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珠江城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开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巴南区珠江城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开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7.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7-17 16:30:50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重庆市巴南区珠江城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开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B.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
C.我国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D.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2.(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我国人口总量和国土面积居世界各国的位置依次分别是(  )
A.第1位、第1位 B.第2位、第3位
C.第1位、第3位 D.第3位、第1位
3.(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我国陆地总面积约为(  )
A.960km2 B.960万m2 C.960万km2 D.960亿km2
4.(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我国各岛屿中,面积仅次于台湾,居第二位的是(  )
A.钓鱼岛 B.黄岩岛 C.崇明岛 D.海南岛
5.(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下列国家中,是我国陆上邻国的是(  )
A.美国 B.印度 C.澳大利亚 D.德国
6.(2018八上·沙雅期中)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总数有(  )
A.53个 B.54个 C.55个 D.56个
7.(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下列不是省级行政单位的有(  )
A.重庆市 B.成都市
C.香港特别行政区 D.西藏自治区
8.(2017八下·临川期末)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的高原是(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9.(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地表“沟壑纵横”的高原是(  )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0.(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下图为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我国降水量地区分配特点判断,图示依次分别为(  )
A.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 B.武汉、广州、北京、哈尔滨
C.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 D.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2)图④降水最丰富,可能的原因是(  )
A.地处内陆、降水丰富 B.位于我国南方并临海
C.地处长江沿线,蒸发旺盛 D.位于我国北方并临海
(3)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降水少,春旱严重的地区是图示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上述四城市中,一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武汉 D.广州
11.(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2010年12月3日,重庆地区气温由前一天的15-21℃降至7-10℃,可能是由于(  )
A. 寒潮的影响 B.台风的影响
C.梅雨的影响 D.干旱的影响
12.(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关于我国降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多东少 B.南多北少
C.冬多夏少 D.内陆多沿海少
13.(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巴南区最冷的时段是(  )
A.3-4月 B.9-10月 C.11-12月 D.1-2月
14.(2016八上·乌拉特前旗月考)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
A.长江 B.黄河 C.塔里木河 D.黑龙江
15.(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从巴南区鱼洞镇旁边缓缓流过,并且是中国最长的大河的是(  )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黑龙江
16.(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河流下游有“地上河”特点的大河是(  )
A.长江 B.黄河 C.黑龙江 D.珠江
17.(2018·高邮会考)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  )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口多,耕地少
18.(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目前,我国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①限制沿海盐业生产②防止海洋污染③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④禁止海区采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2019八上·牡丹江期末)我国的四大牧区是指(  )
A.甘、青、藏、内蒙古 B.新、青、藏、内蒙古
C.甘、青、藏、新 D.甘、青、陕、内蒙古
20.(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首先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地区是(  )
A.珠江三角洲 B.环渤海地区
C.长江三角洲 D.海峡西岸地区
21.(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下列对西北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主要以畜牧业为主,牦牛是其代表畜种
B.资源贫乏,矿产主要以铁、煤、钾盐为主
C.本区全部是沙漠、戈壁,草木不生
D.以非季风区为主,降水稀少,干旱面积广大
22.(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不属于秦岭—淮河的意义的是(  )
A.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B.亚热带与温带地区的分界线
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二、非选择题
23.(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读中国行政区划图,填出图中数码所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1)省区: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
(2)海:⑾   ,⑿   ,⒀   ,⒁   。
(3)海峡:⒂    。
(4)河流:⒃   ,⒄   ,⒅   。
(5)岛屿:⒆   ,⒇   ,
24.(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读中国地理区域图回答。
(1)填出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的名称:A   B   C   D   。
(2)图中A区最大的盆地是   ,该区影响其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最大的限制因素是气候   ,农业生产以   业为主。
(3)图中C、D两区域的分界线是   一线。它是我国最冷月均温   ℃等温线经过的界线,也与我   毫米年降水量经过大体一致。
(4)B区域的主要部分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   ,该区域内有“聚宝盆”之称的地形区是   。
(5)重庆市位于图中   区,该区有“天府之国”的地形区名称是   ,该区域最大的平原是   平原。
25.(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写一篇短文:简要描述家乡近年来的变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解析】【分析】解: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我国位于东半球、亚洲的东部和太平洋西岸,故A和B错误;
我国领土跨了热带和北温带,没有跨北寒带,故C错误;
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自西向东穿过了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台湾省,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疆域辽阔,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领土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2.【答案】C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数居世界第一位,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领土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53°N),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N),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3.【答案】C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
【解析】【分析】解:我国陆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答案选C。
【点评】我国领土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53°N),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N),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4.【答案】D
【知识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解析】【分析】解: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濒临太平洋,拥有6500多个岛屿,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居第二位的是海南岛,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三大岛名称,牢记即可。
