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临澧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开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20八下·临澧开学考)下图是某校学生绘制的一幅校园平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学校大门的朝向是( )
A.东 B.北 C.南 D.西南
(2)若量得校门到教学楼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而实际距离是300米,那么该图所用的比例尺为( )
A.1:10000 B.1:1000
C.1:1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米
【答案】(1)C
(2)A
【知识点】比例尺;方向判断
【解析】【分析】(1)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法,图中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可以通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可以看出校门是朝向南边,故答案为:C。(2)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上实地距离,图中量得校门到教学楼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而实地距离是300米,则比例尺是3/30000=1:10000,故答案为:A。
【点评】(1)判断方向首先要看图中是否有指向标,如果有指向标则按照指向标来判断,如果没有指向标则默认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2)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2020八下·临澧开学考) 2019年10月1日上午10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国庆节期间,北京昼夜长短分布情况( 表示黑夜, 表示白昼)可能是( )
A. B.
C. D.
(2)国庆节当天早晨升国旗时,国旗迎风朝东南飘扬,这时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3)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当天的日出时刻而定的,日出时刻越早,则白昼越长。下列日期中,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答案】(1)C
(2)D
(3)B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天气与生活
【解析】【分析】(1)10月1日国庆节当天,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位于北温带的北京昼短夜长,与图中C表示的昼夜长短状况相符,故答案为:C。(2)旗帜飘向的方向与盛行风相反,国庆节当天早晨升国旗时,国旗迎风朝东南方向飘扬,说明这时的风向是西北风,故答案为:D。(3)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地球上除赤道以外,其他地区的昼夜长短都会发生变化,以上四个日期中,天安门升旗最早的是6月22日这一天,因为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白昼时间最长,故答案为:B。
【点评】(1)国庆为10月1日,此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的某一点,北半球为冬季,昼短夜长,南半球为夏季,昼长夜短。(2)旗帜飘扬的方向正好与风向相反,所以旗帜向东南飘扬,此时应该是西北风。(3)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是夏至日,此时昼最长夜最短,夏至大约在6月22日前后。
3.(2020八下·临澧开学考)下图表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知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2)在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 )
A.赤道 B.地球公转轴 C.极点 D.经线和纬线
【答案】(1)B
(2)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析】【分析】(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先是在落后的条件下提出的“天圆地方”说,再到近代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最后在现代科技的条件下,用卫星拍摄的照片能够清晰地认识出地球的形状,故答案为:B。(2)地球仪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比例将地球缩小的模型,在地球仪上可以看到赤道、地轴、南北极点、经线和纬线等信息,但看不到地球的公转轴,故答案为:B。
【点评】(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从天圆地方,后来根据太阳与月亮的形状,推断出地球也是球体,而麦哲伦的环球旅行首次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的说法,直到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利用卫星照片确证了地球是个球体。(2)地球仪上通常会标注出赤道,极点,经线和纬线,国家的行政区划和地形等事物,没有公转轴。
4.(2019七上·永定月考)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计划到2020年完全建成,届时可在全球范围内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其运行周期约为 ( )
A.1年 B.1月 C.1天 D.1小时
(2)北斗—G1卫星定点位置为“140°E,0°”,其位置在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应用于 ( )
A.灾害预测 B.搜索营救 C.环境评估 D.城市规划
【答案】(1)C
(2)A
(3)B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1)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所以其运行周期约为一天。故答案为:C。(2)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读图分析可知,A点的经纬度是(140°E,0°)。故答案为:A。(3)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时发现地面变动,并传输位置信息是可行的,因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利用卫星群来获取地面经纬度坐标及其高程坐标并用于定位和导航的系统,所以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应用于搜索营救,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根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它的工作原理类似于GPS,利用卫星群来获取地面经纬度坐标及其高程坐标并用于定位和导航的系统,进行分析解答。
5.(2020七上·扬州期末)下图为“经纬网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各数字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经线 B.②表示北极点
C.③表示纬线 D.④表示地轴
(2)图中a、b、c、d四地,位于热带的是 ( )
A.a、b两地 B.a、d两地 C.b、c两地 D.c、d两地
(3)关于图中四地经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20°S,30°W) B.b(20°N,90°E)
C.c(40°N,150°E) D.d(40°S,120°W)
【答案】(1)D
(2)A
