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 课太平天国运动 同步精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 课太平天国运动 同步精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11 18:4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
课太平天国运动同步精练
一、单选题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该学者讲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
李自成起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秋收起义
如图是某史书的部分目录,其中“天国”是指()
A.
太平天国
B.
义和团
C.
戊戌变法
D.
中华民国
创立了“拜上帝会”的是()
A.
洪秀全
B.
曾国藩
C.
李鸿章
D.
左宗棠
推动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材料表明(
)
A.
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B.
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宗旨
C.
鸦片战争刺激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D.
太平天国运动是规模宏大的农民运动
辨别史实与结论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
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B.
厦门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
C.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
鸦片战争后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拜上帝会”创立后势力发展迅速,该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
统治阶级剥削的加重
B.
山区农民生活贫困
C.
中国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D.
《马关条约》的签订
太平军于1853年开启的北伐和西征,主要是为了(?
?

A.
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B.
充实太平天国的经济力量
C.
断绝清朝政府的财政来源
D.
传播宗教
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
A.
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B.
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C.
借助神权重建等级制度
D.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太平天国政权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
金田起义
B.
永安封王
C.
定都天京
D.
西征胜利
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
金田起义
B.
定都天京
C.
《天朝田亩制度》
D.
《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中主张绝对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多余财富要收归国库;《资政新篇》中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这种改变()
A.
适应了农民战争的需要
B.
挽救了太平天国危机
C.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改良
D.
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
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逐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宗教筑梦”——创立拜上帝会,宣传思想
B.
“战争追梦”——金田起义,初步建立政权
C.
“政策筑梦”——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D.
“内乱毁梦”——“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下列属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相同点的是()
A.
代表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
B.
都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空想
C.
代表先进中国人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D.
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历史学家范文澜说:“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范文澜分析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
A.
影响
B.
背景
C.
性质
D.
失败原因
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
A.
北伐失利
B.
永安建制
C.
天京陷落
D.
天京事变
对太平天国运动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
英勇地反击了列强的武装干涉
B.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C.
金田村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
D.
全盛时,太平天国已拥有中国的绝大部分的江山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
?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
?
?
?
——《天朝田亩制度》
(1)这个方案实施了吗?它颁布的意义是什么?
?
?
?
?材料二?
曾国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
?
?李鸿章说:“目前之患在内寇,长远之患在西人。”
?
?
?奕?:“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2)清朝统治者为什么把太平天国运动视为心腹大患?
?
?
?
?材料三?
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二:这次农民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场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
——《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1)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2)太平天国运动曾先后颁布过两个纲领性文件,分别叫什么名字?
(3)材料二从什么角度对“农民运动”作出了评价?你如何看待这次农民运动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各地群众“合到金田,恭祝万寿起义……次则移跸到东乡……
材料二:丙辰年破东门向荣。是年七月,东王升天,北王亦丧。丁巳,翼王远征。
?????????????????????????????????????????????????????????????
