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物质的酸碱性 同步练习(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物质的酸碱性 同步练习(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13 15:4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章节训练 1.2 物质的酸碱性
一、单选题
1.(2021·衢州)如图是我们常见的水果及其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西瓜pH=6.6 B.?葡萄pH=5.1
C.?猕猴桃pH=3.3 D.?桔子pH=3.6
2.(2021·台州)台州气候适宜,盛产各种酸甜爽口的水果。深受市民喜爱,分析下表,酸性最强的水果是(??? )
水果名称
东魁杨梅
涌泉蜜桔
楚门文旦
玉麟西瓜
PH值
2.5~3.5
4.0-5.0
4.5~5.5
5.5-6.5
A.?东魁杨梅???????????????????????????B.?涌泉蜜桔???????????????????????????C.?楚门文旦???????????????????????????D.?玉麟西瓜
3.(2021·柯桥模拟)推理和归纳是科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B.?碳酸钾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碳酸钾溶液属于碱性物质
C.?化学变化前后物质质量守恒,所以10g碳与10g氧气反应生成20g二氧化碳
D.?水能灭火是由于水汽化吸收热量使燃料温度降低,从而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4.(2021·温州模拟)常温下某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浓硫酸(浓硫酸中的水可以忽略不计),对于溶液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B.?硝酸钾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
C.?溶液的pH值将减小
D.?硝酸钾的溶解度先增加后保持不变
5.(2021·婺城模拟)推理和归纳是科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大多数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
B.?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C.?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
D.?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6.(2021·嵊州模拟)如图所示装置,若观察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物质X可能是( ??)
A.?浓盐酸??????????????????????????B.?蒸馏水??????????????????????????C.?氯化钠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7.(2021·余杭模拟)“归纳法”是“根据收集的证据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结论的得出没有应用归纳法的是(?? )
A.?木炭、硫等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由此得出氧气具有助燃性
B.?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由此得出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并测出对应的反射角的大小,由此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D.?观察发现多种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由此得出植物细胞具有细胞核
8.(2020九上·诸暨期末)婴儿纸尿裤的“尿显”试剂常用溴甲酚绿(pH试纸上的显色物质之一),其在pH≤3.8时呈黄色,pH≥5.4 时呈蓝绿色,pH=4.5 时开始有颜色的明显变化。已知婴儿尿液的pH范围为5.4-8.4,那么,当婴儿尿湿纸尿裤时,“尿显”试剂显示的颜色最有可能是(??? )
A.?无色??????????????????????????????????B.?黄色??????????????????????????????????C.?蓝绿色??????????????????????????????????D.?黄绿色
9.(2020九上·西湖月考)下表是所测得某些食物的近似p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柠檬
鸡蛋清
苹果
西红柿
牛奶
pH
2.3
7.9
3.1
4.2
6.5
A.?牛奶和鸡蛋清均呈碱性???????????????????????????????????????B.?柠檬汁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C.?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苹果????????????????????????????????????D.?西红柿的酸性比苹果强
10.(2020九上·鄞州期中)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剂,易溶于水,易与水反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2FeO4 + 10H2O===4Fe(OH)3↓ + 8KOH+ 3O2↑。该事例说明( ??)
A.?高铁酸钾是一种氧化物???????????????????????????????????????B.?K2FeO4溶于水后有大量的FeO
C.?高铁酸钾中铁的化合价是+3价???????????????????????????D.?用高铁酸钾净化过的水,pH升高
11.(2020九上·吴兴月考)经检测,四种溶液除水分子外分别只含有下列粒子,其中属于酸的水溶液是(?? )
A.?H+ 、Na+、SO42-???????????????B.?Ca2+ 、Cl-???????????????C.?Ba2+ 、NO3-???????????????D.?H+、Cl-
12.(2020九上·杭州月考)下列检测某溶液pH的操作正确的是(??? )
A.?将pH试纸投入待测液,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B.?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沾在置于洁净表面皿的pH试纸上,待试纸变色后,再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C.?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沾在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上,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D.?用蒸馏水冲洗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沾在pH试纸上,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13.(2020九上·海曙月考)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氧化铜粉末?????? ②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52?