5.【答案】B
【知识点】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解析】【分析】解: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拥有22000千米的陆地疆界,与14个国家陆地接壤,有18000千米的海岸线,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以上四个国家中,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与我国不相邻,印度与我国陆地接壤,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共有陆上邻国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6.【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民族56个,汉族人口最多,其他少数民族55个。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的其他55个民族人数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分布上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7.【答案】B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解:我国宪法规定,我国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三级,第一级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二级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第三级分为乡、民族乡、镇。省级行政单位为第一级,A为直辖市,D为自治区,C为特别行政区,行政区级别与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同,B属于第二级,不是省级行政单位,答案选B。
【点评】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5个自治区(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内蒙古)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8.【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故A不符合题意;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故B符合题意;
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一望无际,故C不符合题意;
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解:关于我国四大高原的描述,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地表特征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牧场广布;黄土高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呈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特征;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是我国地势最平坦的高原;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祁连山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到雪峰山,地形崎岖不平,石灰岩分布广泛。
10.【答案】(1)D
(2)B
(3)B
(4)A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我国的降水受夏季风的影响,大致的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以上四个城市降水图中,依次是降水量最少的哈尔滨,其次是北京,第三是武汉,最后一个是降水量最多的广州,故答案为:D。
(2)由图可知,图中④是以上四个城市中降水最多的广州,该城市降水丰富的原因是广州位于东南沿海地区,离海洋近,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明显,一年中雨季开始得早、结束得迟,雨季长,故答案为:B。
(3)由图可知,以上四个城市中,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季节少,春旱严重的是②地区,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7、8两月,春季时气温回升快,水分蒸发旺盛,加上该地区种植的冬小麦正是返青时,需要大量水分,所以在春季时最容易遭受干旱灾害,故答案为:B。
(4)一月份时是我国的冬季,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南北方各地区气温差异大,纬度越高、气温越低,以上四城市中一月份气温最低的是纬度最高的哈尔滨,故答案为:A。
【点评】(1)(2)我国降水分布的总体规律是:降水时间空间分布不均。从时间上看: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年际变化大。从空间上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3)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
(4)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分布,在此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此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南北气温差异不大。
11.【答案】A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解: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人们要根据天气预报安排生产、以减少损失,由题目可知,2010年12月3日,重庆地区气温由前一天的15-21℃降至7-10℃,可能是由于寒潮导致的剧烈降温,其他三种天气不会导致剧烈降温,故答案为:A。
【点评】寒潮是指冬半年来自极地或寒带的寒冷空气,像潮水一样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的侵袭活动。寒潮袭击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12.【答案】B
【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解析】【分析】解: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属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降水主要依靠海洋吹来的暖湿气流,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原因是东南沿海距离海洋近,受夏季风影响强烈,降水多。内陆受夏季风影响弱,降水少。
13.【答案】D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巴南区位于重庆市以南,位于秦岭-淮河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最冷的时段是每年的1-2月,故答案为:D。
【点评】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一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一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以亚热带带季风气候为主。
14.【答案】C
【知识点】我国内流、外流河的分界
【解析】【分析】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属于外流河,故A不符合题意;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属于外流河,故B不符合题意;
塔里木河全长2 137千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故C符合题意;
黑龙江属于外流河,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内流河和外流河,熟记教材知识点即可解答。
15.【答案】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解:流经重庆市的河流为嘉陵江,为长江支流,长江是中国最长的大河,A选项正确,黄河为我国第二长河,黑龙江为第三长河(境内长度),珠江为第四长河,BCD选项错误,答案选A。
【点评】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约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1/3以上,是中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16.【答案】B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解: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水携带大量泥沙,到黄河下游,由于地势平坦,大量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答案选B。
【点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等((自然原因);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等(人为原因),导致植被破坏严重。
17.【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工业、交通和城市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再加上不合理使用,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普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故本题选D。
18.【答案】C
【知识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分析】解:我国东临太平洋,濒临的海域自北向南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是一个海洋资源丰富的国家,我国在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过程中,应该做到防止海洋污染、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的原则,而限制海盐生产和禁止海区采油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可取,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应该采取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19.【答案】B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西部、北部草原辽阔,牧场宽广.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是我国的四大放牧区,这里的许多地方水草肥美,气候适宜,具有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历史,故选B.
