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11 15:2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拉萨市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2022届)六月月考
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80分)
41.下列对“百家争鸣”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有
①是指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②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③所谓“争鸣”,指各派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
④这些思想家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
A.①②③④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③
42.下列叙述中哪项最能概括董仲舒的成就
A.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著名主张
B.改造了原来的儒家思想,综合了法家与道家的合理成分,使其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C.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
D.一生注重讲学,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43.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 
②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③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两代的官方哲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4.对于李贽思想的评价正确的是
A.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不利于社会稳定
B.他“离经叛道”,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异端分子
C.“敢倡乱道,惑世诬民”,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D.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45.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理念论
C.逻辑三段论
D.美德即知识
46.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47.“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
A.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
B.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
C.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
D.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
48.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49.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正确理解是
A.以“自强”和“求富”为基本出发点
B.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客观评价
C.借助西方科技维护中国的传统封建制度
D.用“中学”来对抗“西学”的传播
50.19世纪末,康梁维新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A.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B.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体,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C.由君主专制为变民主共和是“进化之理”
D.今日民智……待以革命开之
51.孙中山晚年强调“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历史背景是、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②列强在华享有各种特权 ③北洋政府名曰“共和”实为专制 ④中国处于割据混战局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2.下列题词写于
   
A.大革命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
53.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重要思想是指( )
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
③是否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内在要求   ④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4、为推进我国尖端科技事业的发展,党和政府采取的下列措施的先后顺序是
①制定中国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 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③制定实施“86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 ④作出《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55.从嫦娥奔月的古代神话,到明代万户尝试以火箭为动力飞行,翱翔太空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2002年3月,在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下,“神舟三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朝着载人航天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对此,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神舟三号的成功发射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国航天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神舟三号的成功发射体现了我国航天技术的质的飞跃,这里不开科技发展量的积累
杰出科学家的工作成果对文明的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
科学家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是其个人价值的成功再现
A. B. C. D.
5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57.下列作品中属于历史剧的是
A.老舍的《茶馆》 B.郭沫若的《蔡文姬》
C.杨沫的《青春之歌》 D.赵树理的《三里湾》
58.1952年,全国进行了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原辅仁大学和原燕京大学的教育系合并到北京师范大学后进行了开学典礼(见下图)。下列选项与这一措施相对应的是:
北京师范大学开学典礼
A.是在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进行的
B.此时期刘少奇提倡“两种教育制度”
C.邓小平主抓教育工作的成果之一
D.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开始向社会主义的人民教育转变
59.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誉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材料表明,托尔斯泰是
A.农民运动的引领者
B.资产阶级革命的倡导者
C.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D.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60.贝多芬历经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剧变,给后人留下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对其《第三(英雄)交响曲》解读有误的是
A.作品充满时代气息
B.作品有田园风光般的抒情
C.作品含蓄地献给一位无名英雄
D.作品具有英雄史诗般的雄伟气势
非选择题:共120分.
6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告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互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三 秦者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火,偕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提到的商鞅变法的内容有哪些?(6分)
(2)材料二、三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是否有相同的地方?(3分)
(3)材料三中“王制遂火,偕差亡度”放映了什么历史事实?作者对此态度如何?你如何评价?(11分)
67.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在两次世界大战前后期的态度都发上过从中立到参战的过程变化。据此请回答(20分)
(1)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态度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8分)
(2)分析这一态度的变化对战争进程、美国自身、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10分)
(3)从美国在两次战争中的表现和产生的影响谈谈你的认识。(2分)
拉萨市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2022届)六月月考
文综历史答案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C B D D B C D C C A B C C D
55 56 57 58 59 60







C D B D C B







66、(1)实行什五连坐法;奖励军功;重农抑商;废除井田制;实行县制;统一度量衡。(每点2分共12分)
(2)变法使秦国富强(2分)
(3)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2分)否定(1分)作者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一种进步的社会运动(3分)
67、(1)一战后期,交战双方都已精疲力尽;美国夺取战利品和世界霸权的时机已经成熟;交战国人民反战运动高涨;直接威胁到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每点1分共4分)
二战爆发后,随着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导致他们与美国之间的矛盾激化;日本偷袭珍珠港,损害了美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利益(4分)
(2)一战:增强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了大战结束的进程;战后美国取的了世界经济霸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形成了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而美国成为其主导国之一。(5分)
二战: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力量,为打败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贡献;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对战后雅尔塔体系和两局格局的形成,演变长生了重大影响。(5分)
(3)认识:美国两次参战都以自身的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美国的参战都加速了大战的结束;增强了自身的实力;并推动了世界格局的调整。(只要言之有理,条理清楚即可)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