③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的稀硫酸??? ④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5.62?C?
⑤用10mL量筒量取某溶液6.6mL
A.?①②????????????????????????????????????B.?②③④????????????????????????????????????C.?④⑤????????????????????????????????????D.?①⑤
14.(2020九上·台州月考)在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蒸馏水,如图中能正确表示溶液pH变化的是(横坐 标表示加入蒸馏水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 )
A.????????????????????????????????????????????B.?
C.????????????????????????????????????????????D.?
15.(2020九上·萧山开学考)小金在做硫燃烧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内盛有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的少量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符合的是( ???)
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对比②和③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C.?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是化学变化
D.?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产物是呈酸性
二、填空题
16.(2020九上·衢州期中)酸碱性与我们的生活、健康密切相关。
(1)酸碱性强弱可用pH表示,通常洗衣粉、香皂呈碱性,即PH________7。(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2)人长时间忧虑、哭喊时呼吸变快变浅易引起呼吸碱中毒,该过程二氧化碳过度排出,使血液的pH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17.(2020九上·吴兴月考)某植物花瓣 X 汁液呈紫色,分别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有如下现象:
溶液名称
白醋
稀盐酸
氯化钠溶液
蒸馏水
石灰水
氢氧化钾溶液
X汁液
红色
红色
紫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1)据上表推测,X 汁液________(填“能”或“不能”)做酸碱指示剂。
(2)将 X 汁液滴入某溶液中呈绿色,则该溶液 pH________(填“>”、“<”或“=”)7。
18.(2020九上·新昌月考)甲酸(HCOOH),又叫蚁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酸性较强,有较强的腐蚀性,蚂蚁、蜜蜂的分泌液中含有蚁酸,当初人们蒸馏蚂蚁时制得蚁酸,固有此名,请回答:
(1)写出甲酸的一种物理性质:________。
(2)要比较甲酸、醋酸的酸性哪一种更强,可使用________(填“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或pH试纸”)。
(3)人类皮肤接触甲酸或被蚂蚁、蜜蜂叮咬后会起泡红肿,可以在伤口处涂抹________以减轻疼痛(选填“肥皂液”“氢氧化钠溶液”或“稀醋酸”)。
(4)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将甲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甲酸脱水后会转变成________。
19.兴趣小组同学分别向下列试剂中滴加自制紫甘蓝汁,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现象试剂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白醋
草木灰溶液
滴加2滴紫甘蓝汁
红色
蓝色
紫色
红色
蓝色
(1)紫甘蓝汁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做酸碱指示剂。
(2)草木灰溶液星________?(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3)“向蒸馏水中滴加紫甘蓝汁”的目的是 ________。
20.①HClO3 , ②Na2SO4 , ③Ba(OH)2 , ④Na2SO4 , ⑤H2S,⑥KOH,这六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状况如下:
①HClO3=H++ ClO3?
②Na2SO3=2Na++ SO32?
③Ba(OH)2=Ba2++2OH
④Na2SO4=2Na++ SO42?
