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试卷
初二语文
第一部分(22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qū( )使 ②秘jué( ) ③yōu( )柔寡断 ④坦荡如dǐ( )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在北方慢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沿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扬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仑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错别字
正确字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
②子曰:“其为人也,□□□□,□□□□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
③□□□□□□□,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
④□□□□□?归思方悠哉。
(韦应物《闻燕》)
⑤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不以千里称也。
(___________《马说》)
⑥临风一唳思何事?□□□□□□□。
(白居易《池鹤》)
⑦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___________》)
⑧翅湿沾微雨,□□□□□。
(葛天明《迎燕》)
4.口语交际(4分)
去年,李文同学参加市作文大赛,名落孙山,他很沮丧。老师对他只说了一句话:“这会过去的。”今年,李文同学又参加市作文大赛,获得一等奖,他可高兴了。这时老师还是对他只说了一句话:“这会过去的。”老师去年和今年说的“这会过去的”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第二部分(48分)
阅读《天净沙 秋思》,完成5-6题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5.这首小令中,哪些景物点明了题目中的“秋”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全曲表达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境?诗人是怎样把这种心境表达出来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陋室铭》一文,完成7-10题。
陋室铭
刘禹锡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7.下列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完全相同的是哪一项?(2分)
A. 有仙则名 B. 谈笑有鸿儒
驰名中外 大展鸿图
C. 可以调素琴 D. 无案牍之劳形
素不相识 不劳而获
【答】___________
8.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是哪一项?(2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答】___________
9.选文哪句话点明了主旨?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题。
荆伐陈,陈西门坏,因其降民使修之。孔子过而不式①。子贡执辔而问曰:“礼,过三人则下,二人则式。今陈之修门者众矣,夫子不为式,何也?”孔子曰:“国亡而弗知,不智也;知而不争,非忠也;亡而不死,非勇也。修门者虽众,不能行一于此,吾故弗式也。”
【注】①式:车前扶手横木,古人按俯着表示敬意。这里用为动词,行式礼。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今陈之修门者众矣,夫子不为式,何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国亡而弗知,不智也;知而不争,非忠也;亡而不死,非勇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纪念白求恩》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2 ~14题。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2.作者认为,“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选文的论述对象是白求恩同志,却为什么详写了“不少的人”的种种表现?(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哪个句子与划线句的句式相同?采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5—16题。
海洋温差能源,又叫海洋热能,是一种由于太阳照射地球表面,形成海洋表面到底部的垂直温度差而产生的新型能源。主要是利用海洋热能转化技术把深海水抽到海面,使冷水遇到海面高温水发生汽化,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由于海水是一种热容量很大的物质,海洋的体积又如此之大,所以海水容纳的热量是巨大的。这些热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另外还有地球内部向海水放出的热量,海水中放射性物质的放热,海流摩擦产生的热,以及其他天体的辐射能,但99.99%来自太阳辐射。因此,海水热能随着海域位置的不同而差别较大。
海洋热能是电能的来源之一,海水表面和深层温度可以相差20℃以上,这种差异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据估算,总蕴量可以达到20亿千瓦。目前,科学家正在积极着手进行温差能的开发利用。美国、法国相继建造了小型实验室。1990年,日本在鹿儿岛正式建造的
站,现已开始正常供电。此外,用海水温差发电还具有海水淡化功能。一座10万千瓦的温差发电站,每天可产淡水378立方米。通过海洋温差发电,还可以抽取深层海水中丰富的营养物
质,增进近海捕鱼量。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判断海洋热能是否属于绿色能源,并简述理由。(3分)
绿色能源也称清洁能源,是环境保护和良好生态系统的象征和代名词。它是可再生能源,消耗之后可以恢复补充,很少产生污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海洋热能的开发利用有哪些价值?请概括说明。(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 21题。
泡桐花开
庄红蕾
①泡桐花开在农历四月。
②每天傍晚归来,只要一转进那条长着泡桐树的小巷,我的脚步就会放慢放轻,仿佛去赴一个一年一度的约定。
③我常常伫立树下凝望泡桐,它出奇地高大,仿佛与蓝云接壤,颇有伟岸的男子气。它枝繁叶茂、树冠如盖,在半空中流淌着旺盛的生命力。它的花朵紫中带白,密密地簇生着,犹如一个个花塔。外层的花朵有点像塔上的铃铛,风吹过簌簌作响。也有不少花朵随风而落,在大地上铺陈出一小块紫色地毯,既诗意又清丽。仔细端详泡桐花,会发现它们状如喇叭,安详地躺在地上,构筑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④泡桐花还散发着独特的芬芳。那气味不像玫瑰、百合的香气那样优雅,而是带点粗犷,会出其不意地窜入人的嗅觉,让人蓦地意识到它的存在。那气味并不浓烈,而是恬淡、辽远的,让人的心弥漫起一种温柔怅惘,陷入“什么都想、什么都不想”的空灵状态。那气味不属于精致的城市,而是带着乡间味儿,令人联想起森林、平原、山野,散发着幽深、潮湿的泥土气息。
⑤也许正是泡桐花的形、色、味在不经意间交织成了它的风骨,我总觉得泡桐花是一种淡泊、隐逸,同时又有些寂寥的花。由于树干高大,它不仅超然于群花之上,而且还超出了人的视线,显出一份“不与百花争春”的高古。很少听人提起“泡桐花开了”,它自生自长、花开花落,不用人操心,也难以引人关注,有着“繁华飘零两不知”的清冷寂寞。
⑥记忆中泡桐花演绎得如火如茶的一次,是多年前的华山之行。当火车欢快地奔驰在关中平原上时,窗外一片片泡桐花轻盈掠过,柔美得仿佛一个个紫色的梦。华山脚下也遍植着泡桐,紫色的花朵无声无息地飘在农田、山野间,很有与世无争的远古韵味。
⑦我住的旅馆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庭院,院中长着一棵高大的、开花的泡桐,站在树底下仰望蓝天,我感觉红尘仿佛片片落英于顷刻间坠落,我的心灵在一阕古老的田园牧歌中穿梭,有着尘埃落定之后的清爽与澄明。
⑧后来泡桐就见得少了,要么是孤独的一棵,最多也是齐齐的一排。而且它们继续在都市中隐身而去,远望仿佛一个身材优美的紫色背影。城市在扩大着,发展着,常可见泡桐与拆迁的老屋一起倒地的场面,而新城的建设中绝难再见泡桐的踪影了。
⑨泡桐的气质似乎不太适合以速度、效率为代表的现代繁华,它们渐渐走远了,同时永远地带走了一段超脱、悠闲、宁静的古老岁月,也带走了我那个紫色的梦幻。
17.第③段中的划线句子,突出了泡桐树怎样的特点?对下文写泡桐花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同样写花香,第④段中的划线句子与下面的句子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分)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紫藤萝瀑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在⑥⑦两段回忆了自己的华山之行,有什么用意?请联系上下文作简要分析。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结尾处的“紫色的梦幻”指的是什么?说“我那个紫色的梦幻”被带走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为什么对泡桐花情有独钟?这表达了他怎样的人生追求?(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60分)
22.作文。(60分)
请以“生活告诉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剧本外体裁不限,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姓名、所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