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期末基础复习过关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下)期末基础复习过关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06 20:0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期末基础复习过关
第一、二单元
加点字注音:
奇崛( )辟易( )金罍( )轻颸( )隽妙( )憩息( )蹇劣( )融融泄泄( )猥鄙( )叫嚣( )窥伺( )蹑手蹑脚( )盛馔( )岑寂( )煦煦( )翌日( )蜿蜒( )飓风( )剽悍( )翱翔( ) 慷慨( ) 恫吓( )驯服( )晓谕( )遏止( )滂沱( )涓涓( ) 腼腆( )
解释词语或根据意思写相应的词语。
(1)克勤克俭:_____________________(2)青黄不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怒不可遏:_____________________(4)相提并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解之缘:_____________________(6)怡然自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国家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面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
(8)形容名声非常大。( ) (9)和睦快乐( )
(10)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11)丰盛的饭食。( )
(12)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 (13)温暖的样子。( )
(14)无法用语言来说明。( ) (15)从容不迫、悠闲自得的样子。( )
(16)形容遇到问题拿不办法来解决。( )(17)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
(18)积伶积俐:____________________(19)不胜其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 )(2)( )
(1)A、侮蔑(wǔ) 慷慨(kǎi) 驯服(xún) B、恫吓(dòng) 遏止(è) 把柄(bǐng)
C、沮丧(jǔ) 晓谕(yú) 滂沱(pāng) D、堕落(duò) 孤僻(bì) 腼腆(tiǎn)
(2)A、犀利(xì) 丰腴(yú)花瓣(bàn) B、皓齿(hào)隽妙(jùn) 憩息(qì)
C、窥伺(sì) 绮丽(qǐ) 束缚(fù) D、赋予(fù) 猥鄙(wěi) 叫嚣(xiào)
4、下面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1)( )(2)( )
(1)A、筹办 斩首 彷徨 侮蔑 B、原故 接济 严历 逮捕
C、暴躁 记帐 缴纳 籍贯 D、积攒 懒惰 滂沱 酷爱
(2)A、束缚 吹拂 窥视 蜿蜒 B、伶俐 浩莽 皎洁 翱翔
C、憩息 隽逸 琐粹 枯萎 D、犀利 拘谨 奢侈 悠然
5、给下列句中的空白处选择一组恰当的词语( )
(1)同学们到烈士墓前______志哀。(2)人民英雄纪念碑_____在天安门广场上。
(3)高山上的青松在暴风雨中傲然_____。(4)新中国像巨人一样____在世界的东方。
A、站立 挺立 矗立 林立 B、树立 设立 林立 矗立
C、肃立 矗立 挺立 屹立 D、耸立 树立 矗立 站立
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郭沫若是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女神》是他的诗集代表作。( )
(2)《海燕》是现代作家、文学史家郑振铎的作品,文章通过对小燕子这一可爱形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 )
(3)《白鹅》《山中避雨》的作者都是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丰子恺。( )
(4)《鹤群》的作者是日本小说家江口涣,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
(5)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野草》等。( )
(6)《毛泽东的少年时代》是采用第一人称来写的,因此本文作者是毛泽东。( )
(7)《少年爱因斯坦》是一篇由别人写的传,主要是介绍世界著名的数学家爱因斯坦少年时代的学习经历。( )
7、体会下列句子的破折号的作用。
(1)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刺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 )
(2)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 )
(3)鹤群立刻发出嘹亮的“啯——啯——啯”的啼鸣声。( )
8、根据句意解释加点的词语的意义。
(1)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 )
(2)赖有这一只白鹅,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 )
(3)苍鹰壮勇剽悍,但在群鹤的搏击下却寡不敌众了。( )
9、改错。络驿不绝( )无济于是( )川流不息( )满腔热沈( )滔滔不决( )
10、加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进而整顿不可。
B、“忠言逆耳利于行”,对于别人的建议应不胜其烦,虚心接受。
C、节日的街道上,张灯结彩,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D、听到敲门声,我和妈妈不约而同地跑去开门。
11、从下列《水浒》信息中,找出与人物相对应的绰号和事件,写在横线上。
豹子头 行者 智多星 鼓上蚤 大闹飞云浦 智取生辰纲 火烧翠云楼 误入白虎堂
(1)吴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时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文段选择(只填序号),并在小方格中加标点。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_______ 宽容是一种镇静剂,________ 宽容是一束阳光,________ 宽容是一座桥梁,_________ 。
①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 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③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属守平静。
13、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校门对面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 B、新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C、我们一些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D、小张明天要去北京参加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知识竞赛。