20.【答案】A
【知识点】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解析】【分析】解: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首先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地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毗邻港澳、临近东南亚,多侨乡,有利于引进外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故答案为:A。
【点评】珠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①区位优势: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交通便利;靠近港澳及东南亚便于引进外资,发展本区工业;②人文因素:很多地方是侨乡,便于引进侨资;③政策因素:国家实行改革开放,鼓励、支持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
21.【答案】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解析】【分析】解:关于西北地区的描述,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三河马、三河牛、细毛羊是代表畜种,牦牛是青藏地区的代表畜种,故A错误。
西北地区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等,故B错误。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植被是以荒漠和草原为主,沙漠分布广,但不全是沙漠,故C错误。
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大兴安岭以西、阴山以北的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大的地区,故D正确。
根据题意可知,故答案为:D。
【点评】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
22.【答案】A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故A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正是因为秦岭—淮河一线大体与1月份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重合,所以秦岭—淮河也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湿润区和半湿润的分界线。
23.【答案】(1)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山西省;甘肃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浙江省
(2)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3)台湾海峡
(4)塔里木河;黄河;长江
(5)台湾岛;海南岛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解析】【分析】解:(1)由图可知,图中①是内蒙古自治区,②是吉林省,③是山西省,④是甘肃省,⑤是西藏自治区,⑥是四川省,⑦是四川省东部的重庆市,⑧是位于南部沿海的广西壮族自治区,⑨是福建省,⑩是长江南侧的浙江省。(2)由图可知,⑾是我国纬度最高的渤海,⑿是长江北侧的黄海,⒀是长江南侧的东海,⒁是台湾海峡以南的南海。(3)图中⒂是位于台湾与福建大陆间的台湾海峡,台湾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4)由图可知,图中⒃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⒄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⒅是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5)由图可知,图中⒆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⒇是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
【点评】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有22000千米的陆地疆界,与14个国家陆地接壤,有18000千米的海岸线,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
24.【答案】(1)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2)塔里木盆地;干旱;牧
(3)秦岭—淮河;0;800
(4)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5)D;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解:(1)由图可知,图中A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西北地区,B是位于第一阶梯的青藏地区,C是纬度最高的北方地区,D是纬度最低的南方地区。(2)我国A表示的西北地区有面积最大的塔里木盆地,该地区发展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气候干旱、水源不足,农业生产是以畜牧业为主。(3)图中C表示的北方地区与D表示的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它是我国最冷月0℃等温线经过的界线,也与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分界线一致。(4)B区域的主体部分是有“世界屋脊”称号的青藏高原,该区域内有“聚宝盆”称号的柴达木盆地。(5)重庆市是位于图中D表示的南方地区,该区有“天府之国”称号的是四川盆地,该区域最大的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点评】(1)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2)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4)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属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四周被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与阿尔金山脉所环抱,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
(5)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抵海滨,主要由长江及其支流的泥沙冲积而成,东西延伸呈狭长形。河汊纵横交织,湖荡星罗棋布,有“水乡”之称。河渠如网,水田成片,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红层盆地,中国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长江上游,面积26万余平方千米,占四川省面积的46%。
25.【答案】主要从家乡的工农业生产、城市交通的变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等进行描述。
【知识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中国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解:关于家乡年近年来的变化,可以从工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如农业机械的推广等反映出我国科技的发展;城市交通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我国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都反映出社会的进步;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自由发挥。
【点评】地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地理涉及到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关系到工农业生产、城市交通的变化以及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重庆市巴南区珠江城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开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B.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
C.我国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D.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答案】D
【知识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解析】【分析】解: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我国位于东半球、亚洲的东部和太平洋西岸,故A和B错误;
我国领土跨了热带和北温带,没有跨北寒带,故C错误;
