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教案+课件+学案+同步练习(打包4套)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教案+课件+学案+同步练习(打包4套)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05 10:49:20

文档简介

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目标导航
1.学会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说出中国卢沟桥守军英勇抗战的故事,知道全民族的抗战从此开始;了解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罪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2.搜集中国军民英勇抗战、侵华日军暴行等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与同学围绕“日军为什么在南京制造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当前日本国内的右翼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认为这是中国人捏造的”两问题进行讨论,学习讨论的方法。 3.通过七七事变中爱国官兵英勇抗战的事迹,激发爱国情感,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通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暴行,认识法西斯反人类、反社会的反动本质与侵略战争的罪恶。了解抗日战争前期,国共两党合作与配合作战,推动了抗日形势的发展,认识民族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
随堂演练
一、选择题
1.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发生
C.卢沟桥事变爆发D.日军攻陷南京
2.1937年发生的南京大屠杀,日寇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 ( )
A.10万人以 B.20万人以上 C.30万人以上 D.40万人以上
3.国难当头之际,中国共产党将中手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任命的总指挥是( )
A.朱德 B.彭德怀 C.叶挺 D.项英
4.日本右翼新编历史教科书将日本在20世纪对亚洲国家的侵略美化成“把亚洲人从欧美统治下解放出来”。以下侵华史实能使这一谎言不攻自破的有( )
①挑起甲午战争,制造旅顺大屠杀 ②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③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④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④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沈阳日军的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一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1)材料中“沈阳日军的行动”是指什么事件 蒋介石要求张学良“力避冲突”的原
因是什么
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引自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的谈话
(2)材料二表明蒋介石的什么态度
(3)对照两则材料,简要说明蒋介石态度转变的原因。
活动探究
用上网的方式,在网上参观北京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南京侵华日军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沈阳九一八纪念馆或各地抗日战争纪念旧址。下载有关材料,与同学们相互交流,谈谈网上参观的体会。
视野拓展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数字
近年来,日本一些持南京大屠杀否定论者在南京大屠杀的数字上大做文章,胡说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还宣扬大屠杀的数字比当时南京城的人口还多,企图一笔勾销日军残杀30万人的大血债。 当时,南京人口数字有案可查。1937年ll月,南京市政府致国民政府内政部公函记载:“一九三七年六月份计为二十万一百六十户,一百零一万五千四百五十口。”至十一月二十三日,仍有“五十余万”。l938年,据金陵大学教授史密斯博士调查,“一年前,南京人口恰好超过一百万;到八、九月份,人口急剧减少;十一月初,又降到五十万”。
答案: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一、选择题
1.C 2.C 3.A 4.B
二、非选择题
(1)九一八事变。 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
(2)蒋介石与国民党政府准备抗日。
(3)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威胁到蒋介石的统治。第18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教材内容:
抗日战争是对中华民族的命运产生巨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是课标和本册课本中的重要内容;而本课介绍了八年抗战开始的标志和日寇的法西斯本质,是抗战的关键知识点。本课讲述了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全国人民共赴国难——全民在抗战兴起的历史。其主线是:全面抗战爆发——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各阶层民众共赴国难。国共两党合作,推动了抗日形势发展,要人士民族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要学习中国均都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课程标准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本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卢沟桥事变,使学生能够简述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2.通过了解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3.通过对比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卢沟桥事变标志全面抗战的爆发,培养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4.通过分析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国民党在抗战初期的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通过学习卢沟桥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6.通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暴行,认识法西斯反人类、反社会的反动本质以及侵略战争的罪恶。
教学重点:
了解日军侵华期间犯下的罪行,学会收集资料,整理资料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思考三个问题:谁写了这样的歌词?为什么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那个时代,唱这首歌的人的内心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用课件播放《义勇军进行曲》音乐及动画> <点名,提问>
生1: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这是田汉写下的词句。
生2:因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我国整个东北,此时继续南下,侵略华北,策动华北五省自治,中国人面临深刻的民族危机,深感中国将亡国灭种。
生3:唱这首歌的人的内心应该充满了深刻的危机感,满怀着同仇敌忾,坚决抗日,挽救民族危亡的感情。
师: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我东北,之后,步步进逼华北,1937年,日寇在卢沟桥,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的抗战从此开始了--今天,我们来学习抗日战争这个单元的第二课:第18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板块一:自主预习,把握基础知识
1.卢沟桥事变: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守军:_________________ 将领: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京大屠杀:
时间:_________________ 手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块二:时光倒流,重温历史
师: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或观看卢沟桥事变录像),了解这一事件的基本情况。然后请同学讲一讲卢沟桥事变是怎么回事。
生:(读书或看录像,然后播放课件讲述)
师:了解了卢沟桥事变之后,我们来据此分小组编写一个探究式的历史短剧,编好之后,请一个组上台来展示。
生:(分小组讨论、编写短剧)
小组历史短剧表演:
生1:(旁白)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了让国民了解此事,战地记者采访了29军军长宋哲元,下面,请看历史短剧--《宋哲元答记者问》
(生2、生3、生4扮宋哲元、参谋、记者入场)
宋哲元:日军已在卢沟桥向我发动进攻。各位记者朋友们,欢迎你们来采访,把这次事变的真相告诉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记者:宋军长你好,请问这次事变是何时发生的?
