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溶液与溶解度(讲义+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浙教版八上科学暑期讲义(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讲-溶液与溶解度(讲义+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浙教版八上科学暑期讲义(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12 22:1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468600第5讲 : 溶液与溶解度构成物质的奥秘

第5讲 : 溶液与溶解度构成物质的奥秘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掌握溶液的概念,了解溶液的组成,能区分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2.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含义,学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理解溶解度的含义,了解影响溶解度的因素,能利用溶解度进行简单计算;
4.了解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
170497557785模块一:溶液
模块一:溶液
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
知识检测
知识检测
1.溶液:(1)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 (如水、酒精等物质)。
(2)被溶解的物质叫 ;
(3)溶液:由溶质溶解于溶剂后形成的 、 混合物。
2.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比较: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形成过程
固、液、气溶解在液体里
悬浮在液体里
分散在液体里
稳定性
不稳定
长期放置
均一、稳定
分层
举例
糖水、汽水、饮料等
石灰水、泥水、血液等
牛奶、肥皂水
3.混合物:由 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
4.常用的溶剂:水、酒精、汽油、丙酮等。
5.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夹,粉末状或细晶体用 取,必要时可用纸槽取。
液体药品的取用:瓶塞倒放,试剂瓶的标签 ,瓶口紧挨试管口,倒完后盖紧瓶塞,将试剂瓶放回原处。
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例1
例1
我们熟悉的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豆浆
C.冰水
D.糖水
例2
例2
溶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C.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D.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
例3
例3
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生理盐水中中,溶质是______,溶剂是______。
(2)医用酒精溶液中,溶质是______,溶剂是______。
(3)白磷溶解在二硫化碳液体中所得的溶液里,溶质是______,溶剂是______。
例4
例4
取用液体药品时,正确的操作是(  )
A.手拿试剂瓶,标签向外
B.试剂瓶口不要紧贴试管口,以防污染
C.手持试管,应垂直拿稳
D.取完药品盖好瓶盖,放回原处,标签向外
变式训练
变式训练
练1
练1
给下列混合物归类:
①食盐水,②钡餐,③牛奶,④血液,⑤肥皂水,⑥泥水,⑦色拉油溶于水,⑧色拉油溶于汽油。属于溶液的是______,属于乳浊液的是______。
练2
练2
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
A.无色透明
B.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
C.混合物
D.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与水不分离
练3
练3
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
-1270268605              
A.氢氧化钠固体 B.锌粒 C.氯化钾颗粒 D.二氧化锰粉末
练4
练4
4620260250825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常用到生理盐水即氯化钠注射液。图中是某药业公司生产的氯化钠注射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回答:
(1)该注射液里的溶质是______。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75641026035模块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模块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
知识检测
知识检测
1.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 、 、 。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在 下,在 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 。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注意:(1)两个前提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否则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就没有确定的意义;
(2)饱和溶液是对一定的溶质而言的。如某温度下的蔗糖饱和溶液是对蔗糖饱和的,不能再溶解蔗糖,若加入其他溶质(如食盐),仍可溶解。
4.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大多数物质适用)
饱和溶液
①45085263525 ②
不饱和溶液
-317519685 ② ③
5.浓溶液和稀溶液:
溶有较多溶质的溶液叫做 ;溶有较少溶质的溶液叫做 。
注意: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例1
例1
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例2
例2
一般情况下,在做溶解实验时,若要加快某固体物质的溶解速度而不影响实验效果,则下列方法不适宜的是(  )
A.不断搅拌
B.加热
C.将固体粉碎
D.加溶剂
例3
例3
下列关于物质溶解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B.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C.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D.物质的溶解性与使用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都有关系
例4
例4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温度不变时,KNO3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3
B.在温度升高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该物质
C.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D.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例5
例5
1883410390525467995394335在温度保持t℃不变时,某物质M的溶液经过如下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M溶液 无晶体析出蒸发20克水 M1溶液 析出5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 M2溶液.
