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打包3套)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打包3套)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05 10:50:00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温故而知新
1、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2、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导入新课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但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生产资料仍归私人占有。为此,党和政府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了“一化三改造”的伟大历程。
目录导航
学习目标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知识目标:
1、了解过渡时期的含义和过泄劲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2、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3、知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能力目标:
识图图片和绘制本课的知识线索图。
情感目标:
1、认识我党创造性开辟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意义。
2、感受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进一步认识到应该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已应有的贡献。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制定)
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社会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基础
条件
疑难解析: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什么?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个把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改革并举的计划,其实质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社会的惟一的经济基础。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比较(人均)
中国
(1952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钢产量 2.37公斤 5138.3公斤 4公斤
发电量 2.76千瓦时 2949千瓦时 1.09千瓦时
材料分析:
通过上述图表的数据,说一说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原因。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总结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
1、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
3、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4、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第一个五年计划示意图
鞍山钢铁公司
三、“三大改造”高速进行
什么叫“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一场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变革。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阅读教材,填写完成下表
项目
农业、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针
原则
方法
步骤
三、“三大改造”高速进行
项目
农业、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针 发展、稳步前进 赎买
原则 自愿互利
方法 典型示范逐步推进 加工定货、统购包销、公私合营
步骤 农业互助组

初级合作社

高级合作社 初级国家资本主义

高级国家资本主义

全行业公私合营
三、“三大改造”高速进行
农民积极报名入社
农业合作化完成后向毛主席报喜
太原手工业者庆祝胜利
北京工商界向毛泽东报喜
广州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
三、“三大改造”高速进行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三大改造”高速进行
三、“三大改造”高速进行
总结“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
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的巨变。
1953年中共中央颁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是一个把生产力的发展同生产关系改革并举的计划。在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开始了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基本任务提前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在短短的七年时间内,我国实现了革命性质和社会性质的巨大转变,这是历史的创举和伟大的进步。(共20张PPT)
温故而知新
1、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2、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导入新课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但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生产资料仍归私人占有。为此,党和政府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了“一化三改造”的伟大历程。
目录导航
学习目标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知识目标:
1、了解过渡时期的含义和过泄劲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2、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3、知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能力目标:
识图图片和绘制本课的知识线索图。
情感目标:
1、认识我党创造性开辟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意义。
2、感受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进一步认识到应该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已应有的贡献。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制定)
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社会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基础
条件
疑难解析: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什么?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个把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改革并举的计划,其实质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社会的惟一的经济基础。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比较(人均)
中国
(1952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钢产量 2.37公斤 5138.3公斤 4公斤
发电量 2.76千瓦时 2949千瓦时 1.09千瓦时
材料分析:
通过上述图表的数据,说一说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原因。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总结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
1、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
3、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4、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第一个五年计划示意图
鞍山钢铁公司
三、“三大改造”高速进行
什么叫“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一场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变革。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阅读教材,填写完成下表
项目
农业、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针
原则
方法
步骤
三、“三大改造”高速进行
项目
农业、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针 发展、稳步前进 赎买
原则 自愿互利
方法 典型示范逐步推进 加工定货、统购包销、公私合营
步骤 农业互助组

初级合作社

高级合作社 初级国家资本主义

高级国家资本主义

全行业公私合营
三、“三大改造”高速进行
农民积极报名入社
农业合作化完成后向毛主席报喜
太原手工业者庆祝胜利
北京工商界向毛泽东报喜
广州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
三、“三大改造”高速进行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三大改造”高速进行
三、“三大改造”高速进行
总结“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
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的巨变。
1953年中共中央颁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是一个把生产力的发展同生产关系改革并举的计划。在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开始了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基本任务提前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在短短的七年时间内,我国实现了革命性质和社会性质的巨大转变,这是历史的创举和伟大的进步。(共16张PPT)
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八年级下册课件
说一说:图片向我们讲述了什么事情?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
中 国
(1952年产量) 印 度
(1950年产量) 美 国
(1950年产量)
钢产量
(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
(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从表格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为此,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什么是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的任务是什么?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有哪些?
从这些成就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说一说
你了解的“三
大改造”。
参加合作社农户 占全国农民总数(%) 参加高级生产合作社 占全国农户总数(%)
1.18亿户 96.3 1.0742亿户 87.8
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
上海信大祥绸布店“公私合营”时的情景。
1956年1月10日,毛泽东在上海市长陈毅陪同下,视察上海公私合营申新九厂,和荣毅仁交谈。
为什么说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了?
首都各界举行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的庆祝大会。
辨析题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请动手制作一个本课的知识网络。
动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