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商朝的贝币
一、中国古代的商业
1、原始商业的产生:
A、时间:原始社会末期
B、产生的条件:
①剩余产品的出现
②社会分工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
2、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
A、商朝: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B、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设官统一管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这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C、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特点
①出现了许多以私人资本经商的大商人
②私商突破官府的限制,成为自由商人和主体
③金属铸币大量出现
3、唐宋时期的商业
①隋唐商业繁荣的原因与表现
a、政治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的经济往来
b、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
C、西域、阿拉伯、波斯商业外来频繁,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
空前繁荣
4、明清时期商业的新特点
②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a、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集镇、夜市出现
①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
②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农产品商品化加强
③出现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
战国时期燕国“平阳”布币
战国时期赵国“甘丹”刀币
秦统一货币示意图
秦半两钱
大食金币
(唐长安出土,是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阿拉伯铸币)
东罗马金币
(唐长安城何家村窖藏)
波斯萨珊银币
山西平遥市城楼
徽商的房宅
乔家大院(清初晋商乔发贵的住宅)
晋商雷履泰(山西平遥)在清乾隆年间创办的汇兑庄——日升昌记票行
徽州文书(康熙年间徽商“新安人”谢胪一的一份商业经营合同书 )
返 回
返 回
请阅读教材,思考一下:从西周到宋代,在哪个朝代
市民可以逛夜市
城镇发展分两个阶段:
(1)严格限制阶段(从周至唐)
(2) 放松限制阶段(宋至明清)
①早期的“市”是商业活动场所,是依赖于“城”而存在。即经济中心依赖于政治中心而存在。
城镇发展特点:
②政府对城镇商业交易的时间、地点都有严格限制。如实行坊市分开等。
城镇发展特点:
①商业活动不再有时间地点限制,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
②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经济中心不再依赖于政治中心而独立存在。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清代北京前门商业区
清代北京节日集市
清代苏州繁忙的怀胥桥商市
请阅读教材,思考一下在中国哪些朝代,商业获得了发展,哪些朝代却受到了压抑
三、重农抑商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提出的原因:
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大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了矛盾。
②法家的抑商思想随法家人物的政治活动而被付诸实践
2、重农抑商思想产生的时间:战国时期
商鞅的重农抑商政策:
①严格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
②征收较重的租税
③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实行盐铁官营
汉高祖严禁商人购置土地;
汉武帝的经济措施:
1、均输平准(稳定物价)
2、盐铁官营(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3、算缗(向工商业者收税)
4、告缗(告发偷税、漏税者)
4、唐朝中期以后,重农抑商政策有松动。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实行官商分利政策
5、明清坚持重农抑商,限制商人活动,重征商税,严厉控制民间贸易
6、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A、在封建社会初期,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B、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到明清时期,遏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的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