第六、七单元
一、加点字注音。
好事者( ) 憖憖然( ) 远遁( ) 噬( )益狎( ) 跳踉( ) 大噉( )德馨( ) 洗濯( ) 不蔓不枝( ) 呓语( )亵玩( )齁声( )
圉( )箠( )骖乘( ) 楹( ) 枹( ) 斛( ) 绶( )
鬻( ) 砚( )惮( )阎( ) 姬( ) 玠( )徇( )猝( )蹙( )恂( )杞( )躇( )跐( )蹈( )擢( )簪( )裘( )衾( )阑( )羌( )辕( )掣( )迢迢( )敛手( )匿死( )
二、重点字词释义。
(1)稍: 憖憖然: 大骇: 远遁:
狎: 荡倚冲冒: 跳踉:
(2)斯: 馨: 鸿儒:
白丁: 案牍:
(3)濯: 妖: 清涟:
亭亭: 亵玩:
(4)会: 施: 团坐:     欠伸:
既而:       抚:    未几:        倾侧:
少:   几:
(5)特: 数(shǔ): 楹: 被: 谢: 白衣:
悉: 震栗: 枹: 敝:
(6)第: 鬻: 寻: 率( ): 惮:   造:   庭: 曲直:
峭直: 推: 苟: 辞色: 平居:
布衣: 大茔(yíng)
(7)事亲: 却: 休舍: 徇: 蹙额:     恂恂:
(8)晓: 奈何: 四虚: 躇步跐舞: 舍然:
衣: 素: 岂:
(9)擢: 盈盈: 脉脉: 锦衾:
瀚海: 阑干: 掣: 别枝:
三、写出下列加点字词的古义、今义
1、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古义: 今义:
2、无丝竹之乱耳。 古义: 今义:
3、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 今义:
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古义: 今义:
5、妻子对哭 古义: 今义:
6、不与白衣同 古义: 今义:
7、第归,杀而鬻之 古义: 今义:
8、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古义: 今义:
9、仍怜故乡水。 古义: 今义:
10、将军角弓不得控 古义: 今义:
11、学而厌 古义: 今义:
1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古义: 今义:
13、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古义: 今义:
14、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古义: 今义:
四、一词多义。
1、然:憖憖然( ) 然往来视之( )]
2、计:计之曰( ) 百年之计( )
3、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
4、之:何陋之有( ) 水陆草木之花(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5、者:可爱者甚蕃( ) 莲,花之君子者也( ) 同予者何人( )
6、妙:从妙毕备( ) 以为妙绝( )
7、因:因匿主家( ) 因格杀之( )
8、以:而以奴骖乘( ) 葬以大夫礼( )
9、乘:而以奴骖乘( ) 敝车一乘( )
10、知:人不知而不愠( ) 知天长县( )
11、使:使得至前陈曲直( ) 使契丹( )
12、遗: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遗( ) 以光先帝遗德( )
13、缘: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遗( ) 缘溪行( )
14、孤:哭之而有其孤( ) 孤不度德量力( )
15、至:事亲至孝( )吏不敢至门
16、卒:卒有疾( ) 卒于宫( )
17、子:子无扑矣( ) 妻子对哭( )
五、词类活用。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稍出近之
3、驴不胜怒,蹄之
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苔痕上阶绿
7、妇抚儿乳
8、无不伸颈,侧目。
9、欲箠杀之
10、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11、天雨,解素衣
六、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淤泥(yú)德馨(xīn)提携(xié)B、鸿儒(rú)濯清涟(dí)窥视(kuī)
C、曳(yè)憖憖(yǐn)不蔓不枝(màn) D、狎(xiá)案牍(shú)亵玩(xiè)
2、注音、释义全对一组是( )
A、即以头击楹(yíng,柱子)宣悉以班诸吏(xī,全,全部)
B、枹鼓不鸣(fú,鼓槌) 杀而鬻之(yù,埋葬)
C、闻者皆惮之(tán,怕) 恶吏苛刻(wù,憎恶,讨厌)
D、立斩以徇(xùn,激励) 诸将远戍(shù ,守边)
3、下面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B、恶吏苛刻
C、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D、子亦犹是也
4、各组加点词的意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妇抚儿乳(动词,喂奶) 儿含乳啼(名词,乳头)
B、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代词,指驴) 无案牍之劳形(结构助词,的)
C、几欲先走(几乎) 窗明几净(小桌子)
D、手有百指(指头) 不能指其一端(指出)
5、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有误的是( )
A、香远益清(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处) B、无不伸颈,侧目(名词用作动词,看)
C、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动词,听见) D、稍近益狎(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6、对文学常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爱莲说》的作者是宋代的周敦颐,“说”表示本文体裁是论说文。
B、《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铭”是古代的一种文章体裁。
C、《口技》的作者是清代的张潮,文章节选自《虞初新志》。
D、《黔之驴》是一篇寓言,作者是唐代的柳宗元。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7、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翻译正确的是( )
A、中间相同,外而挺直,不长枝杈,也不蔓延。
B、里面贯通,外面笔直,无枝节,不蔓延。
C、中间相同,外而笔直,没有枝节,也不蔓延。
D、里面贯通,外面挺直,不长枝杈,也没藤蔓。
8、下面各组词语的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噉(怒吼)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B、金经(到今天为止的经书)濯(洗涤)
C、案牍(官府的公文)未几(不久) D、齁(打鼾)日夕(傍晚)
9、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不同的是( )
A、宣于夏门亭候之。 困于心,衡于虑。 B、张俊尝问用不愠。 以宣尝为二千石。
