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学习温度与物态变化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未升”。对联中这水冰之间的变换过程叫什么名字,又反映出一个怎样的规律,你能说出来吗?
微课堂
活动一、物态变化
填一填 1.常见的物质常以三种状态存在,即 态、 态、 态。
2.物质由 变为 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记一记 物态变化是指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与物质的形状无关。
活动二、熔化和凝固
填一填 1.物质由 变成 的过程叫熔化,如冰化成水、固态的石蜡变成液态的石蜡等。物质熔化的特点:熔化 热。
2.物质由 变成 的过程叫凝固,如水结冰、铁水变成铁锭等。液体凝固的特点:凝固 热。
记一记 要正确判断“熔化”和“凝固”现象,关键是确定物质是不是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明确物质的初始状态和末状态。若初始状态是固态,末状态为液态,则是熔化;若初始状态是液态,末状态为固态,则是凝固。
想一想 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冰糕,用舌头舔一下,舌头被“粘住”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活动三、熔化和凝固图像
填一填 1.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 ,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的温度叫 。对于同一种晶体而言,其凝固点和熔点是 的。
2.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在于晶体有 ,而非晶体则没有。
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 热,温度 ;液体在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 热,温度 。
记一记 1.有无熔点和凝固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掌握生活中常见物质哪些是晶体,哪些是非晶体:如冰、各种金属、食盐、海波、萘是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塑料是非晶体。
2.熔化图像温度总体的变化趋势是升高,凝固图像温度总体的变化趋势是降低;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有一条水平的线段(水平线段所对的温度为熔点或凝固点),非晶体没有。
想一想 探究冰和石蜡的熔化实验采用了“水浴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微练习
1.下列情景中,属于物态变化的是( )
A.铁丝在燃气炉上烧红了
B.玻璃镜打得粉碎
C.冬天,雪化成水
D.橡皮泥捏成小白兔
2.今年四月下旬,新疆多地州普遍降雪,融雪时气温下降,这是因为( )
A.熔化放热
B.凝固放热
C.熔化吸热
D.凝固放热
3.下列现象属于凝固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仲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
C.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
D.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
4.下列给出的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A.松香 B.海波
C.沥青 D.玻璃
5.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 )
A.海波是非晶体
B.海波在AB段是液态
C.海波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
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8 min
《熔化和凝固》参考答案
微课堂
活动一、物态变化
填一填 1.固 液 气
2.一种状态 另一种状态
活动二、熔化和凝固
1.固 液 吸
2.液 固 放
活动三、熔化和凝固图像
1.熔点 凝固点 相同
2.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吸 不变 放 不变
微练习
1.C 2.C 3.D 4.B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