宋:(回答)
记者:是哪一方首先开枪挑起的?
宋:(回答)
记者:日军进攻我军,是不是因为我军有什么地方触犯了他们?
宋:(回答)
记者:那么日军进攻的理由是什么呢?
宋:(回答)
记者:你认为日军为什么要这样做?
宋:(回答)
记者:听说我军伤亡惨重,有高级将领殉国,您可否介绍相关情况?
宋: (回答)
记者:你一定心情不平静吧,请你对全国人民说几句话,好吗?
宋:(回答)
记者:谢谢你接受采访!(完成目标1.2.3)
师:下面我们学习第二目。
七七事变后,日军华东方面军,动用陆海空军20余万人,大举进攻上海、南京、杭州--沪宁杭,长江三角洲。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12月1日,日军以7个师团的兵力,合围南京。12月13日,南京沦陷! 日寇窜入南京城内,以极其残忍、野蛮的手段,连续6个星期,疯狂屠杀我南京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余万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目标6)
<课件显示多幅日军暴行小图片,或者播放南京大屠杀录像>以下一系列历史图片,真实的记录了大屠杀的悲惨场景,和日寇灭绝人性的野蛮行径!现在,请检测你的观察力:你所看到的日寇屠杀中国人的方式有哪些?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一幅图片,然后回答这个问题。 <凄凉音乐中,逐幅播放屠杀照片>
生:(带着问题观察图片或看录像)
师:日寇的屠杀方式,充分说明了什么?
生:日本法西斯的极端疯狂性和野蛮性!
师:看过大屠杀的照片之后,你有什么话想说?
生:(发表意见)
师:今天,南京大屠杀的惨痛一幕已经成为过去,日本侵略者,也因为战败投降,早已被驱逐出了中国,但是,大屠杀同胞的尸骨还在!现在同学们看到的图片,就是透过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玻璃窗,看到的累累白骨。 历史不容忘却,请同学们记住:<播放课件,展示本目知识点>
南京大屠杀:
时间:1937年12月开始,持续六周
手段:集体枪杀、焚烧、活埋、砍头、军犬撕咬等残忍的手段
结果:屠杀平民和俘虏30万人以上
生:(思考,记忆)
师:学过南京大屠杀之后,我们来做一个活动,以拓展思维。这个活动叫“听故事,动脑筋”。好,下面请同学们听我讲这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长期在日本公司工作的叫青的中国人经历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带一个40多岁的日本人去南京出差,离火车开车还有两个多小时,青向日本人建议是不是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看看,日本人同意了。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他非常仔细地看了所有的文字、照片和实物,包括那累累白骨... ...
动脑筋:他看到的历史场景距今多少年了?那累累白骨本应是多少条鲜活的生命?
生:(思考,回答)
师:此人一定看到了他同胞当年的暴行,有哪些?这种暴行竟然在南京持续了多久?
生:(思考,回答)
师:日本人看完以后,沉默良久。中国人问他:有什么看法?他缓缓地说... ...
动脑筋:如果他是个右翼分子,他会说什么?如果他不是,他会说什么?
生:(思考,回答)
师:中国人听了以后,内心十分感慨... ...
动脑筋:她有什么感慨?(目标5)
生:(思考,回答)
师:(小结)以上就是本课全部内容,现在作小结: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我东北三省,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随之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华北日军侵占平津之后,华东日军进犯沪宁杭,1937年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残的侵略本性!
虽然抗日战争胜利已经60年了,但至今日本政府没有正确看待侵华历史。中国人民必须牢记国耻,居安思危,发奋图强!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确保我们受侵略、遭残害的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板块三:感悟与升华
师:日本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而且至今影响着中日两国关系。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和讨论这样一些问题--<课件显示问题>
问题1: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无恶不作,做了许多坏事,对中国人民犯下了累累罪行,你知道的有那些?