⑤H2S=H++HS-
⑥KOH=K++OH-
(1)这六种物质中,属于酸的是________,其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其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2)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 , 它溶于水后溶液中会含有Na+、H+、 CO32? 。
小苏打是否属于酸类物质?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1.(2021·南湖模拟)在学习了酸碱盐知识后,某科学兴趣小组用黑枸杞取液作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室温时,将蒸馏水和不同pH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装在14支试管中,并向每支试管中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实验结果如下:
p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颜色
粉红
粉红
粉红
浅紫
浅紫




深蓝
深蓝
灰绿

黄棕
实验二:室温时,向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以下4种物质,各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
实验结果如下:
物质
稀盐酸
牛奶
蒸馏水
炉具清洁剂
颜色
粉色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炉具清洁剂的pH约为________。
(2)根据实验现象,不能确定牛奶呈中性的理由是________。
(3)小苏打溶液的pH为8.3,向小苏打溶液中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再滴入pH为4的稀盐酸至过量,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2.(2020九上·余杭月考)学习氢氧化钠的性质之后,知道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H2O、Na+、OH- , 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某科学小组想进一步探究是哪- -种粒子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提出猜想]猜想①:可能是H2O;猜想②:可能是Na+;猜想③:可能是OH-。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试管内溶液仍为无色
H2O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②用试管取少量氯化钠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试管内溶液仍为无色
________
③用试管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________
________
[讨论反思]有同学认为猜想①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你认为该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
23.(2019九上·诸暨月考)浣纱初中同学开展了如图所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
把自制的紫甘蓝(紫色包心菜)如图(1)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表所示:

溶液
白醋
盐酸
食盐水
草木灰水
石灰水
加入紫甘蓝汁后的颜
红色
红色
紫色


(1)观察表中的紫甘蓝汁颜色变化情况,紫甘蓝汁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酸碱指示剂,遇到氢氧化钠溶液显示的颜色是________;
(2)用pH试纸测定图1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白醋pH________7(填“>”、“<”或“=”);
(3)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某溶液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可能导致被测溶液的pH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分析】pH<7时,物质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猕猴桃的pH最小,则它的酸性最强,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2.【答案】 A
【解析】【分析】pH 小于7的显酸性,而且数值越小,酸性越强,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从表格数据可知,东魁杨梅的PH值在2.5-3.5之间,数值范围最小,酸性最强,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3.【答案】 B
【解析】【分析】(1)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判断;
(2)根据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判断;
(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判断;
(4)灭火的方法:①隔绝可燃物;②隔绝空气;③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解答】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也可以充当保护气,故A错误;
B.无色酚酞试液遇到碱性物质呈红色,故B正确;
C.根据方程式:
C+O2→点燃CO2;
12? ?32
可知,碳和氧气反应的质量之比为:12:32=3:8,因此10g碳与26.7g氧气完全反应,即10g氧气肯定能完全反应,而10g碳只能反应一部分,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肯定小于20g,故C错误;
D.水能灭火是由于水汽化吸收热量使燃料温度降低,从而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故D错误。
故选B。
4.【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硝酸钾溶液呈中性,浓硫酸溶解放热及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溶质质量分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解答】A、加入浓硫酸后,溶液总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B、 硝酸钾质量不变,加入浓硫酸后溶液质量增加,硝酸钾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 ,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钾溶液呈中性,pH=7,加入浓硫酸后溶液pH会减小 ,不符合题意;
D、 浓硫酸溶解放热, 硝酸钾的溶解度先随温度升高增加,再随温度下降减小 ,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 C
【解析】【分析】A、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
B、根据碳酸钠等盐的溶液呈碱性分析;
C、根据酸的溶液都呈酸性分析;
D、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分析。
【解答】A、 大多数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所以氧气具有助燃性 ,不符合题意;
B、 碱溶液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碳酸钠溶液 ,不符合题意;
C、 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 ,符合题意;