C、杨朱之弟曰布。 其狗不知,迎而吠之。 D、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善以少击众。
10、下面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地,积块耳。 B、陈胜者,阳夏人也。
C、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11、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是( )
A、故人、亲党皆绝之。(老朋友、亲戚都已死去了)
B、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他人)
C、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把所有的武官都召集到一起,商量好以后再打。)
D、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都是将士们出力的结果,我岳飞有什么功劳呢?)
七、解释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A、驴一鸣,虎大骇(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
C、驴不胜怒( )D、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 )
2、解释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
A、寡廉鲜耻( ) 屡见不鲜( )
B、精益求精( ) 老当益壮( )
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A、对镜帖花黄 B、计止此耳 C、满坐寂然 D、臧亡匿死
E、阙一不可 F、路转溪头忽见
八、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何陋之有?( )
2、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
3、莲,花之君子者也。( )
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
5、菊之爱 莲之爱 牡丹之爱( )6、会宾客大宴( )
7、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8、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
9、诏遣使者临视。( ) 10、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
11、使契丹。( )12、将干效力,飞何功之有!( )
13、地,积块耳。( )
九、翻译下面的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4、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5、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6、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9、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0、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3、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14、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15、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16、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17、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18、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19、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20、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十、背诵《陋室铭》,回答问题。
1、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__________ 的节操和_____________的情趣。
文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实写和虚写的句子。
4、举“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例有什么作用?
5、本文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试结合课文简要分析。
十一、下面是从文段中选出的词语,其中三个有误,请找出并改正。
深邃 暄嚣 浮燥 落英 斑澜
____改为____ ____改为____ ____改为____
十二、文学常识填空。
1、《强项令》节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是南朝宋_______。
2、《渡荆门送别》的作者_______代伟大诗人______,字太白,号______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作者是_____,是唐代著名的_____ 诗人,他与_____齐名。
4、《西江月》的作者是____是______(朝代)著名词人。“西江月”是______。
十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一)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岗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1、“人包拯笑比黄河清”一句说明了包拯什么性格特点?
2、“童稚妇女,亦知其名”这句话用成语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这句话。
4、包拯是个怎样的人?
(二)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第三、四单元
一、加点字注音。
狼嗥( ) 瘸腿( ) 踽踽( ) 瀚海( ) 对峙( ) 淙淙( ) 嬉戏( )潺潺( ) 葱茏( ) 眷顾( )真挚( )聆听( )霓虹灯( )
涟漪( )萦回( )嘶哑( ) 琴弦( ) 浮泛( )
二、能正确书写并解释下列词语。
不自量力: 水泄不通:
高瞻远瞩: 豁然开朗:
养尊处优: 欣喜若狂:
孤苦伶仃: 姹紫嫣红:
一泻千里:
三、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他踽踽( )独行,走了一程又一程,涉( )过了冷水滩,又趟( )过了冰凌湖。那些冰凌冷得钻( )心疼,骆驼还是鼓足勇气,一步一步地向前走。
四、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1、( )A、处chù 到处 相处 处置 B、分fèn 过分 分析 分外漂亮
C、横héng 横着 横竖 横行霸道 D、强 qiáng 坚强 强大 强词夺理
2、( )A、号háo 号叫 号丧 号哭 号啕大哭 B、强qiáng 强制 强迫 强化 强词夺理
