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鸦片战争 同步精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鸦片战争 同步精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7.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11 18:5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鸦片战争同步精练
一、单选题
19世纪洋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在他们看来,“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等”。“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新的商品”是()
A.
棉纺织品
B.
机器
C.
鸦片
D.
枪炮
鸦片战争前夕,英商认为,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向中国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材料表明英国改善两国关系的真实意图是
(?
?
)
A.
倾销鸦片
B.
传播宗教
C.
输出资本
D.
打开市场
19世纪前期,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运来的呢绒、布匹在中国几乎没有销路,而中国的瓷器、茶叶和丝织品却畅销英国市场。因此,中国总是处于出超的地位。“出超”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一年),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中(?
?

A.
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B.
进口额大于出口额
C.
进口额与出口额相当
D.
只出口不进口
“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句打油诗深刻揭露了
(?
?
)
A.
鸦片输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B.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官场腐败
C.
列强入侵使中国无数家庭妻离子散的现状
D.
《南京条约》签订后,个体农户纷纷破产的现实
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上书中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由此可见,林则徐力主禁止鸦片的根本原因是鸦片的输入
(?
?
?)
A.
摧残人的身体
B.
导致政治腐败
C.
削弱清朝统治根基
D.
败坏社会风气
鸦片战争的相关事件,正确的时间排序是(?
?

①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
②林则徐虎门销烟
③英军强占香港岛
④《南京条约》签订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①④②③
“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不列颠的枪炮就扫地以尽。”这里的“不列颠的枪炮”指的是()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鸦片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审理;而中美《望厦条约》更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不仅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刑事诉讼,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中国的一切诉讼,均由美国领事审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上述条约内容表明
A.
清政府熟谙近代的领事制度
B.
列强已掌握中国司法大权
C.
中西间法律思想相互渗透
D.
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阅读如图《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导致
1843年英国制造品输华数量骤增的原因是()
A.
割占土地
B.
五口通商
C.
开设工厂
D.
巨额赔款
通过不平等条约,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下列属于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是()
A.
《虎门条约》
B.
《望厦条约》
C.
《黄埔条约》
D.
《瑷珲条约》
中英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是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英军封锁珠江口
C.
签订《南京条约》
D.
签订《望厦条约》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哪一条是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源(?
?

A.
如果没有英国的入侵,闭关锁国政策能保太平
B.
如果没有禁烟运动,英国人不会侵略中国
C.
清政府的专制腐朽统治挽救不了国家的危机
D.
为形势所迫,清政府会主动废除君主专制,避免被侵略
《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鸦片战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C.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鸦片战争期间的皇帝是光绪帝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接受英国提出的条款,签订了《南京条约》。其中,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条款是(?
?

