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同步精练
一、单选题
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下列关于该帝国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
其皇帝查士丁尼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查士丁尼法典》
B.
该帝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C.
该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D.
1453年,该帝国被奥斯曼帝国灭亡
“法治”是现代社会稳步发展的前提。早在古代社会,各国就制定了法律,加强法制建设。有这样一部文件,它承认奴隶制度,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它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
)
A.
《法学汇纂》
B.
《十二铜表法》
C.
《新法典》
D.
《查士丁尼法典》
《兴盛与阴谋:
拜占庭帝国》的叙述力求引人入胜,不落俗套。每一处细节、每一个形象、每一桩轶事、每一件史实,都会让你耳目一新——让你感受到那遥远年代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在该书中可能会出现的场景有(?
?
)???????
从7世纪起,拜占庭帝国受到外族的进攻
东征的十字军曾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拜占庭灿烂的文化
14世纪帝国灭亡
A.
B.
C.
D.
图中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见证了君士坦丁堡一千多年的辉煌。建造这座大教堂的帝国,后来被哪个政权灭亡了(?
?
)
A.
奥斯曼土耳其
B.
法兰克王国
C.
蒙古帝国
D.
阿拉伯帝国
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延续时间达一千多年之久,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的大帝国是
A.
罗马帝国
B.
拜占庭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亚历山大帝国
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并以罗马帝国自居的是()
A.
亚历山大帝国
B.
拜占庭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颁布了欧洲历史上第部系统完备的法典,对当时欧洲其他地区以及后世的立法都有深远的影响,它是
A.
《汉谟拉比法典》
B.
《罗马民法大全》
C.
《拿破仑法典》
D.
<《十二铜表法》
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说:“查士丁尼的胜利所获致的虚衔早已化为尘土,然而他作为立法者的名声却镌刻在一个公正而又持久的纪念物之上。”这里所说的“公正而又持久的纪念物”指(?
?
)
A.
《拿破仑法典》
B.
《汉谟拉比法典》
C.
《十二铜表法》
D.
《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一世,是拜占庭帝国时期很重要的一个皇帝,他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范围主要是(?
?
)
A.
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
B.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
C.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D.
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持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据此可知,查士丁尼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是(?
?
)
A.
满足人民所需的契约自由
B.
符合尚法治的价值和法律精神
C.
巩固皇权,维护国家安定
D.
教化帝国民众,人人安分守法
拜占庭帝国的首都是西亚与欧洲最大的城市,其首都是( )
A.
君士坦丁堡
B.
亚琛
C.
孟斐斯
D.
迈锡尼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灭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只注重保存传统文明,不吸收外来文明,不注重创新发展
B.
国家四分五裂,国力衰弱
C.
统治者连续几个世纪征战,造成民穷财尽
D.
外族入侵,无力抵抗而亡
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的大量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欧洲的哪一运动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
)
A.
宗教改革
B.
文艺复兴
C.
戊戌政变
D.
洋务运动
某宗教协会准备兴建一座伊斯兰教寺庙,你认为设计者应该参考的古建筑是( )
A.
巴黎圣母院
B.
印度佛塔
C.
麦加清真寺
D.
少林寺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拜占庭文明是以君士坦丁堡为其文化萌芽、发展、繁荣和向周围地区扩散的中心,以古代亚洲东方文化为其重要补充,以基督教中的东正教思想为其文化的指导思想,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拜占庭文化形成的基础和核心的一种独特文化体系。
---摘自杨龙《浅析拜占庭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材料二?
拜占廷文化通过输送古籍,接纳西方学者留学以及在拜占廷领土上开展希腊化学术活动等渠道,使古典文化与意大利保持了密切联系。拜占廷文化长期在意大利的渗透,为公元13、14世纪兴起的研究古籍之风创造了条件,这也正是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之一。
---摘自乔丹《论拜占庭文化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材料三?
拜占庭帝国长期使自己陶醉在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文明的光环之中,以仿
古和“温故”为业,无视外界的变化和发展,不思进取、不吸纳新事物,即使在侵略者的炮火已经震耳欲聋的危急时刻,还在做“地中海大一统帝国”之梦,却很少能面对现实,考虑最基本的生存问题。
---摘自徐家玲等《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说明拜占廷文明具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拜占廷文明对文艺复兴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说明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公元3世纪以前,罗马奴隶制尚处于早期阶段,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贵族不仅拥有大量土地和奴隶,而且奴役广大平民。由于平民拥有一定的财富,同时担负兵役,掌握一些武装,因此形成了一股足以和贵族相抗衡的力量,于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很激烈。当时罗马实行的是习惯法,立法权和司法权基本上由贵族垄断,而且司法解释权也在贵族法官手中。因此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提高平民政治经济地位的呼声愈来愈高,并以三次“撒离运动”向贵族施压。终于在公元前454年,元老院被迫承认人民大会制定法典的决议,设置由贵族及平民各五人组成的十人法典编纂委员会,赴希腊考察法制,主要是梭伦立法,而后于公元前451年制定法律十表,次年,又制定两表。
???
材料二: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皇帝不但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而且能采取法律的手段排除违法分子的非法行径。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9
???
材料三:12—15世纪,欧洲出现了罗马法“复兴时期”,许多国家相继采用了罗马法。德国是采用罗马法最积极的国家。德国马克西尼安一世于公元1459年发出通告:“帝国法院的审判以共同的法律为基础,由十六名法官共同执行。”法官中至少有八名是法律博士,他们必须精通罗马法;另外八名,则是从罗马法赋予其特权而对罗马法深具好感的贵族阶级中选任。罗马法在德国一直被沿用到19世纪末期,而重新制定的《德国民法典》也挣不脱罗马法深入骨髓的影响。在法国,从16世纪起,罗马法逐渐成为法官断案的具有权威性的准则。拿破仑引以为傲的《法国民法典》也是建立在罗马法基础上的,它后来成为大陆法系中民法典的经典之作。在英国,罗马法成为12世纪法律进修科目的普遍讲义。
(1)材料一讲述的是哪一法律文件的制定?制定于古罗马什么时代?