C、帖tiè 字帖 碑帖 画帖 俯首帖耳 D、埋mái 埋葬 埋怨 埋起 埋没
五、找出下面语段中的错别字,改正在下面的方格内。
仙女又拿出一块雕着骆驼肖象的金牌,表彰骆驼长期以来在沙漠里驮人栽货的攻劳。
六、选词填空。
1、烦闷 厌烦
金钱豹越走越( ),不时地上树观望远处的宝贝。
2、徘徊 彷徨
听说老师让他去办公室,他有点忐忑不安,( )了很久才走向老师的办公室。
七、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中国考察队员首次对南极海冰进行了跟踪_____,获得了海冰变化的第一手资料。
(2)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____世界和平与稳定。
(3)春光之下,微风吹拂,两岸的杨柳更____出迷人的风姿。
A、监测 维护 显现 B、检测 维护 显示 C、检测 维持 显现 D、监测 维持 显示
2、选出对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
(1)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
A、糊涂,不清楚 B、肮脏,不干净 C、马虎,不讲究
(2)虽然自己不宽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
A、给人物质帮助 B、周到救济 C、周密接济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1)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有些人凭空想了许多念头,络绎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
C、在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面前,我们只有依靠科学,依法办事,才能夺取抗击灾害的全面胜利。
D、来到武夷山,你会感受到她的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以及最终形成的天人合一、浑然天成的和谐美。
( )(2)A、年近花甲的外交官孙必干临危受命,奔赴战火纷飞的伊拉克,成功地解救了中国人质。
B、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内二战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C、突如其来的印度洋大海啸让毫无防备的海边居民措手不及,导致约30万人丧生。
D、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男子110米跨栏比赛中一举夺冠,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4、下列①~④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书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
①因此,对志向远大者来说,我建议再读一点文学书 ②今天我们读书不能过于势力,事事讲求实用 ③审美趣味和精神意志的培养同样不能忽略 ④经济、法律等专业书籍当然很重要
A、④③①② B、③④②① C、②①④③ D、②④③①
八、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物名称,使每个词都组成四字成语。
1、( )犬不宁 2、( )立鸡群 3、爱屋及( ) 4、汗( )充栋
5、万( )奔腾 6、( )视眈眈
九、根据语境或者成语的意思,给成语填上叠字。
例①:他很有教学才能,在教育界赫赫有名。例②:形容非常稀少。(寥寥无几)
1、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到处呈现出一派_____的向荣的景象。
2、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_____不倦地吸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3、形容话多,连续不断。(______ 不绝)
4、形容非常得意,异常高兴的样子。(喜气 ______ )
十、本单元几篇课文的作者都是著名的儿童文学家,请你再列举两位儿童作家的名字,并写出他们的儿童作品各一篇。
十一、请你指出下列各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并有何作用。
大公象扇动着两只比蒲扇还大的耳朵……便背上一千公斤香蕉出发了,他还叫上了老伴,好助他一“鼻”之力。
由于看不见孩子们,小鸟便无心唱歌,树儿也望了开花,有一朵花儿从草中探出头来,看见那个告示后,它对孩子们的遭遇深感同情,于是又把头缩了回去,继续睡觉。
3、“我有好多美丽的鲜花,”他说,“但孩子们才是最美丽的花朵。”
十二、1、下面的句子标点符号运用有错误的一句是( )
A、他们心里都在嘀咕:“千万别犯傻!”B、燕子愣住了,嘘,这算什么宝?
C、“在里面我们多么快乐啊。”他们彼此诉说着。
D、巨人轻轻地走下楼,悄悄地打开前门,走到花园里。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1)啄木鸟十分冷淡地说 你去寻你的宝贝 我看护我的森林 我的宝就在这儿
(2)我想 米妮大声说 今天我就不打扫地毯下面的地了 再者 地毯下面没人看得见 有点灰尘也没关系的
(3)地毯下的尘土 地毯下的尘土 米妮心里的那个小小的声音在说
十三、选出有语病的一项( )
A、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B、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C、南通的蓝印花布不仅闻名全国,而且享誉世界。
D、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权,是很多国家动物保护法中的重要内容。
十四、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
2、我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前去。( )
十五、判断对错。
1、《乡愁》的作者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诗歌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一组意象,作为抽象情感“乡愁”的客观对应物,收到了生动形象的效果。( )
2、《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对青春的肯定,同时也是对老年的否定。( )
3、《纸船》的作者泰戈尔是英国著名诗人。他是亚洲第一个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
十六、请你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小溪流水不止息奔向大海是一种坚持;野草冲破乱石钻土而出是一种坚持;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两支火把
有两支火把,奉命分别到世界去考察。两支火把中有一支没有点燃,另一支是点燃的,发出明亮的光芒。
经过了一段时间,两支火把回来提交考察报告。
第一支火把说,整个世界陷在浓郁的黑暗中,他觉得很沉痛,因为目前世界的情况很坏,已经坏到了极点。
可是第二支火把的报告却正好相反,他说他走到哪儿,总可以找到一点光明,所以他认为这世界一般来说都能带来一些内心的喜悦。
析了完全不同的报告,那个派他们出去考察的神就对第一支火把说:“也许你该好好地问一问自己,‘有多少黑暗是因为自己所造成的?’”