A.
赔款2100万银元
B.
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C.
割香港岛
D.
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定
19世纪中期以后,上海、武汉、南京、广州、福州等地的市场上外国商品日益增多、洋钉子、洋纱等用品在距离这些城市较远的乡村都有出售,而且货量充足。这种状况表明(  )
A.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了
B.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C.
近代中国市场主动开放,惠及乡村
D.
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道光帝认为中英交战,根源在于三点:一、林则徐禁烟;二、鸦片被焚;三、停止贸易。只要惩办了林则徐,恢复贸易,取消1839年3月之后的一切对英不利的措施,中英关系就应当自然而然恢复到1839年3月之前的局面。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英交战”相关的战争名称。
(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道光帝关于“中英交战根源”的分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以下是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请回答:
(1)“危机加剧”是因为“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引起的吗?为什么?
(2)马士认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目的的实质是什么?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6000至7000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三
?“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英国殖民者的信函
(1)材料一?
漫画均取材于中国近代某历史人物的事迹。据此判断这三幅画中的主人公是谁。根据图中内容简单介绍一下他的事迹。
(2)概括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你认为这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发动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中国被迫接受英国的“条件”写在什么文件里?这些条件对中国社会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缴获鸦片后不肯作罢,随即上演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幕······这一举动可谓大快人心。???????????????????????????????????
——《袁腾飞说中国史》
材料二???
“(鸦片)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剧,法当从严。若犹泻泻(意思是弛缓)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上书道光帝奏折
材料三?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1)材料一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幕指的哪一历史事件?哪一英雄人物领导了这一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主张禁烟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一个战争”爆发的目的是什么?这场战争后,强迫中国接受的条约中哪两条最能反映战争目的?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C.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前期,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找到一个中国人需要的产品借以打开中国市场,改变贸易方面的不利局面,英国选择了鸦片贸易。鸦片一时间成了当时对华贸易中,唯一能扭转贸易失衡局面的商品。故C符合题意。
ABD.三项所述均不符合史实。?故选C。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原因。题干材料表明了英国改善两国关系的真实意图是“输出(纺织品)”“扩张”,即打开中国市场,选D。
3.【答案】A【解析】所谓出超,是指在某一年度,一国的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贸易顺差“。这说明该国当年的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故选A。
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鸦片中国近代史>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战争爆发的背景。“竹枪一支”指吸食鸦片
,“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说明并未发生真正的战争;“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说明鸦片带来的危害巨大;综上可知,这首诗揭露了鸦片的输入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故A正确。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林则徐禁烟的根本原因。由材料“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可知,林则徐力主禁止鸦片的根本原因是鸦片的输入会削弱清朝统治根基。故选C。
6.【答案】B【解析】②.林则徐虎门销烟是1839年6月。
①.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是在1840年6月。
③.英军强占香港岛是在1841年初。
④.《南京条约》的签订是在1842年8月。
故正确排序是②①③④。?故选B。
7.【答案】C【解析】略
8.【答案】D【解析】略
9.【答案】B
【解析】B.根据图表可知,1843~1852年,英国输入中国的制造品增长幅度较大,原因是《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故B正确。
AD.均与本题无关,故AD错误。
C.外国有权在华开设工厂,是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故C错误。故选B。
10.【答案】B
【解析】B.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法国等国乘机加强对华侵略,其中1844年美国强迫中国签订中美《望厦条约》,扩大了侵略权益。故B正确。
A.《虎门条约》是1843年英国强迫中国签订的。故A错误。
CD.《黄埔条约》是中国与法国签订的,《瑷珲条约》是沙俄强迫中国签订的。故CD错误。故选B。
11.【答案】C【解析】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8月,英国舰队到达南京城下,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成为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故C正确。
ABD.A项为鸦片战争的前因,B项为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D项在鸦片战争后的1844年签订,均不符合题意要求,故ABD错误。?故选C。
12.【答案】C
【解析】C.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导致官场腐败昏庸,综合国力走向衰微,内部危机加剧。因此,中国无力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强国抗衡,导致外交的屈辱,故C正确。
ABD.说法均不符合史实。闭关锁国不可长期持续。如果不禁止鸦片,也不可能阻止外来侵略战争的爆发。清政府也不会主动废除君主专制。故选C。
13.【答案】D
【解析】略
14.【答案】D
【解析】D.《南京条约》中,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这是对中国关税主权的破坏,故D符合题意。
ABC.这三项分别涉及赔款、通商和割地,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15.【答案】D
【解析】D.根据题干“19世纪中期以后,上海、武汉、南京、广州、福州等地的市场上外国商品日益增多、洋钉子、洋纱等用品在距离这些城市较远的乡村都有出售,而且货量充足”可知,中国的生活用品是外国商品,说明日常生活也融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故D正确。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了”说法不符合史实,故A错误。
B.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是在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错误。
C.近代中国是被迫开放的,不是主动开放的,故C错误。故选D。
16.【答案】(1)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
???????(2)不同意。理由:①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中英交战)的直接原因。②清政府停止贸易是鸦片战争爆发(中英交战)的重要原因之一。③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是鸦片战争爆发(中英交战)的根本原因。
17.【答案】(1)不是。“危机加剧”的原因是英国坚持鸦片贸易,破坏中国的禁烟运动。
???????(2)马士以为鸦片战争是“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实质是英国要侵略和掠夺中国。
18.【答案】(1)图中人物:林则徐;事迹:作为钦差臣的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并在虎门销烟。
(2)中国武器落后,英国“船坚炮利”;不是;根本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败,综合国力弱。
(3)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文件:《南京条约》及其附约;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9.【答案】(1)虎门销烟;林则徐;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原因: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3)扩大海外市场,掠夺殖民地。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