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光的色散
一、单项选择题(共17小题;共68分)
1.
仔细观察光的色散实验,如图所示的光路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2.
下列有关红外线的应用实例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红外线照在物体上时,物体会发热,因而常用红外线烘干物体
B.
红外线能使特制胶片感光,在高空摄影中常用到红外线
C.
电视机的遥控器就是一台小小的红外线发射器
D.
人民币上的防伪标识在红外线的照射下发出荧光
3.
下列关于紫外线的应用实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
B.
医院常用紫外线灯发出的紫外线来灭菌
C.
医院常利用紫外线进行诊断和治疗
D.
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性质可用于鉴别古画
4.
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于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色光是
?
A.
红光、黄光、蓝光
B.
红光、绿光、蓝光
C.
橙光、靛光、紫光
D.
红光、绿光、橙光
5.
光盘是利用激光在反光铝膜上刻出凹凸的音槽来记录音像信息,外表面是一层滑透明的保护膜.如图是一张放在阳光下的
光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着光盘能看到你的像,是铝膜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的
B.
对着光盘能看到你的像,是凸凹的音槽漫反射形成的
C.
光盘呈现彩色的扇面是表面保护膜的反射形成的
D.
光盘上呈现彩色的扇面是光的色散现象形成的
6.
以下现象,反映了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
雨后天空,弧状光带
B.
岸边树木,水中倒影
C.
水中铅笔,水面折断
D.
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7.
每年
月份,我省成都及周边地区的农民都有大量焚烧秸秆的现象。焚烧秸秆所产生的烟雾不仅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威胁到人的健康,还影响了正常的航空及交通。为了对秸秆焚烧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治理,今年成都市气象局利用了高科技帮手,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观测以及时发现焚烧源。卫星监测焚烧源的主要依据是
?
A.
对焚烧源进行拍照,从照片上直接看到焚烧源
B.
监测焚烧源产生的烟雾,从烟雾的多少来确定焚烧源
C.
监测焚烧源的颜色,从遥感照片的颜色来确定焚烧源
D.
监测焚烧源的温度,通过捕捉高温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焚烧源
8.
戴蓝色镜片的眼镜看红领巾是
?
A.
红色
B.
蓝色
C.
黑色
D.
紫色
9.
下列现象中属于白光色散的是
?
A.
太阳光经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B.
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电视画面的颜色
C.
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白光
D.
红、蓝、黄三色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成黑色
10.
电焊工人在焊接时要戴上防护面罩,这是为了
?
A.
防止焊接时发出的气体对眼睛的刺激
B.
防止紫外线对人眼及皮肤造成伤害
C.
防止焊接时发出的气体对人体造成伤害
D.
以上都不对
11.
下列有关红外线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红外线拍摄“热谱图”,有助于对疾病做出诊断
B.
在步枪的瞄准器上安装夜视仪,在黑夜中能看到敌人
C.
在医院手术室、病房里,可看到护士用红外线灭菌
D.
红外线可以用来对仪器设备进行遥控
12.
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续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小孔成像
C.
光的反射
D.
光的色散
13.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柳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折射形成的
B.
黑色物体能够反射黑色光
C.
光在电影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D.
影子是光反射形成的
14.
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关于以下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孔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
B.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这是光的色散
C.
人能看到物体,是因为从人眼发出的光照到了物体上
D.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色散
15.
下列事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
?
A.
夜视仪
B.
遥控器
C.
验钞机
D.
全自动感应水龙头
16.
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
A.
红光
B.
黄光
C.
绿光
D.
紫光
17.
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
A.
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B.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C.
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
D.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8.
彩虹是太阳光通过空中的小水滴经过
?
后形成的彩色光谱,红色光弧在最
?
侧,紫色光弧在最
?
侧
19.
某日中午,我市部分市民看到了太阳周围出现一个七彩“光环”,如图所示,这就是“日晕”。这种天象形成的重要原因是阳光通过无数小冰晶后发生了色散,其中各色光按红、橙、黄、
?
、蓝、靛、紫的顺序依次排列,说明了阳光是
?(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20.
人民医院的全自动感应水龙头如图所示:这是利用
?
进行自动控制的在水龙头上方还有一盏能杀死微生物的灯,这盏灯打开时能发出
?
21.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
?。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我们将
?(填“能”或“不能”)看到七彩光带。
三、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共4分)
22.
材料一
大家都见过水波,其实光也是一种波。从一个波峰到另一个波峰的距离称为波的波长,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波长如可见光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
材料二
实验表明波长较短的光容易被大气散射,即传播的距离比波长较长的光近。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2)汽车的雾灯为什么是黄色的,你认为养路工人的服装用什么颜色较好?
四、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共10分)
23.
(1)如图甲所示,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自上而下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这就是光的
?
现象。
(2)一束红光沿
从空气斜射向玻璃,
和
分别是红光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如图乙所示,如果一束紫光也沿
斜射向玻璃,请你在图乙中画出该紫光的折射光线(大致位置)和反射光线,并标出传播方向。
答案
1.
B
【解析】根据光的色散实验可知,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单色光,其中紫光偏折的角度最大,红光偏折的角度最小,光发生两次折射,均向三棱镜的底边偏折。
2.
D
【解析】红外线具有热作用,它照在物体上时,物体会发热,常用红外线来烘干物体,A项正确;
红外线能使红外胶片感光,在高空及远距离摄影中常被应用,B项正确;
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射的就是红外线,C项正确。
用来识别人民币上的防伪标志的是紫外线,因为紫外线的荧光效应很强,而红外线的荧光效应并不强,D项错误。
3.