生:屠杀人民,强迫劳动,细菌战,使用化学武器,劫掠文物图书,侵害个人财产等。
师:问题2:日本侵华战争也遗留下许多问题,你知道留下了哪些问题吗?
生: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算起来有一、二十个问题,如:屠杀惨案中人民的受害问题、战俘劳工受害问题、慰安妇及妇女受害问题、细菌武器受害问题、化学武器受害问题、私人财产损失问题、被劫文物图书归还问题等。
师:问题3:现在,在日本法庭进行的由中国受害者起诉的二战民间受害诉讼有几十起,这些案件都要求日本政府和有关企业谢罪赔偿。对这些诉讼,日本有人认为中国人穷疯了,到日本要钱啦。你如何看待此事? (目标4)
生:无恶不作的日本侵略者严重侵害了中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灾难!日本政府和有关企业谢罪并赔偿是理所当然、责无旁贷的!
师:问题4:现在,日本国内不时出现一些公然篡改历史、美化侵略的事情,日本政要络绎不绝地参拜靖国神社----靖国神社内供奉着大约二百四十六万个亡灵,其中一千多个灵位是二战中的甲级、乙级和丙级战犯,其中包括战后处以死刑的东条英机、大屠杀元凶松井石根等十四名甲级战犯。对此,你作何感想?
生:这表明确实有那么一股势力企图重温军国主义的旧梦。他们的言行不能不激起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愤慨。日本今后究竟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还是别的什么道路,应当引起世人的高度警惕。日本必须妥善处理好历史问题,肃清反动的历史观,才能有助于改善自已的国际形象,有利于日本同邻国建立信任关系。
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曾指出,两国曾有过一段不幸的历史,但不应使历史成为包袱,日本普通民众悼念在战争中死去的亲人是可以理解的,但甲级战犯是对战争负有重要责任的人,日本领导人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中国人民无法理解和接受。
师:问题5:影星赵薇曾经穿了一件这样的衣服----图形是日本在二战中使用的海军军旗,参加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兵就是拿着这样的旗帜。你对此事怎么看?
生1:许多人都不知道这是日本的海军军旗。那么,赵薇最多不过是因为无知而犯下了过失… …
生2:公然把日本军旗图形的衣服穿在身上,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当年受过侵华日军蹂躏的幸存者的羞辱,更是对整个华夏民族的背叛。
师:问题6:你能从身边找到一些日本侵华战争遗留下的痕迹吗?
生:(回答)
巩固与检测
1.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共杀害中国军民( )A30多万 B15多万 C20多万 D50多万
3.下列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生于1936年12月 B屠杀手无寸铁的百姓
C侵略者手段极其残忍 D屠杀达30多万中国同胞
4.2006年2月4日,日本外务大臣麻生太郎称,台湾今天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得益于日本的殖民统治。其根本目的是( )
A说明事实 B美化侵略 C关心台湾 D重视教育
5.右图(1937年7月7日第二十九军士兵守卫卢沟桥)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A中国开始转入局部抗战
B中国全民在抗战从此
C开始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大捷
D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战役
四、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大量采用了网络自主探究的形式,学生兴趣大,课堂信息容量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收集整理历史信息,并由历史材料中提炼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也进一步锻炼提高了学生使用POWERPOINT软件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能力、分析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整节课环节安排紧凑,使用方法得当,达到了预期的三维目标。但限于学生的水平不一的现实状况,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展示能力差异较大,一小部分学生难于跟上教学进度。因此,下一阶段的尝试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提高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感,培养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共26张PPT)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一、卢沟桥事变
1、时间:
2、地点:
3、性质:
1937年7月7日
北平西南卢沟桥
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
思考问题
日军选择在卢沟桥的原因?
怎么理解课文中“蓄谋已久”?
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守军是怎么做的?表现了
怎么样的民族精神?
全民族抗战中的“全民族”怎么理解?
二、共赴国难——国共第二次合作
红军
南方游击队
正面战场
八路军
新四军
国民党军
1937年7月平津沦陷。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七七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日军在南京枪杀后,浇上煤油准备焚烧中国平民
日军教官在教士兵如何杀中国人
搞杀人比赛的野田毅和向井敏明
看完历史图片后,你有怎样的感想?
