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章节训练 1.1 物质的变化
一、单选题
1.(2021·金华)金华酒传统酿造技艺、浦江剪纸、永康锡雕、东阳竹编等,是金华拥有的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
A.?酿酒 ????????????B.?剪纸 ????????????C.?锡雕 ????????????D.?竹编
2.(2021·丽水)我市地表水质居全省第一,但地表水仍需经过净化才能饮用。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为:取水→沉降→过滤→活性吸附→含氯物质消毒杀菌。其中涉及化学反应的环节是( ???)
A.?取水??????????????????????????B.?过滤??????????????????????????C.?活性炭吸附??????????????????????????D.?含氯物质消毒杀菌
3.(2021·柯桥模拟)新疆棉绒长、品质好,是不少知名服装品牌的原材料之一。服装面料成分多样,通过燃烧能产生气味的方法来判断面料的成分,这是利用棉的( ??)
A.?化学性质???????????????????????????B.?化学变化???????????????????????????C.?物理性质???????????????????????????D.?物理变化
4.(2021·鄞州模拟)如图所示,银白色的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以上现象中,能说明镁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银白色????????????????????B.?发出耀眼的白光????????????????????C.?放出大量的热????????????????????D.?生成白色固体
5.(2021·瓯海模拟)如图所示为银白色金属镓,放在掌心会迅速变为液态,密度略大于铝,在空气中表面易氧化形成氧化膜。其中属于镓的化学性质的是( ???)
A.?能被氧化 B.?银白色 C.?熔点低 D.?密度较小
6.(2021·永嘉模拟)下列温州传统民俗活动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做糖画 ?B.?捣年糕
?C.?酿米酒 D.?捏米塑
?
?7.(2021九下·金华月考)下列科学实验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胆矾研碎 ???????B.?高锰酸钾扩散 ???????C.?蜡烛燃烧 ???????D.?干冰升华
8.(2020九上·嘉兴期末)自然界的物质在不断发生变化,有些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下列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高温下铁变成“铁水”?????????B.?春天冰雪融化?????????C.?白炽灯通电后发光发热?????????D.?秋天树叶变黄
9.(2020九上·西湖月考)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10.(2020九上·苍南期中)下列各项都是硫酸铜的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
B.?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C.?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铁丝插入溶液后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11.(2020九上·衢州期中)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已构成一次全球性“大流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下列做法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佩戴口罩?????????????????????????????B.?保持通风?????????????????????????????C.?杀菌消毒?????????????????????????????D.?勤洗手
12.(2020九上·新昌期中)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B.?胶头滴管:“谁做的?我的嘴怎么碰碎到试管里面去了?”
C.?锥形瓶:“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D.?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13.(2020九上·杭州月考)物质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电灯通电发光????? ②纯碱晶体风化??????? ③铁生锈??????????? ④干冰升华
⑤石灰刷墙????????? ⑥盐酸挥发??????????? ⑦石块粉碎成石子??? ⑧粮食酿酒
A.?②③⑤⑧???????????????????????????B.?②⑤⑥⑧???????????????????????????C.?①③④⑧???????????????????????????D.?①④⑥⑦
14.(2020九上·杭州开学考)纳米(nm)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科技开辟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新层面。纳米材料科技是纳米科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nm)的超细粉末,即可得到纳米材料。这种加工过程属于(??? )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D.?既不是物理变化又不是化学变化
15.(2020·温州模拟)下列有关氧气的用途或操作中主要利用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可供给呼吸 ??????????????????B.?可用于切割金属
C.?可用排水法收集 ??????D.?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二、填空题
16.(2021·湖州)大型海水淡化厂采用反渗透膜技术淡化海水,但是需要利用化石燃料供能,成本较高。阿拉伯目前正在建设一面巨大的反射镜,这个装置会将太阳光聚集到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钢制玻璃穹顶上,汇集后的热量可以使其中的海水蒸发。蒸发后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此过程海水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7.(2021·温州模拟)超临界流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新状态,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超临界CO2流体,其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将其用于从香兰草豆荚粉中提取香兰素(C2H8O3)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香兰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________。
?②由香兰素的乙醇溶液得到香兰素的过程属于________变化。
?③以上提取香兰素的过程中,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
?④超临界CO2流体按元素的组成分类属于________。
18.(2020九上·温州期中)氢气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液态或固态氢在极高压时,氢分子将分裂成单个氢原子,从氧化而变成导电体,其导电性类似于金属,称为金属氢。金属氢是一种高密度的超导材料。它还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比普通TNT炸药大30-40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金属氢的一种物理性质________
(2)金属氢(H)在燃烧时反应为:4H2+02点燃 2H20,此反应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
(3)以下说法中支持金属氢这种新型材料生产的是________
①金属氢燃烧产物为水,适宜做环保燃料;
②金属氧的研究和制造费用昂责,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③金属氢是一种理想的室温超导体,用它输电可减少热损失;
④用金属氢制造的燃料若使用不当会瞬间释放巨大的能量,十分危险;
⑤相同质量的金属氢的体积只是液态氨的1/7,可以制造更小巧的火箭。
19.(2020·温州模拟)水的用途广泛,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温州市规划到2022年底要全面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将污水集中处理净化后再进行排放和利用,并作为“五水共治”重要举措。
(1)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可以采用________?方法净化水。
(2)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的溶液中容易吸引H+ , 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下列对上述变化过程的描述合理的一项是 ?????(填序号)。
A.该变化只发生物理变化
B.该过程中元素种类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20.(2019九上·绍兴月考)高铁酸钾(K2FeO4)是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它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摄氏度以下是稳定的,受热易分解为金属氧化物和氧气。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
(2)高铁酸钾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14分)
