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传人》教案
一、_??????_目标:
1、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
2、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龙的传人》。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华民族,培养和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2、感受旋律的变化,能够唱出旋律的起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赶圩归来啊哩哩》,大家还记得这首歌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吗?
生:彝族。
师:非常好!下面,请大家一起带着愉快的心情演唱一遍。
生:齐唱。
师:大家唱的很好,唱出了彝族人民赶圩后归来的愉快心情。那么,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来到祖国的宝岛。大家知道是哪里吗?
生:回答。
师:非常好!大家都知道祖国的宝岛是台湾。下面,我们先来朗诵一首诗歌——《乡愁》。(找学生带领大家朗诵)
生:(一位学生领读,全班学生跟读。)
师:朗读后大家有什么感受?
生:回答。
师:这是诗人余光中先生写的一首现代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更体现了诗人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渴望团聚。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首先,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台湾在祖国的哪个地方。
(二)新课讲授
1、认识台湾
师:(出示中国地图),大家找到了台湾吗?
生:看着地图找出台湾位置。
师:大家眼神真好,一下就找出了台湾。今天呢,有一位《海峡情》栏目组的小记者来到我们学校,要对我们六年级的同学进行采访。下面,我们掌声欢迎。
师:这次采访活动很成功,同学们对台湾的了解还是比较多。台湾在三国时期,吴国派卫温到达夷州;元朝设澎湖巡检司,正式对澎湖和台湾管辖;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1945年中国从日本手中收复台湾;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台湾与大陆再次分裂。目前,虽然台湾还没回到祖国的怀抱,但我们都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是龙的传人。
2、关于龙的知识。
(1)龙的起源和传说。
(2)龙的成语知道多少?
(3)为什么叫龙的传人?
(4)与龙相关的节日活动。
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关于龙的知识,你知道多少呢?为什么说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呢?
生:讨论后自由举手回答。
师:大家回答的不错。(出示知识点图片)
师:关于龙的节日和活动,你们知道多少?
生:讨论后自由举手回答。
师:在我国,关于龙的节日和活动常见的有端午节赛龙舟和舞龙灯。(出示图片)
师:通过对龙的基本认识,接下来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学习由台湾著名音乐人侯建德创作的歌曲《龙的传人》。
3、学唱歌曲《龙的传人》。
(1)聆听两种不同版本《龙的传人》,感受并说出其风格特点。
师:下面,老师播放两种不同版本的《龙的传人》,大家听后说说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生:讨论后自由举手回答。
师:大家对歌曲的感知力挺不错。一个倾向于中速深情,一个倾向于流行说唱。
(2)朗诵歌词。(一人领读,全班跟读)
师:接下来,老师请一位同学带领大家朗读歌词,让大家感受词作者在创作时候的内心世界。
师:大家刚朗读了歌词。歌词中出现了两条河以及“巨变前夕”。请问大家两条河大家熟悉吗?“巨变前夕”又指的是什么?
生:讨论后自由举手回答。
师:歌词中的两条河一条是长江,一条是黄河。“巨变前夕”指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节奏练习。
(4)旋律哼唱。
(5)歌曲演唱。
(6)学生分组进行演唱。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大家学到了什么呢?
生:回答。
师:看来同学们这节课收获很丰富,了解了台湾的基本情况,知道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学唱了歌曲《龙的传人》以及歌曲创作背景。同时通过鲜活的事例感受到了爱国主义精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希望同学们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精神,自觉维护国家统一,立志为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而勤奋学习,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