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才能来自勤奋 2(浙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才能来自勤奋 2(浙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6-23 12: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才能来自勤奋
教学目标:
1.懂得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来自勤奋的道理。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的意思。
3.能从课文列举的事例中领悟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抓住名言,揭示课题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的汗水
提问:
(1)这句话是谁说的?(爱迪生)
  (2)这儿的天才指什么?(才能)
  (3)汗水指什么?(勤奋)
  (4)用“百分之一的灵感”与“百分之九”的汗水相比较,说明才能是怎么来的?
  揭题——才能来自勤奋
  二、初读课文
  组长向组员宣传第一任务并共同完成:
  1.轻声读课文,读准下列词语,说出加划线字及整个词语的意思:
   毫不气馁  通宵达旦  呕心沥血  坚持不懈  享誉中外  举世瞩目  举不胜举
   (运用各种方法,注意小组合作)
  2.组内相互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出一个最有水平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3.给文章分段,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
   (一)要求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自学课文中的这些词,目的有两个:
     ①复习各种解词方法,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②为第四板块的写一段话作铺垫。
   (二)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为此我要求学生组内提出问题,把浅近的问题通过小组成员的力量解决,留一个最有水平的问题写在小黑板上,再求助于其他小组。
  三、精读课文
  组长向组员宣读第二个任务并共同完成:
  1.思考刚才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学生们无法解答的问题)
  2.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文章中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在介绍爱因斯坦和爱迪生时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3.细细品味第二段你们组还品味出什么新内容?
  4.从三位科学家的成长道路中你悟出了什么?(最好用课文中概括性的句子来回答)
  设计意图:
  设计1、2、4题目的在于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设计第三题,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关键字词句中去品味,去体验,这样既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又不会使整个教学过程因教师的分析而显得支离破碎,还能丰富爱因斯坦、爱迪生、李时珍三位伟人的形象,使中心思想的体会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
  四、学以致用
  组长向组员宣读第三个任务并共同完成:
  1.读资料,选用以下词语若干个,写一段话,说明“才能来自勤奋”的道理
  毫不气馁  通宵达旦  呕心沥血  坚持不懈  举世瞩目  享誉中外  
  不是……也不是……而是……  虽然……但是……
  2.每组推荐一篇进行交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