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目标:
1. 理解和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用列举的方法求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通过直观图理解两个数的倍数及公倍数之间的关系。
2. 借助直观认识公倍数,理解公倍数的特征;通过列举探索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体会方法的合理和多样;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能有条理的进行思考,发展分析、推理等能力。
3.主动参加思考和探索活动,感受学习的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复习:20和30的公因数有哪些?最大公因数是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0的因数有:1,2,4,5,10,20。
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
20和30的公因数有:1,2,5,10。
20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10。
2. 引入新课。
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板书课题: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二、自主合作,因势顺导
1. 认识公倍数。
(1)出示例11: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右边的两个正方形。可以正好铺满哪个正方形?
学生完整地说一说题中的数学信息。
(2)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铺两个正方形,哪个正好铺满,哪个不能铺满?看图想一想是为什么?
(3)根据自己想法,写出算式来说明理由,在小组里交流。
(4)小组分工,上台汇报,全班点评。
(5)图形引导,观察理解:正方形边长数6是长方形两边边长数3和2的倍数,能正好铺满(板书:6÷3=2、6÷2=3),另一个正方形边长数8是2的倍数,但不是3的倍数,不能正好铺满。(板书:8÷2=4、8÷3=3……3)
(6)联系铺满长方形的图形,观察列出的算式,你觉得6和3、2这两个数有怎样的关系?(6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是3和2公有的倍数。)
2. 思考:这个长方形纸片还能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为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一下想法?
(1)全班交流:能铺满边长是12厘米,18厘米等的正方形,说明理由。
(2)你发现正方形的边长厘米数只要满足什么条件,就能用这个长方形正好铺满?(小组讨论,交流)
(3)像这样能正好铺满的正方形有多少个?能找的完吗?为什么?
(4)引导:你发现6,12,18,24…这些数和2、3都有什么关系?
(5)小结:像6,12,18,24…这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也就是2和3公有的倍数,我们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板书)
(6)8是2和3的公倍数吗?哪些是2和3的公倍数呢?为什么公倍数里要用省略号?任意再说几个2和3的公倍数。
强调: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倍数。两个数的公倍数有无数个,所以写公倍数时要用省略号表示。
3. 求两个数的公倍数。
(1)出示例12:6和9的公倍数有哪些?其中最小的是几?
(2)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说明方法。(允许多样化,适时优化,比如“大数翻倍”)
(4)比较发现:两个数的公倍数有什么特征?
小结:两个数的公倍数有无数个,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两个数公倍数里最小的一个,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板书)18就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数。
4. 用集合图表示公倍数。
(1)在书上集合图里填一填。
(2)强调三个部分都有无数个都要用省略号。指着图说说哪些是6的倍数,哪些是9的倍数,哪些是6和9的公倍数。
(3)提问:重合的部分代表什么?明确代表6和9的公倍数。
三、优化练习,实练巩固
1.“练一练”第1题。
出示:在2的倍数上画“ ”,在5的倍数上画“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和5的公倍数有 ,最小公倍数是 。
独立完成。
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 “练一练”第2题。
出示:照样子画出4的倍数和6的倍数,再填空。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4和6的公倍数有 ,最小公倍数是 。
读题,明确题意,独立完成。
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 “练习七”第9题。
出示:先填一填,再说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
50以内6的倍数 50以内8的倍数 50以内6的倍数 50以内8的倍数
50以内6和8的公倍数
读题,明确题意,独立完成。
交流:说说你是怎么填写的?
4. “练习七”第10题。
出示:8的倍数有 ;
20的倍数有 ;
8和20的公倍数有 ;
8和20的最小公倍数是 。
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找出10和15的最小公倍数吗?
独立完成填写。
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