(2)根据材料二回答,查士丁尼为什么要编纂法典?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4世纪末这个曾经极盛的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地中海东部的那一半尽管疆域辽阔,但在后期发展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1)材料中的“地中海东部的那一半”是指哪个国家?为什么说“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
材料二:这个地中海东部的国家就像是一只同乌龟赛跑而半路停下睡觉的兔子,不仅被乌龟超越,而且被时代所抛弃。在以后的岁月里,它不仅在基督教兄弟──代表着一种新文明扩张势力的西欧十字军进攻面前显得无能为力,而且在新崛起的伊斯兰扩张势力的打击之下也束手无策,不断的战争导致财政的亏空,经济衰退,最终在1453年灭亡于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摘自《世界历史》教材
(2)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个国家灭亡的最主要的原因(根本原因)是什么?中国在哪个时期的状况与之类似?
(3)有人认为“一个国家的消失意味着这个国家文化的消亡”。你认为这种看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A.据学可知,为了维护奴隶制度,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查士丁尼一世主持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后陆续颁布了《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编》、《查士丁尼新律》。这四部法典后来编辑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故A表述错误。
BCD.据学可知,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1453年,该帝国被奥斯曼帝国灭亡。故BCD表述正确。
故选A。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民法大全》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可知,查士丁尼继任东罗马帝国皇帝时期,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编成了《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和《查士丁尼法典》四部法典,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这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故A、C、D不符合题意,选B。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拜占庭帝国。结合所学,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1453年是15世纪中期,错误,B正确。
4.【答案】A
【解析】A.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有许多雄伟辉煌的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1453
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故A正确。BCD.均与本题无关。?故选A。
5.【答案】B
【解析】B.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定都君士坦丁堡(旧名拜占庭),故称“拜占庭帝国”,它也曾地跨亚欧非三洲.拜占庭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为文艺复兴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故B符合题意。
?ACD.这三项与题干描述不符合,故排除ACD故选B。
6.【答案】B
【解析】B.据所学可知,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拜占庭帝国以其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保持了长期的稳定与繁荣,为保存和发展欧洲古典文化,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拜占庭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故B正确。
A.亚历山大帝国早于罗马帝国出现,故A错误。
C.阿拉伯帝国位于今天阿拉伯半岛,与希腊罗马文化不属于继承关系。故C错误。
D.奥斯曼帝国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国,其极盛时势力达亚、欧、非三大洲。与希腊罗马文化不属于继承关系。故D错误。??故选B。
7.【答案】B
【解析】B.《罗马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该法奠定了后世法学尤其是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是法学研究者研究民法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故B正确。
A.本项所述出现在两河流域,故A错误。
CD.两项与“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颁布”不符,故CD错误。?故选B。
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查士丁尼法典》。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他为稳定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组建了法律编纂委员会,编成了《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材料中“查士丁尼的胜利”是指他编纂的法律《查士丁尼法典》,故D符合题意;A是拿破仑帝国时期颁布的法典,排除;B是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典,排除;C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排除。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529年,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故A正确。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目的。依据题干信息“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持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可知,查士丁尼主持编纂《查土丁尼法典》的目的是巩固统治。故选C。
11.【答案】A【解析】拜占庭帝国的首都是西亚与欧洲最大的城市,其首都是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定都君士坦丁堡(旧名拜占庭),故称“拜占庭帝国”。
故选:A。
12.【答案】A
【解析】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灭亡的最主要原因是只注重保存传统文明,不吸收外来文明,不注重创新发展。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定都君士坦丁堡(旧名拜占庭),故称“拜占庭帝国”。它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又延续了近一千年。它为保存和发展欧洲古典文化,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拜占庭帝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他们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方兴起的文明新因素;不屑于创新,封闭保守。
故选:A。
13.【答案】B【解析】B.根据所学知识,拜占庭帝国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故B正确。
ACD.依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故选B。
14.【答案】C【解析】巴黎圣母院是基督教建筑;印度佛塔是佛教建筑;少林寺是佛教建筑,麦加清真寺是一座伊斯兰教寺庙.
故选C.
15.【答案】(1)特点:拜占廷文明是集多种文明为一体的独特的混融性文明(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补充了东方文化吸收了基督教思想和古希腊罗马文化);沟通东西,纵贯古今。
(2)影响:拜占廷文化使古典文化与意大利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是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之一。
(3)原因:不愿放弃传统的辉煌包袱;不思进取、不吸纳新事物。
16.【答案】(1)《十二铜表法》;古罗马的共和国时代。
(2)在查士丁尼看来,法律是治理国家,巩固自身统治的重要手段。
(3)《罗马法》被广泛采用。
17.【答案】(1)拜占廷帝国(或东罗马帝国)。原因:拜占庭帝国是在395年由罗马帝国分裂而来的,而罗马帝国曾经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为日后西方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者和保存者,拜占庭文明并没有在延续中创新。
(2)根本原因:拜占廷帝国固步自封,缺乏创造力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清朝的闭关政策导致中国严重落后。
(3)观点:不正确。原因:拜占廷帝国虽然消失了,但它的文化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成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先进文明不会随着国家的灭亡而消失;先进文明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