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单元总结与提升
知识归纳
核心考点一 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
背景
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
时间
从646年开始
内容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影响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针对训练
1.自古至今,日本的中国观变化可总结为一个规律——日本的中国观是现实主义的价值取向。中国鼎盛时,日本认同中国(向中国学习),中国衰落时,则不认同。材料中“日本认同中国”是在(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2.以下属于日本大化改新内容的是( )
A.实行贵族世袭制
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C.没收农民所拥有的土地
D.分封贵族为诸侯
核心考点二 伊斯兰教与阿拉伯文化
伊斯兰教
创立时间
7世纪初
创立地点
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创始人
穆罕默德
主要思想
独尊安拉
阿拉伯文化
数学
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医学
《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文学
《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针对训练
3.伊斯兰教的产生顺应了下列哪一事件的要求( )
A.阿拉伯各部落之间的仇杀
B.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C.阿拉伯半岛居民的游牧生活
D.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4.古代印度、希腊、波斯与罗马的科学巨著正是通过阿拉伯科学家和学者的创造性劳动得以矫正和保存的。这说明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是( )
A.兼收并蓄 B.完全独创
C.全盘西化 D.沟通桥梁
知识演练
1.在日文中“大和”的发音为“yamato”,为日本国的别名。7世纪后半叶,大和对外国号正式改为日本国。这一时期的日本( )
A.大和政权实现统一
B.成为一个封建制国家
C.武士集团正在形成
D.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2.花剌子米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计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
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
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
3.世界著名的网络公司“阿里巴巴”是马云在1999年创办的。“阿里巴巴”最初是阿拉伯一部文学著作中的人物,这部文学著作是( )
A.《天方夜谭》 B.《伊索寓言》
C.《荷马史诗》 D.《威尼斯商人》
4.历史学家玛尔说:“伊斯兰思想家的成功首先表现在数学方面。”下列各项能证明他的说法的是( )
A.阿拉伯数字的发明
B.完整代数学的创造
C.《医学集成》的问世
D.《天方夜谭》的成书
5.下表是世界古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是( )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
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明治维新
6.下图中的信息反映的是( )
A.印度文明 B.中国文明
C.希腊文明 D.阿拉伯文明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化改新后一二百年,日本地方豪强崛起,他们占有大片土地,建起庄园,为保护自己的庄园和统治,豪强把自己的家族和仆人武装并蓄养起来,组成一种以血缘关系和主仆关系为纽带的军事集团,特殊的武士阶层逐渐形成。后来,日本形成了武士应遵守的封建道德,称为“武士道”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忠君”“节义”“勇武”等。武士道是日本军事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对以后日本的发展影响深远。
材料二 幕府统治,又名“武家政治”,表现为军人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进行统治。幕府的最高权力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在日本历史上,幕府统治共历三朝。1192年,源赖朝开启镰仓幕府时期(1192-1333)。14世纪初期,后醍醐天皇联合豪族足利尊氏举兵倒幕,灭亡镰仓幕府。1336年,握有实权的足利尊氏在京都开设幕府,开始室町幕府统治时代(1336-1573),统治混乱,先有南北朝对立,后又历经战国时代。16世纪中叶,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通过一系列战争,基本结束割据局面。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设幕府,开始江户幕府时代(即德川幕府时代),1868年,德川幕府的势力被推翻,幕府政治从此结束。
(1)材料一中所说的“大化改新”指的是什么时间、谁在位时采取的对日本社会发展有深远影响的措施?
(2)材料一中所说的“大化改新”对日本社会进程的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日本的幕府统治开始于哪个时期?幕府政治按怎样的方式进行统治?日本天皇处于怎样的地位?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将土地收归国有,使所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建立户籍制度;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新税法,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征收赋税;废除世袭姓氏统治制度,以才选官,建立中央集权下的地方行政机构等。
材料二 查理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没收叛乱贵族的土地和部分没收教会的土地,分封给官员和将领,条件是他们必须服兵役和履行臣民义务,只限自身使用不得世袭。受封者不履行义务时则收回采邑。
材料三 穆罕默德领导建立穆斯林公社。公社成员都以兄弟姐妹相待,禁止相互仇杀,公社内外事务都要听从穆罕默德的决定。这就打破了阿拉伯氏族部落的血缘关系,确立了以宗教和地区为基础的社会。
材料四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的是哪个国家进行的什么改革?这两次改革在封建制度确立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材料三反映了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与统一起到的促进作用。根据所学知识,请将下面的大事年表补充完整。
时间
事件
7世纪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2年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0年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四所反映的信息,总结亚欧封建制度在政治上的不同点。
答案
◆针对训练
1-4 BBDB 1-6 BBABBD
7.(1)7世纪中期(或646年)。孝德天皇。
(2)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时期:镰仓幕府时期。方式:军人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进行统治。地位:幕府首领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或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
8.(1)材料一反映的是日本进行的大化改新;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材料二反映的是法兰克王国进行的土地改革;使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2)伊斯兰教诞生; 穆罕默德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
穆罕默德率领穆斯林占领麦加。
(3)亚洲封建制度是建立在高度中央集权统治之下的,而欧洲封建制度中王权有限(或封建统治者与间接的附庸之间的关系不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