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西安市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08 18:31:38

文档简介

陕西省西安市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1.(2020四上·西安期末)空气(  )质量。
A.没有 B.有 C.不确定有
【答案】B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本题考的是空气的性质,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占据一定的空间,有一定的质量。
2.(2020四上·西安期末)加工食品中漂亮的颜色是(  )
A.色素 B.维生素 C.纤维素
【答案】A
【知识点】食品添加剂
【解析】【分析】食品中漂亮的颜色是可食用的色素。
3.(2020四上·西安期末)停止敲锣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锣声,这是因为(  )
A.产生的错觉 B.锣的振动还在继续 C.声音传递慢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因为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停止敲锣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锣声, 是因为锣的振动还在继续。
4.(2020四上·西安期末)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受冷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  )
A.热缩冷涨 B.膨胀 C.热胀冷缩
【答案】C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许多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受冷时,体积会收缩 ,但也有一些物质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如锑和铋。
5.(2020四上·西安期末)用嘴对着空瓶口吹气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空气 B.嘴 C.瓶子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用嘴对着空瓶口吹气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6.(2020四上·西安期末)空气的冷热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  )
A.雪 B.风 C.冷热
【答案】B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本题考的是风的形成。 风是因为空气的冷热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7.(2020四上·西安期末)东汉时期,人们利用热空气的原理制成了(  )
A.锯子 B.指南针 C.孔明灯
【答案】C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本题考的是孔明灯的原理。孔明灯利用热空气原理,空气受热,变轻,会上升。指南针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8.(2020四上·西安期末)暖气的热量是通过水来传递的,我们把这种传递方式称为(  )。
A.传导 B.对流 C.辐射
【答案】B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 能量是守恒的,不会凭空消失或者增加,可以发生转移或者转化。转移主要通过热传递,热传递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暖气的热量是通过水来传递的,我们把这种传递方式就是对流,热传递的一种
9.(2020四上·西安期末)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  )
A.均匀下降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答案】B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热水放在空气中会把热量传递给空气从而降温,刚开始温度差大,回来变小,因而降温也是先慢后快。
10.(2020四上·西安期末)男高音和男低音是(  )不同的表现。
A.高低 B.音调 C.音量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 男高音和男低音这里指的是音调的高低,音调高低主要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11.(2020四上·西安期末)温度计利用了(  )的热胀冷缩原理。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温度计是利用了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液体受热时,体积增大,遇冷时,体积减小。
12.(2020四上·西安期末)下面的饮食方式正确的是(  )
A.肯德基的鸡腿超级好吃,我要天天吃
B.同学嫌我胖,现在开始我只吃菜不吃肉
C.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全部营养,所以我不可以偏食、挑食
【答案】C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合理而且健康的饮食是我们每个人的健康生活方式。我们要做到不吃垃圾食品、油炸食品,要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不可以挑食。
13.(2020四上·西安期末)声音在(  )中传递的速度快。
A.水 B.空气 C.钢铁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常见的介质有固液气,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
14.(2020四上·西安期末)如果在食物上滴碘酒,食物变成深蓝色,说明该食物中含有(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答案】A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解析】【分析】淀粉遇到碘酒颜色就会变成蓝色,我们往往根据这个性质判断食物中是否有淀粉。
15.(2020四上·西安期末)下列食物中主要含有维生素的是(  )
A.青菜 B.虾 C.米饭
【答案】A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不同的食物营养成分不同,青菜主要含有维生素,虾主要含有蛋白质,米饭主要含有淀粉。
16.(2020四上·西安期末)消化道是用(  )的方式使食物前进的
A.食物重力下落 B.蠕动 C.流动
【答案】B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消化道属于消化器官,主要靠肠道蠕动使食物前进。
17.(2020四上·西安期末)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  )和保质期
A.生产日期 B.产地 C.重量
【答案】A
【知识点】食品保质期
【解析】【分析】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吃到健康的食物,一旦食用过期食品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
18.(2020四上·西安期末)下列气体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答案】C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本题考的是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我们可以根据此性质判断该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