D、 含氧元素的物质不都是氧化物,如高锰酸钾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浓盐酸有挥发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分析。
【解答】A、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接触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试纸会变红,符合题意;
B、蒸馏水不能使石蕊变红,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不具有挥发性,且也不能使石蕊变红,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不具有挥发性,且不能使石蕊变红,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答案】 B
【解析】【分析】归纳推理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由一定程度的关于个别事物的观点过渡到范围较大的观点,由特殊具体的事例推导出一般原理、原则的解释方法。
【解答】A、木炭、硫都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由个例推出规律,用到了归纳法;故A错误;
B、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由此得出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盐酸是呈酸性的,该结论是规律的应用,没有应用归纳法;故B正确;
C、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并测出对应的反射角的大小,由此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实验结论得出普遍规律,使用了归纳法;故C错误;
D、观察发现多种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由此得出植物细胞具有细胞核,由多次实验得出普便结论,使用了归纳法;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8.【答案】 C
【解析】【分析】将婴儿尿液的pH范围与变色范围进行对比即可。
【解答】婴儿尿液的pH范围为5.4-8.4,而这种试剂pH≥5.4时呈蓝绿色,因此婴儿尿湿纸尿裤时最有可能呈现蓝绿色,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9.【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溶液pH>7时,呈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溶液pH=7时,呈中性
【解答】A、牛奶pH小于7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B、 柠檬汁呈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不符合题意;
C、苹果呈酸性,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苹果 ,符合题意;
D、 西红柿的pH大于苹果,酸性比苹果弱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 D
【解析】【分析】(1)只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2)根据反应产物判断;
(3)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
(4)注意生成物中有氢氧化钾。
【解答】A.根据化学式K2FeO4可知,高铁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肯定不是氧化物,故A错误;
B.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钾和氧气,故B错误;
C.根据化学式K2FeO4可知,(+1)×2+x+(-2)×4=0,解得:x=+6,故C错误;
D.因为生成物中有氢氧化钾,而氢氧化钾溶液呈碱性,因此pH升高,故D正确。
故选D。
11.【答案】 D
【解析】【分析】如果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一种,那么它就是酸溶液,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阳离子除了氢离子,还有钠离子,故A不合题意;
B.阳离子是钙离子,而不是氢离子,故B不合题意;
C.阳离子是钡离子,而不是氢离子,故C不合题意;
D.阳离子只有氢离子一种,是酸溶液,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注意玻璃棒及试纸都要保持干燥。
【解答】A、 pH试纸使用时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不符合题意;
B、 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沾在置于洁净表面皿的pH试纸上,待试纸变色后,再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符合题意;
C、pH试纸使用时不能用水润湿,会影响结果,不符合题意;
D、pH试纸时玻璃棒要保持干燥,用水冲洗会影响结果,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天平的精确度、量筒量程的选择方法及温度计的测量值分析。
【解答】①托盘天平能称准到0.1克,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氧化铜粉末,正确; ②pH试纸只能测得溶液的整数pH值,用广泛pH试纸不能测得溶液的pH为3.52,错误;③量取5.26mL的稀硫酸应选用10mL量筒,量程太大误差大,错误; ④普通温度计不能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5.62?C ,错误;⑤用10mL量筒量取某溶液6.6mL ,正确;
故选D。
14.【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碱溶液中加水溶液pH会由大于7减小至接近于7分析。
【解答】 在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蒸馏水,溶液碱性减弱,pH会减小,但因仍是碱性溶液,始终要大于7;
故选C。
15.【答案】 D
【解析】【分析】(1)对实验①②进行比较对照即可;
(2)对比实验②③的现象分析即可;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4)根据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分析。
【解答】A.在实验①中,处于室温下硫没有燃烧,而实验②中加热后硫开始燃烧,这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在氧气中燃烧更距离,即氧气具有助燃性,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有酸生成,因此硫燃烧为化学变化,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没有酸性,而是溶于水后生成亚硫酸具有酸性,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16.【答案】 (1)大于
(2)升高
【解析】【分析】(1)酸性溶液的pH<7,碱性溶液的pH>7,中性溶液的pH=7;
(2)碱中毒,即体液的碱性增强,pH升高。
【解答】(1)酸碱性强弱可用pH表示,通常洗衣粉、香皂呈碱性,即pH大于7。
(2)人长时间忧虑、哭喊时呼吸变快变浅易引起呼吸碱中毒,该过程二氧化碳过度排出,使血液的pH升高。
17.【答案】 (1)能
(2)>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分析X汁液能否分辨酸和碱即可;
(2)根据(1)中得到的结论分析判断。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X汁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遇到中性溶液不变色,因此可以区分酸和碱,能做酸碱指示剂。
(2)将 X 汁液滴入某溶液中呈绿色,说明溶液成碱性,因此则该溶液 pH>7。
?
