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司马光中学2012届毕业班新课结束验收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 (二) (一) (二)
分数
得 分 评卷人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A.芜/妩媚 喑哑/ 荫庇 义愤填膺/莺歌燕舞 呕心沥血/销声匿迹
B./ 隔阂 炽热/敕令 忧心忡忡/耳聪目明 擎天撼地/秦晋之好
C.阴霾/埋汰 遗骸/惊骇 花团锦簇/相形见绌 气冲斗牛/斗鸡走狗
D.跋涉/威慑 窥伺/伺机 广袤无垠/貌合神离 鳞次栉比/炙手可热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闲暇 缄默 按部就班 心无旁鹜
B. 讪笑 狡黠 毛骨悚然 舐犊情深
C. 诓骗 深邃 戛然而止 林次栉比
D. 沧桑 蓬蒿 断壁残亘 苦心孤诣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短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清凉的雨丝,____________;让那安闲的雨丝,___________;让那多情的雨丝,_____________;让那无声的雨丝,_______________。
①抹去你思维上的俗 ②诉说你心中的爱 ③洗去你心灵上的尘 ④拨动你心底的弦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④② C. ③④①② D. ③①②④
4.根据提示填空。(4分)
《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里有一种很奇特的风俗,即国王用 的方法来选拔官吏;《水浒传》中,浮浪破落子弟高俅因会 而被皇帝看中提升为殿帅府太尉。这两个情节都极具讽刺意味,反映了 。
5.古诗词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2)近日,大西洋西部城市飓风肆虐,正在看电视报道的你不禁想起李贺的《雁门太守行
里的一句,感叹道:“飓风来袭,可谓‘ ’啊!”
(3)杜甫在《春望》一诗中以花鸟拟人,借花鸟抒写悲痛之情的两句诗是“ , ”。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比喻新颖传神,是传颂千古的咏雪佳句。
(5)“ , ”选自李白的《行路难》,这两句诗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极尽勉励,鼓舞人心。
6.下面语段,已打乱顺序,最佳排列顺序是( )(2分)
(1)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2)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
(3)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
(4)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
(5)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
(6)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A.(5)(6)(4)(1)(3)(2) B.(5)(1)(3)(6)(4)(2)
C.(1)(3)(2)(5)(4)(6) D.(3)(2)(5)(1)(4)(6)
7. 问题探究。(7分)
留守儿童近半因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精神上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某校团委开展了“走近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结对子的形式,帮助留守生走出心灵阴影,健康快乐成长。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⑴下面是学生拟写的活动主题词,作为主持人,你选用哪一个更贴切 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①让世界充满爱 ②明天更美好 ③手拉手,心连心
选项: (只填序号)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某高校研究机构对我省留守儿童的情况调查表,请你从中提炼两则信息。(2分)
福建省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
抑郁频度 经常 有时 很少 没有
百分比 5.9% 52.9% 35.5% 6.7%
解决方式 对父母说 对同学说 对老师说 不说
百分比 23.6% 35.5% 5.9% 35%
①
②
⑶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
示例:给留守生集体过生日
① ②
得 分 评卷人
(一)阅读下文,完成8——21题。(15分)
方寸田园
琦君
一位文友自美归来,与朋友们畅叙离情以后,就悄悄地回到乡间自己经营的三间小屋中,读书译作,静静地度过农历新年。她可说真懂得众人皆忙我独闲的诀窍。难怪另一位文友欣羡地说:“真希望什么时候也有个田园可归。但又觉得自己仍不够那份淡泊,俗愿尚多,大概没有那种福分。”
玲珑的三间小屋隐藏在碧树果林之中,满眼的绿水青山,满耳的松风鸟语,整天里不必看时钟,散步累了就坐在瓜棚下看书,手倦抛书,就可以睡一大半天。太阳、月亮、星星,轮流与你默默相对,这份隔绝尘寰的幽静,确实令人神往。但若没有朋友共处,会不会感到寂寞呢?且看小屋的主人,住不多久,就匆匆赶回十丈软红的台北市,一到就打电话找朋友再次“畅叙离情”。可见田园的幽静,还是敌不过友情的温馨。古代的隐士,在空谷中闻足音则喜。因为“鸟语”终不及“人语”可以互通情愫。陶渊明先生尽管嚷着“息交绝游”,但他在“乐琴书”之外,仍然要“悦亲戚之情话”。他的理想国桃花源中人,一个个都要设酒杀鸡,款待洞外闯入的陌生人,也关心着洞外的人间岁月。我想那时代如果已有电话,陶先生一定会在北窗高卧,酒醒之时,拨个电话和山寺老僧聊上半天,或是给念一首新作好的长诗,彼此讨论一番。因为“得句锦囊藏不住,四川风雨送人看”的人,怎么离得开朋友呢?
