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玉田县林西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2019九下·玉田开学考)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父母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我们应当学会感恩。
B.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老师牺牲休息时间,处心积虑地给他们辅导功课。
C.大家虽取得了好成绩但不能骄傲,需要再接再厉才能有更大的作为。
D.在2010年不同的背景上,我们在玉树,在舟曲,在世博展馆,在亚运赛场,在那些家喻户晓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
【答案】B
【知识点】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处心积虑: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亦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2.(2019九下·玉田开学考)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B.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C.在中国传统教育典籍里,大家一致认为最重要的是《四书五经》。
D.他看上去才十七,八岁,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答案】A
【知识点】顿号;分号;引号
【解析】【分析】A项,正确。
B项,“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与“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构成并列,中间的逗号应该为分号。
C项,“四书五经”应该用引号,不能用书名号。
D项,“十七,八”表示的是约数,中间不能用顿号。故答案为A。
故答案为:A
【点评】 分号用以分隔多重复句第一层次的分句,无论该层次若干分句的逻辑关系是什么。首先要考察并列关系的情况。
3.(2019九下·玉田开学考)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②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考查句子的衔接与连贯。根据后一句来判断句子即可。“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要对应①句,“花——花香”,很容易判断出答案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二、字词书写
4.(2019九下·玉田开学考)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汉字的形美不可抗拒。历代优秀的书法家各具风(cǎi) ,成就卓著:王羲之,飘逸峻朗;颜真卿,粗犷豪放;柳公权,华美灵巧……名山大川假如少了书法家们的(tí) 词,就会让游人少了一份敬仰,小桥流水倘若留有名家的“墨宝”,就会声名远拨。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各具风(cǎi) (tí) 词
成就卓著 粗犷
(2)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答案】(1)采;题;zhuó;guǎng
(2)峻;俊;拨;播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1)作答时,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根据拼音写汉字,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注意“采”的字形和“犷”字的读音。
(2)书写汉字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注意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功能外,还要注意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的写法,对常见的、易写错的多音多义字应重点关注。峻朗-俊朗;声名远拨-声名远播。
故答案为:⑴采;题;zhuó;guǎng;
⑵峻;俊;拨;播。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书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正确的书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义形,弄清字义,要适当拓宽阅读范围,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注意字的偏旁部首,要正确书写;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三、句子默写
5.(2019九下·玉田开学考)诗文填空。
(1)蒹葭苍苍, 。
(2)荡胸生曾云, 。
(3)江山如此多娇, 。
(4)请写出一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
(5)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青黑, ,好像日本看护妇。
【答案】(1)白露为霜
(2)决眦入归鸟
(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4)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5)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决眦、竞、折腰、归雁、髻”等字词容易写错。
故答案为:⑴白露为霜;
⑵决眦入归鸟;
⑶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⑷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⑸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
【点评】名篇名句的复习策略是:一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复习时,注意效率;二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三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四要注意方法,领悟含义,圈点勾画,边诵边写。
四、综合性学习
6.(2019九下·玉田开学考)综合性学习活动。
素质比拼:中国选手在奥数赛场上交了白卷
奥数赛场上又传来了好消息:在英国坎特伯雷举行的2012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选手获得全球16金中的10金,来自湖北的10位选手获得了3金3银4铜。但其中发生的一则小插曲则让人大跌眼镜:在参加竞赛的中外学生互换礼物时,外国小朋友送上了精心准备的水杯、笔,中国孩子没准备,只好回赠人民币。
(2月16日《京华时报》)
(1)你从这则新闻中可以看出什么?
(2)如果让你劝导这些中国选手,你会怎么说?
【答案】(1)中国选手只注重成绩,而不注重人际交往,不懂得尊重对手。
(2)同学们,分数固然重要,但这个社会除竞争外还会有合作,要文化素养与道德修养共同发展。
【知识点】语言得体;语言连贯;语言简明;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1)从中国选手在奥数赛场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但在素质比拼上交了“白卷”。从中可以看出,中国选手只注重成绩,而不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不注重人际交往,缺少尊重对手的意识。
(2)语言表达题,首先要有称谓(同学们或选手们);其次写清劝说的原因或理由(从社会需要是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兼得的人才的角度谈);第三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最后语气要委婉,不可生硬强迫。做到文明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故答案为:⑴中国选手只注重成绩,而不注重人际交往,不懂得尊重对手;
⑵同学们,分数固然重要,但这个社会除竞争外还会有合作,要文化素养与道德修养共同发展。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⑵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五、诗歌鉴赏
7.(2019九下·玉田开学考)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前三句在写作上运用了 的写法,能显示全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 。
(2)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案】(1)借景抒情;断肠
(2)组成了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1)此曲前三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作者用“枯”“老”“昏”“瘦”等词语勾勒出秋天的萧瑟,“小桥流水人家”又以乐景写哀情,采用借景抒情的方法,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最后用“断肠”一词强烈地表达思念家乡的情感。据此理解填写作答。
(2)曲文中“枯藤老树昏鸦”中“枯”“老”“昏”三个词描绘出当时诗人所处的悲凉氛围;“古道西风瘦马”正是诗人当时自己的真实写照,他长期奔波与劳累已不言而喻了。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作者运用“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苍凉的深秋晚景图,渲染了一种萧瑟(萧索)、荒凉的氛围。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故答案为:⑴借景抒情;断肠
⑵ 组成了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点评】⑴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⑵我们可以通过抓关键要素来推断诗歌的情感类型,关键要素有:一、抓住诗题;二、抓住关键词句;三、抓住意象特点;四、注意诗歌给出的注释。
六、文言文阅读
8.(2019九下·玉田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赵奢收税于平原君家
赵之田部吏赵奢①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②,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③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④,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⑤,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 ”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使治国赋,国赋太平,民富而府库实。
(注释)①赵奢:赵国名将,早先为田部官吏。②平原君家不肯出:平原居家不肯交。③用事者:管事的。④奉公:奉行公事。⑤加兵:发兵入侵。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人恒过 ②必先苦其心志
③今纵君家而不奉公 ④岂轻于天下邪
(2)翻译。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
(3)选文乙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赵国有法家拂士?
(4)用自己的话说说,选文甲中使国家不灭亡的条件是什么?用乙文中的原句回答,赵奢认为赵国稳定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1)常常;使痛苦;纵容;轻视
(2)①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这个国家就时时有灭亡的危险。②这样就没有赵国了,你怎么能有这样的富贵呢?