(3)C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①是与赤道平行的纬线,②是南极点,③是连接南北两极半圆形的经线,④表示地轴,故答案为:D。(2)由图可知,ab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c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d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南温带,故答案为:A。(3)由图中经纬线的变化可知,图中a点坐标为(30°E,20°N),b点坐标为(20°S,90°E),c点坐标为(40°N,150°E),d点坐标为(40°S,120°E),故答案为:C。
【点评】(1)在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但长度不等,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指示东西方向;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经线,所有的经线都等长,指示南北方向。
(2)根据地球上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人们将地球上分为五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3)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6.(2020八下·临澧开学考)读3月21日(春分)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影长示意图(图1)和(图2),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春分日的正午影长示意图(图1),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
B.离直射点的越远影子越长
C.太阳光线与地面形成的角度越小,气温越低
D.此时北极点附近全天都是白天
(2)2020年1月25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图2)的大致位置是(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答案】(1)D
(2)D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1)可以看出,春分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故A正确。离直射点越远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故B正确。太阳光线与地面形成的角度越小,气温越低,故C正确。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包括南北极点,故D错误。故答案为:D。(2)2020年1月25日春节时,地球公转在图2上的丁与甲之间,是在12月22日前后的冬至日与3月21日前后的春分日之间,故答案为:D。
【点评】(1)春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全球昼夜平分,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气温越低。(2)1月25日位于冬至和春分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的某一点,昼短夜长。
7.(2020八下·临澧开学考)小叶在北京饭店看见大堂四个城市的时钟在同一时刻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 B.地球自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
C.地球公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 D.地球公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
【解析】【分析】解:小叶在北京饭店看见大堂四个城市的时钟在同一时刻时间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地球自转产生了时差,一般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B符合题意。
【点评】地球自转带来的变化是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一小时。
8.(2020八下·临澧开学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1数据说明了地球的( )
A.海陆分布 B.质量 C.高低起伏 D.大小
(2)图2显示“家园”的海陆面积比约( )
A.8∶2 B.7∶3 C.5∶5 D.9∶1
【答案】(1)D
(2)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世界的海陆分布
【解析】【分析】(1)图中反映的是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说明的是地球的大小数据,与海陆分布、质量和高低起伏无关,故答案为:D。(2)从图2可以看出,地球上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海陆面积比是7:3,故答案为:B。
【点评】(1)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2)地球上71%是海洋,29%是陆地。
9.(2020八下·临澧开学考)李老师经常利用假期游览世界。下图中标注的是李老师到过或经过的地方。完成下面小题。
(1)俗话说:“找不着北”了,李老师途径甲乙丙丁四地时对这句话体会最深的是在( )
A.甲位置 B.乙位置 C.丙位置 D.丁位置
(2)李老师从乙地出发到达丙地,出行的方向是(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3)李老师到达日本后,计划骑行游览富士山,用手机导航骑行路线,则用到的地图属于( )
A.遥感地图 B.人口分布地图
C.电子地图 D.地形图
【答案】(1)A
(2)B
(3)C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选择适用的地图;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俗话说:“找不着北”了说明了到了地球的最北端,再往前就是向南了,说明该地是位于北极点,读图可知:图中只有甲处是位于地球的北极点,在地球的最北端,故答案为:A。(2)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丙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如果李老师从乙地出发到丙地,出行的方向是东北方向,故答案为:B。(3)地图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地图的种类很多,在现代科技的影响下,地图发展到了电子地图,尤其是现在的导航更是普遍运用,常常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查找线路、出行导航等,故答案为:C。
【点评】(1)站在北极点,所有方向都是南,站在南极点则所有方向都是北。(2)在经纬网上判断方向首先要确定南北半球,找到北方,在需要判断方向的目标上画出东南西北,再将两地相连,就能快速得出结果。(3)手机导航一般为电子地图,该地图使用方便快捷,且更新速度快。
10.(2019七上·桑植期中)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的海拔约为( )
A.400米 B.300米 C.200米 D.500米
(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
A.300米 B.-50米 C.250米 D.350米
【答案】(1)B
(2)D
【知识点】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根据海拔的计算方法,是某点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由图可知,图中甲点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300米,所以海拔是300米,故答案为:B。(2)两个地方的相对高度是两个地方的海拔相减,图中甲的海拔是300米,乙的海拔是-50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50米,故答案为:D。