我认为山水使人理智清明,友情使人心灵温厚。名山胜迹,总愿与好友同游;美景良辰,亦望与好友同享。张心斋把朋友分成五类,他说:“上元须酌豪友,端午须酌丽友,七夕须酌韵友,中秋须酌淡友,重九须酌逸友。”他固然妙语如珠,亦见得前人有此清闲。而我们如能于百忙之中,挤出一点时间,约二三知友小酌,琅琅笑语,畅话平生,其乐并不亚于倘佯于青山绿水之间。辛弃疾不是说吗:“我见君来,顿觉吾庐溪山美哉。”溪山就是好友,好友胜似溪山。想起王安石与苏东坡在政见上是死对头,可是王安石罢官退隐金陵之后,东坡去探望他,安石留他同住山间。东坡答诗云:“劝我更谋三亩宅,从君已觉十年迟。”依旧是无限文章知己之感。可见友情是何等可贵。
人到了中年以后,心情由绚烂趋于平淡,本来都会倾向山水田园,可是生为一个忙碌的现代人,既无时间寻幽探胜,更不可能遁迹深山,倒不如安之若命地在现实生活中追寻一些那位文友所谓的“俗愿”,亦未始不可以充实一下心灵。否则居魏阙而思江湖,心情反而不能平静。杜甫虽然讴歌“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他自己并不甘心做一个“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佳人。因为他既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的大愿,也有“但愿我与汝,终老不相离”的小愿。人若没有了愿,就没有了热诚,也失去了生活的情趣,恐怕连山水田园之乐,都不能体会了。
说起我们这些人的俗愿,也是非常容易满足的。比如说,逛逛书店,买到自己心爱的书;观摩书画展,领略一下名家笔下的意境;听听音乐会、演讲会,扩展一下胸怀;抽空出去买一点鲜花或小摆饰给小屋添点生机绿意;甚至研究一下化妆术使自己容光焕发一番;以至学习一下烹调术使全家大快朵颐,这些都不能说是奢侈的俗愿,倒可以说是极淡泊的雅愿,使自己活得健康,活得快乐。同时将快乐、健康与友人共享,如此则虽然身处现代都市之中,也不会感到都市的俗尘,令人生厌了。
最近在一位朋友家中小聚,他小小的客室壁间,挂着不同风格的书画;风雅的主人如数家珍似地为我们解说画法、笔意,他的书房里更有许多心爱的汉砚、青田石、陶器等等。闲来把玩,意兴无穷。最有趣的是书桌边一树枯藤,悬着一个葫芦。书架上一座老树丫杈,嵌着一块圆卵石。他将山中的盎然古意,移置几案之间,真是位懂得如何美化生活的雅人。
如此看来,我们暂时无田园可归时,无妨在方寸灵台之间,自辟一片田园。不但自己能倘佯其间,亦可以此境与朋友共享。那么,纵使“结庐在人境”,也可以“心远地自偏”了。
8.细心体会文章一二段,说说“自美归来”的文友为何“悄悄地回到乡间自己经营的三间小屋中”?又为何“住不多久”就匆匆赶回都市?(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多次提及的“俗愿”,实为作者追求的平凡而淡泊的生活,试用简洁语句归纳其具体所指。(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画线句对朋友书桌上的摆设进行了具体描述,这在行文结构中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这篇题为“方寸田园”的性灵散文写了多种田园,作者最推崇哪一种?从中可见她怎样的情感追求?(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琦君的散文语言质朴自然,清新雅洁,灵活生动。试赏析下面的语句,体会其特色。(4分)
(1)整天里不必看时钟,散步累了就坐在瓜棚下看书,手倦抛书,就可以睡一大半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水使人理智清明,友情使人心灵温厚。名山胜迹,总愿与好友同游;美景良辰,亦望与好友同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13分)
角色有大小 责任无轻重
①刚刚去世的我国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他对泌尿外科作出的杰出贡献是载入世界医学史册的,可更让人敬仰的永远是他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吴阶平常说:“那身洁白衣服唤起的责任感是我人生的座右铭。”当年在协和医院读书时的吴阶平贪玩,对学业不太上心,在一次救助一个临危患者时,那个人对死亡的恐惧及对生命渴望的眼神一下子激活了吴阶平作为医生的责任。
②人的责任都是多重的,因为每个人的社会角色是多元的。面对上司我们是部下,面对属下你又变成了领导;在对外关系中,一会是别人的客户,一会又成了别人的雇主,一会儿是供应商,一会儿又成了消费者,这不断变化的角色并没有让我们感到不适,因为我们的情商就是在这不断变化的角色中得以施展。无论我们角色怎样变换,才能如何施展,我们都要坚守自己的责任。
③一个人只要能恪守自己角色的责任,他就不会差到哪里。比如保安,不让任何一个没有出入证的人进小区,就是尽到了岗位责任;比如校对,对自己没有完全把握的字,坚决查字典,他就尽到一丝不苟的责任;比如领导,对于该坚持的原则就是“一刀切”,他就尽到了铁面无私的责任。
④人的社会角色不同,责任大小有别,但承担责任的道义无轻重。造飞机的与做风筝的人,拉一个客人与拉一百个客人的司机其责任是没有等级之分的。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对自身该承担的责任就不能分轻重。
