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的姑娘》 歌唱课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深对高山族音乐风格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 学唱歌曲《阿里山的姑娘》,随音乐边唱边跳,体验歌曲的情绪。
知识与能力 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听、唱、辩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熟悉、感受、学唱台湾高山族民歌《阿里山的姑娘》
学唱《阿里山的姑娘》唱出高山族的音乐风格,如:四分附点节奏、一字多音,载歌载舞。
教学难点 学唱《阿里山的姑娘》唱出高山族的音乐风格,如:四分附点节奏、一字多音,载歌载舞。
教学准备 PPT、视频、钢琴
教学方式 聆听法、探究法、教唱法
教学设计 教 学 内 容 师 生 活 动
导入
新课
总结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观看演唱会视频张惠妹《站在高岗上》导入,你知道这是哪里的歌手吗?——台湾高山族
二、初听歌曲
1、初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高山族的民歌《阿里山的姑娘》。
师:你能用一个词谈谈对这首歌的感受吗?
生——
2、教师范唱,歌曲讲的是什么?
生——
三、学唱歌曲
1、师范唱《阿里山的姑娘》引子部分,你们听老师唱的是什么?你听得懂吗?
师:这没有实际的含义,这是山歌喊腔。唱山歌之前,都是一句像吆喝似的衬句,就如像我们江西兴国山歌一样“哎呀嘞,”就是喊腔。
(一)师范唱第一乐段
1、小声跟琴唱其他乐句,找一找唱的过程中哪些是比较难唱的?(根据问题解决难点)
2、出示难点(解决四分附点、后十六分节奏型)
阿 里 山 的 姑 娘 美 如 水 呀,
阿 里 山的 少 年 壮 如 山
3、出示难点(一字多音 注:注意换气记号,要唱清晰)可以跟谱视唱
4\4
(二)师范唱第二乐段
1、“高山常青,涧水常蓝”这一乐句和我们前面的乐句相同还是相似?“常”阿里山的山、水歌者在歌者眼里是很甜蜜的,幸福的,甜蜜萦绕在心间,久久不能散去。
2、“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常围着青山转”是对家乡美好的祝愿。
3、注意最后一句同头异尾对比乐句的学唱。(注意延时线时值唱足、倚音唱准)
4、完整演唱(跟随伴奏演唱)
5、师生共同演唱《阿里山的姑娘》教师唱引子部分,其它部分交替演唱。
四、拓展延伸
“高山族”, 是最早居住在台湾的古老的民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精美的服饰? 高山族同胞的衣着服饰最引人注目的,不管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这是最吸引赵老师的,那舞姿热情、奔放,歌声清脆悦耳,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阿里山能个善舞的人民。
1、观看舞蹈视频《阿里山的姑娘》
(1)跟随舞蹈视频引导学生学跳高山族典型的舞步(学生跟随老师学跳三步一弹腿)
(2)出示节奏
4拍 X X X X
1 2 3 4
走 走 走 踢腿 播放《阿里山的姑娘》
2、同样的作品,有不一样的表现形式,不同的版本给我们带来不同的音响效果,下面我们来聆听另一个版本的《阿里上的姑娘》,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生——声音、速度、情绪来讲
生——
五、结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台湾高山族的民歌和高山族的舞蹈,台湾是我们版图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让我们唱着阿里山的山歌结束我们的课堂。
1、
观看张惠妹《站在高山岗上》导入
学生聆听歌曲学唱歌曲
生:学唱歌曲,对于重难点,在老师的引导下逐一解决。
师生: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合作与体验
生:聆听不同版本的《啊里山民歌》带来不同的感受
师生:愉快的结课
板书设计
《阿里山的姑娘》
教学反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