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同步精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同步精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11 17:4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同步精练
一、单选题
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11、12世纪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个青春期,达到了它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
?

A.
经济的发展和罗马法的修订
B.
庄园经济的兴起和封君封臣制度的确立
C.
教权的削弱和王权的加强
D.
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产生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
?

A.
空前加强教会的实力
B.
使得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C.
形成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条件
D.
推动世俗封建主势力增强
对“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解读正确的是(?
?

A.
城市不在领主的领地上
B.
城市取得“特许状”,完全摆脱国王的控制
C.
农奴一旦进入城市就获得市民身份,从此享有自由
D.
自由城市的市民享有财产权,工商业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12世纪的西欧城市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人身份。下列表述与这些现象相符的是(
)
A.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B.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
西欧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D.
大学是“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中古西欧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
城市市民阶层逐渐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B.
更多有手艺的农奴逃离庄园成为城市自由民
C.
中世纪西欧大学的兴起和教育的蓬勃发展
D.
城市居民为争取自由、自治不断进行斗争
法王腓力二世正是在市民的支持下,获得英国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并将佛兰德尔地区置于法国的控制之下,奠定了强大王权的基础。这说明了()
A.
市民阶级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B.
市民在王权的保护下政治权利扩大
C.
城市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市民阶级逐渐成为政治力量
11—13世纪,西欧许多城市成为自由城市,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这个“新的群体”是指(?
?

A.
无产阶级
B.
早期资产阶级
C.
封建贵族
D.
骑士阶层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A.
城市自治权
B.
人身自由权
C.
特许经营权
D.
男女平等权
中世纪欧洲城市中,手工业者为了保护同行利益不受外人侵犯而成立的一种社会组织是(?
?

A.
行会
B.
庄园
C.
作坊
D.
教会
下面关于西欧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伴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发展,西欧工商业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B.
为了获得城市自治权,城市居民通常采用金钱赎买或武力斗争的方式
C.
西欧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孕育了近现代西方文明,推动欧洲大学的兴起
D.
享誉世界的学府牛津大学和巴黎大学都是在教会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欧大学
历史课上,老师安排同学们搜集“日本大化改新、伊斯兰教的传播、法兰克王国、西欧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等相关资料,作为下节活动课讨论的主要内容。该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
A.
古代亚非文明
B.
改革促进社会进步
C.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D.
亚欧封建社会
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下列各项与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无关的是()
A.
选拔官吏的需要
B.
教师行会的出现
C.
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D.
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下列各项中,属于中世纪西欧社会特征的是()
①封建庄园经济盛行②城市复兴③民主制度盛行④大学诞生⑤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甚至享有赋税、司法等方面的特权。这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
?

A.
具备政府管理职能
B.
享有充分言论自由
C.
受到世俗权力支配
D.
拥有较大的自治权
“博洛尼亚大学处于意大利北部,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此后该校还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这段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
?