【点评】海拔是指一个地方的绝对高度,是高于海平面的绝对高度,相对高度是两个地方的海拔相减。
11.(2020八下·临澧开学考)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数字代表山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四地中最宜人类聚居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A
(2)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包括山峰、山谷、山脊、陡崖、盆地五种山地地形,由图中四个点可知,表示山峰的①,这里等高线呈闭合状态,且中间等高线大于四周,②为等高线重合为一起的陡崖,是故答案为:A。(2)图中四个地方中,最适宜人类聚居的是③,因为此处地势平坦,位于河流沿岸,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条件优越,故答案为:C。
【点评】(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大四周小的是山峰,数值中间小四周大的是盆地,向低处弯曲的是山脊,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两个山峰相对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线重合处是陡崖。(2)地势平坦,靠近河流的地方比较适合人类生存,此地土壤肥沃相对稳定,交通便利。
二、非选择题
12.(2019·辽阳)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经纬度是 。
(2)A点位于 (东西)半球。
(3)A点位于B点的 方向
(4)从五带划分看,B点位于 带
【答案】(1)60°W;40°N
(2)西
(3)西北
(4)热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解:(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A点在0°经线以西是西经用字母“w”表示,0°纬线以北是北纬,用字母“N”表示,所以经纬度是60°W,40°N。(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可判定,A点位于20°W以西、160°E以东,所以是西半球。 (3)依据经纬网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断方向,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4)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由此可判定,从五带划分看,B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所以属于热带。
【点评】(1)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3)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4)根据地球上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人们将地球上分为五带,其中终年炎热,也就是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地区是热带地区,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太阳直射现象;获得太阳光热少,终年寒冷的地区为寒带,即南北极圈至极点之间的地区;介于二者之间的地区为温带,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13.(2020八下·临澧开学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太阳光线直射在 线上,这天日期为 前后。
(2)北半球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 (高或低),北极圈以内地区出现 (极昼或极夜)现象。
(3)C点随着地球的自转,将迎来 (黎明、黄昏)
(4)图2为临澧某学校的小李同学不同时间身影长短变化情况示意图。假如小李的身高变化不大,请比较判断:如果是在同一天,则更接近正午的是 图;如果是在不同季节的正午时刻,则更接近夏至日的是 图。
【答案】(1)南回归;12月22日
(2)低;极夜
(3)黄昏
(4)乙;乙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解:(1)由图可以看出,图1中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太阳光是直射在南回旭线上,这一天的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2)由上题可知,这一在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离北半球最远,北半球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低,北极圈以内出现了极夜现象。(3)由图可知,图中C点位于昏线上,随着地球的自转,即将进入黄昏。(4)由图可知,图2所示是小李同学在不同时间的影子,如果是同一天,接近正午的是乙图,因为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如果是在不同季节的影子,更接近夏至日的是乙图,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影子最短。
【点评】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不断地绕着太阳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因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始终与平面保持66.5°的夹角,所以太阳直射的地方不同,导致各地出现不一样的季节和不一样的昼夜长短,就产生了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14.(2020八下·临澧开学考)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这幅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 米。
(2)图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263米,说明该区域的地形类型以 (山地/丘陵)为主。
(3)写出A、D两处表示的地形部位:A ,D 。
(4)甲乙两条山路坡度更陡的是 ,原因是 。
(5)图中A,B两地适宜攀岩的地点是 。
(6)根据李庄、吴庄所处位置,最有可能遭受泥石流威胁的是 。读右图,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 。
【答案】(1)40
(2)丘陵
(3)陡崖;鞍部
(4)乙;乙山路所经区域的等高线较密集
(5)A
(6)吴庄;①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解:(1)等高距是相邻两条等高线海拔相减,由图可知,图中中所示区域的等高距是40米。(2)由图可知,;图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263米,说明该区域的地形类型是以丘陵为主。(3)图中A处是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的陡崖地形;D处是位于两座山低洼处的鞍部。(4)由图可知,图中甲乙两条路中,坡度更陡的是乙,因为乙山路所在的区域等高线更密集,表示坡度更陡。(5)图中适合攀岩的是A处,因为此处是陡崖地形,B处是山脊,不适合攀岩。(6)图中李庄和吴庄两处最可能遭受泥石流威胁的是吴庄,因为此处位于山谷处;从右图可以看出,当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①,是向泥石流的垂直方向跑。
【点评】等高线地形图是表示某个区域地地形地势状况,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同,包括了山峰、山谷、山脊、陡崖和鞍部五种地形,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越稀疏则表示坡度越缓。
15.(2020八下·临澧开学考)读湖南省简图,回答问题。
(1)湖南的湘、资、沅、醴四水汇集洞庭湖,根据河流流向可以判断湖南的地势特征是 湖南是一个旱涝灾害比较频繁的地区,其中洪涝灾害最严重的是 地区。
(2)图中山脉A是 ,它是我国地势二三阶梯的分界线,该山脉以西是 高原.
