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二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第4课《演唱 小鸡的一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二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第4课《演唱 小鸡的一家》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7-12 08:5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上册
《小鸡的一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听、唱、演的形式,能够大胆自信地用自己的声音和形体学会演唱《小鸡的一家》整首歌曲。
2、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能够乐于与小伙伴合作用棒铃、双响筒和碰铃为歌曲部分歌词做伴奏,表演歌曲《小鸡的一家》。
3.能用快乐的歌声去唱《小鸡的一家》,感受小鸡一家和睦相处、快乐幸福的生活。
二、教学意图
歌曲《小鸡的一家》,把公鸡、母鸡、小鸡一家幸福玩啥的情形生动地表现出来。这首歌曲都是低年级学生十分喜爱演唱和表现的内容,能够模仿并分角色进行合作表演,非常直观的对活泼、欢快的音乐做出反应。
三、歌曲分析
歌曲《小鸡的一家》是二年级上册第四课中的歌曲。第四课以“咯咯哒”命名,围绕着音乐中描绘“鸡”的歌曲设计和选编学习内容。《小鸡的一家》是一首有角色特点、适合低年级学生演唱和表演的歌曲。大调式,2/4拍,一段体。歌曲旋律简单、活泼,容易学唱。三段歌词有趣地表现出公鸡爸爸、母鸡妈妈和小鸡宝宝各尽其职的有趣场景、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小鸡一家和睦相处、快乐生活的故事。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听辨音乐中的动物形象和音乐特点,能够快乐的歌声去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够唱对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并且能用串铃、木鱼和碰铃为歌曲部分歌词作准确、生动的伴奏。
五、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串铃、双响筒和碰铃各一个
六、教学内容
(一)节奏游戏
教师播放音乐伴奏,用拍手、拍腿、拍肩等一些简单的动作感受歌曲2/4拍的节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对歌曲旋律有初步的感知。
(二)激趣导入
1、导言:同学们,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上这节有趣的音乐课,刚刚我们了一个节奏小游戏大家都喜欢吗?(生:喜欢!)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上的这节课也有好玩的游戏,大家一起跟随老师的脚步走入我们今天的课堂。请大家看一组图片,然后你们告诉老师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2、播放图片,指名回答。(生:爸爸、妈妈和他们的宝宝)
3、师:他们的脸上都有什么?(笑容)今天老师要大家介绍另一组家庭,你们听听师谁的一家?
4、播放小鸡的叫声,指名回答。(生:小鸡的声音)
5、师:对了,小鸡的一家都有谁?(大公鸡、老母鸡和小鸡)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鸡的一家》。
(二)学习歌曲《小鸡的一家》
1、学习歌曲第一段
(1)、导入: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早晨,太阳公公早早地就露出了笑脸,小鸡的一家也开始了一天的生活。看看鸡窝里是谁最早起床的?
(2)、聆听第一段音乐
(3)、师:是谁最早起床?(生:大公鸡)它起床在干嘛?(生:唱歌)它为什么要唱歌?(生:天亮喽)大公鸡早早的起来唱歌是为了告诉大家:天亮喽!(板书:大公鸡)
(4)、师:老师也很喜欢唱大公鸡的歌,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学学大公鸡的歌声:喔喔喔 (边说边做教学生做动作,然后随琴声学唱第一句歌词。) (板书:喔 喔 喔)
(注:在教学生学说“喔喔喔”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嘴巴张开,声音竖起来,手给予相应的动作带动学生唱“喔喔喔”,同时脸带微笑。)
(5)、师:大公鸡来啦!(出示公鸡玩偶)大公鸡能有什么动作表示?(学生尝试做动作,教师规范统一动作。)
(6)、教唱第一句歌词。
(7)、师:大公鸡在唱歌的时候它的脖子是怎样的?(强调“伸”字的演唱,附点节奏。)
(8)、教学第三句、第四句歌词,强调“天亮喽”的休止符演唱。
(9)、全班随音乐齐唱一次。
(10)、师:老师想把大公鸡的声音变得更好听,请看老师的小武器。(出示棒铃,并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棒铃。)
(11)、师:你觉得这个棒铃可以在哪里加入进去?(根据学生的回答尝试加入棒铃演奏。)
(12)、指名上台用棒铃演奏歌曲,并带上大公鸡的头饰,其余学生随音乐演唱第一段歌词并带上动作进行表演。
2、学习歌曲第二段
(1)、师:看,大公鸡早早地起来把大家都叫到鸡窝前其实是要告诉大家鸡窝里今天要有一件大喜事发生,我们一起走进鸡窝去看看到底是什么喜事?
