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六章 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大部北半球、东半球,小部位于西半球、南半球。即地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
半球位置
纬度位置
有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穿过,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南北跨纬度超过90°,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亚欧大陆东部,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相邻大洲及分界线: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或美国)相望;西隔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邻;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海陆位置
1、世界第一大洲:世界上面积最大(4400万平方千米)、东西距离最长(180000多千米),跨纬度最广(90°以上)。
2、亚洲有47个国家和地区,分为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俄罗斯)中亚、东南亚六个地区。
3、中国位于东亚,除此之外东亚还包括蒙古、日本、朝鲜和韩国。
范围和组成
1、在亚洲地形图上填注主要的地形区、山脉、河流、湖泊、半岛、群岛等。
2、说出亚洲主要地形及地势特点
河流分布和地形分布的关系,主要河流注入的海洋。
1、在图中填注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青藏高原
帕米尔高原
乌拉尔山脉
大高加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2、在图中填注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印度河、土耳其海峡、白令海峡和亚洲三大半岛
长江
黄河
恒河
印度河
土耳其海峡
白令海峡
阿拉伯半岛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湄公河
主要地形:
高原山地
地势特点:
中部高,四周低。
受地势影响,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河流分布特点:
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是( )
世界最高峰是( )海拔( )米。最高高原是( ),最大的湖泊( ),最深湖是( )世界最低点是( )海拔是( )米,
珠穆朗玛峰
8844.43
青藏高原
里海
喜马拉雅山
贝加尔湖
死海
-415
最大半岛是( )最大群岛是( ), 亚洲最大的平原是(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 ), 最大的平原是( )。
阿拉伯半岛
马来群岛
西西伯利亚平原
巴西高原
亚马孙平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标出图中序号所表示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高原山地
寒带气候
1、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西面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2、亚洲气候特点及影响因素
3、非洲气候特点及影响因素
受纬度位置和地形因素等影响
(1)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很广。(2)由于赤道横穿中部,所以气候类型以赤道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第二节 人文环境
1、主要表现:人口数量最 ,占世界人口的 ;超过一亿人口的国家数量最 ,全世界11个,亚洲 个,包括中国、印度、 、 、 、日本;人口密度最 ;人口净增长率最 ,世界每出生100人,约有 人在亚洲。
多
61%
多
6
印度尼西亚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大
高
61
2、人口分布不均衡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区
3、人口数量、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排序
人口数量:亚、非、欧洲,最少的是大洋洲,无人居住的南极洲
自然增长率:非、拉、亚,最低的是欧洲
人口密度:
4、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及措施
要求根据17页文字资料,填写环境对土地压力的恶性循环图,并能写出良性循环图。
亚、欧、非,最稀疏的是大洋洲。
1、亚洲的民族
亚洲大小民族有( )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 )。各民族中( )族人口最多。
1000
一半
汉
2、著名的文化
华夏文化、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文化、阿拉伯文化(又称两河流域文化)
3、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理解各种文化现象如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服饰、建筑、体育、交通等与地形、气候的关系,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4、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读上页图填出以下字母代表的亚洲人类文明发祥地并回答相关问题。
A( ),代表的文化是( );
B( ),代表的文化是( ) ;
C( 代表的文化是 ( );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阿拉伯文化
印度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文化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夏文化
这三个地区成为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共同原因是 ( )的气候,
( )的水源,( )土地。
温带或热带
肥沃的
丰富的
1、亚洲国家经济发展差异大
大部分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少数国家为发达国家,如日本。即使同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也很大。
2、造成差异大的原因
是不同国家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别很大。
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亚洲除日本外,过去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经济不发达,工业基础一般较薄弱。