南京大屠杀(1937.12. 南京)
1.暴行: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的一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2.手段:集体枪杀、焚烧、活埋、砍头、军犬撕咬等。
3.人数:30万以上
4.目的:耀扬国威,最终灭亡中国
——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凶狠残暴的侵略本质!
日本首相小泉2004年1月1日参拜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是日本明治时期建立的,日本政客频频参拜的东京靖国神社里供奉着东条英 机等14名二战甲级战犯和约2000名乙、丙级战犯的牌位。靖国神社已成为日本右翼势力的精神支柱和聚会地。
日本修改教科书,企图否认侵华的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日本新版教科书对南京大屠杀作这样的叙述:“关于这一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有许多疑问点,有各种各样的见解,现在还在持续争论”。
日本政府审定通过的历史教科书中,将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轻描淡写地涂改为“只不过是日军‘炸毁了南满铁路”;将对中国东北的全面侵略说成是“进入”;把关于建立伪满洲国的内容称为:“由于日本重工业的进入,满洲国在五族协和、建设王道乐土的口号下,经济得到了发展,入境的中国人等明显增多。”日本右翼势力这种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卑鄙行径,使我们更加不能忘记历史的真实。
有人说:“日本侵华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做人要向前看。”对此,你又是如何看的呢?
凝视300000——历史不容忘记
凝视300000 —— “3”后面是一个个“O”(零)吗
不—— 分明是一颗颗屈死的头颅, 正面对屠刀, 怒目相看!
凝视300000 —— “3”后面是一个个“0”(圈)吗
不____分明是一根根高悬的绞索,东条英机们 ,不正吊死在耻辱柱上?!
凝视300000 —— 字字在喷火,声声在呐喊:
   多行不义必自毙,
   血债定要血来还!
写给日本中学生的一封信第18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基础巩固题
1. 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 任总指挥;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革命军陆军新编 。国民党军纷纷开赴抗日前线,从 抗击日军。
2.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 )
A.八一三事变 B.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一·二八事变
3.卢沟桥事变又称 (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柳条湖事件 D.八一三事变
4.“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以实际行动唱响这首战斗歌曲的是 ( )
A.东北义勇军
B.东北人民抗日游击队
C.十七路军
D.二十九军
5.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20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 )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旅顺大屠杀
6.南京被日军攻陷的时间是 ( )
A.1937年7月 B.1937年11月
C.1937年12月 D.1938年1月
7.日军在卢沟桥事变后未能速战速决地火亡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军民英勇抵抗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日本的综合国力下降
D.美国对日宣战
8.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的一个共同主题是 ( )
A.歌颂祖国 B.追求理想
C.抗日救亡 D.抨击时弊
9.阅读下列材料:
在卢沟桥作战中,二十九军组织大刀突击队夺桥,战士们抡起大刀,冲入敌阵,展开激烈的肉搏战,几乎全部战死桥头,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卢沟桥。音乐家麦新为此作《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抗战的正规军,后面有支前的老百姓,我们万众一心共同前进。冲向那敌人,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歌成为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
请回答:
(1)《大刀进行曲》中的“鬼子们”指的是什么人
(2)大刀突击队的英勇事迹及《大刀进行曲》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3)这首歌成为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报道如下消息: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中国人的比赛,看谁先杀满100个。后来他俩见面时,向井杀了106人,野田杀了105人。但难以确定是谁先杀满100人,难分胜负,于是决定继续进行比赛,看谁先杀到150人。
材料二 1937年12月,大约有l万名年龄在13-30岁的中国人被带出南京城到靠近轮渡码头的长江边,在那里日本人用野战炮、手榴弹、机关枪向他们开火,大部分的尸体被抛到江里……
请回答:
(1)这两则材料反映了日本侵华战争中的什么历史事件 日军在当地共杀害了多少中国人
(2)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强化提高题
11.1937年7月7日至1845年8月,属于 ( )
A.抗日战争时期 B.大革命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土地革命时期
12.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日本就开始侵略中国,而我们把1937年的七七事变作为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原因是 ( )
A.日军进攻北平
B.事变加速了国共合作的进程
C.二十九军奋起抵抗
D.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13.1937年8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为( )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国民革命军新四军
C.抗日革命军第八路军
D.国民政府军第八路军
14.担任新四军军长的中国工农红军( )
A.叶剑英 B.叶挺
C.项英 D.刘伯承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卢沟桥事件能否不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于日本政府的态度,和平希望绝续之关键,全系日本军队之行动。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和平的,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
——蒋介石《对日本一贯的方针和立场》
材料二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即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该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和估计。
——(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卢沟桥事变各持何种态度
