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一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一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 课件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11 22:5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
一、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和平均速度的测量
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2.安装纸带。
3.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 电源上(电源频率为50????????),电磁打点计时器接 V低压 电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接 ???? 电源。
4.启动电源,用手水平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
交变
4~6
交变
220
交变
一、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和平均速度的测量
5.取纸带上能够看清的某一点为起始点0,后面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用1,2,3…标出这些计数点,则两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
6.用刻度尺测量出各计数点到起始点的距离。
7.计算两相邻计数点间的位移????????。
8.利用公式????= 计算纸带上各相邻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
?
0.1
????????????????
?
例题讲解
1.以下是练习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部分实验步骤,其中错误的操作是_____。
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把墨粉纸套在纸盘轴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B.把打点计时器与4~6 V低压交变电源相连
C.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然后启动电源
D.取下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最后一个点与计时起点的距离????????,用公式????=????????????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
解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220 V交变电源,故B错误;实验时应先启动电源,再拉动纸带,故C错误。
BC
二、瞬时速度的测量????-????图像
?
1.测瞬时速度的原理
纸带上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地由包含这一位置在内的一小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表示,即根据????=______,当????????或????????较小时,用这个__ ____ 代表纸带经过该位置的瞬时速度。
如图所示,E点的瞬时速度可用D、F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表,即????????= 。
?
????????????????
?
????????????????
?
平均速度
二、瞬时速度的测量????-????图像
?
2.数据处理
位置
0
1
2
3
4
5
6

????/m
?
?
?
?
?
?
?
?
Δ????/m
?
?
?
?
?
?
?
?
Δ????/s
?
?
?
?
?
?
?
?
????/(m·s-1)
?
?
?
?
?
?
?
?
位置
0
1
2
3
4
5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根据测量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物体运动的????-????图像。
?
(1)根据????=????????????????计算出的速度可以代表在????????这一段位移内任意一点的瞬时速度,将数据填入表中。
?
例题讲解
1.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取其中的A、B、C…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和刻度尺标度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
(1)求出A点到D点的距离是_____ ????????。
(2)由实验数据可得A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B点的瞬时速度是____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4.10
0.14
0.13
例题讲解
2.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六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1 mm的刻度尺,0刻度跟“0”计数点对齐,读出1、3、5三个计数点跟0计数点的距离并填入表格中。
距离
????1
????2
????3
测量值/????????
?
?
?
距离
?
?
?
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 的瞬时速度为????????=______ m/s。
?
1.20  5.40  12.00
0.21
例题讲解
解析:由题图可知????????=1.20 cm,????????=5.40 cm,????????=12.00 cm.
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0.02×5 s=0.10 s
?
????????=????????????????????=(????.?????????????.????????)×?????????????????×????.????????????/????=????.?????????????/????
?
三、注意事项
1.打点前,应使物体停在 (填“靠近”或“远离”)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2.打点时,应先 ,待打点计时器打点 后,再拉动纸带。
3.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
4.对纸带进行测量时,不要分段测量各段的位移,正确的做法是一次测量完毕,即统一测量出各个计数点到起始点????之间的距离。
5.为减小实验误差,1,2,3,4…不一定是连续的计时点,可以每5个点(中间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此时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s。
6.计算某计数点的瞬时速度时,一般地Δx、Δt应取该计数点前、后两个计数点之间的位移和时间,????????=?????????+?????n+1????????。
?
接通电源
靠近
稳定
0.1
三、注意事项
图象法处理数据“三注意”
1.建立坐标系时,坐标原点、坐标轴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都要标注清楚。
2.画速度—时间图象时,要用平滑的曲线将各个点连接起来,不能画折线。
3.标度的选取要适当,尽量让图象占据坐标系的大部分空间。
课堂练习
1 .(多选)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处,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开始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B.舍去纸带上开头比较密集的点,然后选取计数点
C.打点频率为50 Hz,若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
D.实验中应使小车速度尽量小些
ABC
课堂练习
2.在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张打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要求测出D点的瞬时速度.本实验采用包含D点在内的一段间隔中的平均速度来粗略地代表D点的瞬时速度,下列几种方法中最准确的是( )
A.????????=?????????????????,Δt1=0.10 s  B.????????=?????????????????,Δt2=0.06 s
C.????????=?????????????????,Δt3=0.10 s D.????????=?????????????????,Δt4=0.04 s
?
D
课堂练习
3.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本题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1)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_________再_________(均选填“释放纸带”或“接通电源”)。
(2)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________个点没有标出。
接通电源
释放纸带
4
课堂练习
(3)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隔0.10 s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B、C、D三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
????????
????????
????????
????????
数值
(????·????-????)
?
?
?
0.640
0.721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
?
?
0.640
0.721
0.400
0.479
0.560
课堂练习
(4)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图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