(3)赵之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4)国内有贤臣辅佐,国外有可以与之抗衡的国家与之竞争。 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恒”是“常常”;“轻”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轻视”的意思。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①句中的“入(在国内)、法家(坚持法度的大臣)、拂(辅弼,辅佐)、敌国(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几个词是赋分点;②句中的“是(这)、安(怎么)、得(得到)”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筛选出符合题意的内容作答即可。语句“赵之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叙写平原君家不肯缴纳租税,赵奢因此事而杀掉平原君家九个管事的人。可见赵奢就是一个“法家拂士”。据此理解可作答。
(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选文甲中使国家不灭亡的条件可根据“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理解来作答,即国内有贤臣辅佐,国外有可以与之抗衡的国家与之竞争。乙文中赵奢认为赵国稳定的条件是“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其意思是:只要奉公守法那么上下就安定了,上下安定则国强,国强则赵国政权稳固。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⑴常常;使痛苦;纵容;轻视;
⑵①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这个国家就时时有灭亡的危险。②这样就没有赵国了,你怎么能有这样的富贵呢?
⑶赵之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⑷国内有贤臣辅佐,国外有可以与之抗衡的国家与之竞争。 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
【点评】⑴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⑵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
⑶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概括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按要求概括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甲】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乙】
赵国的田部官吏赵奢征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用国法处治,杀掉平原君家九个管事的人。平原君愤怒,将要杀赵奢。赵奢说:"您在赵国是(王室)贵公子,现在纵容您家而不奉行公事,那么国法就被削弱,国法削弱则国家弱,国家弱则诸侯发兵入侵.这将使赵国无法存在,您又怎么能享有这种富贵!凭您的尊贵,只要奉公守法那么上下就安定了,上下安定则国强,国强则赵国政权稳固,而您贵为王族,难道会被世人看轻吗 "平原君认为他很贤能,把他推荐给赵王。赵王让他主管国家税收,他把税收工作做得很好,使百姓富裕而国库充实。
七、现代文阅读
9.(2019九下·玉田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人生控股51%
妙手,是围棋术语,指最精妙的下法,一着妙手可解开困境,可扭转败局,可一举制胜,堪称妙到巅峰的智慧。棋史上有不少留名千古的妙手,如“镇神头”、“闲着妙手”、“耳赤妙手”……
韩国棋手李昌镐16岁就夺得了世界冠军,并开创了一个时代,却很少妙手,成了—个谜。
一次,记者问他这个问题,内向的他木讷良久,憋出一句:“我从不追求妙手。每手棋,我只求51%的效率。”
记者愣住了,51%的效率?众所周知,棋子效率越高越占优势,高效行棋,自古以来就是棋手追求的目标。
李昌镐又说:“我从不想一举击溃对手。”记者再追问,他不开口了。
李昌镐的老对手,中国围棋代表人物之一马晓春九段曾说,如果一手棋的效率满分是10分的话,那么李昌镐的棋,每一手最多只能打6分到7分。这印证了李昌镐所言非虚。
为什么每手棋追求51%的效率,却成了世界第一?十多年前,我看到上述报道,困惑不已,近日似有所悟。
每手棋追求51%的效率,也就是每个回合只想比对手多得1%。每手棋有这样的效果微不足道,但一盘棋中,有一半以上的棋得到预期效果,结果是唯一的,就是赢。李昌镐的棋证实了这一点。他最使对手们头痛的是“半目胜”,一局棋300手左右,赢半目。这是最细微的差距。要把握到这个火候,比中盘获胜更难。
追求51%的效率,就是用51%的力量进攻。用100%的力量进攻,不更强吗?不然。人求胜欲最强的时候,恰是最不冷静的时候;对别人进攻最强的时候,正是防守最弱的时候。所以,李昌镐用51%的力量进攻,另外49%的力量防守。这是他没说出的。这使他的棋极其稳健、冷静,极少出错,常使对手感到无隙可乘。年轻的他因此得了许多与年龄不相称的绰号:少年姜太公、鳄鱼、石佛……
妙手极美,从另一个角度看,是陷阱。追求妙手,势必用上全部精力,思维也像透支一样,妙手之后,不假深思的棋也来了。如果对手没有被击溃,你的破绽就完全呈给了对方。全力之后,必有懈怠;极亮之后,必有大暗;迈最大步子往前冲,也最容易一脚踩空。这不是每个棋手都看得到的,李昌镐看到了。
在他眼中,极品的妙手,就是看破妙手的诱惑后,落下的平凡一子。
推想到人生。人生如棋。成功的诱惑,同样会把人引向歧路。人要有拒绝名利诱惑的心力,在山下不灰心,在山巅不失态,在泥淖中不抱怨,在乱花中不迷路,能从容、淡定地对待胜负。能驾驭自己,方能驾驭环境。
下棋追求51%的效率,对人生也是极好的借鉴。如今社会上热谈效率、成功,很多人分分秒秒争效率、全力以赴求成功,匆匆忙忙往前跑,很少有时间慢下来,看看天上的云、地上的景,顾不得停一停,听听心灵的呼唤。人生难道就为抓得更多?这样的人生价值观,未必正确。若以51%的精力追求事业,用49%的精力营造一个心灵的后花园,生活会更加优雅,人生会更加灵动。
追求51%,是含蓄之美。花看半开,酒饮微醺,美妙至极。国画“留白”,也正是画家苦心经营的地方。于无声处听到惊雷,方为艺术的高妙之处。
追求51%,是一种智慧。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实力、声望达到顶峰,转而悟出万物盈虚之理,发现了圆满的害处,将书斋取名“求阙斋”,有意自损,化解了官场的险恶。历代很多与他功业相似的人,因追求圆满,反而极度亏损。盈虚之理,何等精微。
51%,极拙,极淡,却有着“大成若缺”的智慧,“真水无香”的境界。
(1)题目“人生控股51%”有什么作用?