19.(2020四上·西安期末)为了保证人体不缺营养,应该(  )
A.缺什么吃什么
B.饮食多样化
C.多吃含有维生素的食物
【答案】B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我们要注意营养均衡,荤素搭配,食物多样性才能保证我们不缺营养,如果挑食可能会导致我们营养不良。
20.(2020四上·西安期末)噪音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针对噪音,我们应该(  )
A.不用去理会
B.远离噪音源头,保护自己的听力
C.制造更大的噪音予以报复
【答案】B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噪音也是一种污染,会伤害我们的听觉系统,因而我们要远离噪音源头,保护自己听力。
21.(2020四上·西安期末)下面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是(  )
A.-11℃ B.-6℃ C.-4℃
【答案】C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本题考的是温度计读数,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读数之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液面。
22.(2020四上·西安期末)人的身体里有一个近7米长的消化系统,不同的消化器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食物在我们身体里的旅行,表达错误的是(  )
A.口腔是消化系统中第一个器官,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
B.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
C.大肠是消化系统中最后一个器官,主要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答案】C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口腔:初步消化食物,食道:输送食物,胃:贮存食物,并消化食物,小肠: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场所,大肠:收集残渣,输送残渣,肛门:将残渣排出体外。
23.(2020四上·西安期末)排序和分类是整理资料的常用方法,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找相同点的方法分类
B.瑞典生物学家林奈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类,这种分类的原则现在应用到了我们的名字,“姓”代表家族,“名”是自己独有
C.分类标准不同,分得结果不一样,太麻烦,不建议
【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分类
【解析】【分析】不同的分类方式有各自的用途和意义。
24.(2020四上·西安期末)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显示,每10人中就有9人呼吸含有高浓度污染物的空气。每年因环境(室外)和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死亡数达700万人,所以,干净的空气对我们十分重要,因此我们要(  )。
A.外出时乘坐私家车出行
B.植树造林,为地球添绿色
C.在雾霾天气里出去玩耍
【答案】B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保护空气资源,外出时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多植树造林。
25.(2020四上·西安期末)下列那种说法正确(  )
A.科学课不仅教会我们科学知识,也教给我们科学方法
B.科学课没有语、数、英课时多,所以不重要
C.科学学习就应该在科学课上完成
【答案】A
【知识点】猜想、假设;观察、比较;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A、 科学课不仅教会我们科学知识,也教给我们科学方法,学会探究科学。
B、 科学课没有语、数、英课时多,但是重要性是一样的。
C、 科学学习应该时时刻刻,随时随地。
26.(2020四上·西安期末)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这种整理信息的方式叫(  )
A.排序 B.分类 C.解释
【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分类
【解析】【分析】本题考的是分类的概念。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这种整理信息的方式叫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整理信息方法。
27.(2020四上·西安期末)保持我们身体体温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富含这种营养成分的食物不可以多吃。
A.蛋白质 B.脂肪 C.碳水化合物
【答案】B
【知识点】脂肪的检验
【解析】【分析】 脂肪是保持我们身体体温的主要营养成分,但不可以多吃,物极必反,过量使用会导致肥胖。
28.(2020四上·西安期末)在探究“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实验时,我认为(  )
A.自己一个人完成实验就没人打扰了
B.温度计手持时累而且抖,可以挂在铁架台上
C.水温可以一直降下去
【答案】B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温度计
【解析】【分析】 A、实验讲究团结合作。
B、 温度计手持时累而且抖,可以挂在铁架台上,既方便也安全。
C、水温不能一直降下去,当和室温相同时温度将停止下降。
29.(2020四上·西安期末)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  )
A.凝固 B.凝结 C.蒸发
【答案】B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化,由气态变成液态是凝结,会放热。
30.(2020四上·西安期末)听小骨是人体最小的骨头,其主要作用是(  )
A.传递振动 B.传递声波 C.支撑
【答案】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本题考的是听小骨的作用。听小骨主要传递振动到内耳。耳朵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外耳:耳廓:收集声音。耳道:传递声音到中耳。中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二、探究题(共2小题,计20分)
31.(2020四上·西安期末)小新想知道空气中有哪些成分,他做了以下实验:
(1)通过学习,小新知道空气是由   、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
A.氮气 B.二氧化硫 C.氧气
(2)小新做了以下实验:把蜡烛放进有水的水槽中,点燃蜡烛;再用带有刻度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一段时间后蜡烛   ,玻璃杯内水面   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通过读刻度线,氧气大约占空气体   
【答案】(1)A;C
(2)熄灭;上升;氧气;21%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的是空气的组成和性质。空气是混合物,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气体组成的。空气中氧气可以支持蜡烛燃烧,氧气约占总空气体积21%。
32.(2020四上·西安期末)小刚利用图中装置,做了以下实验:
(1)在使用酒精灯时正确的方法是: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   ;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用   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把被加热的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   部分加热;用完酒精灯后,用   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2)在一根金属片的A,B,C,D处分别用蜡固定四根火柴,然后用酒精灯给金属片加热。火柴掉落的顺序是   
(3)酒精灯加热时,蜡受热会融化成液态,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态,说明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   
(4)这个实验说明热在固体中传递时,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   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叫   
【答案】(1)三分之二;火柴;外焰;灯帽
(2)ABCD
(3)形态
(4)低;传导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热传递
【解析】【分析】本题考的是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 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用火柴 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把被加热的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 部分加热;用完酒精灯后,用 灯帽 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2、金属片导热是由近及远。
3、 酒精灯加热时,蜡受热会融化成液态,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态,说明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4、热传递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三、科学态度
33.(2020四上·西安期末) 2019年4月4日,据郑州晚报,一黑作坊的五香牙签肉掉地上狗都不吃,冷库里颜色发黑的病死猪肉、鸡肉血污流淌……食品安全事件再一次敲打着我们的神经,我们无法避免社会上一些食品安全问题,但是我们能够有效避免不安全因素,请你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注意食品安全
【答案】(1)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2)多清洗,多浸泡(3)少吃腌腊食品(4)多吃绿色食品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食品保质期
【解析】【分析】我们要注意食品安全,误食不安全的食物可能会出现食物中毒,因而我们要1、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2、多清洗,多浸泡。3、少吃腌腊食品。4、多吃绿色食品。
四、环境与技术
34.(2020四上·西安期末)一个学期以来,你已经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请你用学到的知识分析一下,冰箱后面的散热板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加快散热速度。
【答案】答:漆成黑色、用金属管制作、金属管做成网状增大散热面积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冰箱温度过高会增加耗电量。因而我们要尽可能加快散热速度, 漆成黑色、用金属管制作、金属管做成网状增大散热面积都可以加快散热速度。
1 / 1陕西省西安市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1.(2020四上·西安期末)空气(  )质量。
A.没有 B.有 C.不确定有
2.(2020四上·西安期末)加工食品中漂亮的颜色是(  )
A.色素 B.维生素 C.纤维素
3.(2020四上·西安期末)停止敲锣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锣声,这是因为(  )
A.产生的错觉 B.锣的振动还在继续 C.声音传递慢
4.(2020四上·西安期末)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受冷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  )
A.热缩冷涨 B.膨胀 C.热胀冷缩
5.(2020四上·西安期末)用嘴对着空瓶口吹气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空气 B.嘴 C.瓶子
6.(2020四上·西安期末)空气的冷热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  )
A.雪 B.风 C.冷热
7.(2020四上·西安期末)东汉时期,人们利用热空气的原理制成了(  )
A.锯子 B.指南针 C.孔明灯
8.(2020四上·西安期末)暖气的热量是通过水来传递的,我们把这种传递方式称为(  )。
A.传导 B.对流 C.辐射
9.(2020四上·西安期末)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  )
A.均匀下降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10.(2020四上·西安期末)男高音和男低音是(  )不同的表现。
A.高低 B.音调 C.音量
11.(2020四上·西安期末)温度计利用了(  )的热胀冷缩原理。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12.(2020四上·西安期末)下面的饮食方式正确的是(  )
A.肯德基的鸡腿超级好吃,我要天天吃
B.同学嫌我胖,现在开始我只吃菜不吃肉
C.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全部营养,所以我不可以偏食、挑食
13.(2020四上·西安期末)声音在(  )中传递的速度快。
A.水 B.空气 C.钢铁
14.(2020四上·西安期末)如果在食物上滴碘酒,食物变成深蓝色,说明该食物中含有(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15.(2020四上·西安期末)下列食物中主要含有维生素的是(  )
A.青菜 B.虾 C.米饭
16.(2020四上·西安期末)消化道是用(  )的方式使食物前进的
A.食物重力下落 B.蠕动 C.流动
17.(2020四上·西安期末)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  )和保质期
A.生产日期 B.产地 C.重量
18.(2020四上·西安期末)下列气体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19.(2020四上·西安期末)为了保证人体不缺营养,应该(  )
A.缺什么吃什么
B.饮食多样化
C.多吃含有维生素的食物
20.(2020四上·西安期末)噪音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针对噪音,我们应该(  )
A.不用去理会
B.远离噪音源头,保护自己的听力
C.制造更大的噪音予以报复
21.(2020四上·西安期末)下面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是(  )
A.-11℃ B.-6℃ C.-4℃
22.(2020四上·西安期末)人的身体里有一个近7米长的消化系统,不同的消化器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食物在我们身体里的旅行,表达错误的是(  )
A.口腔是消化系统中第一个器官,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