1、这篇文章在体裁上应是( )A、童话 B、寓言 C、小说 D、戏剧
2、文中的两支火把象征了什么?
3、本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二)那天早上,米妮望着窗外,想看看去工作的小矮人……可是,哦,地毯下躺着十二块闪闪发光的金币,就像月亮一样圆润、闪亮!
1、文中写小米妮观望窗外风景,目的是什么?
2、“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米妮是个怎样的孩子?
4、文章写米妮改正错误、打扫地毯下尘土发现金币的事情,用意何在?
(三)阅读《乡愁》诗,回答问题。
1、《乡愁》四个小节实际上就是四幅图画,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为这四幅图命名。
2、乡愁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情怀。有人说,随着交通、通讯的越来越发达,社会的不断进步,“乡愁”将不再是现代人的忧思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
(四)诗歌赏析。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本诗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景物描写渲染出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境。
2、诗歌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3、请写出一句与本诗的中心句情感相似的古诗。
(五)阅读《我爱这土地》,回答问题。
1、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句,“嘶哑”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2、诗中作者将自己比作“鸟”,“鸟”与“土地”有何联系?
3、诗中直抒胸臆抒发作者深爱大地的句子是?
第五单元
一、给下面加点字注音。1、池沼( )丘壑( )嶙峋( )镂空( )
颠簸( ) 比拟( )贻误( ) 威慑( ) 喙尖( ) 蛰伏( )吮吸( )
2、墙壁上有砖砌( )的各式镂( )空图案,廊( )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 )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二、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轩榭(xuān) 池沼(zhǎo)蔓延(màn) B、峰峦(luán) 丘壑(hè) 磨难(mó)
C、阑干(lán) 颠簸(bǒ)贻误(yí) D、神经中枢(shū) 威慑(shè) 吮吸(yǔn)
三、选择题 1、选出书写全对的一组( )
A、倘若 藤萝 桥墩 比拟 B、回廊 闲适 凝固 防碍
C、僻免 蔓延 袖珍 尾翼 D、赋予 侦察 条款 分泌
2、下列词语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
我们导弹和炮弹_____名字只有一字之差,____有着本质的不同;____外形尺寸比炮弹大得多,____内部构造的复杂程度也远非炮弹所能比拟。
A、虽然 就 不仅 而且 B、虽然 却 不仅 而且
C、既然 就 不是 而是 D、虽然 却 不是 而是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绝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____,不是____,而园林是____,____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A、图案画 美术画 美术画 美术画 B、图案画 美术画 图案画 图案画
C、美术画 图案画 美术画 美术画 D、美术画 图案画 图案画 图案画
4、指出下列有错字的一项是( )
A、首屈一指 鞭长莫及 我行我瘦 先发制人B招摇过市 措手不及 魔高一丈 神经中枢
C、水涨船高 小巧玲珑 别具匠心 重峦叠嶂D因地制宜 自出心裁 绝不雷同 望洋兴叹
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欠妥的一项是( )
A、为了保护我免遭对方“先发制人”的打击,六十年代初,人们把我从地面转移到地下,藏在发射井里,整装待发。B、由于学习松懈,因而成绩不好,经老师教育,立下保证:疑难问题也要做到一知半解。C、苏州园林的设计别具匠心。
D、对于任何常见武器,我也只能作“高不可攀、鞭长莫及的望空兴叹”。
6、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是( )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B、现在公园里有“七曲桥”、“九曲桥”等。
C、无论就身高、体重,射程和威力而言,我们“洲际”这一分支在导弹家族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D、一旦遇到敌害,如老鹰啦、蛇啦、蜥蜴啦,它就可以蜷成一团,像刺猬一样。
四、填空。1、《苏州园林》的作者是著名文学家_____,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_______,童话集有____________等。
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备选成语:卧薪尝胆 守株待兔 精卫填海
锲而不舍 悬梁刺股 艰苦卓绝 直言不讳 坚持不懈
执着的故事不老——愚公移山,夸父逐日, ;执着的人物不朽——闻鸡起舞的祖逖, 的勾践,而壁静修的达摩。执着是 ,是 ,是一支永无何休止符的进行曲。
五、下面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
1、按起飞位置和攻击对象(导弹)可分为地对对、地对空、空对空、空对地等。( )
2、(导弹)不仅外形尺寸比炮弹大得多,而且内部构造的复杂程度也远非炮弹所能比拟。( )
3、弹头的重量一般在一吨左右。( )
六、针鼹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吉祥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曾做过大型运动会的吉祥物?2008年将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
七、阅读。1、阅读《苏州园林》第五自然段,体会下面句子的意义。
(1)本段中哪一句是说明中的议论句,它的意思是什么?