(2)文章开头引用李昌镐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3)请分析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全力之后,必有懈怠;极亮之后,必有大暗。
②能驾驭自己,方能驾驭环境。
(4)请为文章补充一个事实或道理论据。
【答案】(1)作为文章的线索,吸引读者。
(2)引出论点,作为事实论据证明论点,从容、淡定地对待胜负,增强文章可读性。
(3)①如果对手没有被击溃,你的破绽就完全呈给了对方,迈最大步子往前冲,也最容易一脚踩空。②人要有拒绝名利诱惑的心力,在山下不灰心,在山巅不失态,在泥淖中不抱怨,在乱花中不迷路,能从容、淡定地对待胜负。
(4)“大跃进”中忽视客观规律,阻碍生产力发展。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知识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文章开头及其作用;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补充论据
【解析】【分析】(1)本文题目“人生控股51%”,这个题目运用数据,新颖别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是这篇文章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全文围绕着这一问题而展开的。据此理解作答。
(2)文章开头引用李昌镐的例子,引出并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只有做到“人生控股51%”,才能取得成功。据此理解作答。
(3)①语句“全力之后,必有懈怠;极亮之后,必有大暗”,要抓住“必有懈怠”“必有大暗”来理解。可结合上下文语句“如果对手没有被击溃,你的破绽就完全呈给了对方”和“迈最大步子往前冲,也最容易一脚踩空”理解作答。②语句“能驾驭自己,方能驾驭环境”的理解,可结合“人要有拒绝名利诱惑的心力,在山下不灰心,在山巅不失态,在泥淖中不抱怨,在乱花中不迷路,能从容、淡定地对待胜负”来分析作答。就是说,一个人只有拒绝名利诱惑,能从容、淡定地对待胜负,才能战胜自己;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战胜一切。据此理解作答。
(4)本题作答可从“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做事要战胜自己”等角度来选择事例作答。答案不唯一,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⑴ 作为文章的线索,吸引读者。
⑵ 引出论点,作为事实论据证明论点,从容、淡定地对待胜负,增强文章可读性。
⑶ ①如果对手没有被击溃,你的破绽就完全呈给了对方,迈最大步子往前冲,也最容易一脚踩空。②人要有拒绝名利诱惑的心力,在山下不灰心,在山巅不失态,在泥淖中不抱怨,在乱花中不迷路,能从容、淡定地对待胜负。
⑷ “大跃进”中忽视客观规律,阻碍生产力发展。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点评】⑴此题考查理解标题作用的能力。这类题型,先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题;再掌握标题的作用:交代主要内容、揭示主旨、点明线索、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设置悬念等;最后结合要求答题即可。
⑵本题考查理解议论文文段作用的能力。议论文首段的作用有:①引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②吸引读者的注意(思考、兴趣);③作本文的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答题时,应先理解首段的内容,再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⑶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关键语句内涵的能力。答题时,首先必须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然后再结合上下文理解,不仅要理解表面意思,更重要的是分析其深层内涵,文章中关键语句的深层内涵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
⑷本题考查给议论文补充论据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论点,然后再根据论点补充恰当的事例和或言,注意补充的事例或名言要典型,要能够证明论点。
10.(2019九下·玉田开学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我在散场后等你
①我一直都不喜欢母亲,总觉得她是世界上最忙碌的人。我记得年少的时候,小城里放电影或者有戏班子来,她从来都不会有时间陪我去。她总是把我送到电影院门口,为我买好票,而后便逆着来陪孩子一起看电影的家长,往外走。偶尔回头,看到我还站在那里,不满地看着她的背影,便会一挥手,重复那句千篇一律的话:“我在散场后等你。”是的,她唯一能够给我的,就是散场后用自行车载着我回家。
②那年小城里来了难得一见的木偶戏演出。是我最喜欢的安徒生的《睡美人》,为了吸引观众,剧院推出亲子特价票,只要有父母陪着,票一律打7折。周围的同学几乎都有父母相陪,唯独我,在用尽了软磨硬泡的办法后,依然无法将她说动。她照例是淡淡一句话:“妈妈忙,我给你钱,自己去看吧,散场后我在门口的红色柱子旁等你。”
③我终于没有告诉她,这是老师布置的任务,需要写一篇与父母去看木偶戏的观后感,而且文章一定要包括与父母讨论后得出的结论。父亲去世后,她反而愈加的繁忙,忙着工作,忙着做饭洗衣,忙着为我找一个又一个的继父。那晚在她送我去戏院的路上,有一个笑起来很难看的女人拦住她,说:“又有一个合适的对象,有没有时间,见上一面?”她看看一旁神情冷淡的我,为难地笑笑说:“回头再说吧。”这句话,让我最终放弃了在剧院门口,再一次劝她进去的想法。
④她在剧院门口,为我买了一个烫手的红薯,说:“好好看,看完给妈妈讲讲。”我接过她手中的票,不理睬她,随着人流而进了影院,任她站在那里,高喊着:“安安,红薯!”那场戏,我看得漫不经心。我只知道,周围的同学,都有父母陪着,而我孤零零地坐在靠近走廊的位置上,冰冷地接受着外人同情的视线。睡美人终于被王子吻醒的时候,全场观众都站起来欢呼。我在这喧闹里,悄无声息地挤出人群。
⑤初春的夜晚,依然很冷,距离结束和演员谢幕还有十几分钟。而母亲,或许还没有相完她的亲吧。空荡荡的厅堂中,只有两个女人,在议论别人的家长里短。片刻后,其中一个,出去走了一圈,回来后便淡淡地说了一句:“那个棉厂的女工又站在风道里,陪她剧院里的女儿,看戏来了。”而另一个,则边编织着毛衣边不屑地回道:“听说她丈夫去世了,干嘛不找个有钱的男人嫁了算了,这样也省得连一张电影票都舍不得为自己买了。”
⑥我的心突然剧烈地疼痛起来。我一步步艰难地朝门口走去,而后慢慢地掀开厚厚的窗帘布。风呼呼地灌进我的衣服,借着门口微弱的路灯,我看见她,站在剧院的一根柱子后面,紧缩着身体,不停地踱来踱去。
⑦她原来一直都在骗我,所有忙碌的理由,都只是为了能够省下一张票的钱来。她一直以来都在用谎言小心翼翼地维护着我的自尊。
⑧我流着眼泪,朝她走过去。她看见我,立刻迎上来,说:“戏一定很好看,瞧,你脸上现在还挂着眼泪呢。”我抱住她,将剩下的泪水,全都擦到她的衣服上。她拍着我的肩膀,说:“安,别哭,你看你的红薯还在我怀里,热着呢。”
⑨我坐在她的后车座上,吃着香甜的红薯,第一次觉得,她的脊背原来是一片最温暖的山坡,只是我走了那么久,才从背阴处看到那一片温情的阳光。
(1)请分析一下题目“我在散场后等你”的作用。
(2)文章开头写“我”一直都不喜欢母亲有什么作用?
