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
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卷(阅读题共7
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3分)
页,“都经历
体到联套体和由单曲体到板腔体的发展道
辑关系理解错误
本第一段内容“即当将独立的民歌(或曲牌)用于戏曲表演,并形
声腔以后,都经历了由单曲体声腔发
单曲体声腔发展到板腔体声腔的发展
是通过唱来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表述绝对化,根据文本内容
展示人物心理活动最好的表现手
段。既然唱腔是表现人物内在情感的最佳手段”可知
章内容,“为了适应这个要求”中“这个要求”指的是“戏曲的声腔能表现复杂多变的人物情感
戏
故选B
对内在意志不
戏曲则更多强调外部动作的形成过程
结合文本内容
志’,强调的是内心意志已经实现”可知,西洋戏剧对内在意志
3分)D(D项
戏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在民歌基础上板腔体声腔的形成”错误
文本内
歌基础上形成的板腔体声腔,使声腔的风格特色
致性,使演员容易掌握,观众也易
知,“直接推动了”错误。故
用类文本
4.(3分)C(
明代利用人痘接种术预防传染病”范围过
文是预防天
选C
3分)D(D项
以来更注重抗疫精神的传承”于文无据。材料二说“夏商时期,人们已意识到注
意
生,养
惯,有利于防止疾病传播
家总结了很多防治疫病的药方”,材料
凝
伟大抗疫精神,是我们不畏艰险
到底的强大动力,更是我们无惧风浪、砥砺
精
6分)原因战争和水旱灾害导致人口聚集和人口流动是急性疫灾发生的重要原因。(2分)防疫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②利用药物进行空气、水等的消毒
置常备药物,预防流行病,④建
离医院
疗疫病患者,⑤控制疫
加强铁路检疫,⑥利
接种术,获得对天花的免疫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A项,“小说按时间
表述不当,从
兑是按时间顺序展开叙事的
(6分)①机智老成、经
捕获性子刚烈的黄鹰,不辞辛劳地熬鹰并获成功,还将按部
就班训鹰,来帮
关于鹰是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得违法捕猎的提醒充耳不闻,③关心孩子却不懂教育的教育杀手。他关
的衣食
求,缺少爱心,忽视身教。(每点2分,意近
9.(6分)①以“逆战”作为标题,很有意趣,能激发读者一读为快的
战?逆战的对象分
结果会是怎样的?②以“逆战”作为标題,别具新意,文中有违反天性与规律,对着干的意味,概
大狗违法捕鹰、熬鹰及其扼杀孩子天性的行径,③以“逆战”作为标题,有警醒
全
遵循客观规律,建设和谐社会大背景
能无视“逆战”现象的存在。(每点
代诗文阅读34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
文期末试题-答案的一声把烟锅敲在木杵上,鹰没什么反应,他又重重敲了三下。这下鹰睁开眼了,似乎刚从梦境中
醒来,诧异地看大狗,好半天才缓过神儿来。
、三个黄昏来临,二娃回家放下书包悄悄往外跑,被大狗警惕的余光瞄到了,质问二娃干什么
半天二娃才胆怯地说,小冬他们拔河比赛呢,我也想玩儿一会儿。大狗眉毛上挑,不知上进的
东西!滚回来!二娃这次哭出了声,他似乎听到小伙伴们的喊声,想起身又不敢,后来索性捡起
块石头,狠命向远处砸去。大狗勃然大怒,想跟老子耍横?今天你出去试试,不扒一层皮算你小子
能耐!二娃最后抽噎着回屋了。
翌日旱晨,鹰的眼神空泂茫然,嘴上结满黑硬的血痂,一袭漆黑闪亮的鹰翎散乱,像披了一件衰
败的衣裳。大狗知道,鹰的烈性已经耗尽,接下来要训鹰了。他眼睛血红,却得意地晃起了头,带鹰
出门时朝偏厦瞥一眼,又望望温顺的鹰。小兔崽子,连鹰都熬得服,不信让你小子戗毛戗刺几,想干
啥就干啥?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按时间、空间顺序行文,明写大狗捕鹰、熬鹰,暗写大狗对二娃的教育,双线并进,笔
墨经济。
B.小说中数次写到大狗的笑,其内涵并不相同,凸显不同情境中大狗的独特心境,语言极富
张力。
C小说善于在对比中刻画形象,如小说首、尾对黄鹰外观、神态的描写,表现其由外到内的
巨变。