3、表现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差异大,产业结构不同。一般来说,经济落后的国家以第一产业为主,发达国家大多数第一产业的比重很小,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大。(明确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概念)
4、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
大多数国家独立以来经济都有一定的发展,其中发展最快的是( )的一些国家,大力发展( ),推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西亚波斯湾沿岸的一些国家,则靠大量出口( )而致富,如沙特阿拉伯等。
东亚、东南亚
出口加工工业
石油资源(共15张PPT)
亚 洲
本初子午线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也是世上跨( )最广的大洲,( )最长的大洲。
2、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是( )
世界最高峰是( )海拔( )米。最高高原是( ),最大的湖泊( ),最深的湖泊是( )世界最低点是( )海拔是( )米,最大半岛是( )最大群岛是( ), 亚洲最大的平原是( )。
3、亚洲地形特点是( ),河流呈 ( )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4、亚洲地跨( )( )( )带,受( )和( )位置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具有( )的特点。
亚洲
纬度
东西距离
喜马拉雅山
珠穆朗玛峰
8844.43
青藏高原
里海
贝加尔湖
死海
-400
阿拉伯半岛
马来群岛
西西伯利亚平原
中部高四周低
放射
热
温
寒
纬度
海陆
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气候分布广
5、亚洲特有的气候是( )气候。
6、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
7、生活在亚洲的人口约占世界的( )。
8、亚洲的稠密区是( )( )( ),其中有( )个超过1亿,分别是( )、( )( )( ) ( )( )。
9、亚洲人口过多对( )和( )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10、亚洲大部分属于( )国家,少数属于( )国家,如( )。
温带季风
亚洲
60.5%
东亚
南亚
东南亚
6
日本
中国
印度
孟加拉国
巴基斯坦
印度尼西亚
环境
资源
发展中
发达
日本
11、东南亚在亚洲( )部,包括( )半岛和( )群岛两大部分。
12、东南亚地处( )与( )洲( )与( )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东临( )洋西临( )洋。
13、( )海峡,是从( )洲和( )洲向东航行到( )( )各港口最( )路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 )洋和( )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14、( )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 )”之称。
东南
中南
马来
亚洲
大洋
印度洋
太平
太平
印度
马六甲
欧
非
东亚
东南亚
短
太平
印度
印度尼西亚
火山国
歌 谣
物产富饶东南来,锡矿、石油好多哇!
橡胶、油棕、蕉麻、椰子、水稻和金鸡纳。
湿热气候哺育它,土壤肥沃产量大,
特别是马来西亚,锡、胶、油棕顶呱呱。
15、( )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国。( )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 )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16、东南亚气候类型是( )和( )。
17、东南亚居民多是( )种人,其中( )( )占一定比重。这些人祖先多是中国( )( )。
泰国
马来西亚
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
热带季风
热带雨林
黄
华人
华侨
福建
广东
巴基斯坦
尼泊尔
斯里兰卡
孟加拉国
恒河
德干高原
新德里
印度洋
阿拉伯海
孟加拉湾
18、印度是南亚( )最大,( )最多的国家,人口仅次于( )超过( )亿居世界第( )位。它也是第( )大软件出口国,仅次于( )
19、印度有三大地形区,北、中、南部分别是( )、 ( )、 ( )、
20、南亚被称为“( )”和“( )”,还是( )教和( )教的发祥地。
面积
人口
中国
10
二
英国
二
喜马拉雅山
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
德干高原
民族大熔炉
人种博物馆
佛
印度
21、中东地区的主要人种为( )
22、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看作圣城的是( )
23、中东地石油集中分布在( )
白色人种
耶路撒冷
波斯湾沿岸
24、西亚所产石油主要输往( )、( )、 ( )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国家。而波斯湾出口石油必经( )海峡。
25、日本是( )洋西北部的一个( )国。
26、日本由( )( )( )( )四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的海域组成。
27、日本位于( )与(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所以多( )和( )它处于( )是著名的活火山。
28、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 )沿岸,工业区自北向南依次是( )( )( )( )( )工业区。
西欧
北美
日本
霍尔木兹
太平
岛
北海道
本州
四国
九州
太平洋
亚欧
火山
地震
富士山
濑户内海
京滨
名古屋
阪神
濑户内
太平洋
北九州
再见(共22张PPT)
地跨东西两半球,主体位于东半球; 地跨南北两半球,主体位于北半球。
半球位置
最南端大约10oS,最北端大约80oN,所以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主体位于北温带。
纬度位置
说出亚洲濒临的大洋和大洲
海陆位置
北部濒临北冰洋,东部濒临太平洋,南部濒临印度洋;东北部是北美洲,西北部是欧洲,西南部是非洲,南部是大洋洲。
中部高,四周低。
地势特点
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
珠穆朗玛峰
帕米尔高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
华北平原
印度河平原
德干高原
伊朗高原
阿拉伯半岛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河流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3、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气候的特点
①
③
②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亚洲气候分布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居民
亚洲人口稠密区
A .
B .
C .
