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司马光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 (二) (一) (二)
分数
得 分 评卷人
1. 请将下面一段话,用正楷字抄写在下边的方格内。(3分)
丑小鸭,处处受排挤、受嘲笑、受打击。但他没有绝望,也没有沉沦,而是始终不屈地奋斗,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高尚的白天鹅。
2、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3分)
A、确凿(záo) 衣襟(jīn) 肿胀(zhànɡ) 钥(yào)匙 瞬(shùn)息
B、麻渣(zhā) 玉簪(zān) 花圃(pǔ) 挪窝儿(nuó) 叮嘱(zhǔ)
C、菜畦(qí) 缠(chán)络 觅(mì) 食 渊(yuān)博 鼎(dǐng)沸
D、倜傥(tì) 收敛(liǎn) 伫(zhù)立 可汗(hàn) 骨髓(suī)
3、下列成语中有三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3分)
人迹罕致 踱来踱去 不约而同 义愤填鹰 恍然大悟 一泄千里
孜孜不倦 小心翼翼 骇人听闻 郑重其实 一视同仁 相安无事
错字
改正
4、古诗文默写(5分)
① ,赏赐百千强。
② 东市买骏马, , , 。
③《木兰诗》描写边塞夜景,表现军中苦寒生活是: , 。
④ 春天是一年中最惹人情思的季节,请你引用一句古诗来赞美眼前这明媚的春天吧: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墨客吟颂黄河,赞美黄河。请写出关于黄河的古诗词句子(意思完整的上下两句): , 。
5、文学常识填空。(共3分)
①《木兰诗》是一首 ,选自《 》。叙述了
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②《孙权劝学》选自《 》,这是 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
6、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4分)
书 名 作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7. 班级开展“黄河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7分)
【古之黄河】面对黄河,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咏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再写出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含上下句)(2分)
【近之黄河】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3分)
材料一 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材料二 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今之黄河】2011年3月 12日,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 分 评卷人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8——12题。(15分)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 ”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节选自鲁迅的《社戏》)
8.“回望”一词在文中结构上起___________作用。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从_________ 和________(感觉的角度)两方面描写所见所闻,表现了我对“社戏”的____________。(4分)
9.“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妙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文中用“ ”画出表现阿发憨厚无私的句子 (2分)
1.从文中双喜的所言所思,可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少年。(3分)
12.针对文中孩子们的行为、做法,谈谈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共15分)
做 客
游 睿
(1)今天是青青的十岁生日。放学后,青青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上山就砍柴。奶奶说了,今天她可以不砍柴。
(2)青青坐在山头上的一块大石头上,一阵微风缓缓吹过来,柔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她的脸。
(3)10岁的青青是奶奶一手带大的。青青生下来不久,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几年来青青只和妈妈通过几次电话。每次通话都很短暂,妈妈总会在电话那头哭,爸爸总会抢过电话,说青青乖,打长途贵,过年的时候我和妈妈回家看你。说完,就挂了电话。但是过了一年又一年,爸爸妈妈谁也没有回来。
(4)说不出为什么,今天青青特别想爸爸妈妈。青青想,要是爸爸妈妈回来陪我过生日多好啊。可是爸爸妈妈为什么都不回来呢?
(5此刻,青青坐在山头上,眼前是一座又一座的山。层层叠叠、高低起伏。奶奶说过,山的尽头,就是爸爸妈妈打工的地方。如果自己现在用力喊,爸爸妈妈会不会听见呢?青青站了起来,她把手罩在嘴前,试着喊了一声,爸爸,妈妈!很快青青就听见对面山上传来自己的回音:爸爸,妈妈。青青有些高兴了,赶紧又喊了一声,山上又传来了一阵回音。
(6)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你们回来吧!青青使出全身力气喊了起来。青青听见,自己的声音不断在山谷里回荡,一声接着一声,一层连着一层,一直传到看不见的地方。她看到,层层叠叠的山很快都变成了爸爸妈妈的脸。爸爸妈妈说,青青乖。爸爸妈妈说,我们过年就回家看你。青青的声音就小了下来,她哭了。
(7)爸爸,妈妈!就在擦眼泪的时候,青青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了一阵喊声。她扭过头,不知什么时候村里的几个伙伴全都站在了自己身后。这些伙伴和青青一样,也都好几年没见到自己的父母了。他们说,青青,我们一起喊吧。顿时,山谷里“爸爸、妈妈”的呼唤声一片,整齐又悠长。
(8)孩子们,先停一停好吗?正在大家喊得起劲的时候,应声走来一位戴眼镜的叔叔。青青认识这个戴眼镜的叔叔,今天在学校,青青看见这个叔叔和老师在说话。后来叔叔还和老师一起到教室做了个调查,大致是问哪些同学的父母不在家,结果全班同学都举了手。
(9)我是电视台的记者。眼镜叔叔自我介绍说,刚才你们的喊声吸引了我。我能帮你们把愿望带给你们的爸爸妈妈。
(10)真的吗 怎么帮?青青和伙伴们一起围了上去。叔叔指着摄影机说,我可以用它把你们要说的话录下来,然后在电视上播放,你们的爸爸妈妈在远方就能看见了。
(11)太好了!我要录,我要录。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往镜头前拱。
(12)叔叔说,你们别急,一个一个来。你们每个人对着镜头说一句话,说的时候想象着爸爸妈妈就在面前,说最想对他们说的话。
(13)……
(14)在场的几个伙伴都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只剩下了青青,叔叔把镜头对准青青,示意她说话。青青看着乌黑的镜头,双手在胸前绞动,嘴唇动了几动,却一直没说出话来。
(15)说吧,不怕。伙伴们也为她加油。
(16)青青狠狠地咬了一下牙,之后,终于小心翼翼地探出头,轻轻地对着摄影机问了一句话:爸爸妈妈,今年……今年我可以到你们家做客吗?