(2)、聆听第二段音乐。
(3)、师:是什么喜事呀?(生:老母鸡生蛋喽。)老母鸡生蛋后是怎样叫的?(生:咯咯咯)(板书:老母鸡 和 咯 咯 咯)
(4)、出示第二段歌词,教师指导学生演唱“咯咯咯”的方式。师:老母鸡的这一段和大公鸡的这段旋律是一样的,只是歌词不一样,你们能尝试自己演唱一次第二段歌词吗?
(5)、学生尝试自己演唱第二段歌词,用动作引导学生老母鸡是“跳出草窝”,“跳”字的演唱方式,以及“生蛋喽”休止符的演唱方式。)
(6)、师:它高兴起来翅膀是怎样的?(让学生随意发挥想象做动作,然后从学生的动作中选一个代表母鸡的标志动作。)
(7)、教师教唱第二段歌词,然后生唱“咯咯咯”,师唱其余的歌词。
(8)、师:老师也给老母鸡的歌声加了一样小乐器,(出示双响筒)有谁知道它叫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如果是错误的及时纠正答案。)
(9)、教师介绍双响筒的使用方法。
(10)、师:请问它可以在哪个地方加入进去?(根据学生回答尝试加入双响筒。)
(11)、学生尝试敲双响筒,然后教师指名上台用双响筒演奏歌曲,并带上老母鸡的头饰。学生一起带上动作演唱老母鸡的歌词。
(12)、男生唱一次,女生唱一次。
3、学习歌曲第三段
(1)、师:老母鸡生蛋喽这件喜事很快就传开了,小鸡非常地开心,因为它很快就要当哥哥了。顽皮的小鸡跑出鸡窝之后跟大家玩起了捉迷藏。叽叽叽,叽叽叽,小鸡在哪里?(出示小鸡的玩偶和大家捉迷藏。)小鸡来到了大家的身边跑来跑去地,突然间它找到了它很喜欢的一样东西,你们猜猜看它找到了什么?
(2)、聆听第三段音乐。
(3)、师:花小鸡找到了什么?(生:找到了虫子。)真棒!你们的耳朵真灵敏!(板书:花小鸡)请看花小鸡的这一段最后一句和前面学的不一样,请跟老师一起来学学。(指导学生学唱最后一句歌词。)
(4)、师:花小鸡的叫声是怎样的?(生:叽叽叽)(板书:叽 叽 叽)
(5)、指导学生演唱“叽叽叽”的方法,并强调唱“叽叽叽”时不要压嗓子。
(6)、师:你们觉得花小鸡可以有什么标志动作?(学生自己尝试做动作,教师找其中做代表性动作。)
(7)、师:你们能尝试自己把花小鸡这段演唱出来吗?大家一起来试试。
(8)、学生尝试自己演唱第三段歌词,教师在一旁指导学生演唱。
(9)、师:花小鸡的伴奏乐器你们想知道吗?(生:想!)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件乐器。(出示碰铃,介绍碰铃,并指导学生如何使用碰铃。)
(10)、师:请问,它又可以在哪个地方加入进去?(根据学生回答加入碰铃为歌曲伴奏。)
(11)、根据学生学碰铃的情况,从中选一位同学上台担任老师的小助理,带上花小鸡的头饰用碰铃为歌曲伴奏,其余同学齐唱第三段歌词,并加上表演的动作。
4、完整演唱《小鸡的一家》
(1)、出示《小鸡的一家》完整谱子,为学生简单讲解反复记号和演唱顺序。
(2)、聆听《小鸡的一家》,跟着音乐小声模唱。
(3)、全班跟音乐演唱歌曲。
(三)分角色演唱歌曲
1、教师把小鸡的一家这个故事重新回忆一次。
2、学生分组扮演角色演唱歌曲,配上打击乐和动作,全班互动合作完成。
3、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歌曲《小鸡的一家》。(板书:小鸡的一家)
(四)教学总结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歌曲?
2、生:《小鸡的一家》
3、师:小鸡的一家都有谁呀?(生:大公鸡、老母鸡和花小鸡)它们都是怎样唱歌的?(生:大公鸡喔喔喔,老母鸡咯咯咯,花小鸡叽叽叽)
4、师:同学们都非常棒,从歌曲里我们知道小鸡的一家是怎样的?(生:幸福、快乐、和谐……)
5、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也能和小鸡的一家一样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快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6、师:太阳公公开始下山了,天也渐渐黑了,可爱的花小鸡和它的爸爸妈妈一起回家了。请同学们一起跟着音乐按我们刚刚分好的角色,一边演唱一边做着动作离开我们的教室,和我们小鸡的一家说再见!(播放音乐)
教学板书:
《小鸡的一家》
大公鸡 喔 喔 喔
老母鸡 咯 咯 咯
花小鸡 叽 叽 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