东亚
南亚
东南亚
A
B
C
B
F
E
A
C
D
亚洲的发达国家
⑥
⑤
④
③
②
①
w.qzy22coIn
【您教学的好帮】
专于提中小学验教学的网络讯和限多
西半球
东半球
北美洲
州
非
赤道
赤道
美
洲
南极洲
南极5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祖国所在的大洲是亚洲
图6.2)。亚洲在许多方面值得亚洲
人自豪。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个洲(图6.3),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
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
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
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
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
欧洲为界
美洲为界
50东经18西经
西南以苏伊士运
南面隔海与大洋
河与非洲为界。
洲相望。
图6.2亚洲的范围
30
120
150东经180西经
北
冰
80
洲
亚洲
40
太平洋
0
洲
印度洋
大洋洲
4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一亚洲
通常,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
亚和中亚6个地区。读图6.4,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位于哪一个地区 这一地区中有哪些国家
(2)其他地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地形和河流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
风》歌曲,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亚洲地势的壮丽画卷。的确,亚洲地面起伏很
洋
图6.5亚洲的地形(共47张PPT)
一、世界第一大洲
1、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读课本2页图6.1,描述亚洲的
A、半球位置
从东西半球看,亚洲大部分在 半球,少部分在 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亚洲大部分在 半球,少部分在 半球。
东
西
北
南
观察课本3页图6.4,了解亚洲的
B、纬度位置
穿过亚洲的特殊纬线从南往北分别有 、 、和 。说明亚洲跨越了
带 、 带 、和 带。由于亚洲跨了三个温度带,注定了亚洲气候的 性。
读课本2页图6.2,说明亚洲的
赤道
北回归线
北极圈
热
温
寒
多样
C、海陆位置
亚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
陆 的东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 的西岸,
东临 洋,北临 洋,南临 洋;东北隔 海峡与 为界;
亚欧大陆
太平洋
太平
北冰
印度
白令
北美洲(美国)
西北隔 山脉、
河、 海、
山脉、 海、 海峡与 为界;
西南隔 运河与 为界;南面隔海与 洲相望。
读图比较说明
乌拉尔
乌拉尔
里
大高加索
黑
土耳其
欧洲
苏伊士
非洲
大洋
D、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完成课本活动题3,并归纳得出,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 、
跨 最广、东西距离
最 的一个洲,因此被称为世界第 大洲。
大
纬度
长
一
读课本图6.4,认识
1、亚洲的地理分区及各区与中国的地理关系
通常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
为 亚加
亚六个区域,中国位于
亚,
东、西、南、北、中
东南
东
除此之外还有 、
、 和 。其它地区都与中国接壤,北临
亚,西北与 接壤,西临
亚,西南与 接壤,东南与 为邻。
蒙古
日本
朝鲜
韩国
北
中亚
西
南亚
东南亚
2、找出以下国家,并说明它分别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二、地形和河流
读课本4页图6.5,完成课本第5页活动题1
俄罗斯、哈拉克斯坦、
阿富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
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
(1)找出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并参照第5页亚洲地理集锦说出他们的世界之最)和帕米尔高原,指出他们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
1、亚洲主要地形区和
地势特点
(2)找出西西伯利亚平原
(参照亚洲地理集锦说出它的亚洲之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伊朗高原,分别指出他们在亚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
(3)总结(1)和(2),说说
你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在课本54页找到“死海”,并参照课本第5页,亚洲地理集锦对它的描述,说说亚洲地势还有什么特点?