21.在实验室中,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将煤油吸干,用小刀切下一小块,切口面为银白色,将切下的小块钠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钠迅速熔成闪亮的小球在水中快速地游动,发出嘶嘶声,产生大量气泡。查阅资料得知钠与水反应会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NaOH)。
(1)由此推断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钠的密度比水________,比煤油________。(填“大”或“小”)
(3)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2.(2016·衢州)以下是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曾开展的实验:
①先用天平称取质量为m1的金属锡粉.
②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2 .
③打开容器,听到了空气进入容器发出的“丝丝的声响”,称量所得白色物质的质量为m3 .
④把白色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4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锡的燃烧是________变化.
(2)罗蒙诺索夫分析数据后发现,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m3=________,于是提出了“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产物的总质量”的观点.
(3)后经多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最终确立了质量守恒定律,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定律:________.
23.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人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___???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所得信息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铁
1535
2750
约1800
钠
97.8
883
约1400
由表中数据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___???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________????????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往往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酿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剪纸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锡雕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 竹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取水不涉及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过滤不涉及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吸附不涉及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 含氯物质消毒杀菌涉及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 A
【解析】【分析】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溶解性、延展性等等。
? ? ?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比如稳定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通过燃烧能产生气味的方法来判断面料的成分,这是利用棉的化学性质,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4.【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判断化学变化是利用有新物质生成分析。
【解答】判断化学变化是利用有新物质生成,所以能证明镁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白色固体生成。
故选D。
5.【答案】 A
【解析】【分析】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 ? ?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所属物质类别的化学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解答】银白色、熔点低和密度较小都属于物理性质,而能够被氧化,只能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6.【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 做糖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 捣年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 酿米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 捏米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 胆矾研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扩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 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 D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解答】A.高温下铁变成“铁水” ,只是铁的状态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故A不合题意;
B.春天冰雪融化,水由固态变成液态发生熔化现象,没有新物质生成,故B不合题意;
C.白炽灯通电后发光发热,消耗电能产生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故C不合题意;?
D.秋天树叶变黄,叶绿素变成花青素,有新物质生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分析。
【解答】 ①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属于化学变化,②没有新分子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③有新分子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10.【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判别是看有没有新物质生成分析。
【解答】A、硫酸铜溶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新物质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新物质硫酸钡和氯化铜,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新物质铜和硫酸亚铁,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 C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
【解答】佩戴口罩、保持通风和勤洗手的过程中,都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即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而在杀菌消毒的过程中,细菌失去生物活性而死亡,肯定发生化学变化,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2.【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酒精灯不盖灯帽挥发没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胶头滴管碰碎没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锥形瓶摔碎只是形状改变没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铁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13.【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①电灯通电发光、④干冰升华、 ⑥盐酸挥发、⑦石块粉碎成石子都没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纯碱晶体风化 、③铁生锈、⑤石灰刷墙 、⑧粮食酿酒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
14.【答案】 B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解答】把固体物质加工成纳米材料,只是物质的尺寸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5.【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A、氧气可帮助呼吸利用了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B、氧气用于切割金属是利用其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C、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是利用其不易溶于水的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D、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利用其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6.【答案】 变大;物理