(2)你赞成哪一种态度 说说你的理由。
课外延伸题
16.抗战开始后,国民党正面战场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日本军队武器精良,蓄谋已久
B.国民政府兵力不足,装备较差
C.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路线
D.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17.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
C.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建立的
D.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18.阅读下列材料:
近年来,日本政府审定通过右翼学者编写的初中历史教科书,极力否认和美化日本的侵略历史。2005年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送审本(简称“送审本”)中对于有关历史事件的描述:
材料一关于卢沟桥事变
200l版说:“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进入战斗状态。虽然当时人们希望现场解决,但是不久日本方面大规模派兵,国民党政府也立即发布了动员令,此后进入了持续八年的日中战争。”
送审本强调:“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也就是说,旧版本尚承认日本大规模派兵在先,新版本则将卢沟桥事变完全算成中国的责任,是中国方面扩大了事态。
材料二关于南京大屠杀
2001版在《日中战争》一节的正文中的括号内加了一句话:“那时,日本军队导致民众中也出现了很多死伤者,这就是南京事件。”将大屠杀以“事件”一词轻轻带过,文后又以稍小字体介绍:“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这就使括号中的那句话进一步大打折扣。
送审本将括号中那句话删除,只是在一张名为“因巷战而遭到破坏的上海市区”的照片上面用小字注解重复了上面的那句话。也就是说,教科书进一步否定了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而且几乎使读者不会注意到南京大屠杀这个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事实是什么
(2)材料二的事实是什么
(3)现在许多日本人不承认侵华史实,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中考链接题
19.(2006·山东)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九一八事变②七七事变
③八一三事变④西安事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④②
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答案
1.1937第八路军朱德第四军正面
2.B解析:本题考查重大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影响,掌握结论性 观点是深刻理解、把握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环节。八一三事变 是淞沪会战的开始。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不战而退入关内, 东北沦陷。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淞沪停战协定》。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 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因此答案为B。
3.B
4.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七七事变爆发后, 二十九军奋起抵抗,表现了不怕牺牲的精神,分析题意选D。
5.C
6.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37年12月,日军攻陷 南京,所以答案是C。
7.A8.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由题干中提 供的“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分析选C。 9.(1)日本侵略者。 (2)体现了抗日军民团结一心,共抗外侮,誓死杀敌的爱国主 义精神。 (3)激励着中华儿女英勇抗战。
10.(1)南京大屠杀。杀害了30多万人。 (2)从日军两少尉进行砍杀中国人比赛可以看出,日军杀人 如麻,没有人性,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是十分残酷 和野蛮的,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我们要不忘国耻, 为中华的振兴而发愤学习;要时时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维护世界的和平。
11.A
12.D
13.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37年8月,根据 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简称八路军,答案是A。
14.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新四军军长是叶 挺,答案是B。
15.(1)材料一:和平解决,也不放弃武力;材料二:团结一心, 坚决抗击外来侵略的态度。 (2)开放性胚目,言之有理即可。
16.C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根据题干的要求,对 选项进行分析、思考、理解和排除。题干的信息,一是时间 界定——抗战开始后;二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在选项中A、B 都有合理之处,但不是根本原因;D选项发生在抗日战争进人 相持阶段后,不符合时间要求。因此答案为C。
17.A解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 步形成。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同年9,El国民党中央公布了 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中国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所以,只有A 项符合题意。
18.解析:本题是一道与时政热点相结合的题目,考查日本侵华 史的相关内容,并与当今国际形势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史 鉴”的功能。 答案:(1)卢沟桥的日军为非法驻军,中国守军当然要护卫领 土,在1937年7月7日之前,日本军队也曾开过枪;而且到 目前也没有史实证明中国士兵首先开枪。 (2)1937年12月13日凌晨,日军攻陷南京城,对南京市民犯 下滔天罪行。“二战”后东京法庭已经认定日本的犯罪事实, 当时说的数字是20万以上,而事实上学者的研究是30万以 上;后来,也有很多资料史实证明南京大屠杀日军的暴行。 (3)日本否认侵华历史让中国人寒心。我们要正视历史,以史 为鉴,避免重蹈覆辙,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居安思危, 不忘国耻,牢记历史,奋发图强,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 大力发展国家的实力等。(主题明确,思想健康均可)
19.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掌握情 况。“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 年;“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八一三事变”发 生在1937年8月13日,答案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