(3)C河是 ,B地级市是 ,D地级市是 ,京广高铁和 在此交汇。
(4)为什么湖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答案】(1)东、南、西三面高,北部低;洞庭湖
(2)雪峰山;云贵
(3)澧水;常德市;株洲市;沪昆高铁
(4)河湖较多,水田连片,鱼类资源丰富,盛产稻米
【知识点】湖南
【解析】【分析】解:(1)由图可知,湖南的湘江、资江、沅江、醴水四水汇集洞庭湖,可以看出湖南的地势特点是东、南、西三面高,北部低;湖南是一个旱涝灾害频繁的地区,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是洞庭湖地区。(2)图中山脉A是雪峰山,它是我国地势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山脉以西是云贵高原。(3)由图可以看出,C河是澧水,B是常德市,D是株洲市,京广高铁和沪昆高铁在此交汇。(4)湖南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河湖较多、鱼类资源丰富,盛产稻米,素有“鱼米之乡”称号。
【点评】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占比重最大,加上山地、丘陵及陡峭的高原在内的山区面积广大,不利于我国发展种植业和交通运输业;地势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在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1 / 1湖南省临澧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开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20八下·临澧开学考)下图是某校学生绘制的一幅校园平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学校大门的朝向是( )
A.东 B.北 C.南 D.西南
(2)若量得校门到教学楼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而实际距离是300米,那么该图所用的比例尺为( )
A.1:10000 B.1:1000
C.1:1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米
2.(2020八下·临澧开学考) 2019年10月1日上午10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国庆节期间,北京昼夜长短分布情况( 表示黑夜, 表示白昼)可能是( )
A. B.
C. D.
(2)国庆节当天早晨升国旗时,国旗迎风朝东南飘扬,这时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3)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当天的日出时刻而定的,日出时刻越早,则白昼越长。下列日期中,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3.(2020八下·临澧开学考)下图表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知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2)在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 )
A.赤道 B.地球公转轴 C.极点 D.经线和纬线
4.(2019七上·永定月考)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计划到2020年完全建成,届时可在全球范围内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其运行周期约为 ( )
A.1年 B.1月 C.1天 D.1小时
(2)北斗—G1卫星定点位置为“140°E,0°”,其位置在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应用于 ( )
A.灾害预测 B.搜索营救 C.环境评估 D.城市规划
5.(2020七上·扬州期末)下图为“经纬网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各数字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经线 B.②表示北极点
C.③表示纬线 D.④表示地轴
(2)图中a、b、c、d四地,位于热带的是 ( )
A.a、b两地 B.a、d两地 C.b、c两地 D.c、d两地
(3)关于图中四地经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20°S,30°W) B.b(20°N,90°E)
C.c(40°N,150°E) D.d(40°S,120°W)
6.(2020八下·临澧开学考)读3月21日(春分)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影长示意图(图1)和(图2),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春分日的正午影长示意图(图1),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
B.离直射点的越远影子越长
C.太阳光线与地面形成的角度越小,气温越低
D.此时北极点附近全天都是白天
(2)2020年1月25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图2)的大致位置是(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7.(2020八下·临澧开学考)小叶在北京饭店看见大堂四个城市的时钟在同一时刻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 B.地球自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
C.地球公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 D.地球公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
8.(2020八下·临澧开学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1数据说明了地球的( )
A.海陆分布 B.质量 C.高低起伏 D.大小
(2)图2显示“家园”的海陆面积比约( )
A.8∶2 B.7∶3 C.5∶5 D.9∶1
9.(2020八下·临澧开学考)李老师经常利用假期游览世界。下图中标注的是李老师到过或经过的地方。完成下面小题。
(1)俗话说:“找不着北”了,李老师途径甲乙丙丁四地时对这句话体会最深的是在( )
A.甲位置 B.乙位置 C.丙位置 D.丁位置
(2)李老师从乙地出发到达丙地,出行的方向是(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3)李老师到达日本后,计划骑行游览富士山,用手机导航骑行路线,则用到的地图属于( )
A.遥感地图 B.人口分布地图
C.电子地图 D.地形图
10.(2019七上·桑植期中)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的海拔约为( )
