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期末参考答案
一、
1、A 2、B 3、C 4、D 5、B 6、A 7、B 8、A
9、B 10、A 11、B 12、C 13、A 14、B 15、 D
16、B 17、C 18、C 19、、C 20、D
二、
21、4 3
22、凸透镜 同一高度 同时在光具座上不停地左右移动蜡烛和光屏 使物距大于焦距后,只移动光屏找像
23、材料(或型号) 长度(或横截面积)
24、大于 玻璃射向空气
三、
25、(1)缩小 倒立 (2)大于 (3)异
26、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电压表选择了小量程;
同一段导体,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7、c、d , 材料
四、
28、解:(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v===20m/s;
答:汽车制动前的速度为20m/s;
(2)由于反应时间t′=4t,所以匀速运动阶段有:
s′=vt′=4vt=4s=4×15m=60m;
s总=s′+s减=60m+30m=90m;
所以s总>80m,汽车将撞上障碍物.
29、(1)、由“闭合S1,断开S2,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2A,电压表的示数为2V;”可知:R1=2V/0.2A=10 欧姆。
(2)、由“将S1、S2都闭合,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0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0.9A。”可知:电源电压为6V,0.9A=6V/10欧+6V/R2,所以R2=20欧姆。
(3)、在第一种情况下,R1的电压为2V,R3的电压为6V-2V=4V,所以R3=4V/0.2A=20欧姆。
30、(1)未放油箱时,F=0,查表可知R=300Ω
I=U/R=6V/300Ω=0.02A
(2) 220
(3)m=ρV=0.7×103kg/m3×5.5×10-2m3=38.5kg
压力F=G=mg=(6.5kg+38.5kg)×10N/kg = 450N
查表可知R=120Ω
I=U/R=6V/120Ω=0.05A2012年八下期末复习卷(2012.5)
提示:1、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共四大题,共30小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宇航员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2、下列几组物质中,都属于导体的是( )
A.橡胶 盐水 干木棒 B.铁 人体 铅笔芯
C.塑料 花生油 陶瓷 D.硬币 橡皮 玻璃
3、下列电路中测灯L1的电流,正确的是 ( )
4、关于R=U/I,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阻与电压成正比
B.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C.导体的电阻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强度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不随电压、电流的改变而改变
5、科学家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建立了牛顿第一定律,下列在学校实验室得出的物理规律中,也是运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 )
A.光的反射规律 B.真空不能传声
C.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D.欧姆定律
6、要使图示的光路图成立,应在虚线框内单独放入的光学元件是 ( )
A.1和3 B.2和4 C.1和2 D.3和4
7、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
上会出规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
C.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
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
8、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的是正常画面,但若有一小飞虫正好飞落在凸透镜
片上,此时画面的影响是 ( )
A .几乎无影响,只是变暗一些 B.画面上有只小虫
C.画面上有小虫但不清楚 D.画面变得模糊不清
9、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一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 )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的亮度,若要求滑片P向右端滑动时灯逐渐变暗,则下列接法正确的是( )
A.M接C,N接B
B.M接A,N接B
C.M接C,N接D
D.M接A,N接D
11、在皮鞋擦过鞋油,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 )
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
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C.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革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漫反射效果
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12.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家创造性地引入了一系列科学概念,譬如:①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光线”;②在研究物质结构时引入了“原子”;③在研究物质导电性时引入了“绝缘体”;④在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⑤在研究人类听觉范围时引入了“超声”。其中属于科学家假想而实际并不存在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⑤
13.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后,两相同电压表的指针偏转都如图乙所示,则L1和L2两灯的电阻之比为( )
A. 1:4
B. 4:1
C. 1:5
D. 5:1
14、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
感线运动,电路中产生电流,根据这一原理可制成( )
A.电动机 B.发电机 C.电磁铁 D.电铃
15、我们初中学生都处于青春期这一人生的重要时期,青春期是指( )
A.身体不再生长的时期 B.生殖器官不再发育的时期
C.身体完全成熟的时期 D.性发育性成熟的时期
16、下面关于近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近视眼镜镜片能把太阳光会聚于一点
B.近视眼镜是发散透镜
C.“度数”越大的近视眼镜镜片,凹面弯曲越明显,焦距越大
D. 近视眼本身就是发散透镜
17.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时,小华同学用电压表测出ab、bc、ac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b=2V,Ubc=2V,Uac=4V,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
D.换用电压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压值
18、小明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时,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I-U图像。对此作出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通过R1的电流与它两端所加电压成正比
B.通过R2的电流与它两端所加电压不成正比
C.将它们串联接入到同一电路中时,通过R1的电流较小
D.将它们并联连接到两端电压为1.5V的电路中时,通过干路的电流大约是0.46A
1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左向右移动时,三只电表的变化情况是( )
A. V1增大、V2减小、A增大;
B. V1减小、V2增大、A减小;
V1不变、V2增大、A不变;