——《洪仁玕自述》
材料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1)材料一反映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东王升天,北王亦丧”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这次运动失败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方案的内容?该方案的进步意义是什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B.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1851年,洪秀全发动了金田起义,并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1856年,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激化引发的天京事变大伤了太平天国的元气;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据“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该学者讲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太平天国运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B正确。
ACD.三项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CD。?故选B。
2.【答案】A
【解析】A.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拜上帝会”“洪秀全”等信息可知,“天国”指的是太平天国。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并与同学前往广西传教。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定都天京后,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最终失败,但它沉重打击清朝的统治和外国反动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故A正确。
B.义和团是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与题干“拜上帝会”“洪秀全”无关,故B错误。
C.戊戌变法主要代表是康有为、梁启超等,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题干“拜上帝会”“洪秀全”无关,故C错误。
D.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建立,与题干“拜上帝会”“洪秀全”无关无关,故D错误。??故选A。
3.【答案】A
【解析】略
4.【答案】C
【解析】A.鸦片战争是引发太平天国运动的外因不能构成根本原因。故不选A。
B.太平天国运动虽然给予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但其宗旨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故不选B。
C.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起到了推动作用,这就是题干谈到的对“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的正确理解,故C正确。
D.选项与鸦片战争没有关系,故不选D。故选C。
5.【答案】C
【解析】A.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只属于历史史实,并不是经过推论得到的结果,因此不是结论,故A选项错误。
B.厦门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只是阐述了《南京条约》的内容,属于历史史实,并不是经过推论得到的结果,因此不是结论,故B选项错误。
C.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史实上经过推论得到的结果,因此属于结论,故C选项正确。
D.鸦片战争后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属于基本史实,并不是经过推论得到的结果,因此不是结论,故D选项错误。故选C。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为推翻清朝统治,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D时间与“拜上帝会”势力发展的时间不符,故选D。
7.【答案】A
【解析】A.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同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军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其中,北伐是为了威胁清政府的统治中心京津地区,曾一度逼进天津。但因为是孤军深入,北伐军最终全军覆没。而西征则取得了重大战果,三年多时间里,太平军控制了长江沿岸的众多地区。故A正确。?BCD.说法均不准确。故选A。
8.【答案】C
【解析】C.题干“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人借助神权重建封建等级秩序,故C正确。
A.题干并不能体现人人生而平等思想,故A错误。
B.题干主旨不是说明太平天国核心领导层凝聚力,故B错误。
D.题干未涉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故D错误。故选C。
9.【答案】B
【解析】B.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1年9月下旬攻克永安,12月,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受东王节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组织。故B正确。
A.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故A错误。
C.太平军于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故C错误。
D.为推翻清朝统治,为拱卫天京,进行北伐和西征,西征胜利,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故D错误。?故选B。
10.【答案】C
【解析】C.根据“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但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实行。故C正确。
AB.金田起义和定都天京与题干中解决土地问题无关,排除AB。
??D.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与题干不符,排除D。故选C。
11.【答案】D
【解析】D.依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故D项符合题意。
A.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平均分配,目的是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适应了农民战争的需要。故A不符合题意。
B.《资政新编》并没有挽救太平天国的危机。故B不符合题意。
C.天平天国运动并没有促进中国社会的改良。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2.【答案】B
【解析】B.根据所学知识,题干中“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分别是指太平天国运动利用拜上帝教组织起义力量、发动反清战争、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和“天京变乱”导致革命力量由盛转衰的史实,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故是在永安建制后,故B说法不正确。
ACD.综上分析,这三项表述符合史实,故ACD说法正确。故选B。
13.【答案】D
【解析】D.《天朝田亩制度》所提出的平分土地方案,是农民阶级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否定;《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具有反封建性,故选D。
A.《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空想,不能代表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具有落后性。排除A。
B.《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具有反封建性,只是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排除B。
C.本项不适合《天朝田亩制度》,排除C。?故选D。
14.【答案】D
【解析】D.分析题干内容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他们的目标是“有田同耕”,是局限在农业上的,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局限在农业上的,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这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故D正确。
A.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对外国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故A错误。
B.民族矛盾的加剧促进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故B错误。
C.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斗,它的性质也就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斗。故C错误。?故选D。
15.【答案】C
【解析】A.北伐失利,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故A选项错误。
B.永安建制,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故B选项错误。
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64年,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天京陷落,符合题干信息,故C选项正确。
D.天京事变,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故D选项错误。故选:C。
16.【答案】D
【解析】D.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为“太平军”。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进行北伐和西征,全盛时拥有中国半壁江山。“全盛时,太平天国拥有中国的绝大部分的江山”说法错误,故D不正确。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但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故ABC叙述正确。故选D。
17.【答案】(1)没有实施;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2)经过3年的征战,太平天国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
(3)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清政府开始重用汉族地主武装,积极绞杀。
18.【答案】(1)清政府统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2)《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3)角度:从农民运动、反封建压迫和和反对外来侵略的角度肯定太平天国运动。作用:太平天国运动持续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19.【答案】(1)金田起义;鸦片战争的失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天京事变;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封建势力强大,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3)《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