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01 历史上的疫病
02 中医药的成就
03 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目录
CONTENTS
历史上的疫病
01
罗马历史上有三次记录详细的瘟疫:公元65年的瘟疫、皇帝马可·奥勒留统治期间的“安东尼瘟疫”(又称“盖伦医生疫病”)和公元250年的西普里安瘟疫。当然,除了这三次瘟疫外,罗马还发生过多次瘟疫。
——王延庆《瘟疫与西罗马帝国的衰亡》
公元2—3世纪,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天花、鼠疫等疫乱。两个帝国都遭受了疾病的蹂躏,人口数量急剧下降。
材料
什么是疫病?疫病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哪些危害?
概念:疫病指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表现与影响:疫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甚至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
古代疫病:
(1)天花:
①古埃及时期天花盛行,席卷尼罗河沿岸,法老拉美西斯五世也罹患天花,他的木乃伊面部就有天花瘢痕。
②中国清朝的康熙皇帝也得过天花。被天花传染的普通百姓不计其数。
(2)鼠疫:
①6世纪时,地中海沿岸爆发鼠疫,大量人口死亡,造成拜占庭帝国人口锐减一半。
②14世纪时,欧洲鼠疫大流行,由于患者身上出现众多黑斑,故被称为“黑死病”。
黑死病流行了3个世纪,欧洲人口死亡过半,导致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欧洲许多地区发生严重饥荒。
③古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前期,雅典突然爆发严重的鼠疫,死亡军民人数在一半以上,雅典将军伯里克利也未能幸免,雅典政治的走向明显转变。
④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在巴比伦身染疫病而亡,他一手建立的亚历山大帝国随之土崩瓦解。
⑤中国明朝末年鼠疫横行,明军、大顺军以及大量民众染病,患病者发高烧,脖子肿大,大批患者死亡。
黑死病
鼠疫
2、近代疫病:
(1)黄热病:17世纪爆发于墨西哥的黄热病,在美洲、非洲与欧洲国家流行,肆虐两个世纪。这些疫病给历史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2)斑疹伤寒:20世纪早期,斑疹伤寒在俄国和波兰大流行,造成数百万人死亡。
(3)西班牙流感: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全球大爆发,全世界死亡人口在2000万人以上。
公共卫生与疫病的防治:
1、古代的公共卫生与疫病的防治:
古罗马伴随着对外征战和城市的扩大,曾发生过多次瘟疫。但当时罗马人把瘟疫的发生与神罚联系起来,于是大量修建神庙,定期向神祈祷和献祭,而医疗和医生都得不到重视。医疗条件的限制促使罗马人相信对疫病的预防胜于治疗,他们认为最佳的预防方式是卫生清洁,于是在罗马城修建大量的公共浴场和公共厕所,修建了许多输水和排污管道,成立了水务委员会,这一委员会被认为是一个“维护城市方便用水、安全用水”的机构,并催生出与之配套的公共卫生法。
——摘编自刘琳琳《古罗马城输水道、排水道的建设及其对公共卫生的意义》
公共卫生的改善:
①古罗马:古罗马非常注意公共卫生,把修建饮水道、下水道当作重要工程。
②中国:地方官任职期间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
在大灾之后,及时掩埋尸体,发放药物,采取各种方法预防疫病。
疾病治疗方法与救治机构:
治疗方法:
①疟疾治疗: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②天花治疗:中国古人为了防治天花,发明了人痘接种。人痘接种法在明朝中期已经广泛使用、后来传到欧洲。
救治机构:
①中国:西汉后期,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隋唐时期,寺庙病坊也能收治疫病患者。
②西方:古罗马时期的医院也能收治疫病患者。
近代医学的进步与疾病防治:
(1)牛痘接种法:18纪晚期,英国医生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法,使天花的发病率降低。
(2)细胞与细菌学说的发展:
①19世纪,细胞与细菌学说发展迅速。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创立的巴氏消毒法被广泛应用到医学领域;
②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发现了青霉素,改变了人类对细菌传染手段束手无策的状态。
中医药的成就
02
“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后汉书·方术列传》
中国的针灸学博大精深,《玉龙歌》首见于《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本歌取120穴位,治疗80余种病证。
《黄帝内经》
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秦汉时期量的医家经验,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是变化,阐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理论著作。
临床经验的积累
1、战国时的扁鹊已经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诊断。
2、东汉晚期,名医华佗精通外科手术,创制了麻醉药“麻沸散”以及健身方法“五禽戏”。
3、医学家张仲景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著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4、唐朝医学家孙思邈总结前代经验著成临床百科全书《千金方》。他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5、针灸建立在经络学的基础上,治疗效果显著、简便经济,影响深远。
中药典籍数量巨大
1、唐朝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2、明朝李时珍总结千百年来中药学的经验,著成《本草纲目》。这部著作集中药学知识之大成,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药的发展
1、在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指导下,新老中西医团结协作,不断总结临床经验,使得中医药的治疗水平取得长足进步。
2、全国广泛设立中医院与中医院校,掀起学习研究中医的高潮。
3、屠呦呦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受到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抗疟记载的启发,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对人类防治疟疾发挥了巨大作用。
4、21世纪以来,中医药蓬勃发展,走向世界。
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03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鸦片战争后不断受到西医的冲击。19世纪70年代,一些洋务人士和开明的绅商有感于西医的功效,纷纷捐资筹建西式医院,各地就诊西医的人数大大增加。20世纪初,大量中医人士也学习西医。
背景:近代以来,西医以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实验科学为依托,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在解剖学、诊断学、药学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
表现:
(1)17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著成《心血运动论》,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
(2)荷兰人列文虎克通过手工磨制的显微镜,对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进行了细致观察。
(3)19世纪人们将生理与临床结合起来,探索各种药物的功能和作用,创立了实验药理学。
西式医院在中国的发展
2、传播历程:
(1)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
(2)近代以来:
西式医院在中国的发展
①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牛痘接种法、麻醉术、放射技术以及其他近代西医成就陆续被引入中国。
②西医院校也建立起来。它们把教学、科研与临床结合在一起,培养了相当数量的西医人才。
西方公共卫生知识及措施传入中国,影响深远
①西医凭借其特有的消毒、化验等手段,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传染病、隔离传染源、治疗感染者、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对人们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②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借鉴了西方的公共卫生措施,推广自来水、改善食品卫生状况、处理垃圾与粪便等,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初步发展起来。
传统西医和近代中医的区别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
传统中医
近代西医
理论上
把人置于自然和社会之中,强调从“天人合一”的角度认识生命现象,注重考察整体间的功能联系。
以实验科学为依托,把人作为个客观独立的生物实体单独加以考察,注重局部证据。
技术上
注重“辩证诊疗”,强调“望闻、问、切”。
借助先进仪器,诊断讲求精确
从医资格认定上
没有统一的医疗教育体制。
形成严格的从业资格考核
医疗实践上
公共医疗设施不完善,医患关系中医生的权威相对不足。
形成一套完整的医疗实践制度,使得医患关系的处理有法可依,
第14课 历史上的疾病与医学成就
一、历史上的疫病
(一)概念:
(二)表现与影响:
1、古代疾病:(1)天花(2)鼠疫
2、近代疾病(1)黄热病(2)斑疹伤寒(3)西班牙流感
(三)公共卫生与疫病的防治:
1、古代的公共卫生与疫病的防治:
(1)公共卫生的改善:①古罗马②中国
(2)疾病治疗方法与救治机构:
治疗方法:①疟疾治疗②天花治疗
救治机构:①中国②西方
2、近代医学的进步与疾病防治:
二、中医药的成就
(一)《黄帝内经》
(二)临床经验的积累
(三)中药典籍数量巨大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药的发展
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1、背景:
2、传播历程
巩固练习
1.1915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收购了“北京协和医学堂”,并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当时,该学院全部采用英文教学,入学标准按照美国优秀医学院的标准,为教师提供世界水准的丰厚工资和福利保障。北京协和医学院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有利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B.改善了中国社会的医疗卫生状况
C.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D.有助于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该学院全部采用英文教学,入学标准按照美国优秀医学院的标准”可知,该学院的运行几乎全部仿照西方标准,这有利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故A项正确;仅靠一所医学院做不到“改善了中国社会的医疗卫生状况”“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故B、C两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变迁,排除D项。
巩固练习
2.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
A.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
B.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2.答案:B
解析:通过材料“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可知,中国古代医术重在治病救人,故A项错误;据材料“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可知,中国古代的医术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故B项正确;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医学家的行医过程中渗透着儒家的价值观,材料并没有反映中国古代医术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材料也并非强调中国古代医术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故C、D两项错误。
巩固练习
3.古代监狱人员密集,环境恶劣,疫病频发。对此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宋真宗下令“除杀人者论如律”,“每岁暑热”则“杂犯死罪降流,流、徒递降杖、笞释之”并亲自监督官员对该项诏令的实施情况自此夏季释放犯人便成为定制。这表明( )
A.北宋对杀人犯处罚严苛
B.北宋重文轻武,刑罚宽松
C.北宋政府重视疫病防控
D.北宋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3.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由于古代监狱人员密集,环境恶劣,疾病频发,因此宋真宗下令,每到夏季便进行“虑囚”来降低监狱人员的密度,以避免牢狱疫病流行,故C项正确。材料只表明“杀人者论如律”,其不在“虑囚”的范围之内,这并不能说明北宋对杀人犯处罚严苛,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北宋夏季“虑囚”的原因是监狱环境恶劣,疫病频发,这并不能说明刑罚宽松,故排除B项。由材料可知,政府是出于防疫的目的而释放囚犯,并不能说明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故D项错误。
巩固练习
4.1879年,美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圣约翰书院,1905年更名为圣约翰大学,后来其部分系科与教师被并入华东师范大学。1906年,英、美两国的6个教会共同创办了北京协和医学堂,即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前身。据以上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有必要对传教士传教权的评价做根本性的调整
B.外国传教士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C.美国教会在当时在华各国教会中影响力最大
D.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在日益加深
4.答案:B
解析:A项“根本性”说法错误,故排除;由材料可知,外国传教士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故B项正确;仅凭材料无法体现“美国教会在当时在华各国教会中影响力最大”,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外国传教士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并非强调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故D项错误。
巩固练习
5.中国古代关于疫病的流行与防治的记载不绝于史。某学者在其著作中指出,在殷商时期中国就有了对疾疫的文字记载,如疟、疥、蛊等,并且还有“疾年”的记载,这有可能是对疫情的最早记载。下列不是中国古代对于疫病的防治措施的是( )
A.掩埋尸体,修建饮水道
B.疏通井渠河道
C.建立救治机构
D.发明人痘接种术
5.答案:A
解析:古罗马修建饮水道,对疫病的预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中国古代不少地方官,在任期间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古代已经建立疫病的救治机构,如西汉时期的隔离房、隋唐时期的“病坊”等,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古人为了防治天花发明了人痘接种,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