A.400米 B.300米 C.200米 D.500米
(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
A.300米 B.-50米 C.250米 D.350米
11.(2020八下·临澧开学考)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数字代表山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四地中最宜人类聚居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非选择题
12.(2019·辽阳)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经纬度是 。
(2)A点位于 (东西)半球。
(3)A点位于B点的 方向
(4)从五带划分看,B点位于 带
13.(2020八下·临澧开学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太阳光线直射在 线上,这天日期为 前后。
(2)北半球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 (高或低),北极圈以内地区出现 (极昼或极夜)现象。
(3)C点随着地球的自转,将迎来 (黎明、黄昏)
(4)图2为临澧某学校的小李同学不同时间身影长短变化情况示意图。假如小李的身高变化不大,请比较判断:如果是在同一天,则更接近正午的是 图;如果是在不同季节的正午时刻,则更接近夏至日的是 图。
14.(2020八下·临澧开学考)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这幅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 米。
(2)图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263米,说明该区域的地形类型以 (山地/丘陵)为主。
(3)写出A、D两处表示的地形部位:A ,D 。
(4)甲乙两条山路坡度更陡的是 ,原因是 。
(5)图中A,B两地适宜攀岩的地点是 。
(6)根据李庄、吴庄所处位置,最有可能遭受泥石流威胁的是 。读右图,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 。
15.(2020八下·临澧开学考)读湖南省简图,回答问题。
(1)湖南的湘、资、沅、醴四水汇集洞庭湖,根据河流流向可以判断湖南的地势特征是 湖南是一个旱涝灾害比较频繁的地区,其中洪涝灾害最严重的是 地区。
(2)图中山脉A是 ,它是我国地势二三阶梯的分界线,该山脉以西是 高原.
(3)C河是 ,B地级市是 ,D地级市是 ,京广高铁和 在此交汇。
(4)为什么湖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C
(2)A
【知识点】比例尺;方向判断
【解析】【分析】(1)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法,图中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可以通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可以看出校门是朝向南边,故答案为:C。(2)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上实地距离,图中量得校门到教学楼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而实地距离是300米,则比例尺是3/30000=1:10000,故答案为:A。
【点评】(1)判断方向首先要看图中是否有指向标,如果有指向标则按照指向标来判断,如果没有指向标则默认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2)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答案】(1)C
(2)D
(3)B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天气与生活
【解析】【分析】(1)10月1日国庆节当天,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位于北温带的北京昼短夜长,与图中C表示的昼夜长短状况相符,故答案为:C。(2)旗帜飘向的方向与盛行风相反,国庆节当天早晨升国旗时,国旗迎风朝东南方向飘扬,说明这时的风向是西北风,故答案为:D。(3)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地球上除赤道以外,其他地区的昼夜长短都会发生变化,以上四个日期中,天安门升旗最早的是6月22日这一天,因为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白昼时间最长,故答案为:B。
【点评】(1)国庆为10月1日,此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的某一点,北半球为冬季,昼短夜长,南半球为夏季,昼长夜短。(2)旗帜飘扬的方向正好与风向相反,所以旗帜向东南飘扬,此时应该是西北风。(3)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是夏至日,此时昼最长夜最短,夏至大约在6月22日前后。
3.【答案】(1)B
(2)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析】【分析】(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先是在落后的条件下提出的“天圆地方”说,再到近代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最后在现代科技的条件下,用卫星拍摄的照片能够清晰地认识出地球的形状,故答案为:B。(2)地球仪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比例将地球缩小的模型,在地球仪上可以看到赤道、地轴、南北极点、经线和纬线等信息,但看不到地球的公转轴,故答案为:B。
【点评】(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从天圆地方,后来根据太阳与月亮的形状,推断出地球也是球体,而麦哲伦的环球旅行首次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的说法,直到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利用卫星照片确证了地球是个球体。(2)地球仪上通常会标注出赤道,极点,经线和纬线,国家的行政区划和地形等事物,没有公转轴。
4.【答案】(1)C
(2)A
(3)B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1)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所以其运行周期约为一天。故答案为:C。(2)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读图分析可知,A点的经纬度是(140°E,0°)。故答案为:A。(3)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时发现地面变动,并传输位置信息是可行的,因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利用卫星群来获取地面经纬度坐标及其高程坐标并用于定位和导航的系统,所以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应用于搜索营救,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根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它的工作原理类似于GPS,利用卫星群来获取地面经纬度坐标及其高程坐标并用于定位和导航的系统,进行分析解答。