D. V1不变、V2减小、A不变.
20、如左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向左滑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两个电阻的“ U-I”关系图像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电源电压为10V
B.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20Ω
C.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
D.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A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20分)
21、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伏特,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是2安培,如果两端的电压增加到12伏特,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是___________安培,导体中的电阻是___________欧姆。
22、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要将蜡烛、________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将它们的中心位置调节到___________。利用图中装置做“验证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的实验时,陈刚和李娟分别使蜡烛和光屏同时在光具座上不停地左右移动,但没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所成的清晰的像。他们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
23、某小组通过实验测量铅笔芯电阻大小如图15所示,请观察铅笔芯的异同,猜想:“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 。(写出两个因素即可)
24、某同学研究光的折射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如右表。
(1)分析实验数据得知,当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折射角跟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是:折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请你推测这位同学做实验时,入射光线是从 (选填“玻璃射向空气”或“空气射向玻璃”)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
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欣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焦距 次数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虚实 大小 倒正
f= l0cm 1 45 13 实像 a
2 30 15
3 18 22 实像 b
4 16 25
(1)表格中有几项内容漏写了,请你帮助填补:a________;b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小欣观察到第2次所成的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1次所成的像。
(3)当把蜡烛调到距离透镜8cm的位置时,小欣发现无论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为了观察到这时所成的像,眼睛和蜡烛应该在凸透镜的________(“同”或“异”)侧。
26、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当某同学按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开始实验,电压表和电流表出现如甲、乙图所示情形,则你认为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甲: 乙: 。
如右表是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时的数据记录:根据以上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 。
实验次序 1 2 3
电压U(V) 3.2 4.8 6.4
电流I(A) 0.5 0.75 1.00
27、如图所示是“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教板,a为锰铜线,b、c、d为三根镍铬合金线。它们的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分别为:la=lb=lc>ld,Sa=Sb四、分析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8、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撞上障碍物.
29、某课外活动小组需要对两个定值电阻R1、R2和一只滑动变阻器R3的电阻进行测量,将这些元件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S1,断开S2,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2A,电压表的示数为2V;若将S1、S2都闭合,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0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0.9A。求:
(1)R1的阻值是多少?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3是多少?
(3)R2的阻值是多少?
3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已日益普及.如图是一种测量小气车油箱内油量的装置原理图,它主要由电源、压敏电阻R(电阻随所受压力的变化而变化)、油量表(由电阻可忽略不计的电流表改装而成且量程足够大)等组成电路.压敏电阻R在一定范围内的阻值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油箱位于压敏电阻上方,电源电压为6V。问:
压力F/N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
电阻R/Ω 300 280 260 240 ? 200 180 160 140 120 …
(1)未放油箱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2分)
(2)请根据表格数据推测,当油箱和油总重为200N时,压敏电阻R的阻值是 Ω。(1分)
(3)若油箱的质量为6.5kg,当油量表示数为5.5×10-2m3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 (3分)
(ρ汽油=0.7×103kg/m3,g取10N/kg)
次数 入射角 折射角
1 10 15.1
2 20 30.9
3 30 48.6
4 40 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