⑤1920年的一天,美国一位12岁的小男孩与伙伴们玩足球,一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伙伴们纷纷逃跑了,小男孩却走到邻居家门口等待宽恕,然而,邻居家的老人却十分固执要求索赔。小男孩只得回家拿钱。可父亲也不开恩。父亲说:“家里虽然有钱,但是你闯的祸,过失得你负责。”父亲最后掏出钱,但严肃地对小男孩说:“这15美元是借你赔人家的,以后你要想办法还给我。”小男孩赔了老人的钱。从此,他边读书边到餐馆刷碗。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他挣到了15美元,自豪地交给了父亲。父亲拍着他的肩膀说:“一个能为自己过失负责的人,将来一定能有出息。”许多年后,这个男孩成为美国总统,他就是里根。后来,里根在回忆往事时,深有感触地说:“那一次闯祸,使我懂得了做人的责任。”
⑥几天前我也听一个朋友讲过一位五十多岁客车司机的事,他为了能尽职尽责,保证良好的出车状态,每次出车前他永远只吃半分饱,以免长途驾驶时犯困,并且坚持了四十年。他曾说一生最怕就是因为自己的失职,给他人造成终身的伤害。平凡岗位上的一个平凡的人,他对待自己该承担的职业责任,就像一个国家总理对待国家大业一样鞠躬尽瘁,没有丝毫的怠慢。当他有一天交出方向盘,他就可以自豪地说:我尽到了一个客车司机的责任,我没有因为我的遗憾给别人留下灾难或悲痛。
⑦我们每个人其实只要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这个社会就会运转得和谐一些。
13.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本文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请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下面四个选项中,最适合作本文理论论据的一项是( )(2分)
A.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马克思)
B.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C. 人生须知未尽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
D.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7. 结合选文内容及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责任的理解。(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 分 评卷人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18-21题。(11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④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
【注释】①予:给,送。②子:你,代词。③履:鞋子。④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3)今谓人曰 ( ) (3)何故 (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 这个比喻来阐述 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 ,其次论证了 ,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 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1. 【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你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3分)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22——23题。
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2.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上阕所展现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 分 评卷人
24. 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爱使我更加美丽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题目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小孩手持一个桔子,问:“妈妈,为什么桔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 ” “那是桔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为什么桔子里的果肉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 ,而不是一个完整的 呢?”“那是桔子在告诉你,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来慢慢享用的。还是为了告诉你 ,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不能独自享用,而要懂得与人分享。”