5.【答案】(1)D
(2)A
(3)C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①是与赤道平行的纬线,②是南极点,③是连接南北两极半圆形的经线,④表示地轴,故答案为:D。(2)由图可知,ab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c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d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南温带,故答案为:A。(3)由图中经纬线的变化可知,图中a点坐标为(30°E,20°N),b点坐标为(20°S,90°E),c点坐标为(40°N,150°E),d点坐标为(40°S,120°E),故答案为:C。
【点评】(1)在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但长度不等,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指示东西方向;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经线,所有的经线都等长,指示南北方向。
(2)根据地球上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人们将地球上分为五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3)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6.【答案】(1)D
(2)D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1)可以看出,春分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故A正确。离直射点越远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故B正确。太阳光线与地面形成的角度越小,气温越低,故C正确。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包括南北极点,故D错误。故答案为:D。(2)2020年1月25日春节时,地球公转在图2上的丁与甲之间,是在12月22日前后的冬至日与3月21日前后的春分日之间,故答案为:D。
【点评】(1)春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全球昼夜平分,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气温越低。(2)1月25日位于冬至和春分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的某一点,昼短夜长。
7.【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
【解析】【分析】解:小叶在北京饭店看见大堂四个城市的时钟在同一时刻时间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地球自转产生了时差,一般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B符合题意。
【点评】地球自转带来的变化是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一小时。
8.【答案】(1)D
(2)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世界的海陆分布
【解析】【分析】(1)图中反映的是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说明的是地球的大小数据,与海陆分布、质量和高低起伏无关,故答案为:D。(2)从图2可以看出,地球上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海陆面积比是7:3,故答案为:B。
【点评】(1)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2)地球上71%是海洋,29%是陆地。
9.【答案】(1)A
(2)B
(3)C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选择适用的地图;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俗话说:“找不着北”了说明了到了地球的最北端,再往前就是向南了,说明该地是位于北极点,读图可知:图中只有甲处是位于地球的北极点,在地球的最北端,故答案为:A。(2)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丙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如果李老师从乙地出发到丙地,出行的方向是东北方向,故答案为:B。(3)地图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地图的种类很多,在现代科技的影响下,地图发展到了电子地图,尤其是现在的导航更是普遍运用,常常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查找线路、出行导航等,故答案为:C。
【点评】(1)站在北极点,所有方向都是南,站在南极点则所有方向都是北。(2)在经纬网上判断方向首先要确定南北半球,找到北方,在需要判断方向的目标上画出东南西北,再将两地相连,就能快速得出结果。(3)手机导航一般为电子地图,该地图使用方便快捷,且更新速度快。
10.【答案】(1)B
(2)D
【知识点】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根据海拔的计算方法,是某点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由图可知,图中甲点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300米,所以海拔是300米,故答案为:B。(2)两个地方的相对高度是两个地方的海拔相减,图中甲的海拔是300米,乙的海拔是-50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50米,故答案为:D。
【点评】海拔是指一个地方的绝对高度,是高于海平面的绝对高度,相对高度是两个地方的海拔相减。
11.【答案】(1)A
(2)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包括山峰、山谷、山脊、陡崖、盆地五种山地地形,由图中四个点可知,表示山峰的①,这里等高线呈闭合状态,且中间等高线大于四周,②为等高线重合为一起的陡崖,是故答案为:A。(2)图中四个地方中,最适宜人类聚居的是③,因为此处地势平坦,位于河流沿岸,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条件优越,故答案为:C。
