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比热容 随堂练习
1.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比较适合作冷却剂
D.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比热容一般不变
2.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比热容/(J·kg-1·℃-1)
水银 0.14×103
水 4.2×103
沙石 0.92×103
冰 2.1×103
A.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作为测温物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
B.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大
D.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的水比0?℃的冰效果好
3.一杯水由80?℃降低到20?℃放出的热量为Q1,它由30?℃升高到90?℃吸收的热量为Q2,则( )
A. Q1=Q2 B.Q1>Q2
C.Q1<Q2 D.无法比较
4.将质量相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的石蜡上。经过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5.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 (或 )的热量与它的 和 的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 表示,单位是 。
6.水的比热容为 J/(kg·℃),它表示质量是 的水温度升高 时吸收的热量是 。
7.衡水湖湿地公园的建成大大减弱了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
____大的特性;漫步在衡水湖湿地公园,闻到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_________;坐在石凳上感到石凳很热,是由于光照射使石凳的内能_______,温度升高。
8.已知水的比热c水=4.2×103 J/(kg?℃),要在标准大气压下烧开初温 为20 ℃、质量为3 kg的一壶水,则水需吸收热量 J,此过程是采用 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9.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将4 kg 的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比热容是
J/(kg·℃);质量为?2?kg的酒精,温度从10 ?℃升高到20 ℃时,共吸收了4.8×104 J的热量,酒精的比热容为 。?
10.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并测出煤油和水的初温,然后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每隔2 min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加热时间/min 0 2 4 6 8
温度/℃ 煤油 20 25 29 34 38
水 20 22 24 26 28
(1)实验中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可以认为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 相同。
(2)由记录表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 ;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 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得出物质的吸热能力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11.妈妈用热水给小雪加热250 g的袋装牛奶,为了使这袋牛奶的温度由12 ℃升高到42 ℃,妈妈至少要用60 ℃的热水多少千克?[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4.2×103 J/(kg·℃),牛奶的比热容为2.5×103 J/(kg·℃),不计热量损失]
答案:1.C 2.D 3.A 4.C 5.吸收 放出 质量 温度 c J/(kg·℃) 6.4.2×103 1 1 4.2×103 J 7.比热容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增大 8.1.008×106 热传递9. 4.2×103 J/(kg·℃) 2.4×103 J/(kg·℃) 10.(1)吸收的热量(2)煤油 水 11. 0.25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