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闪烁的小星》
课 型
演奏课
执教者
教材分析
《闪烁的小星》是一首曲调流畅、轻快从容的法国民歌。优美而平稳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宁静晴朗的夜空中星星熠熠闪烁的景色,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于学生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在教唱上可能不成问题,但是在小乐器的演奏上可能还是初步接触,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就必须更大地扩充音乐视野,加强音乐体验,丰富音乐感受。通过律动、演奏、创作等一系列体验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速度、力度在不同的条件下产生不同的情绪变化,从而揭示节奏、旋律、音色、速度等不同音乐要素在艺术实践中的表现作用。
学情分析
共享校: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滞后的教学设备、紧缺的教师资源、不被重视的教学态度都是阻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绊脚石。而我们的晓睦塘完小也存于这种情况下,音乐课对于这里的孩子们来说也是个奢望。
中心校:印山小学是宁远县非常不错的一所小学,相比晓睦塘完小有着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强大的师资力量。我校一直牢牢抓住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艺术课程开展率为100%。学校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开阔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获得生动的审美体验。
学习
目标
1、能正确掌握碰铃、沙锤的演奏方法。
2、有感情地边演唱边演奏合作表演歌曲《闪烁的小星》,充分体验感受、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与情感。
3、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自制碰铃、沙锤,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创作的心。
重 点
正确掌握碰铃、沙锤的演奏方法
难 点
有感情地边演唱边演奏合作表演歌曲《闪烁的小星》
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碰铃、沙锤、茶杯2个、矿泉水瓶1个、大米少许
学? 习?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激
趣
导
入
印山小学
&
晓睦塘完小
《闪烁的小星》旋律的模唱和手势的融入,学生既开心的复习了又提起了学生的兴趣。
通过谜语的描述和图片提示,让学生从视觉上初步认识了碰铃和沙锤。
一、律动导入
随《闪烁的小星》音乐旋律,边唱边做柯伊达手势律动。
二、初步认识碰铃和沙锤
互动一:
1、出示图片,根据谜语找出相应的乐器:
(1)姐妹一个样,衣服亮闪闪,是铃不能摇,一碰叮叮响!——碰铃(指名主校回答)
(2)像锤不是锤,轻轻挥一挥,沙沙响声脆!——沙锤(指名分校回答)
学
习
与
指
导
印山小学
&
晓睦塘完小
三、详细介绍碰铃和沙锤
(一)听碰铃音长——碰铃的表演
互动二:(指名主校学生回答)
1、师唱《闪烁的小星》用碰铃伴奏,听一听,老师的两个表演有什么区别,你觉得哪一次表演的更好?
(一个节奏快,密一点,一个节奏慢,稀一点、有余音小尾巴)
2、碰铃演奏姿势:双手拿住绳子的顶帽,运用手腕的力量,相互一碰。
3、主校、分校孩子模仿动作。
通过耳朵听,来区别碰铃和沙锤的声音特点,并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
(二)听沙锤
互动三:(指名分校学生回答)
1、沙锤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声音短、清脆)
2、沙锤演奏姿势:握住锤杆有节奏的摇晃。
3、主校分校孩子模仿
(三)练习正确的演奏方法
1、分组:左边为碰铃组、右边为沙锤组,分组尝试正确演奏沙锤和碰铃。
2、合作练习
(1)碰铃组尝试演奏
X X| X X| X X | X -||
叮 - |叮 - |叮 - |叮 -
(2)沙锤组尝试演奏
X X| X X| X X | X -||
沙 沙|沙 沙|沙 沙|沙 沙
(3)碰铃、沙锤组共同演奏
X X| X X| X X | X -||
叮 - | 叮 - |叮 - |叮 - |
沙 沙|沙 沙|沙沙|沙沙
运用简单的节奏,将碰铃组、沙锤组分开单独练习,再合作练习,分层次训练学生演奏,训练学生的协作能力。
将简单的演奏融入到学生熟悉的歌曲《闪烁的小星》中,既能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又能激发学生演奏的兴趣。
四、演奏歌曲
1、跟视频唱歌曲
2、以第一段为示范,碰铃组尝试演奏第一、二句,沙锤组尝试演奏第三、四句,碰铃、沙锤组尝试共同演奏最后两句。
3、边唱边演奏
4、看老师的手势随乐完整演唱歌曲并用乐器伴奏。
5、跟旋律进行多种演奏方式。
创
造
与
拓
展
印山小学
&
晓睦塘完小
五、自制碰铃和沙锤
互动四:(主校、分校举手回答)
1、思考:同学们能运用生活当中的东西来自制碰铃和沙锤吗?
2、茶杯、矿泉水瓶、大米
请孩子上台自制碰铃和沙锤
3、利用自己自制的碰铃和沙锤在家练习演奏《闪烁的小星》第二段,自行进行演奏编创。
自己动手制作碰铃和沙锤,培养孩子善于观察身边事物、创新意识。
课后小结
今天同学们认识了碰铃和沙锤两个新朋友,还和它们一起进行了演奏,还自己动手制作了碰铃和沙锤,你们实在是太厉害了!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平常的生活当中要有一颗善于发现、善于创造的心,能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自己动手来做一做、敲一敲,创造出更多更有意思的、更好听的音乐好吗?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