(3)第四段末尾面对“欢呼”,“我”却“悄无声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母亲到底有没有去相亲?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5)请赏析一下“第一次觉得,她的脊背原来是一片最温暖的山坡,只是我走了那么久,才从背阴处看到那一片温情的阳光。”
【答案】(1)作为文章的线索,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
(2)欲扬先抑,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也表达了“我”的内疚。
(3)将喧闹与我的悄无声息对比,写出“我”心中的失落,为下文见到母亲作铺垫。
(4)没有。她原来一直都在骗我,所有忙碌的理由,都只是为了能够省下一张票的钱来。她一直以来都在用谎言小心翼翼地维护着我的自尊。那个棉厂的女工又站在风道里,陪她剧院里的女儿,看戏来了。
(5)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关怀,表达了“我”心中的温暖,对母亲的感激。
【知识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文章标题及其作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比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题目的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来分析。题目常有点明中心事件或主题,充当全文线索,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阅读全文,了解内容可知,“我在散场后等你”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将几件事串联在一起;通过这句话揭示文章主题,突出母亲平凡而细腻的关爱;同时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据此理解作答。
(2)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欲扬先抑: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是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本文表达的是对母亲的讴歌和赞美,而文章的开头写“我”一直都不喜欢母亲,采用的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更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同时也表达了“我”的内疚之情。据此理解作答。
(3)考查对表现手法作用的分析。对比手法是文章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通常是把XX与XX进行鲜明地对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从上文“我只知道,周围的同学,都有父母陪着,而我孤零零地坐在靠近走廊的位置上,冰冷地接受着外人同情的视线”可知,把全场观众“欢呼”与“我”却是“悄无声息”进行对比,更加突出表现了“我”心中的失落,也为下文叙写见到母亲做铺垫。据此理解作答。
(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语句分析作答。文章开关的语句“我一直都不喜欢母亲,总觉得她是世界上最忙碌的人”作了暗示;从文章中的“那个棉厂的女工又站在风道里,陪她剧院里的女儿,看戏来了”“她原来一直都在骗我,所有忙碌的理由,都只是为了能够省下一张票的钱来”“她一直以来都在用谎言小心翼翼地维护着我的自尊”这几个句子,再结合文章第3段可以看出,母亲并没有去相亲,“忙”只是个借口。据此理解作答。(5)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语句“第一次觉得,她的脊背原来是一片最温暖的山坡,只是我走了那么久,才从背阴处看到那一片温情的阳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的脊背”比喻为“最温暖的山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关怀,给“我”以心灵的温暖,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⑴作为文章的线索,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
⑵欲扬先抑,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也表达了“我”的内疚;
⑶将喧闹与我的悄无声息对比,写出“我”心中的失落,为下文见到母亲作铺垫;
⑷没有。她原来一直都在骗我,所有忙碌的理由,都只是为了能够省下一张票的钱来。她一直以来都在用谎言小心翼翼地维护着我的自尊。那个棉厂的女工又站在风道里,陪她剧院里的女儿,看戏来了;
⑸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关怀,表达了“我”心中的温暖,对母亲的感激。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题目的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来分析题目的作用即可。题目常有点明中心事件或主题,充当全文线索,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⑵)本题考查重点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解答本题需要在把握全文内容基础上理解重点语句;
⑶本题考查对比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本题需要结合前后文揣摩作者的心境来回答;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⑸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表达技巧方面,从运用的写作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现的情境、表达的情感几个方面来分析,指出其精彩巧妙之处。
八、作文
11.(2019九下·玉田开学考)作文
“晒”,有“公开”的意思,如:权力必须晒在阳光下,必须加强监督;“晒”在网上就是本着“分享你的一切,晒出你的一切可以晒的东西”的指导思想,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资源,与人分享,如:晒心情,晒日记,晒房子,晒衣服,晒摄影作品,晒旅游心得等。当然也有一些人把他人的隐私晒到网上,美名其曰“光明磊落的暴露”,一个“晒”字,内涵丰富,能够引发我们许多联想和思考。
请以“晒晒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定;③不得出现套写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参考例文】
晒晒我的心事
小时候,我做了一件令人懊悔的事,那就是偷妈妈的钱当我的零花。
那是二年级的一天,放学了,妈妈来接我,我看见好多同学都争先恐后的跑进小卖部里买零食,看着那琳琅满目的零食,我的眼睛闪闪发光;看着同学们津津有味地吃着零食,我的嘴里垂涎欲滴。突然一个同学在后面叫住了我:“张宇灵,我们来买零食吧!”,我无奈地耸耸肩:“哎,木有钱啊!”然后长叹了一口气,跟在妈妈后面有气无力地走。回到家里,我轻轻地走到妈妈身边,给妈妈一边捶背一边说道:“我美貌如花的妈妈,您神马时候给我发月薪啊?”妈妈瞟了我一眼:“你别做梦了,写你作业去。”我的计划落空了,只好垂头丧气地关上了门。
突然,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去偷两个花花?晚上,我蹑手蹑脚地跑进了妈妈的房间,我的脚下就像和猫一样有块肉垫,走起路来轻飘飘的,没有声音,妈妈正聚精会神地玩她的电脑,我乘她不注意,轻轻地拉开了抽屉,摆在我面前的是三个金光闪闪的五毛硬币,我的眼睛睁得比鹅蛋还大,我望了望妈妈,她毫无察觉,我偷偷地拿了一个,这该是我一天的零花钱,哈哈,我心里一阵暗喜呢!我又蹑手蹑脚地把猪钱罐里的钱包拿了出来,偷偷地把五毛钱放了进去,装进了自己的书包里。第二天放学后,我用它买了一袋零食。奇怪的是,平时美味可口的零食,今天吃起来很不是滋味,心里总感觉有点不踏实……
这件事离现在已过去了几年,可我一直没有忘记。每当想起的时候,就后悔莫及,心里沉甸甸的。现在我把这件不光彩的心事晒出来,向妈妈说一声:对不起,妈妈,女儿错了,从今以后,我再不做这种不光彩的傻事了。我要做个阳光的人!
