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

文档属性

名称 敬畏自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05 13:2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9张PPT)
严春友
领 略自然
浩瀚的宇宙
浩瀚宇宙
奇峰怪松
母子情深
宁静悠远
面对如此美丽的大自然,我们应该征服她?还是改造她?
不!有一个作家清醒地告诉我们,人类应该:
敬畏自然!
所有楼房的窗玻璃都在哗啦啦响,外墙砖一个个往下掉,雨棚飞下来了,连路旁的汽车也左右摆动……医院几十米高装了一百五十多吨水的水塔,随着震动左右摇晃,水塔上贴的磁砖一个个向下飞…… --地震目击者口述
严春友,男,1959年5月生于山东省莒县。分别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哲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工作。
主要论著有:《宇宙全息统一论》、《精神之谜》等。其《大自然的智慧》一文入选1998年中国散文排行榜,并被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和高中语文课本及广西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读本。
预习检测:
本文节选自《大自然的智慧》,标题是编者加的。文中作者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从体裁上说,《敬畏自然》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
议论性的散文不同于抒情性、叙事性散文,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这种文体主要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有论点(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有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所以,文章一般还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展开。
议论性的散文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彩。
◆读准字音 理解词义:
①敬畏 ②蓬 蒿 ③精巧绝伦
④不自量力 ⑤相形见绌 ⑥咫尺
⑦深邃 ⑧狼藉斑斑 ⑨混淆
hāo
péng
chù
zhǐ
xiáo
suì
词语解释
蓬蒿: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不自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 对自己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精巧:精细巧妙。
佳肴:精美的菜肴。
“敬”------
“敬重”,是各种推崇之心的涵盖,这个
词还包含一种深深的爱护、珍惜和依恋
之情。
“畏”------
“畏惧”之意。
“敬畏”------
作者鲜明地表达了这种“畏惧”是由于“敬”
---“爱”—“惜”到了极点之后的“怕失去”
“怕破坏”、“怕改变”。
这是从美好的浓情中析出的“畏惧”,这包含了作者对
自然力量与神秘的崇拜之情,反映一种重新思索人与自然
关系的谨慎谦虚的态度。
一(第1段)
否定“人能征服自然” 。
二(2—10段)
比较人类智慧与自然的智慧。
1层(2—3)
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相比显得渺小。
2层(4—5)
宇宙创造了一切,这是人类不能及的。
3层(6—7)
人类的智慧是宇宙的智慧,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4层(8—10)
宇宙的一切都具有生命。
三(11段)
人应当敬畏自然。
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
因为人们常与自然对立,宣称要征服自然。人们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结果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阅读课文,思考:
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饱含了作者怎
样的感情?
2、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
1、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 “爱护自然”,表达一种忧患意识和情感。
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2、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之所以说“敬畏自然” 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寻读课文:
你能找出作者用来证明自己观点的关键性语句吗? 边读边用波浪线划出文中表现作者对自然敬畏之情的语句。
试用下列句式回答:
人类之所以要敬畏自然,是因为( )。
第一课时检测案答案
1、征服自然
2、敬畏自然
3、“狂妄的表现”是指人类宣称要征服自然。窃笑的依据是:(1)人类打开的空间只不过咫尺之间;(2)今人也会变为古人;(3)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4、我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改后没有原句语气强烈。
5、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一片森林,人类的智慧就是一棵小树。
6、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都是人类破坏大自然造成的,同样也是人类自掘的陷阱。
《敬畏自然》
第二课时
预习案
1、列举身边存在的环保问题;
2、写出两句有关环保的宣传标语。
生命诚可贵,绿色价更高。
环保天天行,陪伴你我他。
东西南北中,绿色在心中 。
围湖造田 毁林开荒
开山造田 移山添海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
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
的陷阱呢?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
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4、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
前卖弄小聪明呢?
本文许多语句富有哲理性,请找出来仔细体会:
1、掉入陷阱,就是危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2、 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他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4、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使用反问,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对文章的表达效果有何作用?
大自然面前
人类
是天真幼稚的孩童
像一株小草
自然的智慧是大海
对比
人类的智慧是水滴
这里作家给我们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人类宣称“征服自然”,实在是不自量力的狂想。
第一段有两个比喻句,先找出来,再说出它们的含义:
含义:在大自然面前,
人类是极其渺小的。
拟人手法
“自然智慧”、“宇宙生命”用拟人手法,在表达上有生动、形象、亲切的效果。
反问句
反问句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否定的意思。 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动动脑筋动动手
试比较下列的反问句和陈述句,看看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反问句: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
陈述句:宇宙是有生命的。
反问句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
反问句: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 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
陈述句:我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
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动动脑筋动动手
反问句:谁能断言那些狼籍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陈述句:谁也不能断言那些狼籍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
反问句语气更强烈,更发人深省。
反问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 现吗? 陈述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
反问句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语气也更强烈。
反问句: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陈述句:你曾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
反问句语言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联系 现实
围湖造田
毁林开荒
开山造田
移山添海
过量捕鱼及其他野生动物
超采水资源
不合理开采矿产
……一切破坏自然生态和向自然过量索取的行为
你知道人们干了哪些 “征服自然”的蠢事?
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环保寄语
⒈绿色是生命的源泉,植绿护绿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⒉保护绿化,人人有责。
⒊绿色是青春的活动,让地球到处充满绿色。
⒋绿色让我们快乐,让世界美好。
⒌净化空气,美好环境,从我做起。
6.如果您想创造美好的家园,请您从现在开始保护我们现在的家园。
7.生命诚可贵,绿色价更高。
8.环保天天行,陪伴你我他。
9.东西南北中,绿色在心中 。
……
⑴ 但愿地球上最后一滴水,不是你的眼泪,不是我的眼泪,更希望不是──我们地球母亲落下的最后一滴带着绝望的泪!    ⑵ 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我们的明天!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虽然作者的某些说法不无偏激之处,但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使人们对自然存有几分小心,不敢妄动胡来。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解除了对自然的畏惧,也使人类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类,总是为着自己的私利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最终损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阅读第5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也是大自然的“艺术品”?
3、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人类与大自然相比而显出的不足?
(1)、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
(2)、人类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
(3)、大自然“懂得”用美学原则创造各种事物以至人体。
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
苍蝇蚊子固然讨厌,但是它们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十分奇妙,体现了大自然创造的精妙绝伦。
二、应用迁移
1、略
2、略
3、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其中一朵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天际一朵漂浮的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