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随堂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随堂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11 19:0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随堂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一、
选择题
1.
在刘邦的一生中,不可能经历的是(

A.率兵包围咸阳
B.在垓下大败项羽
C.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西汉
D.改变统治措施,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2.
下列哪一项不是汉高祖为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而实行的政策(

A.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
B.让士兵还乡务农
C.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D.轻徭薄赋,减免徭役?
3.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下列哪一措施与之无关(

A.减免徭役及兵役
B.下令“兵皆罢归家”
C.将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
D.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
4.
下列哪一措施是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采取的
(
)
A.让士兵还乡务农,免除若干年徭役
B.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
C.减轻刑罚,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D.把田租定为“什五税一”
5.
下列属于汉高祖刘邦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的是(

A.兵皆罢回家
B.三十税一
C.以德化民
D.裁减官员?
6.
西汉前期的三位皇帝汉景帝、汉高祖、汉文帝,其统治先后顺序是(
)
A.汉景帝
汉高祖
汉文帝
B.汉高祖
汉文帝
汉景帝
C.汉文帝
汉景帝
汉高祖
D.汉文帝
汉高祖
汉景帝
7.
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是(
)
A.“文景之治”
B.百家争鸣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汉武帝的大一统?
8.
下列哪一项是汉高祖刘邦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
?
?
?

A.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
B.提倡节俭,反对奢华
C.让士兵还乡务农
D.焚书坑儒?
9.
约瑟·汤恩比:“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罗马帝国的凯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太祖刘邦。”刘邦建立“大汉文明”开始于(?
?
?
?

A.公元前221年
B.公元前220年
C.公元前207年
D.公元前202年
10.
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该局面出现的原因有(?
?
?
?

①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②注重农业发展
③减轻人民的各种负担
④实行严刑峻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
《汉书?食货志气》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情况时期,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
?
?

A.休养生息
B.严刑酷法
C.重商抑农
D.闭关锁国
12.
“高祖兴,汉业建”,结合所学解读此三字经中的“高祖”和“汉业”分别指的是(?
?
?
?

A.刘邦,西汉
B.项羽,西汉
C.刘邦,东汉
D.刘彻,西汉
13.
西汉“大一统”这一历史概念的核心是


A.“大一统”即管辖疆域的大统一
B.由董仲舒发挥儒家学说而提出
C.除了疆域统一,思想、文化、经济上也统一控制
D.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14.
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体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
?
?

A.吸取秦亡的教训
B.加强中央集权
C.社会经济残破
D.巩固自身统治?
15.
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文景之治”。你认为形成“文景之治”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①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②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③重视发展农业
④以德化民
⑤焚书坑儒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6.
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采取的治国措施不包括


A.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
B.下令士兵回乡务农
C.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D.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追忆历史,古代西汉政权重视“以德化民”是在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景帝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光武帝时期?
18.
《汉书》记载:天下刚刚统一平定,百姓与贵族都很窘迫,皇帝出行都不能乘坐到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拉的马车,而高级将领与文官只能坐牛车出行了。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汉朝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A.实施“以德化民”的方略
B.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C.征伐匈奴维护边境的安宁
D.向全国军民征集马匹?
19.
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一局面,汉初统治者施行了什么政策(

A.仁政
B.礼治
C.休养生息
D.依法治国
20.
文景之治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的表现不包括:(??)
A.政治清明
B.对外交往活跃
C.经济发展
D.人民生活安定
二、
简答题
2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是唐朝诗人王珪所作《咏汉高祖》中的诗句。
请回答:
(1)诗中赞美的人物是谁?他灭秦后建立了哪一个朝代?
(2)建国初期,面对多年战乱遗留下来的诸多困难,他采取了什么政策?
(3)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这一政策,社会局势稳定下来,到哪两位皇帝在位时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生活安定”的局面?这种局面被称为什么?
(4)根据所学知识,你从以上皇帝的治国理政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
材料分析题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敝(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造成这种社会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2)为了解决材料所述的问题,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
2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的阿房宫,建筑群规模宏大,正殿东西约五十步,南北约五十丈,殿内可容纳一万人。……为修建这些宫殿,从各地运来最好的石料和木材,有的地方树木都被砍光了。
材料二:汉文帝非常注意节俭,并以身作则。他穿的衣服比较粗糙。一次,文帝想建一座露台,经计算要花费大量的钱。他说:“这些钱相当于中等百姓十户的家产,我继承先帝的宫室,还感到惭愧,为什么还要建造露台呢?”
(1)秦朝的统治者与汉文帝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2)请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D
2.C
3.D
4.C
5.A
6.B
7.A
8.C
9.D
10.A
11.A
12.A
13.C
14.C
15.C
16.B
17.B
18.B
19.C
20.B
二、
简答题
21.
刘邦;汉朝(西汉)。
休养生息。
汉文帝、汉景帝。
得民心者的天下、要善于吸取前朝成功的经验和灭亡的教训、要时刻把老百姓放在心中等
三、
材料分析题
22.
(1)西汉初期。秦朝旳暴政和秦末战争。
(2)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23.
(1)秦朝的统治者奢侈腐化,汉文帝注意节俭。
(2)秦朝用严刑酷法镇压人民,因为实行暴政而亡国。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注重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形成了安定的社会环境,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