A.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B.
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
C.
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D.
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
二、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庄园中有自己的铁匠、磨坊主、制革工人以及织布匠
┅┅几乎每一个村落里都有磨┅┅人们穿的衣服由羊毛和大麻、亚麻制成┅┅庄园里通常都有酒坊,农民可以去酿酒┅┅当时存在的庄园法庭,审理各种诉讼案件┅┅由当地全体居民出席,依习惯法判决。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9世纪前后,欧洲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耕作技术不断提高┅┅在封建主的领地内,形成了一批有熟练手艺的铁匠、木匠、武器匠、皮革匠等。他们一般都渴望独立生产,脱离对封建主的依赖┅┅聚居而进行手工业的生产,他们把手工业品卖给农村,买回粮食和原材料。西欧的城市是工商业发展的结果。
材料三?
他们(新兴市民)要求建立城市学校,由城市当局选聘教师、决定学费、确定入学条件,学习处理商业事务与行会行政事务,培养职业技术技能┅┅许多学校摆脱教会控制,奠定了近代欧洲世俗教育的基础。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西欧庄园的特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说明,西欧手工业发展的基础和结果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的说明“西欧庄园”、“城市的兴起”以及“世俗教育产生”(大学兴起)之间的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发展工商业……私立学校纷纷创立,与此相适应,一个以教育为职业的塾师阶层形成。新兴市民要求建立城市学校,由城市当局选聘教师,决定学费、确定入学条件,学习处理商业事物与行会行政事务,培养职业技术技能。于是多数城市形成了世俗教育学校。
材料二?
同商人居住城市一样,在城镇建立的大学也实行完全的自治,既不受任何上级的管辖,也不受所在地方的限制。中世纪大学的基础课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学习专业课程,有法学、医学和神学。
材料三大学的形成……一方面,刺激了城市贸易,另一方面,大学使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吸收新的居民。在当时,居民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之一。
???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学有哪些特点?
(3)根据材以上材料和探究,请你谈谈大学与城市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西欧商业城市的兴起,一举改变了城市的传统角色,城市开始由依附于乡村转变为支配乡村,开始由依附于国家权力转变为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进而支配国家权力。进入近代以后,城市的产业——商业和手工业逐渐成为西方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城市的主人——商人和手工业者逐渐成为西方国家统治阶级的主体,城市的文化——商业文化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所以说,近代的西方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世纪的城市文明。
——雷恒军《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人自治研究》
材料二: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恰恰因为它们再从头开始,而且处于政治上支离破碎的欧洲而不是坚如磐石的帝国的结构中,所以自治市的自由民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自信和独立,这种自信和独立是欧亚大陆其他任何地方所没有的。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1、12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需求迫切,欧洲许多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学校。这些学校开设实用知识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在单一学科的私人学校或教会学校整合演变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1)材料一中的城市实现由“依附于国家权力”到“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的转变的主要方式有哪些?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经济地位。
(2)结合材料二指出,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与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3)材料三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学自治地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综合上述材科,概括指出中世纪城市文明的历史作用。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ABC.均不符合题意。
D.11和12世纪,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市民开始与封建主展开斗争,在城市的兴起和商业的发展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故D正确。故选D。
2.【答案】C
【解析】?C.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形成了市民阶级和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条件,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史实。故选C。
3.【答案】D
【解析】?D.自由城市的市民获得人身自由,市民享有一定的经济权利,且随着工商业的进步,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故D正确。
A.城市大多位于领主的领地上,只是领主不得随意征税和剥夺市民的财产,故A错误。
B.城市取得特许状后,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故B错误。
C.一个农奴逃到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才能够成为自由人,受到城市法律的保护,故C错误。?故选D。
4.【答案】B
【解析】B.依据“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人身份。”及所学知识可知,手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他们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很多人进入城市以前还是农奴,一旦进入城市,就意味着享有一定的自由权利,因为城市是有着一定特权的地区。当时,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他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重新变成农奴。随着更多的城市取得自由,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成了自由人,而且,城市工商业还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故C正确。
ACD.依据题干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故选B。
5.【答案】A
【解析】A.10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的城市,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等都有许多著名的城市。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故A正确。BCD.三项所述题干无体现,故选A。
6.【答案】D
【解析】D.根据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古时期,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壮大,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有的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力赢得自治权,琅城市民争取自治的斗争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法王腓力二世正是在市民的支持下,才获得领地,故D正确。
AB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项不符合题意,故ABC错误。?故选D。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早期资产阶级的产生。随着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故选B项。
8.【答案】A
【解析】略
9.【答案】A
【解析】中世纪欧洲城市中,手工业者为了保护同行利益不受外人侵犯而成立的一种社会组织是行会。故选:A。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西欧城市和大学的兴起。11世纪,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活日益复杂,城市市民对知识的需求显著增加,大学应运而生。教会出于研究和传播神学的需要,也积极参与大学的兴办。但牛津大学不是在教会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欧大学,故选D。
11.【答案】D【解析】D.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法兰克王国采邑制的实行使西欧封建制度确立;伊斯兰教的传播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是封建制国家;西欧中世纪的城市,琅城市民为争取自治权而斗争是城市市民展开的与封建主的斗争,因而该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亚欧封建社会。故D正确。
ABC.依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三系都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ABC。故选D。
12.【答案】A【解析】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学的兴起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当时大学产生的背景有: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国王与教皇的支持;教师行会的出现;但与选拔官吏的需要无关,故A说法错误。
BCD.综上所述,这三项表述与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有关,故BCD说法正确。
故选A。
13.【答案】D【解析】①②④⑤.经济方面,经济自给又自足,封建庄园广盛行,思想方面,封建神学禁异端,控制文化独专行,大量的人涌入城市,这些人需要生活,所以手工行业开始盛行,促使商业的繁荣,许多大学出现,故①②④⑤正确。
③.民主制度盛行是在西欧奴隶社会,故③错误。故选D(①②④⑤)。
1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大学的兴起是欧洲中世纪教育的重要成就之一,在西欧有许多著名大学,如法国的巴黎大学和英国的牛津大学。欧洲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据“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甚至享有赋税、司法等方面的特权”可知,这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拥有较大的自治权。故选D。
1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世纪欧洲大学。依据题干“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可知,这段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是为社会服务的,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故选A。
16.【答案】(1)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2)基础:西欧庄园经济的发展。结果: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兴起。
(3)西欧庄园-——城市的兴起——世俗教育产生(大学兴起)。说明:西欧庄园的发展促进了一部分人脱离庄园从事手工业,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开始兴起。城市兴起以后,新兴的市民阶级为了城市发展的需要推动世俗教育产生(大学兴起)。
17.【答案】(1)新兴市民阶级的要求;发展经济的需要;新的塾师阶层的形成。
(2)大学具有自治权;课程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受基督教神学的影响)。
(3)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大学的产生提供了经济条件;大学的形成又进一步推动城市的繁荣。
18.【答案】(1)方式: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经济地位:工商业中心;近代资本主义的发源地。
(2)中古西欧城市有自由和自治权。
(3)原因: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表现: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和教育自主权。
(4)中世纪城市文明孕育了近现代文明;促进了西欧的近代化进程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