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古代日本
知识归纳
知识点1 6世纪前的日本
建国: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5世纪,________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
统治: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________”,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居民以“________”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知识点2 大化改新
背景: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________文化;________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改革: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________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内容:
政治上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____________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________派官治理
经济上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________,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________;统一赋税
影响: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称________。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____________制的________国家。
知识点3 幕府统治
日本庄园的建立: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建立庄园。
大庄园特权:“____________”(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
影响:中央对地方丧失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武士集团的建立: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________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________”。
武士团与朝廷关系:武士团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地方政府对抗,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
幕府形成: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______________”称号,设幕府于________。日本由此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幕府统治:幕府与________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名义上由天皇任命,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____________手中。
武士道: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________。
知识演练
核心知识点——6世纪前的日本
1.根据文献记载,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5世纪,日本实现了统一。统一日本的是( )
A.武士 B.幕府
C.大和 D.天皇
核心知识点——大化改新
2.大化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 )
A.贵族世袭制度
B.城市自治机构
C.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D.政教合一的政权
3.史学家张传玺在书中写道:“日本先后派出遣唐使十三次,中国的许多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等通过他们传入日本,对日本产生了很大影响。”“大化改新”政治上受中国律令制度影响,表现为( )
A.实行将军幕府统治
B.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按血缘建立武士团
D.授田给公民,统一赋税
核心知识点——幕府统治
4.日本幕府统治时期长达近( )
A.500年 B.600年
C.700年 D.800年
5.下列关于幕府与天皇朝廷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天皇成为礼仪性的摆设
B.天皇任命幕府首领并掌握实权
C.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D.国家政权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6.武士是日本以武艺为专业的社会阶层,日本封建社会平安时代中期以后统治阶级的忠实仆从。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 )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庄园的形成与壮大
C.幕府政治开始
D.西方殖民者入侵日本
巩固提升
1.历史上大和统治者通过派遣使臣和留学生,积极学习中国隋唐封建制度,并通过大化改新,在日本建立了( )
A.民主政治 B.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C.奴隶制共和国 D.资本主义制度
2.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这表明大化改新废除了( )
①封建制度 ②土地私有制 ③部民私有制 ④中央集权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假设你穿越时空,来到了650年的日本,你会发现当时的日本( )
A.到处可见武士和部民
B.正处在奴隶社会
C.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D.天皇掌握国家实权
4.下列有关幕府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幕府的最高首领是将军
B.12世纪晚期,平氏武士集团首领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
C.幕府统治在日本长达近700年
D.武士是幕府统治的基础
5.下列历史事实与右图人物有关的是( )
A.统一了日本
B.颁布了改新诏书
C.设幕府于镰仓
D.自称天皇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核心素养要点:勇于探究)
材料一 6世纪下半叶,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公元646年(大化二年)元旦,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材料二 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公元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政治危机。而拜占庭帝国仍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1)根据以上两则材料,说说日本和拜占庭帝国在出现统治危机后分别是如何应对的。(2分)
(2)日本和拜占庭帝国对待危机所持的不同态度分别给两国带来了怎样的不同结果?(4分)
(3)日本和拜占庭帝国不同的历史命运给了我们什么启示?(4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势。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朝鲜半岛上新罗国家的崛起,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天皇和一些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中国隋唐先进的政治和文化制度,实行改革。七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了。
材料二 大化改新之后,日本废除了官职世袭的陋习,设立了处理日常事务的二官和八个省(如图所示),每一级由中央在民众中选拔的官员管理。这一官制改革借鉴了中国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
(1)依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改革后天皇处于怎样的政治地位,并分析日本官制改革后,建立起了怎样的政治体制。(4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化改新对日本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从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4分)
答案
知识点1 6世纪前的日本
建国:大和
统治:大王 部
知识点2 大化改新
背景:中国 孝德
改革:唐朝
内容:中央集权 中央 国有 买卖
影响:日本国 中央集权 封建
知识点3 幕府统治
大庄园特权:不输不入
武士集团的建立:血缘关系 武士
幕府形成:征夷大将军 镰仓
幕府统治:天皇 武士阶层
武士道:主公
核心知识点——6世纪前的日本
1-6 CCBCBB 1-5 BBDBC
6.(1)日本:改革(实行大化改新)。(1分)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1分)
(2)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2分)拜占庭帝国:逐渐走向衰落,最终被奥斯曼帝国灭亡。(2分)
(3)①开放宽容有利于文明繁荣;②保守封闭致使文明衰落。(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
7.(1)国内:日本社会矛盾尖锐。(1分)国外:受中国唐朝先进制度和文化的影响。(1分)
(2)天皇是最高统治者。(2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2分)
(3)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2分)日本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己所用。(言之有理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