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自西向东穿过了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台湾省,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疆域辽阔,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领土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2.(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我国人口总量和国土面积居世界各国的位置依次分别是(  )
A.第1位、第1位 B.第2位、第3位
C.第1位、第3位 D.第3位、第1位
【答案】C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数居世界第一位,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领土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53°N),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N),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3.(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我国陆地总面积约为(  )
A.960km2 B.960万m2 C.960万km2 D.960亿km2
【答案】C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
【解析】【分析】解:我国陆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答案选C。
【点评】我国领土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53°N),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N),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4.(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我国各岛屿中,面积仅次于台湾,居第二位的是(  )
A.钓鱼岛 B.黄岩岛 C.崇明岛 D.海南岛
【答案】D
【知识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解析】【分析】解: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濒临太平洋,拥有6500多个岛屿,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居第二位的是海南岛,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三大岛名称,牢记即可。
5.(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下列国家中,是我国陆上邻国的是(  )
A.美国 B.印度 C.澳大利亚 D.德国
【答案】B
【知识点】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解析】【分析】解: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拥有22000千米的陆地疆界,与14个国家陆地接壤,有18000千米的海岸线,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以上四个国家中,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与我国不相邻,印度与我国陆地接壤,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共有陆上邻国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6.(2018八上·沙雅期中)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总数有(  )
A.53个 B.54个 C.55个 D.56个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民族56个,汉族人口最多,其他少数民族55个。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的其他55个民族人数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分布上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7.(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下列不是省级行政单位的有(  )
A.重庆市 B.成都市
C.香港特别行政区 D.西藏自治区
【答案】B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解:我国宪法规定,我国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三级,第一级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二级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第三级分为乡、民族乡、镇。省级行政单位为第一级,A为直辖市,D为自治区,C为特别行政区,行政区级别与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同,B属于第二级,不是省级行政单位,答案选B。
【点评】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5个自治区(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内蒙古)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8.(2017八下·临川期末)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的高原是(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故A不符合题意;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故B符合题意;
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一望无际,故C不符合题意;
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地表“沟壑纵横”的高原是(  )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解:关于我国四大高原的描述,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地表特征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牧场广布;黄土高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呈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特征;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是我国地势最平坦的高原;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祁连山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到雪峰山,地形崎岖不平,石灰岩分布广泛。
10.(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下图为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我国降水量地区分配特点判断,图示依次分别为(  )
A.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 B.武汉、广州、北京、哈尔滨
C.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 D.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2)图④降水最丰富,可能的原因是(  )
A.地处内陆、降水丰富 B.位于我国南方并临海
C.地处长江沿线,蒸发旺盛 D.位于我国北方并临海
(3)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降水少,春旱严重的地区是图示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上述四城市中,一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武汉 D.广州
【答案】(1)D
(2)B
(3)B
(4)A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我国的降水受夏季风的影响,大致的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以上四个城市降水图中,依次是降水量最少的哈尔滨,其次是北京,第三是武汉,最后一个是降水量最多的广州,故答案为:D。
(2)由图可知,图中④是以上四个城市中降水最多的广州,该城市降水丰富的原因是广州位于东南沿海地区,离海洋近,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明显,一年中雨季开始得早、结束得迟,雨季长,故答案为:B。