【解析】【分析】(1)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
(2)海水淡化处理技术是指将水中的多余盐分和矿物质去除得到淡水的工序。
【解答】大型海水淡化厂采用反渗透膜技术淡化海水,阿拉伯的该装置能够使海水蒸发,由于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减少,因此蒸发后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海水蒸发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因此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变大;物理
17.【答案】 2:1;物理;过滤;氧化物(无机化合物)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过滤原理及氧化物定义分析。
【解答】 ①香兰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4:48=1:2; ②由香兰素的乙醇溶液得到香兰素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③以上提取香兰素的过程中,操作1的名称是过滤; ④超临界CO2流体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或无机化合物。
故答案为:1:2;物理;过滤;氧化物(无机化合物)。
18.【答案】 (1)导电性/高密度
(2)化合反应
(3)①③⑤
【解析】【分析】(1)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 ? ?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种数判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3)那么描述的是金属氢的优点,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1)金属氢的物理性质:导电性和高密度;
(2)根据方程式 4H2+O2点燃?2H2O 可知,反应物有两种,而生成物只有一种,那么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3)①金属氢燃烧产物为水,适宜做环保燃料,描述的优点,故①符合题意;
②金属氧的研究和制造费用昂责,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描述的缺点,故②不合题意;
③金属氢是一种理想的室温超导体,用它输电可减少热损失,描述的优点,故③符合题意;
④用金属氢制造的燃料若使用不当会瞬间释放巨大的能量,十分危险,描述的缺点,故④不合题意;
⑤相同质量的金属氢的体积只是液态氨的1/7,可以制造更小巧的火箭,描述的优点,故⑤符合题意。
故选①③⑤。
19.【答案】 (1)沉淀(或过滤)
(2)C
【解析】【分析】1、去除液体中不溶性的固体杂质时,可以利用过滤法。颗粒较大的还可以利用沉淀法;
2、水分子吸引 H+, 形成水合氢离子(H3O+),是微粒结构上的一种变化。物理变化微粒结构不变,微粒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解答】(1)由分析可知, 去除污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可以采用沉淀(或过滤)方法;
(2)微观的结构会影响物质的性质,由题中信息“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的溶液中容易吸引H+ , 形成水合氢离子(H3O+)。”可知,微粒已经改变所以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1)沉淀(或过滤)? (2)C
20.【答案】 (1)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
(2)受热易分解
【解析】【分析】(1)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2)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解答】(1)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是: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
(2)高铁酸钾的化学性质是:受热易分解。
三、实验探究题
21.【答案】 (1)硬度小;银白色;常温下为固体(或熔点低、密度小,合理即可)
(2)小;大
(3)2Na+2H2O=2NaOH+H2↑
【解析】【分析】根据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的性质分析,结合题中所给信息,归纳出钠的物理性质;根据题中所给提示与方程式书写原则,书写钠与水的反应方程式。
【解答】(1)钠可用小刀切下,说明其物理性质硬度小,钠为银白色固体,放在水中迅速熔化成小球说明其物理性质熔点低、密度小等;(2)由题中信息可知,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的大;(3)钠与水反应会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NaOH),其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22.【答案】 (1)化学
(2)m4﹣m2+m1
(3)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总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解析】【分析】(1)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解答;(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增加的质量即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解答;(3)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解答.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解答】解:(1)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有新物质生成,锡的燃烧是化学变化;(2)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2 . 把白色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4 , 则参加反应的气体的质量为m4﹣m2 , 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m3=m4﹣m2+m1;(3)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总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答案:(1)化学;(2)m4﹣m2+m1;(3)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总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23.【答案】 (1)3Fe+2O2Fe3O4
(2)气态
(3)沸点;有
(4)木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等可燃性气体继续燃烧产生火焰(合理均可)
【解析】?【分析】(1)依据铁丝燃烧的反应原理书写符号表达式;
(2)由实验探究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的原因;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再做对照实验,将金属导管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的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会产生火焰。因此可知,燃烧的物质是石蜡蒸气,说明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火焰是由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据此可得出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钠的沸点低于其燃烧时温度,所以燃烧时有火焰。
(3)由表格数据进一步探究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的关系,并用实例说明。
【解答】(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3Fe+2O2Fe3O4;
(2)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题干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由表格数据进一步探究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的关系:①分析蜡烛的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发现其燃烧的温度比沸点高,燃烧产生了火焰;②分析铁丝的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发现其燃烧的温度比沸点低,燃烧不产生火焰;由此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沸点和燃烧时的温度有关;③再分析钠的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发现其燃烧的温度比沸点高,故推断其燃烧能产生火焰;
故答案为:(1)3Fe+2O2Fe3O4;
(2)气态;
(3)沸点;有。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往往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木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等可燃性气体继续燃烧产生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