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新课标同步授课课件(打包2套)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新课标同步授课课件(打包2套)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05 10:50:00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
一、点击课程标准,明确学习重点
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1、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2、孟良崮上火如潮
3、千里跃进大别山
二、漫步历史长廊,汲取知识精华
时间:1947年3月~1948年3月
——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革命圣地延安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中部,东临黄河,与山西相临,西面与甘肃接壤。
延安是革命圣地,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特殊位置,现存革命旧居140多处,其中有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王稼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旧址凤凰山;以及宝塔山、枣园、杨家岭等地。
延安是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南京
武汉
西安
郑州
大别山
国民党重点进攻
北平
延安
上海
国民党进攻方向
解放区
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国民党进攻山东解放区
从上图显示的国民党军重点进攻的形势,说一说人民解放军应采取怎样的战略战术,以及为什么要放弃延安?
议一议
毛泽东转战陕北
延安
青化砭
蟠龙
羊马河
延川
清涧
绥德
小河
米脂
责口镇
朱官寨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947/3---1948/3)
沙家店
中共中央进军方向
孟良崮上火如潮
孟良崮
粟裕和陈毅
华东野战军向孟良崮挺进
张灵甫毙命处
千里挺进大别山
点击画面
播放视频
想一想
说说解放军的战略反攻,为什么选择在大别山地区?
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南京
武汉
西安
郑州
千里跃进大别山
北平
延安
上海
国民党进攻方向
解放区
解放军进攻方向
华东解放军
晋冀鲁豫解放军太岳兵团
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刘伯承和邓小平
1947年6月,刘邓大军主力夜渡黄河
走向战略进攻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原因: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25万兵力,突袭延安,敌众我寡,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
经过及结果:毛泽东、周恩来转战陕北,指挥解放战争;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野战军,粉碎了敌人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千里跃进大别山
孟良崮上火如潮: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等指挥下,取得孟良崮战役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经过: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
时间:1947年6月
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三、本课小结
四、达标检测
1.1947年夏,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的是 ( )
①彭德怀 ②贺龙 ③刘伯承 ④邓小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在右图所示战役中,刘伯承号召大家:“面前即使横着刀山火海,
我们也必须打过去!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次战役是( )
A.挺进大别山
B.转战陕北
C.孟良崮战役
D.百团大战
D
A
3.曾指挥百团大战,又领导西北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
解放区进攻的中共领导人是( )
A.彭德怀 B.刘伯承 C.陈毅 D.邓小平
4.右图漫画《沉重的铁锤连续的打在蒋介石的脊骨上》反映
了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你认为这一历史事件
( )
A.粉碎了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B.粉碎敌人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
C.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
D.粉碎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