请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自选角度,把你的故事或你的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吧。
要求: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司马光中学2012届毕业班模拟考试试题
参考答案
1.D(2分)
2. B(2分)
3.B(2分)
4.跳绳(绳上跳舞);(1分) 踢毬(球);(1分)当时社会在选拔、任用人才上的荒谬,从而揭示了官场黑暗与腐败。(2分,意对即可)
5.(1)芳草萋萋鹦鹉洲(2)黑云压城城欲摧(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空1分,共8分)
6. A(2分)
7.(1)选③更贴切。(1分)因为它扣紧主题,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此次活动的内容。(2分)
(2)示例:①很多的留守儿童有抑郁情绪;②解决抑郁情绪的主要方式是对同学说。(2分)
(3)示例:①举办“我与留守生心连心”演讲比赛;②开设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课;③评选自立自强优秀留守儿童。(2分)
8.为享受归隐田园的乐趣(1分);为求得友情的温馨(1分)。
9.逛书店、观书画展、听音乐会、买鲜花、研究化妆、学烹饪术(每点0.5分,共3分。如语言不够简洁,酌情扣分)。
10.面对朋友“将山中的盎然古意,移置几案之间”顿生感悟,自然而然将“方寸田园”的立意在下文中凸显出来,呈现于读者之前。(大意相同即可)(2分)
11.心灵田园(精神的田园)(1分);平静、淡泊、追求心灵的充实、愉快,看重友情(大意相同即可)(2分)。
12.(1)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朴实,清新气息扑面而来。(2分)
(2)句式整齐(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语言典雅有韵味,读来朗朗上口。(2分)
13. 无论我们角色怎样变换,才能如何施展,我们都要坚守自己的责任。
14. 用吴阶平永远尽一个医生的责任的事例,引出论题 作为文章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引发读者思考。
15. 举例论证。参考示例一:列举保安、校对、领导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一个人能恪守自己角色的责任,他就不会差到哪里,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参考事例二:列举美国总统里根少年时自己承担责任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对自身该承担的责任就不能分轻重。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参考事例三:列举客车司机四十年尽职尽责的事例,有力证明了平凡岗位上的一个平凡的人,他对待自己该承担的职业责任,没有丝毫的怠慢,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16. C
17. 有自己的观点,语言通顺,言之成理即可
18.患:祸患,灾难 是:这、这样 谓:对……说 故:缘故、原因
评分说明:每空0.5分,共2分
19.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
评分说明:关键词翻译正确,语句通顺,意同即可。每小题2分,共4分
20.舍鱼而取熊掌 舍生取义 天下不如生命珍贵 万事莫贵于义(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
评分说明:每空1分
21.“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1分,答到“正义、大义”均可得1分)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2分)
22.秋天的边塞,寒气袭人,大雁向衡阳飞去。风吼、马嘶同不断地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在暮霭苍茫、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
23.思念家乡,建功立业。
24.参照2011年河南中招作文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15分)
四.作文(共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