(17)青青看见,眼镜叔叔的眼睛瞬间就湿润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1年第9期,有删改)
13.“做客”一词出自小说中青青的一句话,意蕴丰富,令人回味。请结合全文回答问题。(共4分)
(1)“做客”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以“做客”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青青,为什么还要写那群小伙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13)段省略了小伙伴们说的话,请结合上下文,发挥想像,把其中两个小伙伴说的话填补在下面横线上。(4分)
第一个小伙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小伙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品读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青青说话时的心理。(3分)
青青狠狠地咬了一下牙,之后,终于小心翼翼地探出头,轻轻地对着摄影机问了一句话:爸爸妈妈,今年……今年我可以到你们家做客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戴眼镜叔叔为孩子们拍摄的视频在电视台播放,请你为这段视频拟写一句公益广告语。(20字以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 分 评卷人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8——20题。(共12分)
[甲]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乙] 戴安道就范宣学,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惟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戴乃画《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注释】①戴安道就范宣学:戴安道和范宣均为我国晋代人名。 ②咨嗟:赞叹。
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贤于材人远矣 贤:
②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
③泯然众人矣 泯然:
④甚以为有益 益:
1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得为众人而已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甲]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了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则直接写出了戴安道和范宣师生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4分)
得 分 评卷人
21.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有欢乐,有忧伤;有振作,也有迷惘;有师长的叮咛和教诲,有同学的宽容和赞赏……一件件往事记忆犹新,一幕幕场景历历在目,这些犹如人生长河中泛起的朵朵浪花,这里的每一朵浪花都是美丽的,请结合自己的人生成长经历,以“一朵美丽的浪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和人名。
七年级中考语文参考答案
1.略
2.D
3.致—至 鹰—膺 实——事
4.①策勋十二转 ②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③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④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⑤略
5.①乐府民歌 《乐府诗集》 花木兰代父从军 ②《资治通鉴》 司马光 编年体
6.略
7.【古之黄河】(2分)略 【近之黄河】(3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或“母亲河”)。(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满分)(3分) 【今之黄河】符合题意1分,简洁有力1分。例: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 你我齐携手,保护母亲河。
8.承上启下 视觉 听觉 留恋
9.运用比喻手法及侧面(间接)描写,表明船行驶之快,突出孩子们驾船技术之高。
10.“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
11.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充满自信、聪明能干 (答出两个方面即可)
12.文中孩子们偷豆带有游戏性质,不能视为不良行为。它重在表现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童心童趣及良好品德,同时展示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
13.(1)“做客”是指爸爸妈妈外出打工的时间太长了,青青都快忘记他们“一家人”的身份了,觉得他们是客人一样,放假到“他们家”做客(意对即可)
(2)谁做客?到谁家做客?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家人做客,反映社会现象,引起读者思考(意对即可)
14.起衬托作用,通过小伙伴们也想念爸爸妈妈来衬托青青,她也只是她们中的一员;更加广泛、深刻地反映主题,提醒人们关注“留守儿童”现象(意对即可)
15.示例:第一个伙伴说,爸爸妈妈,你们回家过年吧
第二个伙伴说,爸爸妈妈,我数学考了100分
第三个伙伴说,你们放心挣钱吧,我已经很听话了
16.运用神态和动作描写,“狠狠”地“咬”说明青青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因为她不想让爸爸妈妈为她操心;“小心翼翼”是因为今天是青青的10岁生日,她特别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回来陪她过生日,所以“探”出头来;“轻轻”地“问”说明青青特别懂事,只是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到爸爸妈妈身边去一起过生日(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满分)
17.示例:1爸,妈,我多么希望你们能回来陪我过生日2为了孩子,为了明天,为了末来
18.①胜过,超过 ②相当③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④益处(一小题1分,共4分)
19.①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②范宣看后,赞叹不已,认为大有益处,才开始重视画画。(一小题2分,共4分)
20.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虚心学习,相互切磋(一空2分,共4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
四.作文(共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