A.M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M1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M1溶液、M2溶液都一定是饱和溶液
C.M溶液、M1溶液、M2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D.M1可能是饱和溶液,M2一定是饱和溶液
例6
例6
538670560960已知: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稀溶液,浓溶液之间的关系如图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处的含义饱和的稀溶液
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不饱和
C.在一定的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D.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变式训练
变式训练
练1
练1
能比较出室温下白糖和食盐溶解性大小的一组实验是(  )
A.    B.  
C.     D.
练2
练2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A.浓溶液
B.稀溶液
C.含100克水的溶液
D.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练3
练3
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
①加入水 ②加入Ca(OH)2 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练4
练4
5043170420370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
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
C.凉的糖水底部都有剩余的白糖
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
练5
练5
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稀溶液。在一定量的溶液里,含溶质的量较多的是______,含溶质的质量较少的是______。
①对于同一种溶质来说,在相同温度时,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______(填“浓”或“稀”)。
②判断: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______;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______。
175831524130模块三:溶解度
模块三:溶解度
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
知识检测
知识检测
1.溶解度: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注意:(1)四个关键词: , , , ;
(2)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质量;
(3)溶解度单位为克;
(4)公式:S=×100(克)
2.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而明显增大,如 ;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如 ;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如 。
3.物质的溶解性等级(以20℃的溶解度为标准):
溶解性等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溶解度/g
>10
1~10
0.01~1
<0.01
举例
食盐
氯酸钾
氢氧化钙
碳酸钙
4.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表示方法
①溶解度表(会查看);
②溶解度曲线: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描绘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的曲线。
(2)变化规律
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陡升型),代表物质是 ;
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平缓型),代表物质是氯化钠(NaCl);
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下降型),代表物质是 ;
④气体的溶解度一般随压强的增大而 ,随温度的升高而 。
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例1
例1
20℃时,取下表中的四种物质各10克,分别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有固体剩余的是(  )
常见物质的溶解度(20℃)
物质名称
氯酸钾
硝酸钾
氯化钠
蔗糖
溶解度/克
7.4
31.6
36.0
203.9
A.氯酸钾  B.硝酸钾  C.氯化钠 D.蔗糖
例2
例2
下列对“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的解释正确的是(  )
A.20℃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水中
B.20℃时,100g饱和溶液中含31.6g硝酸钾
C.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D.20℃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例3
例3
在20℃时,将18.6克A物质放入50克水中充分搅拌,有1.6克A物质未溶解.则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
A.37.2克
B.18.6克
C.34
D.34克
例4
例4
例3-4. 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3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30 克,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比较
例5
例5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入溶质
D.加入溶剂
例6
例6
51079402540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30℃时,50g水最多可以溶解25g甲物质
B.升温能使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20℃时,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后,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物质
D.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例7
例7
下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5489575239395(1)20℃时,在装有5g KNO3晶体的试管中,加入10g水并充分振荡,此时所得溶液为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将该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使试管内溶液温度升至40℃,此时试管内的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______。
(3)60℃时,100gKNO3饱和溶液,恒温蒸发10g水后,可析出KNO3的质量为______g。
变式训练
变式训练
练1
练1
下列关于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10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氯化铵50克,因此,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0克
B. 20℃时,100克硫酸钠溶液里含有20克硫酸钠,所以2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20克
C. 10℃时,100克水里溶解20克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在10℃时的溶解度为20克
D. 60℃时,5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55克硝酸钾,因此,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ll0克
练2
练2
20℃时,将36gNaCl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B.该溶液的质量为100克
C.向该溶液中再加入2g固体NaCl,则溶液质量为138g
D.向该溶液中加入10g水,则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练3
练3
t℃时,向一只盛有0.15 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 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3?g
B.降低温度后,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会增加
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50.15?g
D.升高温度后,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练4
练4
在t℃时,某物质A的溶液,如果恒温蒸发10克水,析出2克无水晶体;如果恒温蒸发20克水,析出5克无水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
B. 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5克
C. 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30克
D. t℃时,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练5
练5
493395030988020℃时,在两只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B.20℃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练6
练6
502221527940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______(填写“能”或“不能”)。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练7
练7
硝酸钾和硝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硝酸钾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硝酸钠
73
80
87
95
103
114
125
136
150
163
170
(1)20℃时,向100g水中加入35g硝酸钾,要使其完全溶解,应______溶液温度;
(2)现有8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250g,要使其析出晶体70g,应降温至______℃;
(3)硝酸钾和硝酸钠在t℃时的溶解度均为W,分析上表可推知,W的数值所在的最小范围是_______;将溶剂质量相同的硝酸钾和硝酸钠的饱和溶液从t1℃降温至t2℃,前者析出的晶体比后者多,则t1、t2的取值范围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仅0≤t2<t1≤t B.仅t≤t2<t1≤100 C.0≤t2<t1≤10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