(3)由图可知,以上四个城市中,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季节少,春旱严重的是②地区,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7、8两月,春季时气温回升快,水分蒸发旺盛,加上该地区种植的冬小麦正是返青时,需要大量水分,所以在春季时最容易遭受干旱灾害,故答案为:B。
(4)一月份时是我国的冬季,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南北方各地区气温差异大,纬度越高、气温越低,以上四城市中一月份气温最低的是纬度最高的哈尔滨,故答案为:A。
【点评】(1)(2)我国降水分布的总体规律是:降水时间空间分布不均。从时间上看: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年际变化大。从空间上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3)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
(4)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分布,在此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此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南北气温差异不大。
11.(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2010年12月3日,重庆地区气温由前一天的15-21℃降至7-10℃,可能是由于(  )
A. 寒潮的影响 B.台风的影响
C.梅雨的影响 D.干旱的影响
【答案】A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解: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人们要根据天气预报安排生产、以减少损失,由题目可知,2010年12月3日,重庆地区气温由前一天的15-21℃降至7-10℃,可能是由于寒潮导致的剧烈降温,其他三种天气不会导致剧烈降温,故答案为:A。
【点评】寒潮是指冬半年来自极地或寒带的寒冷空气,像潮水一样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的侵袭活动。寒潮袭击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12.(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关于我国降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多东少 B.南多北少
C.冬多夏少 D.内陆多沿海少
【答案】B
【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解析】【分析】解: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属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降水主要依靠海洋吹来的暖湿气流,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原因是东南沿海距离海洋近,受夏季风影响强烈,降水多。内陆受夏季风影响弱,降水少。
13.(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巴南区最冷的时段是(  )
A.3-4月 B.9-10月 C.11-12月 D.1-2月
【答案】D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巴南区位于重庆市以南,位于秦岭-淮河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最冷的时段是每年的1-2月,故答案为:D。
【点评】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一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一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以亚热带带季风气候为主。
14.(2016八上·乌拉特前旗月考)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
A.长江 B.黄河 C.塔里木河 D.黑龙江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内流、外流河的分界
【解析】【分析】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属于外流河,故A不符合题意;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属于外流河,故B不符合题意;
塔里木河全长2 137千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故C符合题意;
黑龙江属于外流河,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内流河和外流河,熟记教材知识点即可解答。
15.(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从巴南区鱼洞镇旁边缓缓流过,并且是中国最长的大河的是(  )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黑龙江
【答案】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解:流经重庆市的河流为嘉陵江,为长江支流,长江是中国最长的大河,A选项正确,黄河为我国第二长河,黑龙江为第三长河(境内长度),珠江为第四长河,BCD选项错误,答案选A。
【点评】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约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1/3以上,是中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16.(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河流下游有“地上河”特点的大河是(  )
A.长江 B.黄河 C.黑龙江 D.珠江
【答案】B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解: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水携带大量泥沙,到黄河下游,由于地势平坦,大量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答案选B。
【点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等((自然原因);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等(人为原因),导致植被破坏严重。
17.(2018·高邮会考)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  )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口多,耕地少
【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工业、交通和城市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再加上不合理使用,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普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故本题选D。
18.(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目前,我国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①限制沿海盐业生产②防止海洋污染③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④禁止海区采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知识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分析】解:我国东临太平洋,濒临的海域自北向南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是一个海洋资源丰富的国家,我国在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过程中,应该做到防止海洋污染、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的原则,而限制海盐生产和禁止海区采油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可取,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应该采取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19.(2019八上·牡丹江期末)我国的四大牧区是指(  )
A.甘、青、藏、内蒙古 B.新、青、藏、内蒙古
C.甘、青、藏、新 D.甘、青、陕、内蒙古
【答案】B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西部、北部草原辽阔,牧场宽广.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是我国的四大放牧区,这里的许多地方水草肥美,气候适宜,具有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历史,故选B.