18.【答案】 (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答出一点即可)
(2)pH试纸
(3)肥皂液
(4)CO
【解析】【分析】(1)根据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分析;
(2)根据pH试纸可测定溶液的酸碱强弱分析;
(3)根据酸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及强碱的腐蚀性分析;
(4)根据甲酸脱水后会生成CO分析。
【解答】(1) 颜色、状态、气味等为物理性质,甲酸的物理性质有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等;
(2) 酸碱指示剂只能验证酸碱性,无法比较酸碱性强弱,比较甲酸、醋酸的酸性哪一种更强, 可用pH试纸;
(3) 皮肤接触甲酸或被蚂蚁、蜜蜂叮咬后可涂抹碱性物质减轻疼痛,氢氧化钠溶液有腐蚀性,不能用,稀醋酸呈酸性,不能用,所以应选用肥皂液;
(4)由甲酸化学式可知,甲酸脱水后会转化为CO;
故答案为:(1)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等;(2) pH试纸 ;(3)肥皂液;(4)CO。
19.【答案】 (1)能
(2)碱性
(3)作为对照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酸碱指示剂遇酸或碱性溶液呈不同颜色分析;
(2)根据草木灰溶液呈碱性分析;
(3)根据对比实验的设计要求分析。
【解答】(1) 紫甘蓝汁遇酸和碱性溶液呈不同颜色,能做酸碱指示剂;
(2)草木灰溶液呈碱性;
(3)“向蒸馏水中滴加紫甘蓝汁”的目的是为了与其它实验作对比,进行对照;
故答案为:(1)能;(2)碱性;(3)作为对照实验。
20.【答案】 (1)①⑤;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③⑥;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
(2)不是;溶液中的阳离子不全是H+ , 还有Na+
【解析】【分析】根据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和碱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分析。
【解答】(1) ①HClO3 , ⑤H2S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属于酸; ③Ba(OH)2 , ⑥KOH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 ②Na2SO4 , ④Na2SO4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
(2)小苏打溶液中的阳离子不全是H+ , 还有Na+ ,属于盐,不是酸;
故答案为:(1)①⑤;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③⑥;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2)不是; 溶液中的阳离子不全是H+ , 还有Na+ 。
三、实验探究题
21.【答案】 (1)13
(2)呈紫色时 pH 可能是 6 也可能是 7, 故不能判定是中性
(3)溶液由蓝色变紫色,最后变成浅紫色。
【解析】【分析】(1)将炉具清洁剂的颜色与上面表格中的颜色比较,从而确定它的pH值的范围;
(2)根据实验1中的表格可知,滴入黑枸杞提取液后,pH=6或pH=7时,溶液都呈紫色,即溶液可能为中性,也可能呈酸性;
(3)根据溶液pH的变化,确定溶液的颜色变化即可。
【解答】(1)在炉具清洁剂里加入黑枸杞提取液后呈黄色,与实验一的表格比较可知,此时它的pH=13;
(2)在牛奶中加入黑枸杞提取液后呈紫色,与实验一的表格对照可知,不能确定牛奶呈中性的理由是:呈紫色时 pH 可能是 6 也可能是 7, 故不能判定是中性。
(3)小苏打溶液的pH为8.3,此时呈蓝色;向小苏打溶液中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再滴入pH为4的稀盐酸至过量,这个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减小,根据实验一表格可知:溶液由蓝色变紫色,最后变成浅紫色。
22.【答案】 Na+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试管内溶液变为红色;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子,已经证明H2O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解析】【分析】前后实验对比,确定变化的因素,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推测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解答】②用试管取少量氯化钠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试管内溶液仍为无色,实验可以说明钠离子和氯离子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即结论为:Na+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③前面的实验已经证明钠离子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那么它的变色应该是氢氧根离子造成的。用试管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试管内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实验结论为: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讨论反思】有同学认为猜想①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我认为该同学的理由是:?无色酚酞试液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子,已经证明H2O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3.【答案】 (1)能;蓝
(2)<
(3)C
【解析】【分析】(1)如果紫甘蓝汁遇到酸和碱时能够呈现不同的颜色,那么它能做酸碱指示剂;根据表格确定它遇到碱时呈现的颜色;
(2)酸溶液的pH<7,碱溶液的pH>7;
(3)如果点滴板是潮湿的,那么会将滴入的溶液稀释,从而使酸溶液的pH增大,使碱溶液的pH减小。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紫甘蓝汁遇酸显红色,与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变蓝色,因此它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因为氢氧化钠为碱,那么紫甘蓝汁遇到它的溶液变蓝色;
(2)用pH试纸测定图1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白醋pH<7;
(3)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某溶液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可能导致被测溶液的pH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