【知识点】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是“晒晒 ”。“晒”是一个动词,依据题目中的材料可知,这里的“晒”,有“公开”的意思;网络上的“晒”又有展示自己的资源,与人分享的意思。生活中,可“晒”的东西很多,可以是人、事、物、情等。如:晒成绩单;晒收获;晒晒班级的乐事;晒晒心情;晒晒摄影作品;晒晒作文;晒晒自己的人生感悟……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一个想要“晒”的素材,叙写与“晒”相关的故事,抒写自己的认知和感悟,表达积极健康的思想。文章可叙可议,选择自己最能驾驭的体裁作文即可。
【点评】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该题目简洁新颖,没有审题障碍,我们写作的思路应在题目中寻找,这个题目在命题上不落窠臼,在思维形式上注重开放,在内容上贴近生活。同时,我们可以选取自己最熟悉、最有话可说的内容来写。写作此类作文,需认真分析理解提示语,提示语为我们作文提供了写作思路,作文内容或线索,启发写作灵感等作用,我们需仔细琢磨体会。
1 / 1河北省玉田县林西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2019九下·玉田开学考)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父母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我们应当学会感恩。
B.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老师牺牲休息时间,处心积虑地给他们辅导功课。
C.大家虽取得了好成绩但不能骄傲,需要再接再厉才能有更大的作为。
D.在2010年不同的背景上,我们在玉树,在舟曲,在世博展馆,在亚运赛场,在那些家喻户晓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
2.(2019九下·玉田开学考)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B.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C.在中国传统教育典籍里,大家一致认为最重要的是《四书五经》。
D.他看上去才十七,八岁,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3.(2019九下·玉田开学考)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②①③④
二、字词书写
4.(2019九下·玉田开学考)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汉字的形美不可抗拒。历代优秀的书法家各具风(cǎi) ,成就卓著:王羲之,飘逸峻朗;颜真卿,粗犷豪放;柳公权,华美灵巧……名山大川假如少了书法家们的(tí) 词,就会让游人少了一份敬仰,小桥流水倘若留有名家的“墨宝”,就会声名远拨。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各具风(cǎi) (tí) 词
成就卓著 粗犷
(2)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三、句子默写
5.(2019九下·玉田开学考)诗文填空。
(1)蒹葭苍苍, 。
(2)荡胸生曾云, 。
(3)江山如此多娇, 。
(4)请写出一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
(5)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青黑, ,好像日本看护妇。
四、综合性学习
6.(2019九下·玉田开学考)综合性学习活动。
素质比拼:中国选手在奥数赛场上交了白卷
奥数赛场上又传来了好消息:在英国坎特伯雷举行的2012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选手获得全球16金中的10金,来自湖北的10位选手获得了3金3银4铜。但其中发生的一则小插曲则让人大跌眼镜:在参加竞赛的中外学生互换礼物时,外国小朋友送上了精心准备的水杯、笔,中国孩子没准备,只好回赠人民币。
(2月16日《京华时报》)
(1)你从这则新闻中可以看出什么?
(2)如果让你劝导这些中国选手,你会怎么说?
五、诗歌鉴赏
7.(2019九下·玉田开学考)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前三句在写作上运用了 的写法,能显示全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 。
(2)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六、文言文阅读
8.(2019九下·玉田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赵奢收税于平原君家
赵之田部吏赵奢①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②,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③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④,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⑤,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 ”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使治国赋,国赋太平,民富而府库实。
(注释)①赵奢:赵国名将,早先为田部官吏。②平原君家不肯出:平原居家不肯交。③用事者:管事的。④奉公:奉行公事。⑤加兵:发兵入侵。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人恒过 ②必先苦其心志
③今纵君家而不奉公 ④岂轻于天下邪
(2)翻译。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
(3)选文乙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赵国有法家拂士?
(4)用自己的话说说,选文甲中使国家不灭亡的条件是什么?用乙文中的原句回答,赵奢认为赵国稳定的条件是什么?
七、现代文阅读
9.(2019九下·玉田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人生控股51%
妙手,是围棋术语,指最精妙的下法,一着妙手可解开困境,可扭转败局,可一举制胜,堪称妙到巅峰的智慧。棋史上有不少留名千古的妙手,如“镇神头”、“闲着妙手”、“耳赤妙手”……
韩国棋手李昌镐16岁就夺得了世界冠军,并开创了一个时代,却很少妙手,成了—个谜。
一次,记者问他这个问题,内向的他木讷良久,憋出一句:“我从不追求妙手。每手棋,我只求51%的效率。”
记者愣住了,51%的效率?众所周知,棋子效率越高越占优势,高效行棋,自古以来就是棋手追求的目标。
李昌镐又说:“我从不想一举击溃对手。”记者再追问,他不开口了。
李昌镐的老对手,中国围棋代表人物之一马晓春九段曾说,如果一手棋的效率满分是10分的话,那么李昌镐的棋,每一手最多只能打6分到7分。这印证了李昌镐所言非虚。
为什么每手棋追求51%的效率,却成了世界第一?十多年前,我看到上述报道,困惑不已,近日似有所悟。
每手棋追求51%的效率,也就是每个回合只想比对手多得1%。每手棋有这样的效果微不足道,但一盘棋中,有一半以上的棋得到预期效果,结果是唯一的,就是赢。李昌镐的棋证实了这一点。他最使对手们头痛的是“半目胜”,一局棋300手左右,赢半目。这是最细微的差距。要把握到这个火候,比中盘获胜更难。
追求51%的效率,就是用51%的力量进攻。用100%的力量进攻,不更强吗?不然。人求胜欲最强的时候,恰是最不冷静的时候;对别人进攻最强的时候,正是防守最弱的时候。所以,李昌镐用51%的力量进攻,另外49%的力量防守。这是他没说出的。这使他的棋极其稳健、冷静,极少出错,常使对手感到无隙可乘。年轻的他因此得了许多与年龄不相称的绰号:少年姜太公、鳄鱼、石佛……
妙手极美,从另一个角度看,是陷阱。追求妙手,势必用上全部精力,思维也像透支一样,妙手之后,不假深思的棋也来了。如果对手没有被击溃,你的破绽就完全呈给了对方。全力之后,必有懈怠;极亮之后,必有大暗;迈最大步子往前冲,也最容易一脚踩空。这不是每个棋手都看得到的,李昌镐看到了。
在他眼中,极品的妙手,就是看破妙手的诱惑后,落下的平凡一子。
推想到人生。人生如棋。成功的诱惑,同样会把人引向歧路。人要有拒绝名利诱惑的心力,在山下不灰心,在山巅不失态,在泥淖中不抱怨,在乱花中不迷路,能从容、淡定地对待胜负。能驾驭自己,方能驾驭环境。
下棋追求51%的效率,对人生也是极好的借鉴。如今社会上热谈效率、成功,很多人分分秒秒争效率、全力以赴求成功,匆匆忙忙往前跑,很少有时间慢下来,看看天上的云、地上的景,顾不得停一停,听听心灵的呼唤。人生难道就为抓得更多?这样的人生价值观,未必正确。若以51%的精力追求事业,用49%的精力营造一个心灵的后花园,生活会更加优雅,人生会更加灵动。
追求51%,是含蓄之美。花看半开,酒饮微醺,美妙至极。国画“留白”,也正是画家苦心经营的地方。于无声处听到惊雷,方为艺术的高妙之处。
追求51%,是一种智慧。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实力、声望达到顶峰,转而悟出万物盈虚之理,发现了圆满的害处,将书斋取名“求阙斋”,有意自损,化解了官场的险恶。历代很多与他功业相似的人,因追求圆满,反而极度亏损。盈虚之理,何等精微。
51%,极拙,极淡,却有着“大成若缺”的智慧,“真水无香”的境界。
(1)题目“人生控股51%”有什么作用?
