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数学周考(2)姓名____________
选择题
1某程序的框图如图所示,则运行该程序后输出的的值是( A )
A. B. C. D.
2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则的值是 ( C )
A.24 B.36 C.48 D.72
3. 命题:(1), (2), (3) , (4)若,则, (5),其中真命题个数是 ( C )
A.1 B. 2 C. 3 D. 4
4.F1、F2分别是双曲线的右右焦点,P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则|PF1|+|PF2|的值不可以是( D )
A.2012 B.25 C.10 D.4
5.已知函数f(x)的图像是连续不断的,且有如下对应值表:
x 1 2 3 4 5
f(x) -4 -2 1 4 7
在下列区间中,函数f(x)必有零点的区间为 ( B )A.(1,2) B.(2,3) C.(3,4) D. (4,5)
6.已知实数x,y满足约束条件则z=y-x的最大值为( A )
A.1 B.0 C.-1 D.-2
7.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底面ABCD,PD=AD=1,设点CG到平面PAB的距离为,点B到平面PAC的距离为,则有( D )
A. B. C. D.
8已知函数 则“”是“在上单调递减”的( C)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9. 如果函数的图像关于点中心对称,那么的最小值为( A )
(A) (B) (C) (D) http://wx.jtyjy.com/
10. 设F1、F2分别为椭圆+=1的左、右焦点,c=,若直线x=上存在点P,使线段PF1的中垂线过点F2,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D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设,则a的取值范围是 a>3
12.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 3
13. 函数的减区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0, 1)
14.已知,,则求= _____________
15. 已知圆C过点(1,0),且圆心在x轴的正半轴上,直线:被该圆C所截得的弦长为,则过圆心且与直线垂直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三.解答题:
16(本题满分13分) 已知角的顶点在原点,始边与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经过点.
(Ⅰ)求的值;(Ⅱ)若函数,求函数
在区间上的取值范围.
解:(1)因为角终边经过点,所以,,
---------6分
(2) ,--------8分
----10分
,------------------13分
故:函数在区间上的取值范围是
17、(13分)设,其中a为正实数,(1)当的极值点;
(2)若为R上的单调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解:(1)
(2) …………12分
18.( 13分)已知函数,数列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满足…+,求.
解.(1) ………2分
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AD//BC,∠ADC=90°,平面PAD⊥底面ABCD,Q为AD的中点,M是棱PC上的点,PA=PD=2,BC=AD=1,CD=.(1)求证:平面PQB⊥平面PAD;(2)若二面角M-BQ-C为30°,设PM=tMC,试确定t的值
解.)(1)∵AD // BC,BC=AD,Q为AD的中点,∴四边形BCDQ为平行四边形,∴CD // BQ . ∵∠ADC=90° ∴∠AQB=90° 即QB⊥AD.
又∵平面PAD⊥平面ABCD 且平面PAD∩平面ABCD=AD, ∴BQ⊥平面PAD. ∵BQ平面PQB,∴平面PQB⊥平面PAD.
另证:AD // BC,BC=AD,Q为AD的中点, ∴ 四边形BCDQ为平行四边形,∴CD // BQ .∵ ∠ADC=90° ∴∠AQB=90°. ∵ PA=PD, ∴PQ⊥AD. ∵ PQ∩BQ=Q, ∴AD⊥平面PBQ. ∵ AD平面PAD,
∴平面PQB⊥平面PAD.……7分
(2)∵PA=PD,Q为AD的中点, ∴PQ⊥AD.
∵平面PAD⊥平面ABCD,且平面PAD∩平面ABCD=AD,
∴PQ⊥平面ABCD.
如图,以Q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平面BQC的法向量为;
,,,.
设,则,
,∵,
∴ ,∴ ……………………12分
在平面MBQ中,,,
∴ 平面MBQ法向量为.
∵二面角M-BQ-C为30°, ,∴ .
20.(12分)椭圆的离心率,右焦点到直线的距离为,过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Ⅰ) 求椭圆的方程;(Ⅱ) 若直线交轴于,,求直线的方程.
20.解:(Ⅰ)设右焦点为,则
(Ⅱ) 设,,,因为,所以 …① ……7分
易知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或斜率为0时①不成立,于是设的方程为,
由①③得,代入④整理得,于是,此时
当时,, 当时,,
21.(12分)设函数,其中.(Ⅰ)若,求在上的最小值;
(Ⅱ)如果在定义域内既有极大值又有极小值,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Ⅲ)是否存在最小的正整数,使得当时,不等式恒成立.
当时,, 当时,,
所以当时,单调递减;当时,单调递增,
所以; ……………5分
,则,
,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又时,恒有,
显然,存在最小的正整数,使得当时,不等式恒成立.14分
2
2
3
3
2
…………6分
12分
……………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