起伏很大
学会利用地形剖面图分析某一区域地势高低起伏的状态
完成课本第6页活动题2
中部高,东西低
西高、中低、东部缓
2、亚洲主要地形及其分布
观察亚洲地形图,分析亚洲主要地形及其分布特点
主要地形:高原和山地,且大部分布在中部。
3、主要山脉、半岛和群岛
找出亚洲的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三大半岛即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并说明哪些是世界之最。
4、主要河流及流向、
分布特点、主要湖泊
在图6.5图上,找出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看看他们各注入什么大洋?并说说这些大河的分布与地形分布之间的关系。
发源于中部 、 的河流,呈 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其主要原因是水往 流。
在亚洲地形图上找出里海、贝加尔湖并说出他们的世界之最。
山地
高原
放射
低处
三、复杂的气候
1、亚洲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读图6.9,回答以下问题
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有
气候、 气候和
气候,和世界相比缺少
气候;
热带雨林
热带季风
热带沙漠
热带草原
温带气候类型大陆东岸有
气候和
气候、西岸为
气候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地中海
广大的内陆为
气候,和世界相比缺少 气候;寒带有 气候;
温带大陆性
温带海洋性
寒带
高原山地上有 气候共
种气候类型,比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1种少了两种。
高原山地
9
2、亚洲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亚洲地跨 带、 带和
带, 、 、 三面濒临大洋, 面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
热
温
寒
东
北
南
西
受 位置和 位置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具有 、 、和
的特点。
反馈练习
完成课本第8页、9页活动题1题
纬度
海陆
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3、季风气候的形成及特点
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
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就 ,降水也 ;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就较 。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 灾害;
多
多
少
洪涝
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形成 灾。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受夏季
风的影响而易发生 灾害。
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季风气候的利弊:
旱
旱涝
弊:易发生洪涝灾害
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亚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面和南面临太平洋和印度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所以形成了世界上最显著的季风气候区,而且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是亚洲独有的气候类型。
4、非洲气候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观察非洲的气候图,回答
穿过非洲的特殊纬线有
、 和
,说明非洲以 气候为主,观察气候类型的分布可以看出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且气候类型以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
为中心,呈
对称分布。
赤道
南北
一、人口最多的大洲
1、亚洲人口数量、占世界人口比例,在世界的排序、人口稠密区
阅读课本10页文字,观察图6.13、6.14、6.15,回答以下问题
2007年,世界人口 亿,亚洲约为 亿,占世界人口 %,按世界人口数量排序,占世界第
位,排在第二位、第三位的是
66
40
61
一
和 ,人口最少的大洲是 ,无人居住的大洲是
。亚洲人口稠密区分别为
、 和 。
非洲
欧洲
大洋洲
南极洲
东亚
东南亚
南亚
2、亚洲人口数量多的原因分析
观察图6.15,并完成课本11页活动题1(3),回答以下问题
按人口自然增长率排序,亚洲位于第 位,位于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分别是 洲和 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洲。
三
非
拉丁美
欧
世界每增加100人,约有 人在亚洲。这说明亚洲人口数量多的原因之一是 ,其次就是
。
人口基数大
61
3、人口众多的消极影响
1、亚洲众多的人口,对 和
产生了沉重的压力,对土地的压力使土地和粮食生产产生了恶性循环
资源
环境
人口增长快
2、完成课本12页表格
A
B
D
C
E
F
控制人口
科技兴农
粮食单
产提高
对粮食需
求减少
环境得
到改善
退耕还林
良性循环
3、尝试完成如何形成人口和土地的良性循环结构图
良性循环图
二、多样的地域文化
(一)精神领域的文化
1、差异性
亚洲大小民族共有 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 。人数最多的民族是 。不同地区的民族,在 、 、 、
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文化
1000
一半
汉族
建筑
服饰
音乐舞蹈
礼仪
艺术风格和不同的民风民俗。
著名的文化有 、
和 、
等等。
2、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分析课本13页图6.17,完成14页活动题1
华夏文化
印度河流域文化
恒河文化
阿拉伯文化
图的
符号 自然条件和民族风俗
多地震
山坡地区
气候湿热,人们过着聚居生活
气候湿热,多河湖
气候严寒
热带干旱草原,人们过着游牧生活
6
3
5
4
2
1
(二)物质文明
1、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
读“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亚洲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有____个位于亚洲,其中A是 的______(现代国家名称), B是______ 流域的______ (现代国家名称), C是位于 地区的 ______(现代国家名称)。
3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伊拉克
印度河
巴基斯坦
黄河—长江中下游
中国
另一个文明古国则是位于____洲的_____(现代国家名称)
(2)从三大文明的发祥地来看,都是因其适宜的 气候,丰富的 、肥沃的 ,而分别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非
埃及
温带或热带
水源
土地
2、原因共性
三、经济发展差异
(二)差异
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
读课本15页图6.18,并完成活动题1
(一)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
自然、历史、历史条件等
2、产业结构的差异
阅读课本16页框中文字,了解什么是三类产业并完成活动题2
一般来说,经济落后的国家以
为主,而发达国家,大多数 的比重很小,
的比重最大。
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
(三)亚洲大多数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
亚洲除日本外,过去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经济不发达,工业基础一般较薄弱。
(四)发展概况
见课本15页自然段第2行到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