(2)文章开头引用李昌镐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3)请分析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全力之后,必有懈怠;极亮之后,必有大暗。
②能驾驭自己,方能驾驭环境。
(4)请为文章补充一个事实或道理论据。
10.(2019九下·玉田开学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我在散场后等你
①我一直都不喜欢母亲,总觉得她是世界上最忙碌的人。我记得年少的时候,小城里放电影或者有戏班子来,她从来都不会有时间陪我去。她总是把我送到电影院门口,为我买好票,而后便逆着来陪孩子一起看电影的家长,往外走。偶尔回头,看到我还站在那里,不满地看着她的背影,便会一挥手,重复那句千篇一律的话:“我在散场后等你。”是的,她唯一能够给我的,就是散场后用自行车载着我回家。
②那年小城里来了难得一见的木偶戏演出。是我最喜欢的安徒生的《睡美人》,为了吸引观众,剧院推出亲子特价票,只要有父母陪着,票一律打7折。周围的同学几乎都有父母相陪,唯独我,在用尽了软磨硬泡的办法后,依然无法将她说动。她照例是淡淡一句话:“妈妈忙,我给你钱,自己去看吧,散场后我在门口的红色柱子旁等你。”
③我终于没有告诉她,这是老师布置的任务,需要写一篇与父母去看木偶戏的观后感,而且文章一定要包括与父母讨论后得出的结论。父亲去世后,她反而愈加的繁忙,忙着工作,忙着做饭洗衣,忙着为我找一个又一个的继父。那晚在她送我去戏院的路上,有一个笑起来很难看的女人拦住她,说:“又有一个合适的对象,有没有时间,见上一面?”她看看一旁神情冷淡的我,为难地笑笑说:“回头再说吧。”这句话,让我最终放弃了在剧院门口,再一次劝她进去的想法。
④她在剧院门口,为我买了一个烫手的红薯,说:“好好看,看完给妈妈讲讲。”我接过她手中的票,不理睬她,随着人流而进了影院,任她站在那里,高喊着:“安安,红薯!”那场戏,我看得漫不经心。我只知道,周围的同学,都有父母陪着,而我孤零零地坐在靠近走廊的位置上,冰冷地接受着外人同情的视线。睡美人终于被王子吻醒的时候,全场观众都站起来欢呼。我在这喧闹里,悄无声息地挤出人群。
⑤初春的夜晚,依然很冷,距离结束和演员谢幕还有十几分钟。而母亲,或许还没有相完她的亲吧。空荡荡的厅堂中,只有两个女人,在议论别人的家长里短。片刻后,其中一个,出去走了一圈,回来后便淡淡地说了一句:“那个棉厂的女工又站在风道里,陪她剧院里的女儿,看戏来了。”而另一个,则边编织着毛衣边不屑地回道:“听说她丈夫去世了,干嘛不找个有钱的男人嫁了算了,这样也省得连一张电影票都舍不得为自己买了。”
⑥我的心突然剧烈地疼痛起来。我一步步艰难地朝门口走去,而后慢慢地掀开厚厚的窗帘布。风呼呼地灌进我的衣服,借着门口微弱的路灯,我看见她,站在剧院的一根柱子后面,紧缩着身体,不停地踱来踱去。
⑦她原来一直都在骗我,所有忙碌的理由,都只是为了能够省下一张票的钱来。她一直以来都在用谎言小心翼翼地维护着我的自尊。
⑧我流着眼泪,朝她走过去。她看见我,立刻迎上来,说:“戏一定很好看,瞧,你脸上现在还挂着眼泪呢。”我抱住她,将剩下的泪水,全都擦到她的衣服上。她拍着我的肩膀,说:“安,别哭,你看你的红薯还在我怀里,热着呢。”
⑨我坐在她的后车座上,吃着香甜的红薯,第一次觉得,她的脊背原来是一片最温暖的山坡,只是我走了那么久,才从背阴处看到那一片温情的阳光。
(1)请分析一下题目“我在散场后等你”的作用。
(2)文章开头写“我”一直都不喜欢母亲有什么作用?
(3)第四段末尾面对“欢呼”,“我”却“悄无声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母亲到底有没有去相亲?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5)请赏析一下“第一次觉得,她的脊背原来是一片最温暖的山坡,只是我走了那么久,才从背阴处看到那一片温情的阳光。”
八、作文
11.(2019九下·玉田开学考)作文
“晒”,有“公开”的意思,如:权力必须晒在阳光下,必须加强监督;“晒”在网上就是本着“分享你的一切,晒出你的一切可以晒的东西”的指导思想,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资源,与人分享,如:晒心情,晒日记,晒房子,晒衣服,晒摄影作品,晒旅游心得等。当然也有一些人把他人的隐私晒到网上,美名其曰“光明磊落的暴露”,一个“晒”字,内涵丰富,能够引发我们许多联想和思考。
请以“晒晒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定;③不得出现套写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处心积虑: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亦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2.【答案】A
【知识点】顿号;分号;引号
【解析】【分析】A项,正确。
B项,“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与“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构成并列,中间的逗号应该为分号。
C项,“四书五经”应该用引号,不能用书名号。
D项,“十七,八”表示的是约数,中间不能用顿号。故答案为A。
故答案为:A
【点评】 分号用以分隔多重复句第一层次的分句,无论该层次若干分句的逻辑关系是什么。首先要考察并列关系的情况。
3.【答案】B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考查句子的衔接与连贯。根据后一句来判断句子即可。“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要对应①句,“花——花香”,很容易判断出答案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4.【答案】(1)采;题;zhuó;guǎng
(2)峻;俊;拨;播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1)作答时,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根据拼音写汉字,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注意“采”的字形和“犷”字的读音。
(2)书写汉字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注意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功能外,还要注意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的写法,对常见的、易写错的多音多义字应重点关注。峻朗-俊朗;声名远拨-声名远播。
故答案为:⑴采;题;zhuó;guǎng;
⑵峻;俊;拨;播。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书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正确的书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义形,弄清字义,要适当拓宽阅读范围,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注意字的偏旁部首,要正确书写;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5.【答案】(1)白露为霜
(2)决眦入归鸟
(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4)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5)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决眦、竞、折腰、归雁、髻”等字词容易写错。
故答案为:⑴白露为霜;
⑵决眦入归鸟;
⑶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⑷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⑸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
【点评】名篇名句的复习策略是:一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复习时,注意效率;二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三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四要注意方法,领悟含义,圈点勾画,边诵边写。
6.【答案】(1)中国选手只注重成绩,而不注重人际交往,不懂得尊重对手。
(2)同学们,分数固然重要,但这个社会除竞争外还会有合作,要文化素养与道德修养共同发展。
【知识点】语言得体;语言连贯;语言简明;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1)从中国选手在奥数赛场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但在素质比拼上交了“白卷”。从中可以看出,中国选手只注重成绩,而不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不注重人际交往,缺少尊重对手的意识。