(2)“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中,中国画的审美观点是什么?加点字“这”又指代什么?
(3)文中描写藤萝的句子有哪些,这些描写着意说明什么?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颐和园里千姿百态的亭
亭,是我国古典园林中最常见的一种景点建筑,仅颐和园里就有各式亭子40多个。这些亭子,有的建在湖畔,有的隐于林间,有的浮于水上,有的立于山巅,有的夹在廊中,有的位于桥头……它们不仅把美丽的湖光山色点缀得更加妖艳动人,又为游人提供了一处处停留休息领略周围景色的场所。
位于昆明湖东堤旁的廊如亭,不仅是全园中也是我国现存亭子中最大的一个,面积有130多平方米,远远望去犹如一个巨大的圆形宫殿,廊如亭通过十七孔桥与南湖岛遥相呼应,显得格外壮观。
而在佛香阁旁有一个小巧玲珑、十分逗 人喜爱的小小亭子,它的高和宽都仅有1米多,只能供人观赏。
在小小亭的西边则有一个极为珍贵的铜亭,它全部用青铜铸成,造型之精美,工艺之复杂为世上罕见。
在铜亭东边有一个甚为奇特的敷华亭,它的外形并不奇特,而是在亭内有一山洞直通山下,并有一个小木亭位于其中。亭中有亭,真是奇妙无比。
敷华亭东边有一个很是别致的蝶亭,它造型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由两个相连的六角单檐亭组成。那黄色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发光,甚为美观。从昆明湖东岸通过一座小桥有一小岛,岛的中心坐落着全园最佳的知春亭。它造型优美,四面环水,周围满是绿叶红花。站在亭上向远处望去,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令人陶醉。
颐和园的亭子千姿百态,它们和着山水树木,和着周围的建筑及变幻莫测的天空,又与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葱茏苍翠的万寿山及许许多多的殿堂楼阁融为一体,组成了一幅生动清新、美丽动人的画面。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
(2)在说明的结构上,本文有什么特点?
(3)选文第二段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4)谈谈你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感想。
答案:第一、二单元
1、jué bì léi sī juàn qì jiǎn liè yì wěi bì xiāo kuī sì niè zhuàn cén xù yì wán yán jù piáo hàn áo kāng kǎi dòng hè xùn yù è páng tuójuān miǎn tiǎn
2、略 3、(1)B (2)C 4、(1)B (2)C 5、C 6、√√√××××√
7、(1)解释说明 (2)表话题转换 (3)表声音延长
8、(1)丰满 (2)寂静空旷 (3)敏捷而勇猛
9、绎 事 穿 忱 绝 10、B 11、(1)吴用 智取生辰纲 (2)鼓上蚤 大闹飞云浦
12、②④①③ 13、D (A句应去掉“和汽水”,B句应把“健全”与“建立”对调,C句应将“改善”改为“提高”)
第三、四单元
一、háo qué jǔ hàn zhì cóng xī chán cōng lóng juàn zhì ling ní
lián yī yíng sī xián fàn
二、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 形容十分拥挤,好像连水都不能泄出。
形容眼光远大。 形容由狭窄昏暗一变而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 处在优裕的环境中,安于享乐。 欢喜或快乐到了极点。
无依无靠,孤单困苦。 形容各色花儿十分妖艳。
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速极快,流程极远。
三、jǔ shè tāng zuān 四、1、C 2、A
五、象——像 栽——载 攻——功 六、1、烦闷 2、徘徊
七、1、A 2、(1)C (2)A 3、(1)B (2)B 4、D
八、1、鸡 2、鹤 3、乌 4、牛 5、马 6、虎
九、1、欣欣 2、孜孜 3、滔滔 4、洋洋
十、叶圣陶《古代英雄的石像》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十一、1、拟人,仿词。说大公象叫上老伴,这是拟人,“一‘鼻’之力是仿词,突出了大象鼻子长而有力的特点,写得生动有趣。
2、拟人,表现小鸟、树、花对巨人的自私深表不满,对孩子们深表同情。
3、比喻,点明了文章主旨。
十二、1、B 2、(1)啄木鸟十分冷淡地说:“你去寻你的宝贝,我看护我的森林,我的宝就在这儿。” (人在前) (2)“我想,”米妮大声说,“今天我就不打扫地毯下面的地了。再者,地毯下面没人看得见,有点灰尘也没关系的。”(人在中) (3)“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米妮心里的那个小小的声音在说。(人在后)
十三、B 十四、1、声音沙哑 2、漂浮在水面上
十五、1、√ 2、×应将“是对青春的肯定,同时也是对老年的否定”改为“表达诗人热爱青少年,热爱新生活,勇于塑造新的思想感情。” 3、×应将“英国”改为“印度”。
十六、海伦·凯勒自强不息服务社会是一种坚持。梅花不畏严寒迎风怒放是一种坚持。
十七、(一)1、B 2、第一支火把象征着悲观,第二支火把象征乐观。
