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版通用技术1第三章第一节发现与明确问题 课件及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版通用技术1第三章第一节发现与明确问题 课件及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12-05-04 11:37:28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第三章 怎样进行设计
第一节 发现与明确问题
上节课的作业
调查以下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各有什么不足之处,想出两种以上的解决方案,画出草图,说出发现问题的途径(每个小组选其中一项):
打火机
洗衣机
书包
公交车车站候车亭
一、设计问题的来源?
1、观察日常生活。
2、收集和分析信息。
二、明确设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分析下列图片想解决什么问题,并思考:在着手进行设计前要考虑哪些问题?
上述图片属于第一类永动机的设计,什么是第一类永动机?它们有可能实现吗?为什么?
所以,我们在进行设计前首先应该考虑到什么问题?
如果我们现在针对上述设想进行设计,有没有问题?为什么?
那么,我们在进行设计前还应该考虑到什么问题?
下列设计是想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值得解决吗?
小结:
一、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设计的方向。
二、明确设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2、问题是否当前可以解决?
3、问题是否值得解决?
课外作业
结合今天的课程分析下图中的产品设计的技术问题(任选一项)。
吸蚊机综合各种捕蚊技术,利用更先进的诱蚊灯及无声轴吸气方式,把蚊子诱到机前,利用风扇吸力,把蚊子吸入机内,再用电网加以捕杀。其灭蚊方式较主动,灭蚊效率高,可达90%以上。且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品,无毒、无味、无辐射、无噪音,安全环保。通用技术第三章第一节《发现与明确问题》教学设计
学习者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文化基础,对认识问题有自己的观点,初步具备了发现问题的能力,但学生对分散的、零乱的问题,缺少合理性、科学性的分析,难于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问题的来源和明确设计问题的内容及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明确设计问题的内容及价值。
难点:明确设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2)明设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3)学会判断问题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课前准备时进行的调查与思考,教师从学生琐碎的产品需求、产品设计中去进行梳理、概括,把技术理论提炼出来,指导学生用科学的过程去解决设计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善于观察、思考,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形成对技术问题敏锐性和发现欲望。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教师在前一堂课以课后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对本节课进行预习,要求学生对部分产品的市场需求进行初步调查,自行设计出若干解决方案,了解如果自己是产品设计师应该考虑到哪些因素。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搜集回来的资料进行现场分析、整理,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本节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满足人类需求和愿望是设计者的责任,也是设计的主动力。但人们想要什么呢? 听,思考。 引发学生探索课程的积极性
发现问题 回顾上节课布置的作业,由学生分组汇报调查结果 每组选一人汇报调查结果,其它同学补充发表意见。 引导学生开始主动进入课程内容,以学生为主体。
问题的来源 问学生这些调查结果的来源 学生回答 使学生明确发现问题的途径
明确设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展示永动机的设计图,问:在进行设计前首先要考虑什么问题?引出“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学生根据事先收集的资料进行回答。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展示几张儿童科学漫画,问:如果根据这几张画的设想现在就进行设计行不行?为什么?引出“问题是否当前可以解决” 自由发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展示两张科学漫画和两个手机图片,问:它们想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否有解决的必要?引出“问题是否值得解决” 自由发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资料补充 展示两份学生调查报告,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实时分析。展示若干个打火机,分析设计者是如何解决设计问题的。 看,听。 理论联系实际。
小结 列出课文内容提纲 看,听 通过整理上述内容,概括并引出较枯躁的理论知识。
课后思考 给出若干个生活中的产品设计,由学生结合本次课程内容分析它们的技术问题。 课后完成。 加强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