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苏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苏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11 22:0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案例名称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分3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说的是其中的第1课时,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必要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是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素质,掌握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用列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系统研究用画图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画图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比较复杂的面积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过程,初步学会画示意图整理条件和问题的方法,并能根据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能正确解答与长(正)方形面积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经历画示意图描述和分析问题的过程,积累一些整理条件和问题、借助图形直观分析数量关系的经验,感受画示意图对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的作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到用画图的策略整理信息的价值,产生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运用策略的能力。
难点: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运用策略富有个性地解决问题。
四、学情分析
在本课学习画图的策略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画图的具体经验,比如画实物图、示意图、线段图等。但是,以前的画图主要是使得题目更加形象和直观,学生的思维一般处于无序状态。而今天的画图更主要的是帮助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法,以解决稍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_??°???_化、规范化。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实物展示台、学生自主预学单、课堂操作辅助材料。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自主式导读
板书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2.学习目标:
初步学会画示意图整理条件和问题的方法,并能根据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能正确解答与长(正)方形面积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3.导学提纲:
1>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你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2>、观察画出的示意图,想一想,现在的长方形苗圃和原来的比,什么变化了,什么没有变?求原来花圃的面积,要先求什么?
4.学生自学
二、互助式解疑
5.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
交流尝试题时实物投影学生的三种解法:
方法一:直接列式,用三步解决问题;
方法二:画图,但列式与一相同;
方法三:画图,一步解决问题。
请方法三的同学讲一讲如何想到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从而得出画图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板书:画图)
教师小结画了图之后还要学会借助图来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6.班内交流
变换情境,灵活画图。
出示例2
质疑解疑
那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更清楚地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呢??
对如何画图,画图有哪些技巧,画图时应注意些什么?
三、探究式点拔
8.总结点评:
最后我用三个问题总结本课,(1)解答这类实际问题的策略是什么?(2)画图的策略有什么优点?(3)画图时要注意什么?
9.学习点拨:
画图之后再来解决问题,你愿意看着原来的文字思考还是看着图形思考?为什么??
10.提高认知:
回顾反思:刚才我们为什么要画图呢??让学生感悟到画图确实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四、强化式拓展
11.迁移拓展
(1)变换情境,刚才是把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如果把长方形的宽减少,情况又会是怎样的呢?出示“试一试”?。
教师提问:如果题目中既没有告诉我们长,也没有告诉我们宽,只告诉它们的变化情况,这样的问题我们能解决吗?
(2)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此题先帮学生分析题中关键的一句话(如果这块试验田的长增加6米,或者宽增加4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
12. 强化拓展
出示改编的想想做做第2题:张庄_?°????_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0米,宽40米。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脑中快速画图并口头列式。
(1)长增加8米,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2)宽增加8米,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3)长和宽各增加8米,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由此教师指出计算也不是最重要的,比计算更重要的是方法。所以有时候光脑子里画还不够,还要在纸上画。有没有其它的方法求增加部分的面积呢?
当堂达标检测
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如果这块试验田的长增加5米或宽增加8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0平方米。你知道原来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先画出示意图,再解答)

齐读学习目标
学生汇报通过课前自主预学的收获。
接着让这位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齐读题。
通过读题和手势比划,学生发现这道题中长方形的长变了面积也变了,和我们过去学习的计算长方形面积的题目是不同的,光看文字叙述,一下子想不出办法,不能直接求出原来花圃的面积。
学生从课前的尝试中受到启发,马上想到可以画图。
学生独立尝试在课堂操作辅助材料上画图,并指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图。
通过看图,寻找图形中的变与不变,学生发现增加部分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花圃的宽,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画图思考,列式解答。
实物投影学生的作业,并再次将图形和文字叙述进行比较。
看图交流后比较两种不同解法。
学生尝试画图。图画好后边看课件演示边分析数量关系,进行口头列式。
学生说说解决了几道题目后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有什么感受。
学生尝试画图。列式解答,集体交流。少了一个角,还要加上8×8=64(平方米)。
实物投影学生的不同解法,并进行讲解。
(4)长增加8米,宽减少8米,面积改变吗?留给学生课后思考。
 
必要的准备和尝试是获得新知的必由路径,因此,课前让学生进行了自主预学。课始,汇报预学时的收获,(目的是再现和激活并为画图策略埋下伏笔,)再现有关长方形的特征以及面积计算公式及其应用,激活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旧知,为本课解决问题做好认知准备,尝试题的初次画图更是为下面探索画图策略作准备。
例题所呈现的新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尤其当只有文字的叙述时,学生往往不能直接看出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学生会产生画图的需要。在学生画图时,老师适当指导和帮助;当学生画图之后,通过观察比较,将数与形的意义对应起来,结合已有旧知大部分学生都能解决所求问题。解决问题之后让学生回顾与_??????_,感受画图策略的价值所在。
课堂总结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提出疑问,进行反思,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画图的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作用。通过交流,进一步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这两道巩固题是对例题的延伸和发展,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不断感悟画图策略在解决有挑战性问题中的作用,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
这道拓展题充分体现了画图策略的价值所在。采用一题多变的方式,让学生在运用画图策略的过程中探索变化规律,享受数学思维活动的快乐。









八、教学反思
综观本课,我充分尊重学生的画图经验,依据“提出实际问题一解决实际问题一_??????_解题活动”的教学线索,采用了回顾与分析、变式与对比、感悟与体验等渠道,逐步使学生对“画图”策略达到深刻理解和掌握的水平,从而达到提升学生_??°???_思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