3、光明与黑暗往往取决于自己。你用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你就会感到生活中处处是光明,你用悲观的心太对待生活,你就会感到周围一片黑暗。
(二)1、文中两次描写小姑娘望窗外的风景。第一次描写,引出故事的重点情节“地毯下的尘土”;第二次描写引出了米妮内心的矛盾和斗争,也引出一段生动细致的心理描写,使一个诚实善良的小姑娘的形象跃然纸上。
2、反复的修辞,并在句尾用了惊叹号,这就表明了米妮的内心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3、一个诚实善良的孩子。 4、只有诚实、勤劳才有可能心收获。
(三)1、母子相望图 夫妻分离图 生离死别图 两岸盼归图
2、例:我同意这种观点。在现代社会中,交通、通讯的飞速发展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想家的时候,我们随时都可以“常回家看看”,我们也就不可能再有排解不开的乡愁。
(四)1、枯藤……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凄凉 2、夕阳…… 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寂寞。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五)1、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而对困难斗争的几多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
2、借鸟的喉咙歌唱了作者深爱的大地。“鸟”与“大地”是息息相关,象征着“我”与“祖国”的紧密相连。 3、为什么我的眼……
第五单元
一、1、zhǎo hè lín xún lòu bǒ nǐ yí shè huì zhé shǔn
2、qì lòu láng gèng
二、D 三、1、A D 2、B 3、A 4、A 5、B 6、B
四、1、叶圣陶 《倪焕之》 《稻草人》2、精卫填海 卧薪尝胆 锲而不舍 坚持不懈
五、1、分类别 2、作比较 3、列数字
六、海狸、熊、鹰、虎、牧羊狗都曾做过,2008北京“福娃”:贝贝(鱼)、晶晶(熊猫) 欢欢(奥林匹克圣火)、迎迎(藏羚羊)、妮妮(燕子)
七、1、(1)“落叶树对与常……不感到寂寞”指出园中花草树木精巧设计的艺术效果。
(2)观点是:讲究自然之趣,追求图画美。 “这”是指“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似的道旁树。”
(3)有几个……珠光宝气。意在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栽种与修剪追求自然之趣,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点。
2、(1)颐和园里千姿百态的亭。
(2)总——分——总 (3)略
(4)颐和园亭子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他们能在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情况下创建这么完美的亭子,确实值得我们赞扬和学习。
第六、七单元
一、hào yìn dùn shì xiá liáng hǎn xīn zhuó màn yì xiè hōu yǔ
chuí cān shèng yíng fú hú shòu yù yàn dàn yán jī jiè xùn cù cù xún qǐ chú cǐ dǎo zhuó zān qiú qīn lán qiāng yuán chè tiáo liǎn nì
二、(1)渐渐 小心谨慎的样子 非常害怕 远远地逃走 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摇晃依偎,冲击顶撞 跳跃
(2)这 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大儒,学识渊博的人。 没有官职的人,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官付的公文
(3)洗涤 美丽而不庄重 水清而且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 挺立的样子 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4)适逢,正赶上 摆放;布置 围绕而坐 打呵欠,伸懒腰 不久,过一会儿
抚摸,安慰 不久 倾斜 略微 几乎(欲先走)jī
(5)特例 列举罪状或过失 柱子 盖,覆盖 认错 百姓 全 害怕得发抖
鼓槌 破
(6)只管 卖 不久 (shuài)大都 畏惧 到,往 官署 是非 严峻刚直
推行,施行 随便,随意 说的话和说话时的神态 平时,平常 百姓 (素)平时
家族墓地
(7)侍奉父母 推脱 军队每次休整 示众 皱眉愁苦的样子 谦和的样子
(8)开导 为什么 四处 踩踏 放心的样子 穿 白 难道
(9)伸出 清澈、晶莹的样子 含情凝视的样子 织锦的被子 沙漠
纵横交错的样子 牵 另一枝
三、1、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某地)2、古义:奏乐的声音 今义:蚕丝、竹子
古义:身体 今义:形状、形体 4、其中夹杂着 今义:里面或中心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 6、古义:平民百姓 今义:白色的衣服
7、古义:只管 今义:表示次序 8、古义:军中号令 今义:军队上的乐器
9、古义:爱 今义:可怜 10、古义:拉开 今义:控制