C
【解析】紫外线对人体好的方面主妥体现在它能促进人体对维生素
的合成,而维生素
对人体吸收钙起着重妥的作用,A项正确;
适度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是有益的。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可以杀灭细菌,所以常用来杀茵,B项正确;
由于人生病时,体温会出现并常,可以利用红外线拍照或红外线测温对疾病作出诊断,C项错误;
由于紫外线的荧光效应很强,常用来鉴别防伪标识或鉴别古画,D项正确。
4.
B
【解析】彩色电视机就是利用色光的混合调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的,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上有很多微小的格子,分别涂有能发出红、绿、蓝色光的物质,当三束电子流分别打到这三种物质上时,就发出红、绿、蓝三种光,这三束电子流的强弱分别影响着三种色光的强弱,由此混合出绚丽多彩的各种色彩,看电视时,如果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的荧光屏,就能看到屏上红、绿、蓝色的光点。
5.
D
【解析】光盘能成像是其光滑的表面对光的反射作用,相当于乎面镜成像,是镜面反射,因此
A、
B两项错;
光盘表面的彩色扇面是表面的保护膜对光的折射作用,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本领不同。经保扩膜折射后,将光分解,呈现不同的颜色,因此
C项错,D项对。
6.
A
【解析】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此选项符合题意。
水中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不属于光的色散,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水中铅笔,水面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不属于光的色散,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这一现象说明了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7.
D
【解析】因为卫星距地面的距离非常远,因此,无法通过照片直接看清焚烧源、烟雾,也不能通过颜色来准确判断焚烧源。
由于温度不同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的强弱不同,卫星遥感和红外线夜视仪都是利用感知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工作的。
8.
C
【解析】红领巾之所以呈红色,是因为它只能反射红色的光;蓝色眼镜片只能透过蓝色的光,因此红领巾反射的红色光不能透过蓝色镜片,所以红领巾看起来是黑色的。
9.
A
【解析】太阳光是复色光,经过三棱镜后能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故A符合题意;
电视机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
光的三基色:红、绿、蓝三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故
B、C不符合题意;
红、蓝、黄三色是颜料的三原色,其它颜色都是根据这三种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故D不符合题意。
10.
B
【解析】过强的紫外线能伤害人的眼睛和皮肤.电焊弧光中有强烈的紫外线,因此电焊工在工作时必须穿好工作服,并戴上防护罩。
11.
C
【解析】红外线的热作用强,拍出的“热谱图”,有助于对疾病做出断,故A正确;
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夜视仪,故B正确;
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所以医院用紫外线来杀菌,故C错误;
红外线可以用来进行遥控,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遥控,故D正确。
12.
D
【解析】看到五彩缤纷的光环,说明发生了光的色散现象,与其他选项无关。
13.
C
【解析】柳树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A错误;
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B错误;
银幕是凹凸不乎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银幕上,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晴,不同方向的人们都能看到。因此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C正确;
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错误。
14.
D
【解析】本题考查光现象。小孔成像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变浅了是光的折射现象;人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经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为各种颜色的光,为光的色散。
15.
C
【解析】A、夜视仪是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强来工作的。不符合题意。
B、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来工作的。不符合题意。
C、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工作的。符合题意。
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是通过接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来进行控制的,不符合题意。
16.
C
【解析】植物是不透明的,植物呈现绿色,说明植物能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色光;
植物之所以反射绿光是因为植物的生长不需要绿光,即绿光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17.
D
【解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某种颜色的物体只能反射与其本身颜色相同的色光,白色物体反射各种色光,所以当红光照射到红色的苹果上时被反射进入摄影师的眼中,摄影师看到的是红色;而红光照射到白色的瓷盘上时也被反射,所以看到的瓷盘也呈现红色;而红光照射到黄色的香蕉上时,红光被吸收,由于没有色光进入摄影师的眼中,所以摄影师看到的香蕉是黑色。
18.
色散;外;内
【解析】太阳光即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这可以让太阳光通过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证明。雨后天晴,天空中还停留有许多小水滴,小水滴相当于小棱镜,太阳光照射到小水滴上会发生色散,形成七种颜色的光,就形成了彩虹。发生光的色散时,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程度最大。
19.
绿;复色光
【解析】经过色散后,太阳光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说明太阳光不是单色光。
20.
红外线;紫外线
【解析】全自动感应水龙头是通过接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来进行控制的;
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所以水龙头上方能杀死微生物的灯打开时能发出紫外线。
21.
色散;不能
【解析】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分解成七种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白色的光屏是不透明体,它能够反射所有色光,而红色的光屏只能反射红光,其他的色光均被红色光屏吸收,所以不能看到七色光带。
22.
(1)
太阳光中的蓝色光波长短,易被大气散射,故天空是蓝色的。
【解析】太阳光中的蓝色光波长短,易被大气散射,故天空是蓝色的。
??????(2)
橙色服装较理想,因为橙色光波长较长,发生散射现象。
【解析】雾天开雾灯才会比较安全,因为雾灯的光传播得远,即不易被散射的光才能作为雾灯的光,红、绿、黄三色都较理想,但红、绿已用于交通信号灯,故雾灯选用黄色,养路工人应穿橙色的服装好,在车灯照射下,橙色光不易散射。
23.
(1)
光的色散;
【解析】白光经过三棱镜后能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的色散;
??????(2)
【解析】由光的色散可知:紫光比红光的折射能力强,所以紫光的折射角小于红光,故应靠近法线,反射光线与
重合。
第1页(共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