B.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
C.大肠是消化系统中最后一个器官,主要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23.(2020四上·西安期末)排序和分类是整理资料的常用方法,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找相同点的方法分类
B.瑞典生物学家林奈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类,这种分类的原则现在应用到了我们的名字,“姓”代表家族,“名”是自己独有
C.分类标准不同,分得结果不一样,太麻烦,不建议
24.(2020四上·西安期末)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显示,每10人中就有9人呼吸含有高浓度污染物的空气。每年因环境(室外)和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死亡数达700万人,所以,干净的空气对我们十分重要,因此我们要(  )。
A.外出时乘坐私家车出行
B.植树造林,为地球添绿色
C.在雾霾天气里出去玩耍
25.(2020四上·西安期末)下列那种说法正确(  )
A.科学课不仅教会我们科学知识,也教给我们科学方法
B.科学课没有语、数、英课时多,所以不重要
C.科学学习就应该在科学课上完成
26.(2020四上·西安期末)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这种整理信息的方式叫(  )
A.排序 B.分类 C.解释
27.(2020四上·西安期末)保持我们身体体温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富含这种营养成分的食物不可以多吃。
A.蛋白质 B.脂肪 C.碳水化合物
28.(2020四上·西安期末)在探究“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实验时,我认为(  )
A.自己一个人完成实验就没人打扰了
B.温度计手持时累而且抖,可以挂在铁架台上
C.水温可以一直降下去
29.(2020四上·西安期末)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  )
A.凝固 B.凝结 C.蒸发
30.(2020四上·西安期末)听小骨是人体最小的骨头,其主要作用是(  )
A.传递振动 B.传递声波 C.支撑
二、探究题(共2小题,计20分)
31.(2020四上·西安期末)小新想知道空气中有哪些成分,他做了以下实验:
(1)通过学习,小新知道空气是由   、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
A.氮气 B.二氧化硫 C.氧气
(2)小新做了以下实验:把蜡烛放进有水的水槽中,点燃蜡烛;再用带有刻度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一段时间后蜡烛   ,玻璃杯内水面   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通过读刻度线,氧气大约占空气体   
32.(2020四上·西安期末)小刚利用图中装置,做了以下实验:
(1)在使用酒精灯时正确的方法是: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   ;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用   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把被加热的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   部分加热;用完酒精灯后,用   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2)在一根金属片的A,B,C,D处分别用蜡固定四根火柴,然后用酒精灯给金属片加热。火柴掉落的顺序是   
(3)酒精灯加热时,蜡受热会融化成液态,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态,说明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   
(4)这个实验说明热在固体中传递时,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   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叫   
三、科学态度
33.(2020四上·西安期末) 2019年4月4日,据郑州晚报,一黑作坊的五香牙签肉掉地上狗都不吃,冷库里颜色发黑的病死猪肉、鸡肉血污流淌……食品安全事件再一次敲打着我们的神经,我们无法避免社会上一些食品安全问题,但是我们能够有效避免不安全因素,请你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注意食品安全
四、环境与技术
34.(2020四上·西安期末)一个学期以来,你已经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请你用学到的知识分析一下,冰箱后面的散热板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加快散热速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本题考的是空气的性质,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占据一定的空间,有一定的质量。
2.【答案】A
【知识点】食品添加剂
【解析】【分析】食品中漂亮的颜色是可食用的色素。
3.【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因为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停止敲锣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锣声, 是因为锣的振动还在继续。
4.【答案】C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许多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受冷时,体积会收缩 ,但也有一些物质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如锑和铋。
5.【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用嘴对着空瓶口吹气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6.【答案】B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本题考的是风的形成。 风是因为空气的冷热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7.【答案】C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本题考的是孔明灯的原理。孔明灯利用热空气原理,空气受热,变轻,会上升。指南针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8.【答案】B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 能量是守恒的,不会凭空消失或者增加,可以发生转移或者转化。转移主要通过热传递,热传递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暖气的热量是通过水来传递的,我们把这种传递方式就是对流,热传递的一种
9.【答案】B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热水放在空气中会把热量传递给空气从而降温,刚开始温度差大,回来变小,因而降温也是先慢后快。
10.【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 男高音和男低音这里指的是音调的高低,音调高低主要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11.【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温度计是利用了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液体受热时,体积增大,遇冷时,体积减小。
