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随堂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一、
选择题
1.
陈胜、吴广起义的独特历史作用是(????????)
A.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
B.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永远闪耀光辉
C.首先提出平等、平均的口号
D.攻占郡县,沉重打击地主阶级的统治
2.
下列不属于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原因的是(????????)
A.赋税徭役繁重
B.严刑峻法
C.争夺皇位
D.秦二世统治的残暴
3.
“秦朝时广大农民的徭役和兵役负担十分沉重。国家征收的赋税占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当时的刑罚极其残酷。隋炀帝继位……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终于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材料认为秦隋两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国家连年征战
B.统治残暴,矛盾激化
C.农民起义频发
D.大兴土木,不惜民力?
4.
对以下两幅图片所反映史实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沉重的赋税导致秦末农民起义
B.思想的禁锢导致大泽乡起义
C.残酷刑罚导致陈胜、吴广起义
D.繁重的徭役导致农民大起义
5.
“伐无道,诛暴秦”,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最后率兵攻入咸阳,推翻秦朝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6.
秦始皇设想的秦朝江山传致二世、三世以至万世,结果只传到秦二世就灭亡了,秦朝成为我们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请算算它共存在了多少年?(友情提示:秦朝于公元前207年灭亡)(
)
A.10年
B.15年
C.25年
D.30年
7.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人物故事,下列人物与成语连接正确的是(
)
A.齐桓公﹣﹣约法三章
B.项羽﹣﹣风声鹤唳
C.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D.刘邦﹣﹣破釜沉舟
8.
“伐无道
诛暴秦”所指的事件是(
)
A.焚书坑儒
B.牧野之战
C.楚汉之争
D.大泽乡起义
9.
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比喻武装起义,秦末反抗秦的暴政,首创农民起义之风,鼓舞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的两位农民运动的领袖是(
)
①项羽
②刘邦
③陈胜
④吴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0.
据统计,秦朝全国人口约2000万,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如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这说明秦朝(
)
A.赋税沉重
B.徭役、兵役繁重
C.刑罚残酷
D.统治者好大喜功?
11.
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是(
)
A.陈胜吴广起义军打到咸阳附近
B.刘邦率兵直逼咸阳
C.项羽率军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
D.秦二世被逼自杀
12.
下列秦末农民战争的事件中,依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建立张楚政权
②大泽乡起义
③吴广、陈胜被杀
④刘邦率兵进入咸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13.
经典诵读是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
A.秦—西汉
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
D.三国—东晋?
14.
我国很多咏史怀古诗对秦朝暴政加以抨击,如胡曾的“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兵已入长安”贬责秦统治者(
)
A.焚书坑儒
B.刑罚严苛
C.滥用民力
D.穷兵黩武
15.
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
B.项羽势力弱小,却一味依赖武力
C.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
D.项羽在垓下之战中兵败
16.
关于“楚汉之争”的理解正确的是(?
?
?
?
)
A.是刘邦反对项羽的正义战争
B.是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
C.属于农民起义
D.是项羽为了维护农民阶级利益同刘邦的战争
17.
与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
)
A.秦末农民战争
B.楚汉之争
C.长平之战
D.秦统一六国
18.
李同学来到河南省荥阳市广武山上的鸿沟旅游,当地导游介绍说:“古代荥阳是汉王刘邦与楚王项羽‘大战七十,小战四十’的地方,最终在此确定了楚河汉界……”下列历史事件与导游介绍内容有关的是(?
?
?
?
)
A.秦灭六国
B.陈胜、吴广起义
C.楚汉之争
D.蒙恬北击匈奴?
19.
四中话剧社要排演历史话剧《秦末风云人物》,画外音朗诵:“斩蛇起义草莽雄,推翻暴秦社稷功。约法三章千载颂,帅拜韩信稳定英明。逐鹿中原操胜券,鏖战垓下伏苍龙。大风歌唱云飞涌,龙腾凤翥是古丰。”诗中盛赞“推翻暴秦”的历史人物是
A.陈胜
B.韩信
C.项羽
D.刘邦
20.
秦亡后,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楚汉之争的目的是(
)
A.争夺帝位
B.推翻暴政
C.争取和平
D.完成统一
二、
简答题
21.观察如图《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回答问题。
以下表述是从图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A”;违背了右图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B”;是图没有涉及到的,请在括号内填“C”。
(1)秦朝的残暴统治是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________。
(2)秦末农民起义的主要部队有陈胜、吴广军和项羽军、刘邦军。________。
(3)陈胜、吴广起义军从大泽乡出发进攻到戏。________。
(4)参加的巨鹿之战主要是陈胜、吴广的军队。________。
(5)三支农民起义军队最后都攻人了咸阳。________。
22.
将下列有关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公元前2070年
巨鹿之战
秦孝公
公元前356年
秦统一六国
陈胜、吴广
公元前209年
夏朝的建立
项羽
公元前207年
商鞅变法
嬴政
公元前221年
大泽乡起义
禹
?
23.读图,回答问题。
(1)图(a)反映了我国哪个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除图(a)内容外,这个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2)图(b)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这个封建王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仅经历二世就灭亡了。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该王朝的灭亡给你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三、
材料分析题
24.
阅读下列材料:
秦始皇以其雄才大略,第一次统一中国,被称为“千古一帝”。秦朝虽然短暂,但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二:一天,张三拿了原齐国的刀币钱来到市场想买牛,结果发现市场上的人争论不休,原来他们拿着各自的钱,谁也不愿意接受对方的钱,这事闹到了秦始皇那里。
材料三:
材料四: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矣。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诸侯尽西来”发生在哪一年?“秦王扫六合”有什么历史意义?
(2)针对材料二中的问题,秦始皇如何解决?
(3)观察材料三的图片,与周朝的分封制相比,秦朝统治地方的方式有何变化?
(4)材料四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通过以上的分析,你有什么感想?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B
2.C
3.B
4.C
5.C
6.B
7.C
8.D
9.B
10.B
11.C
12.C
13.A
14.C
15.B
16.B
17.B
18.C
19.D
20.A
二、
简答题
21.
(1)C
(2)A
(3)A
(4)B
(5)B
22.
【答案】
23.
(1)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等。
(2)陈胜、吴广起义。秦的残暴统治。
(3)残暴的统治必然导致国家灭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言之有理即可)
三、
材料分析题
24.
(1)公元前221年。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统一货币。
(3)推行郡县制。
(4)大泽乡起义或者陈胜吴广起义。秦的暴政。
(5)暴政使国家灭亡、得民心者得天下。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