20.(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首先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地区是(  )
A.珠江三角洲 B.环渤海地区
C.长江三角洲 D.海峡西岸地区
【答案】A
【知识点】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解析】【分析】解: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首先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地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毗邻港澳、临近东南亚,多侨乡,有利于引进外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故答案为:A。
【点评】珠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①区位优势: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交通便利;靠近港澳及东南亚便于引进外资,发展本区工业;②人文因素:很多地方是侨乡,便于引进侨资;③政策因素:国家实行改革开放,鼓励、支持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
21.(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下列对西北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主要以畜牧业为主,牦牛是其代表畜种
B.资源贫乏,矿产主要以铁、煤、钾盐为主
C.本区全部是沙漠、戈壁,草木不生
D.以非季风区为主,降水稀少,干旱面积广大
【答案】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解析】【分析】解:关于西北地区的描述,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三河马、三河牛、细毛羊是代表畜种,牦牛是青藏地区的代表畜种,故A错误。
西北地区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等,故B错误。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植被是以荒漠和草原为主,沙漠分布广,但不全是沙漠,故C错误。
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大兴安岭以西、阴山以北的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大的地区,故D正确。
根据题意可知,故答案为:D。
【点评】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
22.(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不属于秦岭—淮河的意义的是(  )
A.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B.亚热带与温带地区的分界线
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答案】A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故A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正是因为秦岭—淮河一线大体与1月份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重合,所以秦岭—淮河也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湿润区和半湿润的分界线。
二、非选择题
23.(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读中国行政区划图,填出图中数码所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1)省区: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
(2)海:⑾   ,⑿   ,⒀   ,⒁   。
(3)海峡:⒂    。
(4)河流:⒃   ,⒄   ,⒅   。
(5)岛屿:⒆   ,⒇   ,
【答案】(1)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山西省;甘肃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浙江省
(2)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3)台湾海峡
(4)塔里木河;黄河;长江
(5)台湾岛;海南岛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解析】【分析】解:(1)由图可知,图中①是内蒙古自治区,②是吉林省,③是山西省,④是甘肃省,⑤是西藏自治区,⑥是四川省,⑦是四川省东部的重庆市,⑧是位于南部沿海的广西壮族自治区,⑨是福建省,⑩是长江南侧的浙江省。(2)由图可知,⑾是我国纬度最高的渤海,⑿是长江北侧的黄海,⒀是长江南侧的东海,⒁是台湾海峡以南的南海。(3)图中⒂是位于台湾与福建大陆间的台湾海峡,台湾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4)由图可知,图中⒃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⒄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⒅是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5)由图可知,图中⒆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⒇是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
【点评】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有22000千米的陆地疆界,与14个国家陆地接壤,有18000千米的海岸线,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
24.(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读中国地理区域图回答。
(1)填出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的名称:A   B   C   D   。
(2)图中A区最大的盆地是   ,该区影响其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最大的限制因素是气候   ,农业生产以   业为主。
(3)图中C、D两区域的分界线是   一线。它是我国最冷月均温   ℃等温线经过的界线,也与我   毫米年降水量经过大体一致。
(4)B区域的主要部分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   ,该区域内有“聚宝盆”之称的地形区是   。
(5)重庆市位于图中   区,该区有“天府之国”的地形区名称是   ,该区域最大的平原是   平原。
【答案】(1)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2)塔里木盆地;干旱;牧
(3)秦岭—淮河;0;800
(4)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5)D;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解:(1)由图可知,图中A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西北地区,B是位于第一阶梯的青藏地区,C是纬度最高的北方地区,D是纬度最低的南方地区。(2)我国A表示的西北地区有面积最大的塔里木盆地,该地区发展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气候干旱、水源不足,农业生产是以畜牧业为主。(3)图中C表示的北方地区与D表示的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它是我国最冷月0℃等温线经过的界线,也与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分界线一致。(4)B区域的主体部分是有“世界屋脊”称号的青藏高原,该区域内有“聚宝盆”称号的柴达木盆地。(5)重庆市是位于图中D表示的南方地区,该区有“天府之国”称号的是四川盆地,该区域最大的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点评】(1)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2)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4)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属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四周被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与阿尔金山脉所环抱,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
(5)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抵海滨,主要由长江及其支流的泥沙冲积而成,东西延伸呈狭长形。河汊纵横交织,湖荡星罗棋布,有“水乡”之称。河渠如网,水田成片,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红层盆地,中国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长江上游,面积26万余平方千米,占四川省面积的46%。
25.(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写一篇短文:简要描述家乡近年来的变化。
【答案】主要从家乡的工农业生产、城市交通的变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等进行描述。
【知识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中国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解:关于家乡年近年来的变化,可以从工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如农业机械的推广等反映出我国科技的发展;城市交通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我国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都反映出社会的进步;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自由发挥。
【点评】地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地理涉及到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关系到工农业生产、城市交通的变化以及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