11、古义:满足 今义:厌烦、厌倦 12、古义:跑 今义:慢慢地行
13、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某地) 14、古义:平民 今义:布做成的衣服
四、1、用在形容词尾……的样子 表转折,可是 2、动词,盘算 名词,计划
3、著名 名字 说出 4、宾语前置的标志 助词的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的人 表判断 的 6、名词,妙处 形容词,奇妙 7、介词,因为 副词,就
8、介词,用 介词,按照 9、坐 量词,辆 10、了解 主持,掌管 11、让 出使
12、wèi赠送 yì留下 13、乘机 沿着 14、名词,孤儿 名词,君主自称
15、极 到 16、士卒 死 17、你 儿女
五、1、名——状语,用船 2、形——动,靠近 3、名——动,用蹄子踢
4、名——动,出名、著名 5、乱:形——使动,使……乱 劳:形——使动,使……劳累 6、方位名词——动词,长到 7、名——动,喂奶 8、名——动,看
9、名——动,用鞭子打 10、为动用法,为……而死 11、名——动,下雨
六、1、A 2、A 3、D 4、B 5、A 6、C 7、D 8、B 9、C 10、C 11、A
七、1、A、害怕 B、学识渊博的人 没有学问的人 C、忍得住 D、的 多
2、A、少 新鲜 B、更加 更加
3、A、帖——贴 B、止——只(不过) C、坐——座(在场的) D臧——藏(隐藏)E、阙——缺(缺少) 见——现(出现)
八 、1、倒装句中的宾语前置句 2、判断句,省略句 3、判断句 4、判断句
5、宾语前置句 6、宾语前置句 7、省略句 8、判断句 9、省略句 10、判断句
11、省略句 12、宾语前置句 13、判断句
九、1、出自淤泥却不受一点污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显得妖媚。 2、碧绿的苔藓长到了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3、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每只手有一百根手指,(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 4、渐渐走出树林靠近它,小心谨慎地,不知它是什么。 5、逐渐靠近,更加随便地摇晃依偎,冲击顶撞它。驴子禁不住愤怒,用蹄子踢它。 6、老虎于是很高兴,盘算这件事说:“本领不过如此罢了!” 7、山不在高,有仙人(居住)就出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 8、(和我)谈笑的、交往的都是一些学问渊博的人,没有粗俗的人。 9、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10、我单单喜爱莲从淤积的污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 11、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很多了! 12、这其中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崩裂倒塌的声音。 13、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 14、等到公主出门,并用这个家奴陪乘。 15、皇帝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现在)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皇上)将用什么来治理天下呢? 16、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守法的人,没有人不害怕得发抖。 17、先前的知府乘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 18、人们把(看到)包拯笑比做黄河水变清(一样难)。 19、为国而死的将领,为之痛苦,并抚育他们孩子。 20、刚才假使你的狗白毛出去却黑毛回来,(你)难道能不感到奇怪吗?
十、1、居室环境、往来人物、日常生活 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 2、惟吾德馨
3、实写:苔痕上……阅金经。 虚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以古代贤者诸葛亮、杨子云自洁,表明他以古代贤者为榜样的志向及抱负。
5、例:托物言志:作者通过对居室环境极力描写,“陋室不陋”意在表明自己的身居陋室,壮志弥坚的情怀,借“陋室”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十一、暄——喧 燥——躁 澜——斓
十二、1、《后汉书·酷吏传》 范晔 史学家 2、唐 李白 青莲居士
岑参 边塞 高适 4、辛弃疾 南宋 词牌名
十四、(一)1、严肃,不苟言笑 2、妇孺皆知
3、这句话说明了包拯像阎罗王一样难以行贿,从而表现了包拯的不徇私枉法。
4、包拯是一个为官刚正、执法严峻的人。
(二)1、断肠人在天涯 感到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
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三)选择你喜爱的古诗中的名句表达自己对崇高理想的追求:
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同课章节目录