泡,从而形成“冰泡”景观
(3)大风清理堆积在湖面上的积雪,露出湖冰; 大风天后天气晴朗,光线充足,有利于观景
(4)赞同。理由:“冰泡”景观旅游资源独特,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旅游开发与营运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不赞同。理由:“冰泡”景观的观景季节较短,受天气的影响大;冰面活动风险较多,容易发生意外;过多客流易产生污染、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
【知识点】大气、天气、气候变化规律;水体的运动规律;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解析】【分析】(1)湖泊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大小、水位(面积)变换情况、含沙量大小、结冰期有无与长短、汛期季节长短、补给方式、含盐量高低、内流湖(外流胡)等。亚伯拉罕湖是一座人工湖,下游亚伯拉罕湖大坝的建造主要影响水位、水域面积、流速等水温特征,会使湖泊水位上升,水域面积增大,湖水流动速度变缓。(2)由材料可知,亚伯拉罕湖地处52°N附近,纬度较高,夏季温暖的气候有利于湖中水草的生长,到了秋冬季节水草腐烂,湖底死亡的生物体在微生物的分解下从湖底源源不断地释放出甲烷等大量气体,并形成上升气泡;冬季气温低,地处落基山脉中,群山环抱,海拔较高,地形封闭,冬季冷空气不易扩散,且有周围高山滑下的冷空气补充,东北部有缺口,利于冬季北方寒冷气流深入,冬季气温迅速降低,湖水快速向下封冻,冻住了向上运动的气泡,从而形成“冰泡”景观。(3)由材料可知大风是自然界最勤劳的清道夫,“清扫”湖面和天空,将美景呈现在世人眼前,大风可以将冰面的积雪吹走,且大风和冰雪不断打磨冰层,提高冰面透明度,更加有利于游客观景。(4)该题为开放性试题,应先表明观点,再说明理由。赞同理由可从该区域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及发展旅游业给该地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分析,不赞同理由可从该区域发展旅游业的不利条件及发展旅游业给该地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分析。如:赞同的理由:该地“冰泡”景观旅游资源独特,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旅游开发与营运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不赞同。理由:“冰泡”景观的观景季节较短,受天气的影响大;冰面活动风险较多,容易发生意外;过多客流易产生污染、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
【点评】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6.(2019高三上·广东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城市建设和工业化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耕地面积大幅减少,现存 耕地主要种植蔬菜、花卉和水果。2017 年 7 月 1 日,《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 协议》正式在香港签署,标志着珠三角进入以大湾区城市群建设为重点的发展新阶段。大湾 区内不同城市在产业结构上的差异有利于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见下图)。为配合大湾区建 设,广东重点打造结合城际列车、高速公路、高铁等多种方式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珠三角 各市间快速通达。
(1)分析珠三角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用地减少和作物变化的原因。
(2)提出任意三个不同类型城市产业差异化发展的合理建议。
(3)评价以珠港澳大桥为代表的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和运营对大湾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1)农业用地减少:城市化发展,建设用地需求大;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农业种植效益低;农作物变化:种植蔬菜、花卉和水果效益高;城市消费水平提高,农产品市场需求发生变化
(2)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澳门、珠海发挥旅游业优势;广州是商贸中心(交通枢纽);深圳是科技和创新中心;佛山、东莞等周边城市着重发展高端制造业
(3)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增加就业岗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综合交通体系的运营:有利于区域内分工与合作(产业转移与结构调整);降低企业运输等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区域联系更为密切,加速粤港澳经济一体化进程,提升本区域综合竞争力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解析】【分析】(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城市建设和工业化快速发展,占用大量土地,导致耕地面积大幅减少,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涨,传统农业种植效益低,随着社会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需求发生变化,蔬菜、花卉、水果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最终导致农业用地不断减少,农作物类型发生变化。(2)由图可知,粤港澳大湾区包括9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各个城市的功能定位不同。深圳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香港对外贸易和金融业发达,着力打造国际金融和物流中心;由材料可知,广州市重点打造结合城际列车、高速公路、高铁等多种方式的综合交通体系,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岭南文化中心,是珠三角的商贸中心,交通枢纽,打造成大湾区的核心枢纽城市;佛山和东莞是全国制造业基地,制造业基础好,着力打造成为高端制造业基地;澳门是全球最大赌业中心之一;珠海是华南地区的旅游宜居城市;中山市是我国白色家电基地等。(3)本题分两步作答,第一步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积极影响有:带动农业及相关工业部门发展,如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建材工业,拉动地方就业,带动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第二步综合交通体系运营的积极影响有:有利于区域内分工与合作,推动产业转移与结构调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降低企业运输等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根本上改变了珠江西岸与香港之间运输通道以水路为主和陆璐绕行的状况,使区域联系更为密切,作为港珠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标志性项目,有利于加速粤港澳经济一体化进程,提升本区域综合竞争力。
【点评】交通建设的意义:(1)完善交通网。(2)促进经济发展。(3)促进XX资源开发。(4)增进民族团结(经过少数民族地区)。(5)国防建设。(6)对外交流,扩大开放。(7)缓解运输压力。(8)维持地区稳定和繁荣发展。
7.(2019高三上·广东期末)【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西湖及其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可以说西湖之于杭州来讲是一座“金矿”。但在 2002 年 10 月,杭州却悄悄拆除了环湖围墙,西湖免费为世人开放,真正做到了“还湖于民”。虽 然少了门票的收入,可西湖并没有亏钱。西湖有个著名的“241 算法”,只要每个游客在杭 州多逗留 24 小时,杭州的年旅游综合收入便会增加 100 亿元。
简述西湖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分析西湖的免费开放为杭州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答案】杭州西湖及其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独特、类型丰富多样; 品质高、集群组合好,对游客极具有吸引力;还湖于民,使杭州市民更好的享受到公共资源; 使游客旅游成本下降,吸引更多游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延长游客在杭州的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收入。
【知识点】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解析】【分析】杭州西湖及其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独特、类型丰富多样;品质高、集群组合好,对游客极具吸引力。免费开放可降低游客来此旅游的经济成本,表面上看来损失了一定的门票收入却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光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由于不需要支付门票,游客们也乐意停留更多的时间游玩,增加旅游收入。还湖于民,使杭州市民更好的享受到公共资源,改善民生。
【点评】旅游资源条件包括种类、数量、游览价值与地域组合等方面,免费开放可降低游客来此旅游的经济成本,然后从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即可。
8.(2019高三上·广东期末)【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越来越多便利政策的出台,中国居民出境旅游也更加方便,但在国外随手带回纪念品尤
其动植物或其制品应更为谨慎。如买到的宝石制品可能是由玳瑁或珊瑚制成,带回的农副产 品还可能给本地物种和生态环境带来各种隐患。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海关都禁止未经
检验检疫的动、植物及其制品入境。
试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这样做的原因。
【答案】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防止买卖; 防止危害动植物的病毒虫害入境,保护本地的动、植物物种资源;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和基因污染,保护本地物种多样性;保障生态系统平衡稳定;防止输入疾病源,保护人民健康。
【知识点】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由材料可知,大规模游客从国外随手带回纪念品尤其动植物或其制品,容易破坏当地珍稀动植物资源,同时,这些外来动植物资源本身或其携带的病毒虫害可能成为外来物种,破坏目的地的生物多样性,打破原有生态平衡,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海关的禁止行为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可能是为了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防止买卖; 防止危害动植物的病毒虫害入境,保护本地的动、植物物种资源;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和基因污染,保护本地物种多样性;保障生态系统平衡稳定;防止输入疾病源,保护人民健康。
【点评】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产生环境问题。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