【点评】(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大四周小的是山峰,数值中间小四周大的是盆地,向低处弯曲的是山脊,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两个山峰相对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线重合处是陡崖。(2)地势平坦,靠近河流的地方比较适合人类生存,此地土壤肥沃相对稳定,交通便利。
12.【答案】(1)60°W;40°N
(2)西
(3)西北
(4)热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解:(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A点在0°经线以西是西经用字母“w”表示,0°纬线以北是北纬,用字母“N”表示,所以经纬度是60°W,40°N。(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可判定,A点位于20°W以西、160°E以东,所以是西半球。 (3)依据经纬网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断方向,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4)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由此可判定,从五带划分看,B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所以属于热带。
【点评】(1)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3)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4)根据地球上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人们将地球上分为五带,其中终年炎热,也就是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地区是热带地区,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太阳直射现象;获得太阳光热少,终年寒冷的地区为寒带,即南北极圈至极点之间的地区;介于二者之间的地区为温带,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13.【答案】(1)南回归;12月22日
(2)低;极夜
(3)黄昏
(4)乙;乙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解:(1)由图可以看出,图1中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太阳光是直射在南回旭线上,这一天的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2)由上题可知,这一在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离北半球最远,北半球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低,北极圈以内出现了极夜现象。(3)由图可知,图中C点位于昏线上,随着地球的自转,即将进入黄昏。(4)由图可知,图2所示是小李同学在不同时间的影子,如果是同一天,接近正午的是乙图,因为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如果是在不同季节的影子,更接近夏至日的是乙图,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影子最短。
【点评】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不断地绕着太阳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因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始终与平面保持66.5°的夹角,所以太阳直射的地方不同,导致各地出现不一样的季节和不一样的昼夜长短,就产生了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14.【答案】(1)40
(2)丘陵
(3)陡崖;鞍部
(4)乙;乙山路所经区域的等高线较密集
(5)A
(6)吴庄;①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解:(1)等高距是相邻两条等高线海拔相减,由图可知,图中中所示区域的等高距是40米。(2)由图可知,;图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263米,说明该区域的地形类型是以丘陵为主。(3)图中A处是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的陡崖地形;D处是位于两座山低洼处的鞍部。(4)由图可知,图中甲乙两条路中,坡度更陡的是乙,因为乙山路所在的区域等高线更密集,表示坡度更陡。(5)图中适合攀岩的是A处,因为此处是陡崖地形,B处是山脊,不适合攀岩。(6)图中李庄和吴庄两处最可能遭受泥石流威胁的是吴庄,因为此处位于山谷处;从右图可以看出,当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①,是向泥石流的垂直方向跑。
【点评】等高线地形图是表示某个区域地地形地势状况,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同,包括了山峰、山谷、山脊、陡崖和鞍部五种地形,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越稀疏则表示坡度越缓。
15.【答案】(1)东、南、西三面高,北部低;洞庭湖
(2)雪峰山;云贵
(3)澧水;常德市;株洲市;沪昆高铁
(4)河湖较多,水田连片,鱼类资源丰富,盛产稻米
【知识点】湖南
【解析】【分析】解:(1)由图可知,湖南的湘江、资江、沅江、醴水四水汇集洞庭湖,可以看出湖南的地势特点是东、南、西三面高,北部低;湖南是一个旱涝灾害频繁的地区,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是洞庭湖地区。(2)图中山脉A是雪峰山,它是我国地势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山脉以西是云贵高原。(3)由图可以看出,C河是澧水,B是常德市,D是株洲市,京广高铁和沪昆高铁在此交汇。(4)湖南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河湖较多、鱼类资源丰富,盛产稻米,素有“鱼米之乡”称号。
【点评】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占比重最大,加上山地、丘陵及陡峭的高原在内的山区面积广大,不利于我国发展种植业和交通运输业;地势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在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