D小说中的二娃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和爱心、遵纪懂法、热爱运动的好孩子,他的命运与黄鹰
极似。
8.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大狗的形象特征。(6分)
9小说标题“逆战”很有意味,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说明。(6分)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句践之后也,姓驺氏。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
其地为闽中郡。及诸侯畔秦,无诸、摇率越归鄱阳令吴芮,所谓鄱君者也,从诸侯灭秦。汉击项籍,
无诸、摇率越人佐汉。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孝惠三年,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
瓯王。
吴王予子驹亡走闽越怨东瓯杀其父,常劝闽越击东瓯。至建元三年,闽越发兵围东瓯。东瓯
食尽,国,且降,乃使人告急天子。天子问太尉田蚧,纷对曰:“越人相攻击,固其常,又数反覆,不足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6-(共10页)
以烦中国往救也。自秦时弃弗属。”于是中大夫庄助诘蚧曰:“特患力弗能救,德弗能覆;诚能,何故
弃之?且秦举咸阳而弃之,何乃越也!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天子弗振,彼当安所告诉?又何
以子万国乎?”上曰:“太尉未足与计。吾初即位,不欲出虎符发兵郡国。”乃遣庄助以节发兵会稽。
会稽太守欲距不为发兵助乃斩二司马逾意指遂发兵浮海救东瓯未周越列兵项去东瓯请举国徙中
国,乃悉举众来,处江淮之间。
至建元六年,闽越击南越。南越守天子约,不敢擅发兵击而以闻。上遣大行王恢出豫章,大农
韩安国出会稽,皆为将军。兵未逾岭,闽越王郢发兵距险。其弟馀善乃与相、宗族谋曰:“王以擅发
兵击南越,不请,故天子兵来诛。今汉兵众强,今即幸胜之,后来益多,终灭国而止。今杀王以谢天
子。天子听,罢兵,固一国完;不吮,乃力战;不胜,即亡入海。”皆曰“善”。即杀王,使使奉其头致大
行。大行曰:“所为来者诛王。今王头至,谢罪,不战而耘,利莫大焉。”乃以便宜案兵告大农军,而
使使奉王头驰报天子。诏罢两将兵,曰:“郢等首恶,独无诸孙繇君丑不与谋焉。”乃使郎中将立丑
为越繇王,奉闽越先祭祀。
(节选自《史记·东越列传》)
【注】句践:即勾践。句,古为“勾”。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稽太守欲距不为/发兵/助乃斩一司马/谕意指/遂发兵浮海救东瓯未至闽越/引兵
而去/
B.会稽太守欲距不为发兵助/乃斩一司马/谕意指/遂发兵浮海救东瓯/未至/闽越引兵
而去/
C.会稽太守欲距不为发兵/助乃斩一司马/谕意指/遂发兵浮海救东瓯/未至/间越引兵
而去
D.会稽太守欲距不为发兵/助乃斩一司马/谕意指/遂发兵浮海救东瓯/未至闽越/引兵
而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尉:古代官名。是古代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为全国最高军事和行政长官执掌
天下军政事务。
B.虎符:即兵符,古代调兵遣将的信物。虎形,背有铭文,分两半,右半留中央,左半授予统
兵将帅或地方长官。调兵时由使臣持符验合,方能生效。
C中国: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
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D南越古地名,即今广东广西一带,也作“南粤”;也指南越族,是先秦时期百越各部落的
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均为越国后裔秦统一后被废后参与灭秦汉朝时又封为王。
B闽越王因受人挑拨,对东瓯王刀兵相向,兵围东瓯,东瓯向汉天子求救,太尉田蚧和中大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7-(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