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25题,共50分。)
右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第1-2题。
1.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⑤ D.④和⑤
2.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最易发生
泥石流的网格区是
A.① B.② C.④ D.⑤
下面是以我国境内某地(图中0千米处)为中心沿108°E所作的气候统计图。据图判断3—5题.
3.图中年降水量最多地点的积温
约为
A.2700℃ B.3700℃
C.5500℃ D.6000℃
4.图中中心点所在的甲区域地形区是
A.太行山 B.四川盆地
C.秦岭 D.云贵高原
5.甲区域南北两侧地区
A.都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B.都发展水田耕作农业
C.河流的含沙量都很大 D.自然植被都以森林为主
下表中每个地区的三个字母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三者的质量等级均分为abcd四个等级),读表回答6—7题。
地区 青藏地区 甲 南方大部 华北平原 塔里木盆地
类型 bad dda ddb ccc 乙
6.甲地可能是
A.黄土高原 B.四川盆地 C.台湾西部平原 D.河西走廊
7.乙类型代号应为
A.acd B.dba C.adc D.bbb
右图为沿我国某山地南北向剖面1月平均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8-10题。
8. 该山地最可能属于
A.阴山 B.秦岭
C.天山 D.南岭
9. 该地气温最低处位于山地
A.北坡海拔200---500米
B.北坡海拔500---1500米
C.南坡海拔200---500米
D.南坡海拔500---1500米
10. 该山地山麓所处自然带为
A.阔叶森林带 B.针叶森林带 C.草原带 D.荒漠带
下图是我国四种农作物的分布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这四种农作物分别是
A.①甘蔗、②小麦、③油菜、④花生
B.①甜菜、②油菜、③水稻、④棉花
C.①甘蔗、②水稻、③棉花、④油菜
D.①甜菜、②小麦、③水稻、④花生
12.下列诗句中,最能体现图中甲处景观特点的是
A.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B.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江做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读我国某种清洁能源发电站分布简图,回答13—14题。
13.影响图中发电站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水力资源的分布
B.风场资源的分布
C.煤炭资源的分布
D.耗能产业的分布
14.利用该清洁能源发电的最大优点是
A.蕴藏量大,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B.可再生,能够完全替代常规能源
C.能够持续稳定供电,经济效益高 D.技术要求不高,投资建设成本低
读“108°E的地形剖面图”(图5)。据图回答15-16题。
15. 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A.喀斯特地貌广布 B.平原广布
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16. 关于⑤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D.主要是褶皱凹陷形成
右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 ①、②、③、④对应的省分别是
A. 甘肃、四川、黑龙江、河北
B. 四川、河北、黑龙江、甘肃
C. 四川、黑龙江、甘肃、河北
D. 甘肃、河北、黑龙江、四川
18. 与四川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
叙述,正确的是
A. 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 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 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D. 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根据下表所提供的两地相关资料,回
答19-20题。
地区 经纬度 海拔(m) 1月平均气温(°C) 7月平均气温(°C)
甲 113°E、28°N 68 4 32
乙 102°E、25°N 1891 7.7 19.8
19.甲、乙两地同属于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0.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成都平原、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洞庭湖平原、云贵高原 D.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读右图回答21-22题。
21. 图中A地区的地貌类型是
A.冲积扇 B.河口三角洲
C.喀斯特地貌 D.沙丘
22. 图中B地区的经济作物和林木主要为
A.甘蔗、柑橘 B.甜菜、柑橘
C.花生、苹果 D.棉花、茶树
读“我国某山地剖面图”,回答23~25题。
23.根据图中资料可以判断该地区属于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4.该地区七月份气温
A.从南向北依次递减 B.从北向南依次递减
C.随海拔增加而增加 D.随海拔增加而减小
25.该山地最有可能跨的省区是
A.湘、赣、桂、粤 B.赣、湘、渝、桂
C.湘,滇、闽、桂 D.闽、粤、湘、赣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26. (6分)读中国局部地图,回答问题。
(1)铁路d的名称是 。(1分)
(2)指出图中G山脉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意义。(写两点)(2分)
(3)简析图中河流从②到③河段流量减少的原因。(写三点)(3分)
27. (12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数值为“160”的等值线在A地区分布的特点和原因。(2分)
(2)B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分析沼泽的形成原因。(4分)
(3)该地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从自然条件评价分析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6分)
28.(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常德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有色金属矿资源丰富。常德市计划建立10万千瓦容量风力发电项目,此举将极大推进本地区能源的有效开发。
材料二 湖南省常德市等高线地形图。
(1)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常德市东、西部农业生产部门的差异。(4分)
(2)简析该地区大力推进风力发电项目的原因。(6分)
(3)简述该地应如何合理利用有色金属资源优势以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6分)
29.(16分)左图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右图是该地形区中某城市一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形区的名称。(2分)
(2)描述该地形区气温、水分条件的特征。(8分)
(3)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治理措施?(6分)
金华一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 地理答题纸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25题,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综合题
26.(1)铁路d的名称是 。(1分)
(2)指出图中G山脉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意义。(写两点)(2分)
(3)简析图中河流从②到③河段流量减少的原因。(写三点)(3分)
27.(1)简述数值为“160”的等值线在A地区分布的特点和原因。(2分)
(2)B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分析沼泽的形成原因。(4分)
(3)该地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从自然条件评价分析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6分)
28.(1)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常德市东、西部农业生产部门的差异。(4分)
(2)简析该地区大力推进风力发电项目的原因。(6分)
(3)简述该地应如何合理利用有色金属资源优势以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6分)
29.(1)该地形区的名称。(2分)
(2)描述该地形区气温、水分条件的特征。(8分)
(3)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治理措施?(6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二、综合题
27. (1)等值线在A位置明显向北突出,(1分)主要是地形(大兴安岭)的影响。(1分)
(2)地势低平排水不畅,(1分)气温低蒸发小,(1分)冻土广布,不利于地表水下渗,(1分)河流的凌汛。(1分)
(3)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1分);平原面积广大,耕地辽阔(1分);黑土肥沃(1分),有松花江水系,灌溉水源有保证(1分)。
不利条件: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1分);接近西伯利亚(或冬季风的源地),常受冷空气的影响等。(1分)
经度
纬度
甲
发电站
A
140
160
160
180
140
120°
125°
130°
125°
135°
50°
45°
国界
省界
河流
湖泊
160
河流封冻
等日数线
省会城市
A
B
2099米
50
300
常德
河流
水域
50
等高线
城镇
山峰
行政区界
29°
29.5°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