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11 21:3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导入
秦朝是哪一年建立的?
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采取哪些措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目标引领
1、识记秦朝暴政的表现;
2、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和意义。
3、识记秦朝灭亡和楚汉之争。
请在3分钟内阅读第一框题“秦的暴政”,找出4个秦暴政的史实,并进行归纳得出结论。
独立自学一
一段官逼民反的暴政史实
引导探究——秦的暴政
材料一 ……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交国家。
——课本P50
赋税沉重
论从史出
材料二 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人,而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人。
——课本P50
徭役繁重
秦长城
秦始皇陵
庞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引导探究——秦的暴政
论从史出
材料三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之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墨,判为刑徒。 ——课本P51【材料研读】
束颈的铁钳
秦刑法规定:一人犯死罪,亲族都要处死,叫“族诛”;一家犯法,邻里都要受牵连,叫“连坐”。刑法中仅死刑就有腰斩、活埋、车裂等十多种。
法律严苛
引导探究——秦的暴政
材料四 在埋葬秦始皇时秦二世下令将大量宫女殉葬,把修骊山墓地里的工匠全部闷死在墓里;凶残地杀死自己的兄弟姐妹,任意屠杀文武大臣。 ——课本P51
秦二世更加残暴
引导探究——秦的暴政

徭役
繁重
赋税
沉重
法律
严苛
秦二世
更加
残暴
归纳总结
1、表现
引导探究——秦的暴政
我家有三子,生活怎么样?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三餐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秦朝老农

伐暴秦
活不下去了,
怎么办??
1、原因:
2、时间:
3、地点:
4、领导人:
5、口号:
6、经过(建立政权):
7、结果:
8、意义:
请在3分钟内阅读P51-52第二框题“陈胜、吴广起义”三段文字,完成以下内容:
独立自学二
一段敢为天下先的首义传奇
陈胜、吴广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
地点
时间
领导人
起义原因
直接原因:
(导火线)
遇雨误期,按律当斩
思考:
假如没有大泽乡遇雨延期,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请说明理由。
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
引导探究——陈胜、吴广起义
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
典故: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口号:
引导探究——陈胜、吴广起义
大泽乡

过程:
大泽乡起义
攻县城
占领陈,建张楚政权
天下响应
挺进关中,打到咸阳附近
结果:
失败
1.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农民大起义。
2.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
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意义:
陈胜吴广起义是否推翻了秦朝?
引导探究——陈胜、吴广起义
刘邦、项羽起义
公元前____年,项羽以少胜多,在____大败秦军主力。与此同时,____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被迫出城投降,秦朝灭亡。
207
巨鹿
刘邦
引导探究
谁即将成为新的统治者?
一场争夺帝位的英雄悲歌
引导探究
阅读P52第三框题“楚汉之争”一段文字,思考以下问题:
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战争为何称为“楚汉之争”?为何而战?结果怎样?
课外知识大拓展
{775DCB02-9BB8-47FD-8907-85C794F793BA}事件
刘邦入咸阳
鸿门宴
垓(gāi)下之围
填写与下列事件相关的成语。
成语
约法三章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项羽在经历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后,其心已累。但爱马是无辜的,于是特意叮嘱亭长将其渡过大江放生。当乌骓马到达江南时,因不见主人,于是跪卧江边,绝食而
因酷似马鞍状,后人便称其为“马鞍山”,今天这座山仍在马鞍山市境内花山区,其主峰海拔154.5米,即便经历两千年,仍呈马鞍之形,似乎诉说昔日那段金戈铁马的往事。
亡,其马鞍掉落地上,化为一山,
民间传说故事 马鞍山的由来
引导探究
楚汉之争中,刘邦为什么会取得胜利呢?
P53【材料研读】
刘邦约法三章得民心、重视人才,善用人才;
项羽残暴失民心、刚愎自用,不重视人才。
结合所学知识和下面的表格分析,秦末农民战争与楚汉之争的区别?
引导探究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战争性质
秦末农民战争
楚汉之争
推翻秦朝统治
农民阶级
反抗秦的暴政的农民战争
争夺帝位
封建地主阶级
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斗争
目标升华
强大的秦朝为何会迅速走向灭亡?项羽为何会失败?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关注民生、得民心
“心无百姓,莫为官,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手握公权,就要为民办事。”
“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强秦因暴政失民心而失天下,刘邦因顺势得民心而得天下。
民心是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的基石,中国共产党从历史的兴替中汲取营养,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纲领,实行改革开放,抓民生促发展,深得百姓之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中华民族必将实现伟大的复兴的中国梦!
秦朝暴政民愤激,陈胜吴广揭竿起。
势如破竹建政权,陈吴败后项刘继。
项羽领兵创奇迹,巨鹿大败秦主力。
刘邦率兵逼咸阳,短命秦朝十五亡。
楚汉之争又四年,刘邦胜出项羽败。
1、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是暗指 (  )
A.秦始皇滥用民力,民怨沸腾
B.有人要在阿房宫刺杀秦始皇
C.秦始皇刑罚残酷,社会动荡
D.秦始皇将葬在阿房宫
A
当堂诊学
2、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短命王朝,对于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修筑万里长城 B.修建阿房宫
C.刑罚非常残酷 D.秦朝的暴政
D
3、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类运动,根据右面的棋盘,请你判断一下这种游戏的产生与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牧野大战
B.晋楚争霸
C.吴越争霸
D.楚汉之争
D
4、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帝位
B.项羽势力弱小,却一味依赖武力
C.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
D.项羽在四面楚歌中战败自刎而亡
B
5、下列有关项羽的历史故事中,最具“正能量”、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是(  )
A.鸿门宴 B.破釜沉舟
C.霸王别姬 D.四面楚歌
B
(消灭秦军主力)
随堂训练
材料一 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以上交给国家。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二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活活累死。
材料二 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10多种,各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
材料三 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在大泽乡爆发了。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三中的农民起义的领袖是谁?他们为什么要起义?
(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无联系?为什么?
鸿门宴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乌江自刎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刘邦到达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项羽率40万大军进关,与先入咸阳后又退出驻军霸上的刘邦发生冲突,随后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
刘邦只有不到10万军队,便亲赴鸿门谢罪,示以诚意,表示归顺。项羽杀心动摇,放走了刘邦。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鸿门宴后,项羽引兵西进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火烧宫殿,大火三月不灭。
东归后的项羽假借楚怀王之名,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分封18路诸侯,封刘邦为汉王。
刘邦被改封到汉中,采纳萧何建议,招贤纳士以图天下的方略,苦心经营巴蜀。后乘项羽出击齐地时东进,攻占彭城失败。
公元前203年8月,楚军粮尽,项羽被迫议和,于是双方订立和约“中分天下”,划鸿沟(古运河,位于今河南荥阳以东)为界,东归楚、西属汉,休兵罢战。
陈下之战:公元前202年,刘邦率军对驻陈的楚军形成东西夹击合围之势,项羽只得继续东撤。
公元前202年,项羽逃至垓下,汉军将10万楚军包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楚军兵少食尽,屡战不胜,夜闻四面楚歌,军心瓦解。项羽夜起慷慨悲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率800余骑兵趁夜突围南逃。因陷入沼泽致使汉军追上。此时仅剩下28骑,项羽自度难以脱身,却依然说:“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逃至乌江时,乌江亭长力劝项羽过江,以图东山再起,项羽却说:“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接着在力杀汉军数百人后,自刎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