12.【答案】C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合理而且健康的饮食是我们每个人的健康生活方式。我们要做到不吃垃圾食品、油炸食品,要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不可以挑食。
13.【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常见的介质有固液气,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
14.【答案】A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解析】【分析】淀粉遇到碘酒颜色就会变成蓝色,我们往往根据这个性质判断食物中是否有淀粉。
15.【答案】A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不同的食物营养成分不同,青菜主要含有维生素,虾主要含有蛋白质,米饭主要含有淀粉。
16.【答案】B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消化道属于消化器官,主要靠肠道蠕动使食物前进。
17.【答案】A
【知识点】食品保质期
【解析】【分析】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吃到健康的食物,一旦食用过期食品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
18.【答案】C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本题考的是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我们可以根据此性质判断该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
19.【答案】B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我们要注意营养均衡,荤素搭配,食物多样性才能保证我们不缺营养,如果挑食可能会导致我们营养不良。
20.【答案】B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噪音也是一种污染,会伤害我们的听觉系统,因而我们要远离噪音源头,保护自己听力。
21.【答案】C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本题考的是温度计读数,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读数之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液面。
22.【答案】C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口腔:初步消化食物,食道:输送食物,胃:贮存食物,并消化食物,小肠: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场所,大肠:收集残渣,输送残渣,肛门:将残渣排出体外。
23.【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分类
【解析】【分析】不同的分类方式有各自的用途和意义。
24.【答案】B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保护空气资源,外出时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多植树造林。
25.【答案】A
【知识点】猜想、假设;观察、比较;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A、 科学课不仅教会我们科学知识,也教给我们科学方法,学会探究科学。
B、 科学课没有语、数、英课时多,但是重要性是一样的。
C、 科学学习应该时时刻刻,随时随地。
26.【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分类
【解析】【分析】本题考的是分类的概念。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这种整理信息的方式叫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整理信息方法。
27.【答案】B
【知识点】脂肪的检验
【解析】【分析】 脂肪是保持我们身体体温的主要营养成分,但不可以多吃,物极必反,过量使用会导致肥胖。
28.【答案】B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温度计
【解析】【分析】 A、实验讲究团结合作。
B、 温度计手持时累而且抖,可以挂在铁架台上,既方便也安全。
C、水温不能一直降下去,当和室温相同时温度将停止下降。
29.【答案】B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化,由气态变成液态是凝结,会放热。
30.【答案】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本题考的是听小骨的作用。听小骨主要传递振动到内耳。耳朵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外耳:耳廓:收集声音。耳道:传递声音到中耳。中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31.【答案】(1)A;C
(2)熄灭;上升;氧气;21%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的是空气的组成和性质。空气是混合物,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气体组成的。空气中氧气可以支持蜡烛燃烧,氧气约占总空气体积21%。
32.【答案】(1)三分之二;火柴;外焰;灯帽
(2)ABCD
(3)形态
(4)低;传导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热传递
【解析】【分析】本题考的是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 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用火柴 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把被加热的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 部分加热;用完酒精灯后,用 灯帽 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2、金属片导热是由近及远。
3、 酒精灯加热时,蜡受热会融化成液态,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态,说明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4、热传递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33.【答案】(1)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2)多清洗,多浸泡(3)少吃腌腊食品(4)多吃绿色食品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食品保质期
【解析】【分析】我们要注意食品安全,误食不安全的食物可能会出现食物中毒,因而我们要1、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2、多清洗,多浸泡。3、少吃腌腊食品。4、多吃绿色食品。
34.【答案】答:漆成黑色、用金属管制作、金属管做成网状增大散热面积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冰箱温度过高会增加耗电量。因而我们要尽可能加快散热速度, 漆成黑色、用金属管制作、金属管做成网状增大散热面积都可以加快散热速度。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