(2)语言表达题,首先要有称谓(同学们或选手们);其次写清劝说的原因或理由(从社会需要是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兼得的人才的角度谈);第三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最后语气要委婉,不可生硬强迫。做到文明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故答案为:⑴中国选手只注重成绩,而不注重人际交往,不懂得尊重对手;
⑵同学们,分数固然重要,但这个社会除竞争外还会有合作,要文化素养与道德修养共同发展。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⑵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7.【答案】(1)借景抒情;断肠
(2)组成了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1)此曲前三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作者用“枯”“老”“昏”“瘦”等词语勾勒出秋天的萧瑟,“小桥流水人家”又以乐景写哀情,采用借景抒情的方法,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最后用“断肠”一词强烈地表达思念家乡的情感。据此理解填写作答。
(2)曲文中“枯藤老树昏鸦”中“枯”“老”“昏”三个词描绘出当时诗人所处的悲凉氛围;“古道西风瘦马”正是诗人当时自己的真实写照,他长期奔波与劳累已不言而喻了。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作者运用“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苍凉的深秋晚景图,渲染了一种萧瑟(萧索)、荒凉的氛围。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故答案为:⑴借景抒情;断肠
⑵ 组成了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点评】⑴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⑵我们可以通过抓关键要素来推断诗歌的情感类型,关键要素有:一、抓住诗题;二、抓住关键词句;三、抓住意象特点;四、注意诗歌给出的注释。
8.【答案】(1)常常;使痛苦;纵容;轻视
(2)①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这个国家就时时有灭亡的危险。②这样就没有赵国了,你怎么能有这样的富贵呢?
(3)赵之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4)国内有贤臣辅佐,国外有可以与之抗衡的国家与之竞争。 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恒”是“常常”;“轻”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轻视”的意思。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①句中的“入(在国内)、法家(坚持法度的大臣)、拂(辅弼,辅佐)、敌国(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几个词是赋分点;②句中的“是(这)、安(怎么)、得(得到)”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筛选出符合题意的内容作答即可。语句“赵之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叙写平原君家不肯缴纳租税,赵奢因此事而杀掉平原君家九个管事的人。可见赵奢就是一个“法家拂士”。据此理解可作答。
(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选文甲中使国家不灭亡的条件可根据“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理解来作答,即国内有贤臣辅佐,国外有可以与之抗衡的国家与之竞争。乙文中赵奢认为赵国稳定的条件是“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其意思是:只要奉公守法那么上下就安定了,上下安定则国强,国强则赵国政权稳固。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⑴常常;使痛苦;纵容;轻视;
⑵①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这个国家就时时有灭亡的危险。②这样就没有赵国了,你怎么能有这样的富贵呢?
⑶赵之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⑷国内有贤臣辅佐,国外有可以与之抗衡的国家与之竞争。 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
【点评】⑴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⑵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
⑶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概括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按要求概括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甲】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乙】
赵国的田部官吏赵奢征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用国法处治,杀掉平原君家九个管事的人。平原君愤怒,将要杀赵奢。赵奢说:"您在赵国是(王室)贵公子,现在纵容您家而不奉行公事,那么国法就被削弱,国法削弱则国家弱,国家弱则诸侯发兵入侵.这将使赵国无法存在,您又怎么能享有这种富贵!凭您的尊贵,只要奉公守法那么上下就安定了,上下安定则国强,国强则赵国政权稳固,而您贵为王族,难道会被世人看轻吗 "平原君认为他很贤能,把他推荐给赵王。赵王让他主管国家税收,他把税收工作做得很好,使百姓富裕而国库充实。
9.【答案】(1)作为文章的线索,吸引读者。
(2)引出论点,作为事实论据证明论点,从容、淡定地对待胜负,增强文章可读性。
(3)①如果对手没有被击溃,你的破绽就完全呈给了对方,迈最大步子往前冲,也最容易一脚踩空。②人要有拒绝名利诱惑的心力,在山下不灰心,在山巅不失态,在泥淖中不抱怨,在乱花中不迷路,能从容、淡定地对待胜负。
(4)“大跃进”中忽视客观规律,阻碍生产力发展。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知识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文章开头及其作用;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补充论据
【解析】【分析】(1)本文题目“人生控股51%”,这个题目运用数据,新颖别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是这篇文章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全文围绕着这一问题而展开的。据此理解作答。
(2)文章开头引用李昌镐的例子,引出并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只有做到“人生控股51%”,才能取得成功。据此理解作答。
(3)①语句“全力之后,必有懈怠;极亮之后,必有大暗”,要抓住“必有懈怠”“必有大暗”来理解。可结合上下文语句“如果对手没有被击溃,你的破绽就完全呈给了对方”和“迈最大步子往前冲,也最容易一脚踩空”理解作答。②语句“能驾驭自己,方能驾驭环境”的理解,可结合“人要有拒绝名利诱惑的心力,在山下不灰心,在山巅不失态,在泥淖中不抱怨,在乱花中不迷路,能从容、淡定地对待胜负”来分析作答。就是说,一个人只有拒绝名利诱惑,能从容、淡定地对待胜负,才能战胜自己;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战胜一切。据此理解作答。
(4)本题作答可从“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做事要战胜自己”等角度来选择事例作答。答案不唯一,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⑴ 作为文章的线索,吸引读者。
⑵ 引出论点,作为事实论据证明论点,从容、淡定地对待胜负,增强文章可读性。
⑶ ①如果对手没有被击溃,你的破绽就完全呈给了对方,迈最大步子往前冲,也最容易一脚踩空。②人要有拒绝名利诱惑的心力,在山下不灰心,在山巅不失态,在泥淖中不抱怨,在乱花中不迷路,能从容、淡定地对待胜负。
⑷ “大跃进”中忽视客观规律,阻碍生产力发展。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点评】⑴此题考查理解标题作用的能力。这类题型,先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题;再掌握标题的作用:交代主要内容、揭示主旨、点明线索、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设置悬念等;最后结合要求答题即可。
⑵本题考查理解议论文文段作用的能力。议论文首段的作用有:①引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②吸引读者的注意(思考、兴趣);③作本文的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答题时,应先理解首段的内容,再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⑶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关键语句内涵的能力。答题时,首先必须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然后再结合上下文理解,不仅要理解表面意思,更重要的是分析其深层内涵,文章中关键语句的深层内涵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
⑷本题考查给议论文补充论据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论点,然后再根据论点补充恰当的事例和或言,注意补充的事例或名言要典型,要能够证明论点。
10.【答案】(1)作为文章的线索,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
(2)欲扬先抑,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也表达了“我”的内疚。
(3)将喧闹与我的悄无声息对比,写出“我”心中的失落,为下文见到母亲作铺垫。
(4)没有。她原来一直都在骗我,所有忙碌的理由,都只是为了能够省下一张票的钱来。她一直以来都在用谎言小心翼翼地维护着我的自尊。那个棉厂的女工又站在风道里,陪她剧院里的女儿,看戏来了。
(5)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关怀,表达了“我”心中的温暖,对母亲的感激。
【知识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文章标题及其作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比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题目的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来分析。题目常有点明中心事件或主题,充当全文线索,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阅读全文,了解内容可知,“我在散场后等你”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将几件事串联在一起;通过这句话揭示文章主题,突出母亲平凡而细腻的关爱;同时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据此理解作答。
(2)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欲扬先抑: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是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本文表达的是对母亲的讴歌和赞美,而文章的开头写“我”一直都不喜欢母亲,采用的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更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同时也表达了“我”的内疚之情。据此理解作答。
(3)考查对表现手法作用的分析。对比手法是文章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通常是把XX与XX进行鲜明地对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从上文“我只知道,周围的同学,都有父母陪着,而我孤零零地坐在靠近走廊的位置上,冰冷地接受着外人同情的视线”可知,把全场观众“欢呼”与“我”却是“悄无声息”进行对比,更加突出表现了“我”心中的失落,也为下文叙写见到母亲做铺垫。据此理解作答。
(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语句分析作答。文章开关的语句“我一直都不喜欢母亲,总觉得她是世界上最忙碌的人”作了暗示;从文章中的“那个棉厂的女工又站在风道里,陪她剧院里的女儿,看戏来了”“她原来一直都在骗我,所有忙碌的理由,都只是为了能够省下一张票的钱来”“她一直以来都在用谎言小心翼翼地维护着我的自尊”这几个句子,再结合文章第3段可以看出,母亲并没有去相亲,“忙”只是个借口。据此理解作答。(5)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语句“第一次觉得,她的脊背原来是一片最温暖的山坡,只是我走了那么久,才从背阴处看到那一片温情的阳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的脊背”比喻为“最温暖的山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关怀,给“我”以心灵的温暖,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⑴作为文章的线索,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
⑵欲扬先抑,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也表达了“我”的内疚;
⑶将喧闹与我的悄无声息对比,写出“我”心中的失落,为下文见到母亲作铺垫;
⑷没有。她原来一直都在骗我,所有忙碌的理由,都只是为了能够省下一张票的钱来。她一直以来都在用谎言小心翼翼地维护着我的自尊。那个棉厂的女工又站在风道里,陪她剧院里的女儿,看戏来了;
⑸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关怀,表达了“我”心中的温暖,对母亲的感激。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题目的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来分析题目的作用即可。题目常有点明中心事件或主题,充当全文线索,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⑵)本题考查重点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解答本题需要在把握全文内容基础上理解重点语句;
⑶本题考查对比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本题需要结合前后文揣摩作者的心境来回答;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⑸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表达技巧方面,从运用的写作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现的情境、表达的情感几个方面来分析,指出其精彩巧妙之处。
11.【答案】【参考例文】
晒晒我的心事
小时候,我做了一件令人懊悔的事,那就是偷妈妈的钱当我的零花。
那是二年级的一天,放学了,妈妈来接我,我看见好多同学都争先恐后的跑进小卖部里买零食,看着那琳琅满目的零食,我的眼睛闪闪发光;看着同学们津津有味地吃着零食,我的嘴里垂涎欲滴。突然一个同学在后面叫住了我:“张宇灵,我们来买零食吧!”,我无奈地耸耸肩:“哎,木有钱啊!”然后长叹了一口气,跟在妈妈后面有气无力地走。回到家里,我轻轻地走到妈妈身边,给妈妈一边捶背一边说道:“我美貌如花的妈妈,您神马时候给我发月薪啊?”妈妈瞟了我一眼:“你别做梦了,写你作业去。”我的计划落空了,只好垂头丧气地关上了门。
突然,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去偷两个花花?晚上,我蹑手蹑脚地跑进了妈妈的房间,我的脚下就像和猫一样有块肉垫,走起路来轻飘飘的,没有声音,妈妈正聚精会神地玩她的电脑,我乘她不注意,轻轻地拉开了抽屉,摆在我面前的是三个金光闪闪的五毛硬币,我的眼睛睁得比鹅蛋还大,我望了望妈妈,她毫无察觉,我偷偷地拿了一个,这该是我一天的零花钱,哈哈,我心里一阵暗喜呢!我又蹑手蹑脚地把猪钱罐里的钱包拿了出来,偷偷地把五毛钱放了进去,装进了自己的书包里。第二天放学后,我用它买了一袋零食。奇怪的是,平时美味可口的零食,今天吃起来很不是滋味,心里总感觉有点不踏实……
这件事离现在已过去了几年,可我一直没有忘记。每当想起的时候,就后悔莫及,心里沉甸甸的。现在我把这件不光彩的心事晒出来,向妈妈说一声:对不起,妈妈,女儿错了,从今以后,我再不做这种不光彩的傻事了。我要做个阳光的人!
【知识点】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是“晒晒 ”。“晒”是一个动词,依据题目中的材料可知,这里的“晒”,有“公开”的意思;网络上的“晒”又有展示自己的资源,与人分享的意思。生活中,可“晒”的东西很多,可以是人、事、物、情等。如:晒成绩单;晒收获;晒晒班级的乐事;晒晒心情;晒晒摄影作品;晒晒作文;晒晒自己的人生感悟……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一个想要“晒”的素材,叙写与“晒”相关的故事,抒写自己的认知和感悟,表达积极健康的思想。文章可叙可议,选择自己最能驾驭的体裁作文即可。
【点评】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该题目简洁新颖,没有审题障碍,我们写作的思路应在题目中寻找,这个题目在命题上不落窠臼,在思维形式上注重开放,在内容上贴近生活。同时,我们可以选取自己最熟悉、最有话可说的内容来写。写作此类作文,需认真分析理解提示语,提示语为我们作文提供了写作思路,作文内容或线索,启发写作灵感等作用,我们需仔细琢磨体会。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